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身成仁

2015-05-13 成语大全

【成语名字】杀身成仁
【汉语拼音】shā shēn chéng rén
【成语解释】
为了成全仁德而牺牲生命。语出《论语.卫灵公》。后用“杀身成仁”指为正义或崇高的理想而牺牲生命。
【成语典故】
《论语.卫灵公》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成语注解】
1、害仁:伤害仁德。
2、成仁:成全仁德。
【成语出处】
1、《后汉书.卷四○.班彪列传下》:“论曰:『……然其论议常排死节,否正直,而不叙杀身成仁之为美,则轻仁义,贱守节愈矣。』”
2、《旧唐书.卷一八七.忠义列传上.序》:“有若仲由之结缨,鉏麑之触树,纪信之蹈火,豫让之斩衣,此所谓杀身成仁,临难不苟者也。”
3、唐.李德裕〈三良论〉:“自周汉迄于巨唐,杀身成仁,代有髦杰,莫不显一身之义烈,未有系一国之存亡。”
4、《宋史.卷四六一.方技列传上.赵修己》:“今幼主信谗,大臣受戮,公位极将相,居功高不赏之地,虽欲杀身成仁,何益于事?”
5、《明史.卷二五五.刘宗周等传》:“赞曰:『《传》曰:“虽危起居,竟信其志,犹将不忘百姓之病也。”二臣有焉。杀身成仁,不违其素,所守岂不卓哉!』”
【成语用法】
语义说明    指为正义或崇高的理想而牺牲生命。
使用类别    用在“正直忠诚”的表述上。
【杀身成仁造句】    
1、他杀身成仁的典范,将永留人间。
2、今天为了国家杀身成仁,我有何遗憾?
3、老将军为了悍卫国家而杀身成仁,令人敬佩!
4、不怀着杀身成仁的决心,是无法完成革命大业的。
5、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不都是读圣贤书者所当为?
6、因为有革命先烈的杀身成仁,才有今天的中华民国。
7、举事前夕,他在日记上写着:“明日之事虽成功机会不大,但求杀身成仁。”
辨识
【近义词】:成仁取义,舍生取义,舍身求法
【反义词】:降志辱身,苟且偷生
辨似:
形音辨误    身,生命。【成语典故】作“身”,不宜写作“生”。仁,仁德义理。不可写作“人”。
【参考词语】:杀身成义
【汉语拼音】:shā shēn chéng yì
【成语解释】:即“杀身成仁”。见“杀身成仁”条。
1、《晋书.卷四八.阎缵列传》:“假令如今,吕后必谓昌已反,夷其三族,则谁敢复为杀身成义者哉!”
2、《梁书.卷三四.张缅列传》:“譬弹冠而振衣,犹自别于泥滓;且杀身以成义,宁露才而扬己。”
【杀身成仁的成语故事】
“杀身成仁”是指为了成全仁德而牺牲性命。这句话出自于《论语.卫灵公》篇孔子所说的一段话。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这段话的大意是说:志士仁人不会因为贪生怕死而做出违背仁德的事,反而会为了护卫仁德的标准而牺牲性命。为什么孔子会如此强调“仁”的重要呢?因为“仁”就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美好的关系”,在家里面就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关系;扩大到社会上,就是君臣有礼、朋友有义的`关系。这种关系就是伦常,所以孔子说:“君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仁”从个人修身做起,最后扩充成为维系家庭和社会的力量。这种力量发挥到极致,就是“大同世界”的达成。因此为了维系“仁”的标准,君子是可以牺牲性命的。孟子把孔子的“仁”用“义”来解释,“义”就是公益,往往和个人私利是冲突的。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当“义”和“利”不可兼得的时候,为了公益,是要“舍生取义”的。性命虽是个人最大的私利,但是为了社会国家的利益,必要时可以牺牲。这正和“杀身成仁”的精神一样,也正是传统儒家的坚持的修身原则。
舍生取义成语解释 杀人如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