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来到我们骑楼城-龙母庙景区的龙母庙景点参观和游览。我是导游,我叫×××,大家可以叫我小×。
龙母,是我国民间流传的周秦之世的女神,对于她,既有不少翔实的史话,更有许多神奇的传说。袁坷的《中国神话传说》就说过;“秦始皇时代,有两个传说故事,对后代有着普遍的代表性质:一个是关于陷湖的传说,一个是关于龙母的传说。”今天我很荣幸能和大家一起走进龙母的历史与传说中,领略龙母文化的精髓,探访龙母影响力和知名度与妈祖媲美之谜。
我们即将游览的梧州龙母庙,是梧州著名的游览景点之一,始建于北宋初年,座落在景色秀丽的桂江岸边,枕山面水,舆地通灵,是一座真正的千年神庙。原由山门、前殿、后殿、左右厢房、角亭组成。后因战乱部分建筑曾受损毁。从1987年龙母庙重光以来,经过不断修缮,既保持了古建筑的风格和特色,又增添了牌坊、行宫、龟池、观音亭、赐福亭、放生亭、龙母素食馆等主要建筑。XX年梧州市政府在原龙母庙的北面划出10.2公顷的土地作为龙母庙的扩建用地,总投资6000多万元。使龙母庙占地面积由原来的5000多平方米扩展到10万平方米,现在已建成了牌坊、前殿、龙母宝殿、龙母寝宫、钟楼、鼓楼、塔楼、厢房、连廊、以及中国最高的38米龙母圣像。
龙母,姓温,诞生在战国时期的楚国,而生活于并吞六国的秦代。大概在距今二千二百九十一年前的楚怀王辛未年(也就是东周周赧王的二十五年)的农历五月初八日,古老的梧州之地的藤县水东衔孝通坊温天瑞的家里。
龙母的诞生与众不同,带有“苍天呈瑞”的色彩。《孝通祖庙旧志》说她“甫生发长竞尺,仪容瑰伟”,译成现代汉语就是,龙母刚刚生下来,头发就有一尺多长,而且容貌长得非常奇异魁伟。这当然不是一般初生婴儿可以比拟的了。所以说,龙母从来以这个世间的那一刻起,就已经颇具神奇色彩了。
龙母是一位奇女子,她一生下来,黑油油的头发就有一尺来长,而且身体儿很奇伟,脸庞儿很漂亮。特别值得珍贵的是,她有一颗晶莹的善良的心,她从幼立下誓言:要利泽天下,为老百姓做点好事。
(在五龙柱前)
大家所看到的叫五龙柱,说起这五龙,就是跟龙母晶莹善良的心有关的。一天,温氏到江边去洗衣服,洗着,洗着,突然看到旁边熠熠发光,觉得奇怪,便慢慢地走了过去,只见水中沉着一颗象“斗”那么大的巨蛋,通体晶莹闪亮,这,使她感到惊讶,到底是什么蛋呢:鸡蛋、鸭蛋、鹅蛋,不仅远远没有它那么硕大,而且,也根本不会闪光呀!她越想越奇,于是就把它抱起来,原来是一枚石蛋,于是带回到家里,把它当作宝贝一样珍藏起来,不时地拿出来欣赏把玩。经过了七个月又二十七天,一件更加匪夷所思的事情发生了,那只石蛋忽然裂开,窜出五条如蛇状能活动的蜥蜴,但个性却非常喜欢玩水,温氏更加珍爱,把它们看作龙子,像母亲对待自己的孩子似的细心地把他们喂养着,经常把最好好的食物拿去给它们吃,待他们如亲生子一样。
请大家跟我来。
龙母的慈善心肠,自学医术并且十分精通。一天,温氏女在河边洗衣服,忽然听到呼喊“救命”的声音,连忙循声望去,原来有一个小孩正不慎掉进水里,她飞快地游了过去,把小孩救了上岸,但因为小孩肚子里已经灌进了大量的河水,早已昏迷,大家都以为他死了,温氏女却定下心来,把他扛在肩上,慢慢地压出了他肚子里的水,然后,又把他放在地上,不断为她进行人工呼吸,过了一段时间,小孩终一地得救了。又有一次,她正在山上放牛,听到一位妇女在旁边的山丘上嚎啕痛哭,伤心极了。她走过去一看,只见妇女旁边躺着一个小孩,手脚都僵硬了,那妇女边哭边诉,儿子得病夭折了,正准备埋葬呢?温氏女靠上前去,仔细地瞧瞧,虽然孩子双目紧闭,但似乎还有一丝不易觉察到的气息,便连忙给孩子把脉,接着又是针灸,又是气功疗法,然后帮着把孩子抱回家里,煎药治疗,终于又从死神那里把孩子夺回来了。被救的两个孩子和家长都非常感谢温氏,逢人就诉说温氏的救人美德和精湛医术。这样,事情传开了,大家不禁把温氏和战国时的名医,早在泰武王时就已经杀害了的扁鹊相提并论,翘起大拇指说:“温氏医术真比扁鹊还要高明哩!”
(到了放生亭)
这里的放生亭,如果哪位团友有兴趣,也学习一下龙母的好生之德,积德行善吧。
(龙母文化系列活动展示廊)
这里是龙母文化系列活动展示廊,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龙母文化活动十分活跃。这得益于梧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使龙母文化得到了广泛的传播。龙母文化已成为梧州市最重要的旅游资源,梧州每年都举行一系列龙母文化旅游活动,正月廿一为龙母开金库,五月初八为龙母诞辰,八月初一为龙母得道诞,十一月初一为朝母节,每次活动都吸引成千上万的粤港澳等地游客到龙母庙旅游。
(旧牌坊)
这里是原龙母庙的牌坊。梧州龙母庙千百年间久盛不衰。1982年梧州市政府把龙母庙古建筑列为市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5月底完成了龙母庙古建筑第一期主体工程的维修工作。同年6月开放,半年时间,观众即达5、6万人,海内外人士普遍给予好评。
大家看到这里正面有对联:“龙起苍梧济尘世,母仪海国庥众生”。背面顶端为“龙光普照”四字,两侧也有一副对联:“护母五龙扬母训,祈神万众沐神恩。”大家知道,楹联,(也叫做对联),是我国独特的文学样式。它是古典诗、词、曲的发展,比之诗、词、曲,不但同样具有高度的文学性和美学意义,而且具有更大的实用性和多变的灵活性。这对楹联是嵌字的“鹤顶格”,整联的意思是:五龙的祖先起自苍梧古郡,所以可以说五龙也是起自苍梧古郡,它一直济助着神州大地;在苍茫的海国中,作为五龙的母亲,龙母很典范,她正以她的善心、德行庇佑着百越众生。
其实呀,龙母还有一种本领,就是有预知的能力。有些村民在出远门时上门找她,请她预测一下。来人往往是似信似疑地走了,但当他们从外面回来都非常惊喜,异口同声地赞温氏的预言都应验。这样,一传十十传百,远远近近的人们,都把她看成了“神女”。
(许愿树)
这里是许愿树,如果各位游客有什么心愿,请你把心愿抛在树上,龙母一定会帮你实现心愿的。许愿祈福树是龙母庙吉祥圣树。方法是在许愿标签写上您的愿望,您的姓名、地址和日期,然后抛在许愿树上。即可得到龙母庙许愿祈福树的庇佑。
(总府题名碑)
大家看到,这里是一只石龟驮着一块石碑。说起这块石碑,可就渊远流长了。秦代之前,梧州乃至整个广西还是一片荒芜之地。秦始皇吞并六国统一北方后,进军岭南,因交通不便、给养不继,行军受阻。秦始皇命史禄凿通灵渠,沟通了长江水系的湘江和珠江水系的漓江,才平定了南越叛乱。凿通灵渠后,中原经济、文化沿长江、湘江,过灵渠,顺着漓江(过平乐后叫桂江)抵达梧州,再分两条水路出海。梧州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当时岭南地区独领风骚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XX年),汉武帝立十三州刺史,汉元封五年(公元前1XX年),汉武帝把“交趾刺史部”从现在的越南河内移至广信(今梧州)为郡治所在地。一直到2XX年,交州刺史步骘迁州治到番禺(今之广州),梧州有3XX年是岭南的政治、文化中心。
元末明初,广西瑶民起义。朝廷将两广的军事重心移往三江水口的梧州,16万兵驻防梧州。成化五年(1470年),明宪宗在梧州创建总督府,韩雍任左都御史,提督两广军务,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总督府。韩雍曾为此撰写了一篇《建总府记》,刻碑立在当时的总府衙门。
《总府题名碑》由明弘治年间状元伦文叙书写标题,兵部尚书湛若水作跋的十分珍贵的历史文物。碑的正面,刻着明代六十一位驻梧的总督、总镇和总兵的名字,名下都注有籍贯、出身、勋衔及出任时间。此碑也说明了梧州在明代就已经是两广总督的所在地。石龟和石碑进一步印证梧州在历史上是一座军事重镇。
(龙母正殿、太子殿、傅大将军殿)
好了,请大家跟我来到龙母正殿。
在龙母正殿右手边就是龙太子殿,顾名思义,就是为了纪念龙母的五条小龙子而建造的。
龙母正殿供奉着龙母圣像,这个圣像端庄慈祥,和蔼亲切,象赐福于众的慈母,是庇佑百姓的元君。
左边是傅将军殿,供奉着清康熙时广西巡抚佩抚蛮灭寇将军印的傅宏烈将军像。这傅大将军曾到这里的龙母庙进行过崇隆的拜汜仪式,并为从吴三桂手中克复梧州等州县立下功勋,所以后来也就把他放进偏殿供奉。
(财神殿)
这里是财神殿,好,请大家跟我来。
(台阶走廊)
刚才我们说到了龙母与五龙子的故事。现在我继续跟大家讲讲龙母的一些典故。
随着温女年龄的增长,她出落得越来越标致、漂亮,恋慕她的小伙子自然成千上万,但终因她是一位“神女”,没有人敢向她启齿求婚,温女也根本没有考虑到自己的婚事,她仍是一心扑在“利泽天下”的大事上。
有一年西江西岸的天空,浓云连月不开,暴雨兼旬不止,浑浊的洪水被西江尚未疏浚的河道逼窄着,被西江尚未肖除的险滩阻遏着,掀起了冲天的恶狼,温氏带领族人抗洪御险,打木椿、蓄沙袋……七天七夜苦斗在江堤上,但洪水仍不断汹涌上涨,还出现渗水的泉眼,眼看弥天大祸就要降临,这时,有人的害怕了,想要溜走逃生,温氏却像山岳一样坚定,一改过去温柔的性格,莺声高喝道:谁也不许走,现在正是关键的时刻。现在逃走,我们和我们身后的老人、孩子就都会变成鳖的美食。边说边带头跳进水里,死死地堵住泉眼,在温氏的坚定组织下,动摇的军心稳定了,族人们发扬了破釜沉舟的精神,最后终于战胜了洪灾。抗洪结束以后,温氏又带领大家疏浚河道,利用枯水季度敲掉险滩,加固提防,并帮助西江渔民加强各种作业的安全设施建设……正是这样,后世才留下了:“龙母桂中人,治洪在水滨。”的诗句。
又有一年久旱无雨,土地都龟裂了,裂缝甚至可以伸进一个巴掌,眼看庄稼就全要枯死了,大家直愁得想哭。温氏自然更加焦急,但她的意志是非常坚强的,从不愿意在任何困难面前屈服,她想着想着,终于想出了修渠引水的办法。可引水的西江岸畔,还比较容易,而离江很远的苍梧腹地,要引水在西江岸畔,还比较容易,而离江很远的苍梧腹地,要引水那就很困难了,温氏硬是大家挥锄掘泥开渠引水,经过千辛万苦,最后还是把大部份的庄稼救活了。
随着人们对龙母越来越信赖和拥戴,于是她就被推为氏族的领袖。从此,龙母带领群众开辟山川,治理西江洪水,帮助西江渔民加强各种作业的安全设施建设,尽心竭力地为西江一带人民群众造福,深得人民崇爱,有着极高的威望。 [好考试整理]
(抬头见圣像)
好了,请大家抬头看一下,这就是万人崇拜的龙母了。
我们现在来到的地方就是新扩建后龙母庙。XX年梧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在原龙母庙的北面划出10.2公顷的土地作为龙母庙的扩建用地,使龙母庙占地面积由原来的5000多平方米扩展到10万平方米。经过一年多的建设,现在已建成了牌坊、前殿、龙母宝殿、龙母寝宫、钟楼、鼓楼、塔楼、厢房、连廊、以及中国最高的38米龙母圣像。现在大家看到的就是扩建之后的龙母庙景区。
(新建牌坊)
牌坊是汉白玉制作而成的,高大雄伟,有一种逼人的肃穆气度。各种龙纹图案精雕细琢、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上首正中是“龙母庙”三个大字,正面有一对联:上联是“龙母传人拜龙母慎终追远同兴华夏”;下联是“西江女圣庥西江输爱播仁普惠群黎”。整联的意思是:我们中华民族都是龙的传人,也都是龙母的传人,我们瞻拜龙母,慎重地对待祖辈的死亡,虔诚地追怀祖辈的恩德,立下宏愿:一定要团结起来,振兴我们的国家和民族。龙母,这位西江流域的河神,她一直庇荫,保护着西江流域的老百姓,以“利泽天下”的精神,向他们输“爱”播“仁”,让他们普遍地受到她的赐惠。
(龙雕)
这幅石刻浮雕是宋代“五龙图”。是按照宋代龙的特征而专门制作的,为什么为选择宋代龙的特征而去制作呢?原因有二个。1、我们的龙母庙是始建于北宋初年;2、宋代是中国神龙艺术的基本定型期。它从战国时期以前的蛇状条形经历了秦汉时期的走兽形,到宋代龙的头部增添了附加物,龙体更为修长、洒脱,并在矫健奔跃中透露出清秀的美感,奠定了龙世俗形象的写实风格。宋龙的特征:从龙的整体来看,走兽状的龙纹已绝迹,颈、腹、尾三者的衔接流畅协调,脊上的背鳍整齐,腹甲工整,鳞片排列紧密,龙体修长,蜷曲自如,龙身完善。龙头的附加物增多,龙角分叉近鹿角形状,龙爪从宋代开始出现四爪,宋龙张口吐舌、挥舞四肢、牛鼻、鹿角、鹰爪、鱼鳞、得体地搭配在龙体上,那锐利的龙牙和龙爪,那密布躯体的龙鳞,那向上戳出的起伏背鳍,那盘曲圆润须发,显得工整典雅,规范细致,线条流畅,气韵生动,华美富丽,章法饱满。
这一幅大型青石浮雕是“战国五龙图”它形象都是取自出土的青铜器上龙的纹饰,为什么这幅“五龙图”浮雕取战国时期龙纹饰之题材作设计效果呢?有两方面的原因:龙母是诞生于战国时期;如果说龙母是因为豢养五龙而被人们尊为龙母的话,那么龙母当年豢养的五龙就是现在图案上面这种龙图案的原形。即蛇、鳄鱼、蜥蜴。大家知道这个世界上是没有龙这种动物的,如果龙母是一个养龙的能手,当年所养的龙应该是蛇、鳄鱼或蜥蜴,在战国时期我们这一带地方是属于蛮荒之地,是非常之适宜这几种动物的生长的。战国时期是中国神龙放射出神奇光辉的时期,有飞龙、蛟龙、蟠螭龙。蟠螭龙是战国时期的主要特征,蟠螭龙纹它具有蜿蜒生动,刚健流畅,活泼奔放的独立艺术风格。
(龙母新庙)
现在我们来到了龙母庙的前殿,在前殿的门口左右两边摆放一对用青石雕刻麒麟。麒麟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据说能活两千年。雄的名麒,雌的名麟,合称麒麟。性情温和,不伤人畜,不践踏花草,故称为仁兽。它与龙、凤、龟称为中国古代传说的“四大瑞兽”,其中,龙掌管风调雨顺,凤掌管婚姻家庭,龟主管寿命,而麒麟主管吉祥也送贵子。
麒麟的形状像鹿,尾似牛尾,麒有独角,麟无角,口能吐火,声音如雷。也许它最象鹿。所以名字以鹿为旁。中国古代用麒麟象征祥瑞。相传只有太平盛世,或世有圣人时此兽才会出现。
民间传说麒麟会给人们带来儿子,使家庭兴旺,因此有麒麟现身。据记载,孔子出生的前一天,有麒麟到他家院里,口吐玉书,而玉书所载的是孔子的命运,道出他是王候种子,但生不逢时,不能当大官,这便是“麒麟吐玉书”的典故。而孔子出生后,人们便称为“麒麟儿”。由此“麒麟送子”的说法便流传起来。
现在请看一下前门口左右两边墙上都有一幅用青石雕刻的浮雕,这个浮雕叫“五福寿”四周有五只蝙蝠,围着中间一只寿字,它的寓意就是“五福捧寿”。传说龙母有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预知祸福的本领,正是他“灵性”“神性”,人们就将各种愿望寄托在他身上,尽管各不相同,有求子的、求财的、求仕途通达的'、求老少平安的等等。但归纳起来人们向龙母祈求的就是“五福”的降临。“五福”,《书经.洪范》篇称:“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其寓意一是长命,二是富贵,三是健康,四是乐善好德,五是平和善终。今天我们大家怀着虔诚的心来这里向龙母祈福是一定会得龙母的庇佑,五福的降临。
各位游客,大家请看一下殿内摆设的是用红木,真黄金粉作着色剂做成的大型影壁,上面的图案就是龙母传说故事中著名的《龙母进京图》。话说秦始皇吞并六国统一北方后,于公元前2XX年,发兵50万,分五路进军岭南,因交通不便、给养不继,行军受阻。秦始皇命史禄凿通灵渠,沟通了长江水系的湘江和珠江水系的漓江,才平定了南越叛乱。凿通灵渠后,中原经济、文化沿长江、湘江,过灵渠,顺着漓江(过平乐后叫桂江)抵达梧州。大家都知道,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就异想天开地求长生不老的办法。一些方术之士也投其所好,想方设法来讨好秦始皇。由于灵渠的凿通,南北的交通和信息都得到了很好的沟通。因此秦始皇的喜好,自然也就传到了岭南地区。岭南的地方官吏,获悉了龙母抚养五龙和龙母一贯积德行善,言行神异的情况后,便觉得这是极大的祥瑞,于是派人通过灵渠,转湘江把龙母的事情始未启奏秦始皇,奏章中绘声绘色地报告了两件事:一是岭南出现了真龙,二是出现了抚养真龙的龙母。秦始皇接读了奏章,非常高兴地说,此龙子也,朕德之所致也,又说,温氏真神人也。
于是,秦始皇怀着敬意,很想亲自见见龙母,把龙母接到咸阳宫里来住,于是派遣了一位专使,携带了很多的黄金和碧玉,经长江、灵渠来到岭南,要礼迎龙母进京。
龙母当时已经是79岁高龄的老人了,不愿进京了。但被专使软磨硬泡地迫使龙母上了官船,逆水开拔。
话说龙母被迫上了秦使的官船后,心情一直闷闷不乐,只好在船上召唤五龙想办法。秦朝时的木船靠风边行使,从桂江去桂林全程都是逆水行舟,每天能走的里程并不多。走了十多天,才到达始安郡,即今桂林市。令人惊奇的是,差役因辛苦了十几天早早睡着后,第二天一看,原来船又顺水回来了梧州,如此四去四回,船上的人都认为是五龙太子护母返航的,只好上奏秦始皇,允许龙母返回家乡。
(右出走廊上台阶)
一年四季,香火旺盛,龙母庆典活动不断,龙母文化内涵非常的丰富。春天有“龙母开金库”;夏天有“龙母诞”;秋天有“龙母得道诞”;冬天有“朝母节”。前来龙母庙参拜的人群万头攒动,十分热闹,其中又以龙母诞为最。
诞期的参拜活动往往从农历五月初一开始,至五月十五结束,但高潮是初七、初八两个昼夜,加上初九的白天,共三天两夜。龙母诞期,外地的,如广西各地、广东及港澳同胞一般都是在正诞前就已组团前来贺诞,他们的贺诞团有的竟达上千人之多,要专租几条大的客轮,在大客轮两旁拉起“参拜梧州龙母庙”的巨幅横额标语,抵梧后,醒狮起舞,锣鼓喧天,入庙后即献上烧猪、金鸡、果品进行祭奠,往往到乐助处捐赠香油钱。某些团体或个人还主动为龙母献上新的金首饰、龙衣,为龙母庙更换旗帜、长横幡、灯笼等。因此,每年的龙母诞,龙母庙都焕然一新,张灯结彩,跟过春节一样隆重、热烈。本地的群众则多是选在正诞时前来参拜,年纪大一点的善信,一般在初七至初九的白天和初七晚上10时以前前来,年青的男女则一定要选准初七晚上11时30分以后才来,他们为了表示虔诚,为了祈求爱情的美满幸福,往往都是一对小夫妻,或者偕同自己的男朋友、女朋友一起来的,他们都以为正好初八的零点上香最虔诚。龙母诞来参拜的群众除上香参拜龙母,许多人还要从事摸龙母床、坐龙母妆台、照龙母镜、用龙母梳梳头、洗龙母水、喝龙母茶、买龙母开光祥瑞物品的活动,整个龙母庙都成了万众欢腾的场所。
(塔楼)
大家请见您的左边和右边,分别是晨钟和暮鼓。古人划一昼夜为十二时辰,分别以地支(子丑寅卯)序之,每个时辰相当于今日的两个小时。以圭表或铜壶测得时辰,便击鼓报时,以便让民众知晓。但鼓声传的范围有限,齐武帝( 483 年- 493 年)时,为使宫中都能听见报时声,便在景阳楼内悬一口大铜钟,改为只在晚上击鼓报时,首开先河。为了使使钟声传播更远,除了铜钟越铸越大之外,还建较高的钟楼,与鼓楼相对,朝来击钟,夜来击鼓。[好考试整理]
(龙母宝殿)
现在我们来到了龙母宝殿,龙母宝殿庄严肃穆,巍峨宏伟,气势壮观,整个建筑具有南方建筑风格的特点,此龙母圣像和山顶龙母雕塑XX年2月10日由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先生主持开光仪式,少林寺当家主持释永信大师开光,使龙母圣像、龙母雕塑十分之有灵气。
(龙母寝宫)
这就是“龙母寝宫”,请各位将注意力集中在香炉的下方的一个兽头上,相传这是龙王的第五个儿子,叫狻猊,形似狮子,平生喜静好坐,又喜欢烟火,因此香炉上的脚部装饰就是它的形象,相传狻猊是随着佛教在汉代由印度传入中国的,这种造型经过民间艺人的创造,显示出中国的传统气派,后来成了龙子的老五,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好吃烟火,所以将它置于香炉下面,就是可以让它坐享其成,永享人间的烟火。
宫内陈列着龙母寝床,妆台等,红木锦帐,堂皇华丽,如果游客有缘轻摸龙床,就可以添福、添禄、添寿。传说摸摸龙枕,可高枕无忧。照照龙母镜,可永保青春,使下龙母梳可青丝长存。摸得莲子,连生贵子;摸得红枣,鸿运当头;摸得花生,生财有道;摸得百合,百年好合;摸得铁钉,添丁添财。各位游客,大家有兴趣不妨一试。
(上山台阶)
我们刚才说起温女一心扑在“利泽天下”的大事上,没有考虑到自己的婚事,但是后来终于遇到了如意郎君,出嫁到了广东的悦城。
虽然龙母生活在悦城,但是她非常热爱自己的故乡梧州,一种牵魂萦魄的怀乡之情,久久地久久地陪伴着她。她长大以后,每年生日前夕,她都会沐浴更衣,乘船回到自己的家乡梧州。但后来因为年事已高,也没有再回去过,但她牵挂着那里的人民,她多么希望所以的地方都风调雨顺,所有地方的人民都祥和、幸福,她决心利用"龙母"的身份,让五龙雨主人泽万方。于是,龙母又为大家忙碌起来了,她组织大家在农历二月初二这一天,过春龙节,领着家家户户在这一天的早晨就打着灯笼到井边或河边挑水,回到家里又点灯、烧香、上供,举行"引田龙"的仪式,并让家家户户都吃面条、炸油糕、爆玉米花来"挑龙头"。祈求:"金豆开花,龙王升天,兴云布雨,五谷丰登"的好年景。到了农历四月,她又和大家一起筹备五月五龙舟节,准备祭龙的盛典和赛龙舟、吃棕子的活动,结合纪念屈原。终因积劳成疾而病倒,过了龙舟节仅仅三天,于秦始皇三十六年(公元前2XX年)农历八月十五,龙母便带对人们的无限关怀、挚爱升仙了。终年79岁。
龙母仙逝的消息一传出,人民悲痛不已。而龙母所抚养的五龙就马上化成五位儒生,乘着木船,穿过苇荡,从东面驶来,象亲生儿子一样执礼,为龙母备办丧事,桎墨戴孝,非常痛惜龙母的离去。
现在我们走上台阶,就是要来到龙母圣像面前,表达我们最美好的愿望,祈求龙母佑护我们风调雨顺,一年四季好光景。
说起山顶的龙母圣像的设计,XX年就由梧州市建设规划委员会和梧州市文化局在中国雕塑网面向社会公开征集的了,最后一共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作品46件。经过专家组的评审和梧州市民无记名投票的方式,最后由本市张越、覃恩铭两位作者创作的“金印龙母”被专家组和梧州市民一致评为一等奖。
雕塑《金印龙母》以历史文化与民族文化相结合为题材。作为这样的一尊大型户外雕塑艺术品,它既蕴涵了千载岭南龙都文化历史的精髓,又富有浓烈的新时代特征和鲜明的水文化和龙母文化等地方色彩,深刻地体现了龙母“利泽天下,造福百姓”这一文化主题。
作者在人和物形象处理上采用了“五龙施法、护舟返航”这一传说中的适合形象作为创作的原型,在雕塑手法上与使龙母、龙、江水与传统单体陶塑盘座龙母形式不同,整个雕塑结构与体积的韵律和谐、统一,更是吸收了西汉石刻的优秀传统,把圆雕、浮雕和线刻融洽在一起,在整体上体现了气势的力度,在稳重巍然中体现涌动,在历史淀积中透射出岭南龙都——梧州的龙文化、水文化、龙母文化。
作者还把握住“龙母”是古代百越首领,同时又是融儒、道、释于一体,又不归道和释的特殊文化形态的既为“神”又是人的人神交合点,创作了一个仪态端庄,头载凤冠冕旒,物托金印,昂立于五龙之间,巡视三江,利泽天下、护荫龙都万代子孙兴旺,祝福国泰民安,山城龙都百业俱兴的庄严而慈爱仁和的“河神”龙母形象。这样,整座龙母充满了威慑三江的阳刚之气,又体现了她慈爱万家的女性阴柔之美,而下部以人字形排开的奔啸的五龙,翻腾的江水则充满了运动感和力量感。
而五龙的造型,则抓住了龙能飞天入海的特点,采用了西汉石刻的风格,创作设计了五条造型美观新颖有别于传统的添翼龙,从而达到形神兼备的装饰效果。五龙添翼喻意以龙文化来促进梧州经济发展,使梧州犹如五龙添翼,从此腾飞。
为什么说龙母是人神的结合呢,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呢。龙母在梧州珠山遇到了一位法师,这位法师想霸占珠山,于是拿出木拐杖与龙母的铁棍斗法。法师说:“如果我的拐杖能在水上浮起来的话,珠山就属于我啦。”于是法师把拐杖往水里一扔,木头肯定能在水中浮起,这是谁都知道的事情。但龙母说,木的拐杖能浮何足奇?看看我的铁棍能浮在水上才方为奇迹呢。于是将铁棍丢在水中,竟然浮了起来,而法师的木拐杖却沉下了水底。法师见状目瞪口呆。原来呀是鲤鱼在水中为龙母托起了铁棍,而鱼虾则把拐杖拉下了江底,法师败走了。
(龙母圣像观光台)
经过我们诚心诚意走上山顶,大家眼前所看到的就是中国最高的38米龙母圣像。此像由铜质制成。
大家放眼望去,视野开拓,精神爽郎。在我们面前的就是桂江了,当年龙母就是由这里去桂林,然后又是在五龙的帮助下,婉拒了秦始皇的诚邀的。
我们朝这边看去,这边是火山的允升塔,这边是白云山。这里还有一个小趣闻呢,那就是“火山无火,冰井无冰。”唐代诗人元结在梧州游览时,发现白云山下一口井的井水甘寒若冰,因此井与隔江的休眠火山遥遥相对,乃称冰井,在井之侧建冰井寺,为之题词:“火山无火,冰井无冰。”给梧州留下千古传诵的两景:火山夕焰和冰井泉香。
大家往这边看,这里是梧州三江(即桂江、浔江、西江)汇合处,桂江的清水与西江的浊流同时流动,一浊一清、一急一缓,泾渭分明,俗称鸳鸯江。鸳鸯江景色秀美,放眼望去,只见西江浩淼,水流滔滔;桂江碧绿、波光粼粼。两水交汇处,恰似戏水鸳鸯,相互依偎,相互拥抱,长相厮守,难舍难分。桂江春泛的得名一是桂江出涝,洪水来时,上下船皆难;二是春暖花开季节,在鸳鸯江上扁舟一叶,其乐何极。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曾两次途经梧州:宋绍圣四年(1097)五月十日,苏东坡被贬为琼州别驾,途经梧州赴海南;三年之后,苏东坡获赦途经梧州北返,心情十分舒畅,又适逢中秋之夜,泛舟于鸳鸯江,面对清浊江水不禁思绪万千,吟诗赞道:“我爱清流频击楫,鸳鸯秀水世无双。”鸳鸯江水之名也从民间传开来。清代梧州诗人熊兆祥以桂江春泛为题作了一首诗:“万峰积翠俯江流,九十风光纪胜游。红雨弥漫横匹练,碧波荡漾点孤鸥。一声长啸山河动,双浆轻摇烟雾浮。好向春宵追赤壁,直邀明月共扁舟。”
好了,龙母庙的介绍就到这里,梧州历史文明底蕴非常的丰富,希望你们在梧州玩得开心,愿龙母永远祈福大家,谢谢!
【广西梧州龙母庙导游词】相关文章:
广西梧州骑楼城导游词11-11
广西龙脊梯田导游词09-18
广西导游词03-15
梧州白云山导游词-导游词范文12-31
广西旅游导游词04-15
思母02-23
母 爱11-24
广西世外桃源的导游词01-03
广西桂林象鼻山导游词11-13
广西著名涠洲岛导游词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