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

2015-07-23 成语大全

【成语名字】咬文嚼字
【汉语拼音】yǎo wén jiáo zì
【成语解释】
形容在字句上推敲琢磨。语或出元.秦简夫《剪发待宾.第二折》。后用“咬文嚼字”形容拘泥于文字诠释而流于见解迂腐、浅陋,亦用于形容好称引古书以卖弄才学的渊博。
【成语典故】
元.秦简夫《剪发待宾.第二折》
〔韩夫人云〕婆婆,请家里来,我问你咱。你孩儿拿的个信字来,我当与他五贯长钱,你怎生将他痛决了一场?你差了也,量个信字打甚么不紧?一点墨半张纸,又不中吃,又不中使,做甚么打他?〔旦唱〕【滚绣球】你道是一点墨半张纸,不中吃,不中使。〔云〕俺典了信字,管待秀才。〔唱〕又则道俺咬文嚼字。〔韩夫人云〕量这个信字,打甚么不紧?〔旦唱〕都是那十数画儿有这信字,为臣的作个重臣,为子的作个诤子,为吏的情取个素身行止,借人钱财主每休想道推辞。〔云〕姐姐,咱这妇道人家,有这个信字呵!〔唱〕则被这亲男儿敬重做贤达妇。〔云〕男子汉有这个信字呵!〔唱〕交朋友皆呼信有之。你可休看觑因而。
【成语注解】
1、 典故或见于元.乔吉〈小桃红.瓠犀微露玉参差〉曲。
2、 不紧:要紧。
3、 重臣:身负国家重任的臣子。
4、 诤子:能直言规劝父亲的儿子。
5、 情取:落得、取得。
〔参考数据〕
元.乔吉〈小桃红.瓠犀微露玉参差〉曲(据《全元散曲》引)
瓠犀微露玉参差,偏称乌金渍。斜抵春纤记前事,试寻思,风流漫惹闲唇齿。含宫泛征,咬文嚼字,谁敢嗑牙儿?
【成语出处】
1、元.秦简夫《剪发待宾.第二折》︰“你道是一点墨半张纸,不中吃,不中使。俺典了信字,管待秀才。又则道俺咬文嚼字。”(源)
2、元.乔吉〈小桃红.瓠犀微露玉参差〉曲:“含宫泛征,咬文嚼字,谁敢嗑牙儿?”
3、《金瓶梅.第五○回》:“见他铺眉蒙眼,拏班做势,口里咬文嚼字,一口一声只称呼他薛爷。”
4、《隋唐演义.第六回》:“但如今世界止凭才貌,不足以勘平祸乱,如遇患难,此辈咬文嚼字之人,只好坐以待毙,何足为用?”
5、《儒林外史.第九回》:“后来听见这些呆事,本东自己下店,把帐一盘,却亏空了七百多银子。问着:又没处开消;还在东家面前咬文嚼字,指手画脚的不服。”
6、《红楼梦.第二七回》:“他们必把一句话拉长了,作两三截儿,咬文嚼字,拿着腔儿,哼哼唧唧的,急的我冒火,他们那里知道。”
7、《镜花缘.第七二回》:“好!这句骂的更好!我看你咬文嚼字的',太把科甲摆在脸上了!”
【成语用法】
一、
语义说明    形容在字句上推敲琢磨。
使用类别    用在“写作谨慎”的表述上。
【咬文嚼字造句】    
1、这篇咬文嚼字的文章,读起来颇费周折。
2、他写这篇自传时,真是咬文嚼字,一点也不敢马虎。
二、
语义说明    形容拘泥于文字诠释而流于见解迂腐、浅陋。
使用类别    用在“执文害意”的表述上。
【咬文嚼字造句】    
1、冬烘先生教人读书,往往咬文嚼字,令人得不到什么有益的知识。
2、读书为的是要明白事理,如果一味咬文嚼字,反而难以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三、
语义说明    形容好称引古书以卖弄才学的渊博。
使用类别    用在“卖弄文才”的表述上。
【咬文嚼字造句】    
1、他才读了几本古书,说起话来就老是咬文嚼字,拾人牙慧,真让人受不了。
2、他演说时最喜欢咬文嚼字,古今中外,东拉西扯,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有学问。
【近义词】:字斟句酌,寻行数墨
【咬文嚼字的成语故事】
“咬文嚼字”表面的意思就是把文字在口中咬嚼,形容人在字句上推敲琢磨。此语在元杂剧中已常见用,如秦简夫的《剪发待宾》。这出戏剧是改编自《晋书.陶侃传》中所载陶母剪发易钱来招待宾客的故事。剧中除了描写传统“母贤子孝”的价值观,又虚构了一个财主“韩夫人”,由她主动提出要将女儿嫁给陶侃,待陶侃高中状元后,两人也终成眷属。这样皆大欢喜的剧情安排,反映了元代士人阶层与商人阶层联姻,政治权力和巨大财富结合的社会现象。在《剪发待宾》中,陶侃因知道附近来了一个老学者,便想请至家中招待向他请益,可是家贫无钱,无奈之中,只好写了“信”字,到财主韩夫人家中典当。韩夫人见陶侃相貌口才不凡,知是可造之材,便将钱给他。陶母知道这件事之后,却责备陶侃怎么可以用“信”字去典当换钱,要陶侃去将字赎回。陶侃心里虽然不愿意,但母命难违,只好又去韩家。陶母口中虽然斥责陶侃,心里也明白陶侃的用意,很想替他招待那位学者。于是等陶侃出门,陶母便剪下一头长发拿到街市上卖钱。陶母在街市上卖头发时,正好遇见了韩夫人。韩夫人知道陶母痛斥了陶侃一顿的事之后,觉得无法理解,便问道:“不过是一张纸罢了,有什么好生气的?”陶母便回答:“陶侃也和你有同样的想法,认为是我太过分咬文嚼字。但是,不论男女,都必须有了这个『信』字,才能得到别人的敬重,怎么可以小看它呢?”这里就用到了“咬文嚼字”。“咬文嚼字”形容拘泥于文字诠释而流于见解迂腐、浅陋,或用于形容好称引古书以卖弄才学的渊博。
易如反掌成语 成语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