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端午节的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端午节的作文1
(一)
小时候,每当家里人将屋外晒的干粽叶收进来时,我就知道端午节快到了。我会数着日子等家里人用这粽叶包出香喷喷的粽子。
端午之前,母亲会上街买最新鲜的包粽子所需的材料,如:糯米、红蜜枣等。有时候,家里还会包一些肉馅的粽子,但次数极少,好像打我记事以来就只吃过两次。端午到了,开始包粽子了,妈妈和奶奶忙得不亦乐乎,她们可都是包粽子的行家,所以,包粽子的事儿由她们全权负责。如果,她们包的是红豆馅的粽子,她们会先将糯米、红豆清洗干净,然后将糯米和红豆混合在一起,用粽叶包裹成一个个棱角分明的“三角形”。如果是肉馅的粽子,她们就会先将五花肉切碎然后与糯米混合。在妈妈和奶奶的巧手下,那些散落的粽叶和糯米不一会儿的功夫就成了一个个色、香、味俱全的粽子。粽子包完了,母亲会在不同馅的粽子上做上不同的记号,然后放入大锅中煮,由于家里人比较多,所以妈妈和奶奶每次都会做很多粽子。有时,家里那口锅需要三锅才够。因为每次煮粽子都会费很多时间,所以我和姐姐会用仅剩的一些材料依葫芦画瓢的多做一些小粽子,但每次做的都不如母亲和奶奶做的那样美观。
粽子煮好了,我们几个小孩子一窝蜂的拥上去抢肉馅的粽子。很快,一锅粽子被我们大大小小的十来个人“清理”的一干二净。接着又煮了第二锅,这一锅是留着吃饭时吃的,而最后一锅则是留着后几天我们当零食吃的。
五年级:
(二)
端午节来了!我们全家都是跃跃欲试的,为什么呢?当然是因为每到端午节,我们就都可以吃到香喷喷的粽子了啊!
五月初五,端午节。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的习俗也可多了,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还有赛龙舟!而我最喜欢的就是吃粽子了,不只是吃粽子,我还特别喜欢包粽子,这样体会到自己辛勤的劳动成果后,那种自豪与喜悦是满满的,什么也不能代替的!
每年端午节我都会跑到奶奶那里去帮忙包粽子,今年也不例外。
我一到门口,奶奶就笑呵呵地叫我进来,我跟奶奶聊着聊着突然想起了正事——包粽子!包粽子也是技术活,首先要选择上好的糯米,我精挑细选一番,最终满意地点点头!接下来就是用把粽子叶卷成一个圆锥形,然后把糯米填进去,要填得溢出了才差不多了,奶奶说这样有利于后面的包裹,可以使粽子里的馅料充满整个粽子。然后按照螺旋的手法,把粽叶的另一端开始慢慢的卷起来。,卷到最后的样子,要留一点小尾巴。接着把尾巴全部卷起来,用大拇指把它压住,把卷起来的那一面对折过来,最后用棉线底部十字形的捆包起来,捆好不让它散开就可以了!我们把二十个粽子全部包好之后,粽子们就该下锅了!
我耐心地等着,就等着那香喷喷的粽子出炉!“好了!”当我听到奶奶的话时,天知道我有多高兴!我急忙把脑袋凑过去,去看看我的劳动成果!耶!大功告成!我屁颠屁颠地请妈妈爸爸他们过来吃粽子,他们都说好吃,我的心里也乐开了花!
每次端午节都给我带了很大的喜悦!
(三)
今天是端午节,是吃粽子的节日,今天早上,我和妈妈很早起来去买要包粽子需要的东西,过了不久,我们就到家开始包粽子了。
我拿起叶子,心里特别紧张,先把叶子叠好,可是我怎么也叠不好,妈妈慢慢地教我,我细心地看着,终于把叶子包好了,我把它捏紧,继续把糯米放进去,最后把叶子裹好糯米,可是我又遇到了不会叠的现象了,妈妈教我怎么折,妈妈先把叶子往左叠一下,再往右折一下,一直这样的顺序,包呀包,一直到包完,最后用线把包好的粽子绕上,这样就成了一个完整的粽子了,按照妈妈的方法我会包了。
通过妈妈教我的方法,这一个上午我已经包了二十多个,大约三十个。包完粽子,我们一家四口把我包的粽子全都吃了。
端午节的作文2
今天是我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一大早,妈妈也给我们做了香喷喷的粽子,我觉得粽子实在太好吃了。
中午,我们去香蜜湖度假村参加山西老乡端午聚会。一去那儿,就收到小记叔叔送给我的礼物,是一张688元的儿童摄影券,我开心地跳了起来。
聚会开始了,第一个节目是威风锣鼓,我觉得好像奥运会开幕式上敲的鼓,鼓的声音很大,屋顶都似乎要被震翻了。我连忙捂住耳朵。
接下来是一个五岁的小男孩登台演唱,他梳了一个很酷的发型,身上背着一把吉他,他的歌声又好听又宏亮。我一定要向那个小男孩努力学习呀!
这时,一盘盘好吃的菜端上来了,我们一边吃着美食一边欣赏着精彩的节目,桌子上还有各种口味的粽子,我觉得过端午节真好!
聚会结束了,我又跟哥哥去海岸城溜冰。看着又光又白的冰,我好紧张啊,因为我好久没来,有点忘记怎么滑了。我穿好溜冰鞋,就进去溜了。一开始,我溜得不太好,后来就慢慢得适应了。我在上面像一只小燕子在飞舞,真过瘾!
溜完冰,我们就回家了,今年的端午节过得真有意思!
端午节的见闻作文四:端午节的见闻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到来了,今天,家里的人都回来了,有伯伯、干妈妈、哥哥…,我一回到家,就看到了桌上有很多美味可口的美食,当然有我最喜欢的粽子,看到它,我口水都快要流出来了,我迫不及待的跑到了洗手间里,洗了洗手就赶快跑到了椅子上,开始吃粽子了。
粽子的外形十分独特,有好多种形状有三角形、圆锥形、枕头形、宝塔形、圆棒形等等,各式各样。
我最喜欢粽叶的颜色,是那种墨绿色的,被煮过之后,就显得格外绿,青翠欲滴。一剥开碧绿的粽叶,里面包裹着黄黄的糯米,黏黏的,让人一看就觉得清清爽爽,有一种舒心的感觉。
粽子的品种也很多,有肉粽、豆沙粽、蛋黄粽等。粽子味道也不同,肉粽是咸咸的,豆沙粽是甜甜的,蛋黄粽是香香的,我最喜欢的可是香香的、沙沙的蛋黄棕哟。
饭桌上,当过老师的爷爷还说起了端午节的来历,端午节吃粽子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传说因为屈原抱石投汨罗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人们为了不让鱼儿去吃他,而把粽子投在江里。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他。所以我们今天能吃到美味的粽子还要感谢屈原呢。
一家人吃饭可真是其乐融融,我最喜欢热闹的大家庭了,喜欢过节日,现在的端午节啊,早就变成了家人团聚的节日了,我家我的家人,更爱那美味可口的棕子。
端午节的见闻作文五:端午节见闻
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那就是农历初五——端午节。
爸爸下班回到家,我仓猝对爸爸母亲说:“今天是端午节,我们去朱家角逛一圈吧!那里一定非常热闹!”爸爸母亲说:“好啊!”……朱家角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古镇,那里的房子和一般的房子不同,那里的房子都非常地古老和漂亮……
端午节夜晚的朱家角真热闹啊!走在朱家角的街上简直连气也喘不过来非常拥挤,街上人流如潮、灯火通明。老祖母们坐在自己的商铺边包着美味的粽子,粽子有好多种口味:有蛋黄粽,有肉粽,还有豆沙粽……老祖母的左边放着一叠绿油油的粽叶,右边放着一盆肉,老祖母拿起一片大粽叶熟练的把粽叶折成一个圆锥形,然后放进了用酱油半成的糯米,然后放进了几条肉,最后迅速地包了起来,系上了绳索。我们买了三个粽子,我一边走,一边迫不及待地扯开了粽叶香气直往我鼻子里钻,我狠狠地咬了一口粽子,那味道肥而不腻……真是太美味了!
我抬头往天上一看,还有花团锦簇的火苗,红的赛火,粉的似霞,白的似雪……非常美。天上还有无数颗小星星在闪烁着,就像一双双小眼睛在一眨一眨,还有那发着光的月亮,犹如一张夜景画……
端午节的夜晚真美啊!
端午节的作文3
源于纪念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他遭谗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初五,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不已,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源于纪念伍子胥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
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222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源于纪念孝女曹娥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嫦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有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该遗存的族属,据专家推断是一个崇拜龙的图腾的部族----史称百越族。百越族亦写百粤族(越粤互通),指华南越地的百越族原住民。又称为越族、古越族、越人、古越人,是泛指居于古代南方越地的古代部落。百越有许多支系,其中干越、扬越、东瓯、闽越(闽越族)、南越(南越族)等几支百越中的大族,西瓯、驹越、骆越等演变为现代的壮侗语族,如壮族、傣族、黎族等,以及越南、老挝、泰国、缅甸、印度境内的京族、岱族、佬族、泰族、掸族、阿豪姆人 等民族。 出土陶器上的纹饰和历史传说示明,他们有断发纹身的习俗,生活于水乡,自比是龙的子孙。其生产工具,大量的还是石器,也有铲、凿等小件的青铜器。作为生活用品的坛坛罐罐中,烧煮食物的印纹陶鼎是他们所特有的,是他们族群的标志之一。直到秦汉时代尚有百越人,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经融合到汉族中去了,其余部分则演变为南方许多少数民族,因此,端午节成了全中华民族的节日。
端午节的作文4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
端午节这一天有许多风俗活动,如早上取龙须水,插艾枝于门,上山采青,食粽球,制粽,赛龙舟活动。
早晨取龙须水——因为传说五月五日是龙的生日,这一天龙抬头喷出的水能治病。故此人们在这一天早上到外面坑沟、水沟、溪河取水,置于自家水缸里供全家人吃喝,祈求一年的平安。
插艾于门——因为艾能僻邪,这一天插艾于门上能保平安。
上山采青——因为这一天是龙抬头喷发龙须水于大地青草的时间,人们上山采一些草药,像天冬、麦冬、金银花、山葡萄等来家备用,都比往日来的有价值。另者上山采青自己多吸大自然清新空气也十分有意义。
食粽——本地有名俗谚叫[未食五月粽,破裘唔甘放]。破裘就是旧棉衣,这一天是五月初五,刚过了春寒,大地始暖,过了这天之后,进入夏天,气温自然高了,不再穿棉衣了。大家都要用薯粉加黄枝汁搅拌成的粽,表示食后寒天过去温暖的夏天就到来了。
食粽球——粽球是一种用香菇,花生仁,猪肉,甜豆沙制成的食物,一边甜一边咸,用竹叶包成六角状拳头大小的包团子。它的由来是由中原传来的。是中原水乡百姓纪念大诗人屈原的一种风俗食物。
赛龙舟——来自对屈原的怀念。沿江水乡在端午节前后组织龙舟竞赛。
今天,奶奶家也包起了粽子。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拿出两片一大一小的粽叶,学着奶奶的样子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点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块肥肥大猪肉,又用糯米盖得严严实实的。我开始有点沾沾自喜了,心想:简单的包粽子根本难不住聪明的我。可是当我再把粽叶盖好时,糯米就像一个顽皮的孩子似的不听我的使唤,接二连三地都跳了出来。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幸好奶奶替我“解了围”——把一些糯米弄掉一点,我才舒了一口气,心里的一块沉重的大石头放了下来。我经过了一些小挫折,总算到了最后的一个步骤——扎棕绳。粽子要包扎严实才好吃,所以我接过棕绳,把粽子捆了一圈又一圈,这才交给奶奶。这时我才明白包粽子是门手艺活儿,包起来非常不容易。
我感受到人们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纪念屈原这种伟大的爱国精神,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节的传统风俗。蕴涵着祖国人们深深的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绚丽的文化,它起源于中国,发展于中国,我们要保护它,传承它,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己的节日。
今天,奶奶家也包起了粽子。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拿出两片一大一小的粽叶,学着奶奶的样子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点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块肥肥大猪肉,又用糯米盖得严严实实的。我开始有点沾沾自喜了,心想:简单的包粽子根本难不住聪明的我。可是当我再把粽叶盖好时,糯米就像一个顽皮的孩子似的不听我的使唤,接二连三地都跳了出来。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幸好奶奶替我“解了围”——把一些糯米弄掉一点,我才舒了一口气,心里的一块沉重的大石头放了下来。我经过了一些小挫折,总算到了最后的一个步骤——扎棕绳。粽子要包扎严实才好吃,所以我接过棕绳,把粽子捆了一圈又一圈,这才交给奶奶。这时我才明白包粽子是门手艺活儿,包起来非常不容易。
我感受到人们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纪念屈原这种伟大的爱国精神,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节的传统风俗。蕴涵着祖国人们深深的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绚丽的文化,它起源于中国,发展于中国,我们要保护它,传承它,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己的节日。
端午节的作文5
小的时候喜欢过五月节,也就是端午节,不是喜欢吃粽子,是喜欢手腕上戴的五彩线。据说那五彩线是辟邪的。起初妈妈不懂,看到邻居在五月节的早上,给每个孩子的手腕上脚腕上系上五彩线,他们的欢呼引起我们的注意,妈妈好奇去问为什么。
人家说,消灾辟邪呀,你连这都不懂?妈妈好惭愧的去翻箱倒柜,为我们找出五种色彩的线,我们的手腕上就有了五彩线。在那个年代,我们都没有让父母操心的健康地长大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系了那五彩线。
母亲为了诱我们去吃她用黑绿竹叶包的整齐粽子,就在粽子里面放大红枣。我就是为了那颗大而胖的红枣,不懈的把白而糯的粽子吃完,有的粽子在我们吃完最后一口也没有发现大红枣,在我们用疑惑的眼神望向妈妈的时候,妈妈笑着说,是不是吃的太快,把大枣吞下去却没有发现?于是,我们就仔细的回忆吃粽子的过程,想知道到底是哪一口把大枣吞下去,没有感受到。其实不是每个粽子里都有大红枣,大人骗孩子总是有办法。
五月节过后的一个月,在一个雨天,孩子们会把手腕脚腕上的已经脏得看不出颜色的五彩线用剪刀剪掉,扔的急雨中,泛着水泡急流的河水就把它冲跑了。大人们说,五彩线随着雨水到了天边,就会变成天上的彩虹。在雨后晴天的时候,我们若看到彩虹,就确信那是我们腕上的彩线变的,那时的孩子都坚信不疑。有时候许多孩子在雨后的清新空气里,争说东天挂的那轮彩虹是自己腕上的五彩线,争着争着就打了起来。
其实,腕上的五彩线是一种迷信或装饰,但无论它是否起到消灾灭祸的作用,大人给孩子戴上,都是一种安慰,好象把健康系在了家庭里,心底下。于孩子却是一种喜欢的仪式和肃然的时刻,是平淡生活里的一道彩虹,同时又与一种看不见的神秘联系在了一起。孩子们真诚的对待自己腕上的彩线,想起来就抬起手看看,有时候动作非常的夸张,就像戴了金珠银链一样的骄傲。每天晨起,第一件事是看手腕,如果彩线在,就会令我们十分振作,如果发现彩线不见了,就会慌乱的爬起来,在被窝里边找边叫,妈妈,我的彩线,我的彩线不见了。等妈妈在枕头下面帮我们找到,再为我们重新系在腕上,那慌乱的心才安静下来。在我们把五彩线投向雨水的时候,其实也是对未来投下一种希望,盼望自己未来的天空绚丽一道彩虹。
我那时的玩伴中有个叫干部的男孩儿,因为人长得瘦弱,我们叫他干巴,干巴干巴的叫着就成了干部。他因为在连雨天里淌水,着了凉,感冒发烧,躺在他家的大炕上。他妈妈是沈阳人,他大姨从沈阳来他家,带来多种颜色的软糖,我们趟着水追逐着他,谁追上他,他就给谁一颗好看的'软糖。我们把糖放在嘴里,有人问,这是什么糖?大家把目光投向我,我展开包糖的纸,很仔细的看过后,大声说,高粱胎(饴),他们就坚信不疑。干部着了凉,烧得起不来,我们去看他,他独自躺在大炕的一角,显得那么小,似乎更干巴了,眼睛大的吓人,脸色通红,我感觉到他身上有灼人的热。她妈妈没有工作,爸爸是矿井的小头儿。那些日子,他家正出事,他爸爸与别的女人好了,我们那时还不知道与别的女人好是怎么回事,就觉得干部爸爸做的事情不光彩,因为别的女人的丈夫来找他,他吓得不敢出门。
干部的妈妈出来告诉那男人,说干部的爸爸不在家。我们分明从他家的后窗看到了干部的爸爸,他在屋里来回的走动,似乎有点害怕。干部就是在他家人无暇顾及他的时候病倒的,他妈妈每天只让他吃退烧的药,虽然他的手腕和脚腕上也与我们一样的戴了五彩线,五天以后,他死了。我们小孩子在一起议论,干部怎么可能死呢?五彩线不去他的病吗?不肯保护他吗?后来听大人们说,干部因为长时间发烧,烧化了肺,他临死前做X光,医生找不到他的肺。我们就开始恨干部的爸爸妈妈,他们与我们招呼,我们也不理他们,背地里吐他们的痰。干部死了,我们再也吃不到那好吃的软糖了,我们只知道怀念干部的糖,那时我们还不知道怎样怀念一份友谊。
端午节的作文6
在我的记忆中,除了春节以外就数端午节最为热闹了。闻着粽香,也便嗅到了童年的时光,感觉那么近,仿佛那些事就发生在昨天。
端午吃粽子是我们家乡的主要习俗。端午前一天,妈妈就把粽子包好,放在大水盆里备着。我偶尔也会捣乱,试着学她的样子,左手拿着粽叶弯过来,做成圆锥形,然后右手向漏斗里放米,把米压紧抹平后把棕叶反馈过来盖好,握住后再用丝线捆紧系好,三角形的粽子就包好了。记住缠绕的丝线千万不能松散,否则煮粽子的时候就容易散开了。
包粽子的时候还可以放一些花生、红豆、大枣、鸡肉等掺在糯米里做馅,制作不同口味的粽子。妈妈喜欢在米里掺红枣以图吉利,据说,小孩子吃枣粽多,将来读书就会早中状元,我还真的年年吃了不少。后来状元倒没有中上,学是有的上了,在我身上还算灵验吧!而我最喜欢吃米里加肉的,吃起来香而不腻,现在回想起来还特别嘴馋呢!
家里人在煮粽子的锅里一定要煮鸡蛋,有条件的还要再煮些鸭蛋、鹅蛋,吃过蘸糖的甜粽之后,要再吃蘸盐的鸡蛋“压顶”。据说吃五月粽锅里的煮鸡蛋夏天不生疮;把粽子锅里煮的鸭蛋、鹅蛋放在正午时阳光下晒一会再吃,整个夏天不头痛。
过端午节除了要吃粽子,当然也少不了赛龙舟哟!我最喜欢看得就是赛龙舟的情形,几十个水手都手拿着桨,用尽全身的用手奋力地划着,擂鼓的水手势气高昂,用力地敲着有规律的鼓点儿。“加油,加油!”,场边的拉拉队激情洋溢,发出雷鸣般地加油声、呐喊声、助威声,使水手们不得不更加使劲划船。整个赛龙舟的场面多么壮观、激烈,可以说是独一无二,是端午节传统的象征。
端午节流露出的是地道故乡情,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此刻我在想,倘若屈原能够穿越两千年的时空,来到处处繁荣安定的神州大地,他定然不会怀才不遇,定然不会屡遭排挤屡遭陷害,他也断不会以如此壮烈的方式饮恨楚江吧!
故乡的端午节哟,你给了我多少喜悦和欢乐啊!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大家一听到这首童谣,一定会想到端午节。一年中有我喜欢的热热闹闹春节,喜欢团团圆圆的中秋节,张灯结彩的元宵节,但我还是最喜欢粽子飘香的端午节。
端午节又叫“端阳节”、“重五节”等,是农历的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是:吃粽子、赛龙舟、插艾草、喝雄黄酒等。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一早,我刚睁开眼,就看到妈妈在门外忙上忙下的。出去一看,原来妈妈在插艾草,餐桌上还摆着用艾草煮成的鸡蛋和几个香喷喷的粽子。这时,我才想起今天是端午节。看着煮的绿绿的鸡蛋和香喷喷的粽子,口水都垂涎三尺了呢。几分钟,两个鸡蛋和一个粽子就没影儿了。
在我的家里头,每个人都会包粽子。妈妈告诉我:“烨,长大了,要学会包粽子哩!来,我来教你包饺子。”我一听到这个好消息,一蹦三尺高。“要先去市场买包粽子的材料。”我便穿好衣服上市场了。去市场买粽叶、五花肉、糯米,绳子。妈妈先把糯米、五花肉,绳子洗干净,然后把五花肉切成小块,再把粽叶和绳子煮一煮,这样才能使粽叶和绳子变成柔软更好包,糯米不容易掉出来。
“先把长长的粽叶折叠,围拢来,做成一个窝,中间放进调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匀,最后把箬叶包着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状。”妈妈对我说。我想想,这不是很简单吗?便开始动手了。我开始学的时候,总是把四个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个角,就是揉成一团球了。“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个角是不是匀称,是不是有型。”妈妈亲切地对我说。我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可是还是做不好。没办法,妈妈无奈的摇了摇头,走过来手把手的叫我,一个还算像样的粽子在我手上诞生了。
我终于吃上自己包的粽子啦!突然有一种说不出的快乐!耶,我终于会包粽子啦!
端午节的作文7
不知怎的,这会儿坐在案椅上隔着玻璃窗向外看去,不见雨影,惟有雨声。没有廊桥听雨那般如羯鼓阵阵,也没有檐下垂雨,雨花飞溅,亦点亦线的淅沥淋漓。
尤记去年的端午已是在夏至之后,那时的雨连着断断续续下了近有一周。岁月匆匆流转不停,而对端午的印象——细雨垂帘,粽叶飘香,仿佛千古依旧。
雨,在这几天一如既往地一直下个不停。淅淅沥沥的雨点滴落在混黄的江面上,泛起了大大小小的水泡。一个浪花过后,江水呜咽着向北而去。远处的山,无语地眺望着远方,千百年了,孤独的任凭着风雨侵蚀。
这雨也好像格外的浪漫,哗啦啦从一大片阔叶箬竹上滑越而过,带着那一抹竹的清香,又一股脑的撞进了艾草里,惹了一身的艾香,便扑腾的在空气里打滚,最后看见人来了,挤似的钻进心房里,沁人心脾。
包裹那端午粽子的竹叶,用了这端午的雨洗过也是格外的清香,还未熬煮便已散发诱人竹香,另人食指大动,恨不得就生吃了。小时候,我格外爱吃粽子,拨开被水煮的微微有些带黄的粽叶,看着里面白白亮亮犹如水晶一般的粽子,香滑但绝不腻口,感受着每一粒糯米粘住的竹叶的清香,慢慢的随着轻咬散发开来,便是满口清香,满身清香,满室清香。端午节后的几日,我便从来不吃饭,就着端午时节的雨,我要把粽子吃个饱,饱到年后还能嗝出粽子的清香来。
青青艾草,幽幽粽香。纠结着我的思绪,我不知如何去解释,我在这里只有遐想。端午节的雨,可是,雨,住了。几杆修竹上仍然缀满斑斑的泪痕。身旁的浩浩江水载着袅袅而落的竹叶,日夜兼程地赶向浩淼的归宿。我诧异,为何要如此不辞辛劳的赶路?问风,风不语;问草,它说难道你没有听见——山麓间悠扬的笛声已经吹响。
流水畔相思的音符在浪花上跳跃,那是对诗人的深情呼唤。召唤着一种文化的回归,一个节日的回归。她不就是一种传承,一个民族的见证吗?我的曾祖,我的爷爷,我的父母,还有我将来的子女,我的孙辈……都在这片土地上,世世代代地将要在这片土地上吃着粽子,划着龙舟,挂着艾草,大人么则拿着雄黄酒推杯置盏,小孩则配着香囊奔跑于田垄阡陌。为了这一个期待,在一个又一个的转身后,岁月苍老了昔日的红颜,但手中的诗篇穿越历史的甬道再次浮现在我眼前,感觉仍是那么滚烫那么撞击人的胸怀。
透过诗篇,我伫立凝望,那满池碧波涌动的云梦,鸥鹭为之绝响,烟云共水天一色。风欲来,雷欲来。天幕的另一端,云中那华丽的龙车急促而来。顾盼间,灿烂的光芒让群山为之颤抖。叹息中,虽有痴心但无力将前尘往事挽起。车转逝即过,装着千古诗人的悠悠情怀又将回到梦中的宫殿,带着追求,带着誓言,奔向遥远的天际。
回首,长长的叹息声已不再可闻。江面上,渔歌打断了我的思绪。在飘渺的歌声中,世间的善恶在这里都已淡然,满是钓者的闲适。聆听良久,突然感觉这怡人的歌声中,竟有几许忧思隐于其中,浑浊的江水还能将布满灰尘的帽冠洗净?浑浊的江水还能将已是满身的疲惫洗去?在醒、醉之间,我无言以对。缄默中,渔舟唱晚,暮色将至。遥望着日渐上涨的江水,冥冥中祭奠的人们早已蕴足力量与信心……
鼓声悦耳,龙舟竞发。当年嗜血的斧钺刀枪,早已埋进了厚厚的黄土,落寞与伤神此时如一柄锋利的短刃慢慢剖开赤子的肌肤,让点点乡愁一滴滴地滴落下来,溅起江河万丈波澜。
一片苇叶,青而变黄,如何也包裹不住千年的敬重。糯米的粘度让不老的传说,凝结成坚牢的记忆。诗人纵身一跃的美丽弧线,划过历史的天空。从此,汨罗江没有停止过呜咽,为诗人汩汩流淌。所有这个被称为端午的日子,便成了华夏一年一度朝圣的图腾,而那用江畔苇叶捆扎的粽子,衍生为我们民族咀嚼经年的精神贡品……崎岖的路上,一个婀娜身影在婆娑树叶下依旧那么曼妙,璀璨的新衣在迷蒙烟雨中散发着兰草迷人的芳香。
端午节的雨,滴落千古的弦音。耳边鼓声歇,有的只是粽子飘香,笑语嘻声。
我,释卷。
端午节的作文8
说起端午节,想起了小时候在家过的端午节来!
在家乡的端午节中,有很多习俗,在离开家乡的这些年里,不经意的深深回忆起来,总觉得有种尘封的感觉!掐指一算,有近10年没有过个正宗的家乡的端午节了!
在家乡,端午节的前个晚上,各家都要备一盆水,水里面泡上艾叶,然后放在外面,在端午节的早上,全家洗脸的水,都要从这一盆水里面取,人多的家庭可要节省着用了,免得有人没的水洗脸。有小孩子的人家,一大早要早早把小孩子叫起来,到外面的池塘,河里,或者湖边去洗澡,据说这样可以洗去一年的晦气,而且还有避邪的作用,为什么各家要用这样的水洗脸?小孩子要到外面去洗澡呢?
据说,在端午节的前晚,月宫里的嫦娥,会让捣了一年药的玉兔,把药撒向人间,让人们洗去疾病和苦难,而且还有避邪的作用!这里面还要插上一个小插曲就是,在月宫上面,我们总是可以看到有一棵桂花树,树下有个貌似人形的玉兔总是跪着作捣药的动作,所以在小时候,晚上闹人了,老人们总会哄小孩子说,走走走,到外面看玉兔捣药去,小孩子们总是记得,月宫里的玉兔捣了一年的药,终于在5、4日的晚上悄悄的撒向了人间,所以,小孩子们在5、5的早上,总是争着去外面洗澡,觉得用玉兔撒了药的水来洗澡是件神圣的事情,而没有去外面洗澡的,只有用放在屋外面的水来洗一下脸了!当然,去外面洗澡的孩子,要身体好才行,以免感冒,因为在记忆里,5、5那天的早上,还是很冷的,也听在外面洗了澡的哥哥回来说,洗完,好冷。所以,我和弟弟只有在家用艾叶泡过的水洗脸,那样的水,泡了一夜艾叶后,颜色会变的绿绿的,还伴着一股艾叶特有的香味!用这样的水洗完了脸,心里总是有种安全感,在想:在这一年里,我又是健康的了!
其次,在5、5日的早上,各家要吃煮鸡蛋和刚刨下来的新鲜的蒜!鸡蛋和蒜在锅里煮时,水里面也要放上艾叶!经过放了艾叶的水一煮,鸡蛋和蒜都会变成另外一种颜色,煞是好看!更是有一股艾叶特有的味道!艾叶同时也是一味中药,具体治什么病,偶就不知道了!在吃早饭时,这些鸡蛋、蒜和粽子,都要摆上饭桌了,同时在饭桌上,还要摆一样,那就是酒壶,而酒壶里面的酒,和以往喝的酒要有一点不同了。
有什么不同呢?那就是在酒里面,加了一味雄黄!酒也被泡成了雄黄的颜色,喝了这样的雄黄酒,也是为了避邪!有小孩子的人家,还要把喝盛的雄黄酒,擦在小孩子的耳朵上面,所以,吃过饭出去玩耍时,可以看到到处都是耳朵被抹了雄黄的小孩子,这不能不说也是一种特色吧!
如果细看的话,还会发现这些小孩子的身上,都会戴了一个香囊,手、脚、脖子、手指头都会缠了五色线的,这样的香囊里面装的香料同样也是艾叶。五色线,顾名思义,就是用五种颜色的绣花线拈成的,这样的说法是为了避免蛇虫来咬,因为蛇的颜色就象五色线。戴几天后,把它取下来扔掉,就会变成了蛇,如果戴了几天还不扔掉,会变成了蛇来咬人的!
在端午节这天早上,各家还要把艾叶插在门的两天,有点象清明节时插柳枝一样,这样的说法也是为了驱病避邪。走在村子里,袅绕的炊烟中,伴着缕缕的艾叶的清香,和着露珠的清新气息,给这样一个早晨增添了浓浓的特有的节日气氛.
许多年过去了,每当这天,总是能隔着时空闻到记忆里远远的家乡,在这天早晨漂来的浓浓的艾香!也总是在这天的早上,想起那盆绿绿的艾叶水小心翼翼的神圣的轻拂在脸上的丝丝凉意,也总是在这天早上,想起那胸前佩戴着的秀美的各种各样的香囊!
也总是在这天早上,想起耳朵上引以骄傲的红红的雄黄酒香,也总是在这天早上,想起吃着飘有艾香的鸡蛋直到把肚皮撑的鼓鼓的还要在兜里揣一个去上学!也总是在这一天,想起妈妈编的美丽的五色线与小朋友们比谁的漂亮时彼此羡慕的眼光!也总是在这一天,深深的,想起我的家门,想起我的父母!想起在家的幸福时光!
今天正值端午节,祝所有的好朋友们节日快乐!祝家乡的父母家人节日快乐!祝同我一样远在他乡的哥嫂节日快乐!
端午节的作文9
又是一年的端午节,又到了赛龙舟吃粽子的时候。在这个热热闹闹的季节里,我怀念起了家乡的端午节。
我的家乡是木兰溪上的一个小镇,端午节的气氛特别浓厚。家乡的端午节是从农历五月初一开始的。家乡过的端午节流传的风俗: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艾、初五赛龙舟。
糕是为祭祀祖宗用的,是用面粉或用米磨成粉发酵后加糖做成的,松松的、甜甜的,很好吃。
记得每年五月初二,母亲都会从棕树上砍下一朵棕叶,捆在高高的四方桌桌脚上,顺着叶子的纹路扯成一条一条的,末端还是连在一起的,用来捆粽子。洗好的粽叶和糯米端过来,还有调羹和筷子,一切准备就绪,就搬来小板凳开始包粽子。而我就在旁边蹦来蹦去的,不停地问什麽时候才能有粽子吃。看着一片片粽叶在母亲灵巧的手里神奇地变成一个个精致的粽子。没多大会的功夫,桌脚上就挂起来一串串精巧的粽子,解下来提在手里沉甸甸的。就那样提着棕叶的梗一并放进大大的锅子里,得煮上好半天才能好,等吃上粽子多半都到了下午了。等到一揭开锅,一股浓郁的棕香肉香立即扑鼻而来。
家乡的端午节有吃螺的习俗,据说是小孩在这一天吃螺会变得聪明。螺这东西当时不昂贵,五分钱就能买一盎,村里几乎家家都买得起。初三这一天,卖螺的小贩会满村里吆喝。小孩们向大人讨了钱、买了螺后聚在一起吃;孩子们吃了螺,留下螺壳,就屋顶上扔,弄得旧瓦片喀啦喀啦作响,其乐无穷。
??初四一早,大人就会叫小孩们去田埂拔一捆沾着露水的艾草,回来插在门框上。大人们说这样驱蚊虫、能避邪。等插在门框上的艾草渐渐被风干了,就成了药。夏天村里的小孩容易得胀肚子,肚子鼓鼓的。拔一根干艾叶放在锅里煮。蒸气冒出了一股好闻的香气,在屋里绕来绕去,冷却后让胀肚子的小孩喝下,有时肿鼓鼓的肚子就会渐渐瘪下来。
初五是过端午节的高潮。家乡民俗认为,五月为恶日,悬挂艾叶如旗、昌蒲似剑,可驱邪除秽。每当五月五端午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在清晨去采带露水兰草、金银花、铁芒箕、番石榴叶、榕叶的“五味草”,当然还要在午时上井里打一桶甘甜的清泉。这水,都是泉眼里流出来的,没有任何污染。在端午节这天,水最凉,喝起来也最可口,喝了这天的水,可以保佑一年健康。用“五味草”和“午时水”煮鸭蛋,剩下的水给小孩洗澡,换上新衣服看下午的划龙舟。据说是水乡蚊虫多,用“午时水”洗澡可防叮咬。
端午节前,村里的小孩都会缠着母亲或祖母给打个“蛋兜子”。“蛋兜子”是用五色丝线结成一个精致的网络子。用“五味草”煮鸭蛋,会把鸭蛋染得黄黄的。装进网络子里,挂在胸前衣襟的纽扣上,胸前的衣服通常也被染上一圈黄渍。出门一碰上小伙伴,就把鸭蛋掏出来,对碰撞,谁的蛋壳先破了,谁就输了,就剥了壳吃掉,有一种淡淡的五味草的清香。小孩子对于鸡蛋很感兴趣,并不是因为他们特别的喜欢吃,而是因为他们特别的喜欢“斗蛋”。带上几只蛋,早早的来到教室,几个一群在课桌上拿蛋对撞,谁的蛋被撞破谁就输了,好胜的小孩们玩得可开心啦。
龙舟竞渡是一种具有浓郁的民俗文化色彩的群众性娱乐活动,同时也是一种有利于增强人民体质,培养勇往直前、坚毅果敢精神的民间活动。我家乡龙舟竞渡据说也是为了纪念楚大夫屈原:“楚大夫屈原遭谗不用,是日投汨罗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端阳竞渡,乃遗俗也。”
??离开家乡好多年了,隔着遥远的时间和空间我仍能嗅到那股棕叶的清香。妻子和我都 是从家乡出来的,每年端午节,妻子也会用“五味草”煮一些鸭蛋,也会从市场买一点螺煮给女儿吃。现在,超市可以买到各种的粽子,有包红枣蜜饯的、有包蛋黄果肉的;妻子也会包一些粽子,但我怎么也吃不出母亲包的感觉,怎么也感觉不到端午节那个闹烘烘的气氛。
20多年过去了,我仍然怀念家乡的故土,怀念家乡的人——勤劳善良的人民,简单而古朴,充满生活情趣的人,永远忘记不了家乡的端午节!
端午节的作文10
在家乡的端午节中,有很多风俗,在离开家乡的这些年里,不经意的深深回忆起来,总觉得有种尘封的感觉!掐指一算,有近10年没有过个正宗的家乡的端午节了!
在家乡,端午节的前个晚上,各家都要备一盆水,水里面泡上艾叶,然后放在外面,在端午节的早上,全家洗脸的水,都要从这一盆水里面取,人多的家庭可要节省着用了,免得有人没的水洗脸。有小孩子的人家,一大早要早早将小孩子叫起来,到外面的池塘,河里,或者湖边去洗澡,据说这样可以洗去一年的晦气,而且还有避邪的作用,为什么各家要用这样的水洗脸?小孩子要到外面去洗澡呢?据说,在端午节的前晚,月宫里的嫦娥,会让捣了一年药的玉兔,将药撒向人间,让人们洗去疾病和苦难,而且还有避邪的作用!这里面还要插上一个小插曲就是,在月宫上面,我们总是可以看到有一棵桂花树,树下有个貌似人形的玉兔总是跪着作捣药的动作,所以在小时候,晚上闹人了,老人们总会哄小孩子说,走走走,到外面看玉兔捣药去,小孩子们总是记得,月宫里的玉兔捣了一年的药,终于在5、4日的晚上悄悄的撒向了人间,所以,小孩子们在5、5的早上,总是争着去外面洗澡,觉得用玉兔撒了药的水来洗澡是件神圣的事情,而没有去外面洗澡的,只有用放在屋外面的水来洗一下脸了!当然,去外面洗澡的孩子,要身体好才行,以免感冒,因为在记忆里,5、5那天的早上,还是很冷的,也听在外面洗了澡的哥哥回来说,洗完,好冷。所以,我和弟弟只有在家用艾叶泡过的水洗脸,那样的水,泡了一夜艾叶后,颜色会变的绿绿的,还伴着一股艾叶特有的香味!用这样的水洗完了脸,心里总是有种安全感,在想:在这一年里,我又是健康的了!
其次,在5、5日的早上,各家要吃煮鸡蛋和刚刨下来的新鲜的蒜!鸡蛋和蒜在锅里煮时,水里面也要放上艾叶!经过放了艾叶的水一煮,鸡蛋和蒜都会变成另外一种颜色,煞是好看!更是有一股艾叶特有的味道!艾叶同时也是一味中药,具体治什么病,偶就不知道了!在吃早饭时,这些鸡蛋、蒜和粽子,都要摆上饭桌了,同时在饭桌上,还要摆一样,那就是酒壶,而酒壶里面的酒,和以往喝的酒要有一点不同了。有什么不同呢?那就是在酒里面,加了一味雄黄!酒也被泡成了雄黄的颜色,喝了这样的雄黄酒,也是为了避邪!有小孩子的人家,还要将喝盛的雄黄酒,擦在小孩子的耳朵上面,所以,吃过饭出去玩耍时,可以看到到处都是耳朵被抹了雄黄的小孩子,这不能不说也是一种特色吧!如果细看的话,还会发现这些小孩子的身上,都会戴了一个香囊,手、脚、脖子、手指头都会缠了五色线的,这样的香囊里面装的香料同样也是艾叶。五色线,顾名思义,就是用五种颜色的绣花线拈成的,这样的说法是为了避免蛇虫来咬,因为蛇的颜色就象五色线。戴几天后,将它取下来扔掉,就会变成了蛇,如果戴了几天还不扔掉,会变成了蛇来咬人的!
在端午节这天早上,各家还要将艾叶插在门的两天,有点象清明节时插柳枝一样,这样的说法也是为了驱病避邪。走在村子里,袅绕的炊烟中,伴着缕缕的艾叶的清香,和着露珠的清新气息,给这样一个早晨增添了浓浓的特有的节日气氛。
许多年过去了,每当这天,总是能隔着时空闻到记忆里远远的家乡,在这天早晨漂来的浓浓的艾香!也总是在这天的早上,想起那盆绿绿的艾叶水小心翼翼的神圣的轻拂在脸上的丝丝凉意,也总是在这天早上,想起那胸前佩戴着的秀美的各种各样的香囊!也总是在这天早上,想起耳朵上引以骄傲的红红的雄黄酒香,也总是在这天早上,想起吃着飘有艾香的鸡蛋直到将肚皮撑的鼓鼓的还要在兜里揣一个去上学!也总是在这一天,想起妈妈编的美丽的五色线与小朋友们比谁的漂亮时彼此羡慕的眼光!也总是在这一天,深深的,想起我的家门,想起我的父母!想起在家的幸福时光!
端午节的作文11
端午节的习俗总少不了吃粽子,粽子的味道甜甜的,外面包着一层层竹叶,里面有各种各样的馅儿。
说到粽子,我还有一个故事,在两千多年以前,也是农历的 五月初五 ,屈原抱石投江,老百姓听到这个消息家家户户包粽子,来到江边把粽子都扔进了江里,用这种方法来保护屈原的尸体。
粽子分为两种,有圆筒形的叫竹筒粽,一种是三角形的叫竹叶粽。家人还给孩子戴五丝线,头上画“王”字,在家门上插艾草……端午节的风俗还真不少。
我爱端午节!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就是吃粽子。我们家有一个名副其实的包粽子好手——我的妈妈。每年端午节的时候,我们全家都能吃到可口的粽子。妈妈常说:用芦苇的叶子包的粽子最香。所以,每年端午节妈妈都用芦苇的叶子来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准备工作:把芦苇的叶子放在水里煮一煮,把准备好的糯米和枣分别洗一洗。等芦苇的叶子凉了以后,她就开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叶子,将这三片叶子卷成一个圆锥体,然后先放一个枣,接着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间再夹几个枣,最后用线把叶子捆好,一个粽子就包好了。她包的粽子又肥又大,活像一个个老佛爷在睡觉。等粽子包完后,妈妈把它们放在高压锅里蒸四十分钟,再放三四个小时,使其入味,然后就可以吃了!妈妈包的粽子十分香,香得使我一见到粽子就会大口大口地吃起来。所以,每当吃粽子时,我总是吃得很多!
吃粽子、赛龙舟,这两样传统习俗共同编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端午节。
我的家乡DD永昌,位于祖国的大西北,是座古城,历史悠久,可如今也只是知道者微乎其微的小镇而已。在彼,人们留心于早晚的云蒸霞蔚,四时的风花雪月,并不太在意小小的端午节;在此,人们向往着都市的灯红酒绿,生活的纸醉金迷,而忽略了小小的城镇。他们都喜欢心目中美好的东西,却不知在此边陲小镇中,端午节也是热闹非凡的。
家乡的端午习俗可谓多种多样。插茱萸。在端午的前几天,人们就弄一枝茱萸(或一柳条)插于门楣之上,据说可以驱妖避邪。戴香包。大人们用布缝制成小布包,并将艾、苍术、板蓝根等草药包于其中,让孩子或戴于项下,或系于腰间,可增强免疫力。我的家乡由于缺水,所以并不像江南等地划龙舟。在我家乡,最典型的风俗便是吃粽子了(有些地方吃油糕)。将糯米洗净,并配一把包,用棕叶宝成三角锥形,蒸熟,便成了香气四溢、味甘可人的粽子了。在永昌吃粽子有一个讲究,那就是在吃之前先祭屈原,在祭祖先,然后才能吃。
我最爱吃粽子。每逢端午节,我总要吃个够,直到再也吃不下为止。妈妈做的粽子十分可口。轻轻将棕叶撕破,便露出了又白又嫩的糯米糕,忍不住吃一口,甜汁溢入口中,那感觉简直妙不可言。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吃惯妈妈包的粽子,吃起别人包的,总觉得有些干涩,不如妈妈包的香嫩。
不知怎的,每次吃粽子都会有同一种感觉。满口喷香的糯米,氤氲香气中,仿佛升腾起成败英雄不灭的屈原,自己也仿佛回到了失落千年的楚国。不禁对靳尚、张仪与郑袖的卑鄙无耻嗤之以鼻,为屈原的气节所折服。何为英雄?生死契阔,气吞山河?金戈铁马,仰天长啸?都不是!而是喜笑悲歌气傲然,九万里风鹏正举!隐隐的,似乎可见你将那无尽的沉沦抛进滚滚汨罗江,只有那涓涓流水重复着永不改变的晨昏。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你的心胸可吞日月,可囊星汉!整个世界因你而美丽!折断柳条留不住的,是岁月的裙袂,挽短罗衣留不住的,还有你追寻真理的脚步……
忽然,一切都消失了,只剩下幽雅的餐桌。原来,手中的粽子已尽,才明白富贵名禄过眼云烟,君王霸业恒河沙数,最终空留叹嗟,沉沦不已……
粽子在口,母亲在身边,家乡在心中。
端午节的作文12
幼年时,我曾和妈妈、大嬢、妹妹在重庆老家龙水镇生活过几年。记忆中,那里有一条宽阔的大河,河里有渔船和渡船。听妈妈说,龙水镇盛产小五金制品,水陆交通十分便利,实际上比县城还热闹呢。
然而,给我留下深深的记忆的,还是龙水镇过节时那浓浓的民风民俗:端午节包粽子,划龙船;中秋节打糍粑,放焰火;春节推汤圆,舞龙灯……其中,最热闹的当数端午节。
记得离端午节还早,大嬢就带着我和妹妹去镇外的鸭棚子,买上几十个鸭蛋回家泡盐蛋,说是端午节吃。
端午节前的另一件重要事情是做香包。大嬢带着我和妹妹扯回一种叫香附子的野草,把草根洗净、晒干、磨成粉用来装香包。妈妈和大嬢都是做针线的巧手,会用鲜艳的花布角做各种香包:一种是桃子形的,内装香料;一种是猴子抱金瓜,内填棉花;一种是笋壳做的空心粽子,外面用彩色丝线缠出图案花。每一种都吊着一个用彩色丝线做的穗子。我学着做了一个小猴子,妈妈和大嬢都夸我做得好。
端午节前两天,大嬢就泡糯米,买粽叶(买来泡在水里)。
端午节前一天,妈妈就和大嬢一起包粽子:用青悠悠的竹叶包小粽子,用黄色带麻点的斑竹壳包大粽子。大嬢会包各种形状的粽子,但我最喜欢妈妈包的尖角粽:三个小角整齐地排成三角形,延伸出一只细长的尖角,整个粽子显得十分精致、纤巧。鲶粽子最费时间,煮一下午后再利用灶中的炭?“憨”(焖)一晚上,就又茸又香了。人口多的人家粽子包得也多,用草木灰水煮粽子就茸得快。我吃过“灰水粽”,有一股碱香味儿。
端午节那天早上起来,前一晚煮的粽子还是热的。从锅里捞几个粽子剥了,蘸着“漏水糖”(红糖水)吃。甜腻了,就切煮熟的盐蛋。那盐蛋真好吃,蛋黄又红又沙,直流油。
吃完早饭,全家收拾打扮。我和妹妹穿上爸爸从成都寄来的连衣裙,梳了双发髻,扎上蝴蝶结,脖子上挂了香包。妈妈穿上爸爸寄来的花衬衣,长辫梢上也扎了蝴蝶结。妈妈那一米六八的高挑身材,长及膝弯的一对大辫子,走在哪里都会引人注目。大嬢穿上了平时舍不得穿的蓝色绸衫,纽襻上挂了鲜艳的香包。收拾归一,就去看“龙舟会”。
到了河边,只见大河两岸已挤满了人,十里八乡的人都来了,听说还有从外县赶来的。在岸边,我们找到了妈妈的小学包租的彩船,船上扎满绸花,彩旗迎风飘扬,好漂亮!登上彩船,上面有遮阳的顶棚,船上有整齐的座位,还有保温桶,还有连环画,真是太舒服了(几年后,当我带着妹妹在成都锦江边拥挤的人群中,头顶烈日看划龙船时,不觉深深地怀念这一刻)!
“龙舟会”开始了,先是“彩船巡游”。第一艘大船上站着一位高大的古装男子,他长着胡须,穿着大袍子,戴着高帽子。妈妈说他装扮的是古代的爱国诗人屈原,端午节就是为了纪念屈原。后面那艘船的故事我知道,是《白蛇传》。我看过川剧:白娘子端午节时饮雄黄酒现了原形,吓死了许仙,被法海和尚捉拿,于是水漫金山寺。后面那些彩船的故事我就记不得了,反正都是与端午节有关的神话故事和传说。巡游完毕,“龙舟赛”开始了。一时,河中龙舟竞发,你追我赶;岸上呐喊助威,欢声雷动。我们跟着喊“加油”,嗓子都喊哑了。最后是“抢鸭子比赛”。从船上把鸭子抛入水中,谁抢到鸭子就归谁。看着那些游泳高手在水里围追堵截,十分有趣。“抢鸭子”结束后,各单位观光的彩船就可以划到河中心去“巡游”了。我们乘着彩船航行在河中,河风吹拂,十分惬意。
回家后已是半下午,赶紧准备节日午餐。饭桌上,红烧黄鳝是少不了的,雄黄酒也是必喝的。当然我家例外,因没人喝酒。
晚上,妈妈和大嬢照例熬了陈艾、菖蒲水让我们沐浴。至此,端午节就算过完了。
【端午节的作文(通用12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