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名字】偃武修文
【汉语拼音】yǎn wǔ xiū wén
【成语解释】
偃息武备,提倡文教。语出《书经.武成》。
【成语典故】
《书经.武成》
惟一月壬辰,旁死魄,越翼日癸巳,王朝步自周,于征伐商。厥四月,哉生明,王来自商,至于丰,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成语注解】
1、 厥:其。
2、 哉生明:阴历每月初三日,月光始生。哉,始也。
3、 商:朝代名。约当公元前十六世纪至前十一世纪,为商汤灭夏后所建立的国家。建都亳,经多次迁移,最后盘庚迁都于殷。传至纣,被周武王所灭。
4、 丰:即酆城,周文王都城。
5、 偃武:偃息武备。
6、 华山之阳:即华山之南。阳,指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
7、 桃林之野:华山东郊。桃林,华山之东,位于华阴县潼关。
【成语出处】
1、《书经.武成》:“厥四月,哉生明,王来自商,至于丰,乃偃武修文。”(源)
2、《后汉书.卷七五.刘焉袁术吕布列传.袁术》:“元恶(董卓)既毙,幼主东顾,乃使王人奉命,宣明朝恩,偃武修文,与之更始。”
3、南朝梁.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晋武帝讲武于宣武场,帝欲偃武修文,亲自临幸,悉召群臣。”
4、明.汤显祖《牡丹亭.第四一出》:“今淮扬危急,便着安抚杜宝前去迎敌,不可有迟。其传胪一事,待干戈宁辑,偃武修文。可谕知多士。”
5、《封神演义.第九八回》:“大赉于四海,而万姓悦服。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以示天下大服。”
6、《喻世明言.卷三九.汪信之一死救全家》:“大宋干道淳熙年间,孝宗皇帝登极,奉高宗为太上皇。那时金邦和好,四郊安静,偃武修文,与民同乐。”
7、《醒世恒言.卷三.卖油郎独占花魁》:“大宋自太祖开基,太宗嗣位,历传真、仁、英、神、哲,共是七代帝王,都则偃武修文,民安国泰。”
【成语用法】
语义说明 偃息武备,提倡文教。
使用类别 用在“倡文息武”的表述上。
【偃武修文造句】
1、东汉光武即位后,便偃武修文、励精图治。
2、战后最重要的事就是偃武修文,让百姓休养生息,以充实国力。
3、历史上有许多开国之君,都提出了清静无为、偃武修文的施政方针。
4、经过连年的`战争后,国家元首极力推动偃武修文政策,人民的生活才逐渐安定下来。
5、唐太宗记取隋炀帝灭亡的教训,实行偃武修文,知人善任,为大唐帝业打下良好基础。
辨识
【近义词】:止戈兴仁
【反义词】:穷兵黩武
【参考词语】:偃武行文
【汉语拼音】:yǎn wǔ xíng wén
【成语解释】:犹“偃武修文”。见“偃武修文”条。
1、《史记.卷五五.留侯世家》:“殷事已毕,偃革为轩,倒置干戈,覆以虎皮,以示天下不复用兵。今陛下能偃武行文,不复用兵乎?”
2、《资治通鉴.卷二八.汉纪二○.元帝初元二年》:“孝文皇帝偃武行文,当此之时,断狱数百,赋役轻简。”
【参考词语】:偃武兴文
【汉语拼音】:yǎn wǔ xīng wén
【成语解释】:犹“偃武修文”。见“偃武修文”条。
1、《汉书.卷八九.循吏传.黄霸》:“太尉官罢久矣,丞相兼之,所以偃武兴文也。”
【参考词语】:修文偃武
【汉语拼音】:xiū wén yǎn wǔ
【成语解释】:即“偃武修文”。见“偃武修文”条。
1、《隋书.卷四八.杨素列传》:“我有隋之御天下也,于今二十有四年,虽复外夷侵叛,而内难不作,修文偃武,四海晏然。”
2、《三国演义.第九八回》:“陛下初登宝位,未可动兵。只宜修文偃武,增设学校,以安民心。”
【参考词语】:文修武偃
【汉语拼音】:wén xiū wǔ yǎn
【成语解释】:即“偃武修文”。见“偃武修文”条。
1、唐.王启〈武关赋〉:“盖以文修武偃,国泰时雍,浚四溟而作堑,廓八极以为墉。”
2、《东周列国志.第一回》:“周朝,自武王伐纣,即天子位,成康继之,那都是守成令主。又有周公、召公、毕公、史佚等一班贤臣辅政,真个文修武偃,物阜民安。”
【参考词语】:武偃文修
【汉语拼音】:wǔ yǎn wén xiū
【成语解释】:即“偃武修文”。见“偃武修文”条。
1、元.王旭〈春从天上来.斗转寅方〉词:“休言太平无象,看武偃文修,岁稔时康。”
2、明.汤显祖《还魂记.第五一出》:“正此引奏,前日先生看定状元试卷,蒙圣旨武偃文修,今其时矣!”
【偃武修文的成语故事】
商朝末年纣王暴虐无道,周武王姬发出兵反抗暴政,终于推翻商朝,建立周朝。战争结束,生活恢复平和,于是周武王下令停止军备,提倡文教。放回战时军用的牛、马,用以表示天下太平,不再征用牛马。“偃武修文”是直接摘自【成语典故】的成语,就用来指偃息武备,提倡文教。
偃武修文
2015-07-25 成语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