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十十五五成语,希望对你有帮助。
【成语名字】
十十五五
【汉语拼音】
shí shí wǔ wǔ
【近义词】
三三两两、三三五五
【反义词】
整齐划一
【成语出处】
1、《新唐书·哥舒翰传》:“乾祐为阵,十十五五,或却或进,而陌刀五千列阵后。”
2、宋陈亮《复吴叔异书》:“亮少之时颇不自量,盖尽与一世豪杰角其短长,而穷其技矣。卒之身与事左,而后生蠭起,十十五五,如乱山之不可一。”
3、《乐府诗集·艳歌·何尝行》:“飞来双白鹄,乃从西北来,十十五五,罗列成行。”谓每十里五里。
4、清·金农《吴中春雨泊舟入夜寒甚被酒作歌》:“十十五五长短亭,好山对面失洞庭。”
【成语解释】
形容分别聚合,多少不等。谓十个一群,五个一组。形容错乱不齐。
【十十五五造句】
这队伍走的.十十五五,好不纷乱。
【十十五五的成语故事】
《新唐书》是北宋时期宋祁、欧阳修、范镇、吕夏卿等合撰的一部记载唐朝历史的纪传体断代史书,“二十四史”之一。全书共有225卷,其中包括本纪10卷,志50卷,表15卷,列传150卷。
《新唐书》前后修史历经17年,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完成,《新唐书》修成后,其主编曾公亮曾上皇帝表“其事则增于前,其文则省其旧”,认为这是本书胜过《旧唐书》的地方。《新唐书》在体例上第一次写出了《兵志》、《选举志》,系统论述唐代府兵等军事制度和科举制度。
【十十五五成语】相关文章:
3.不伦不类成语
4.门可罗雀成语
5.眉飞色舞成语
6.翻云覆雨成语
7.反求诸己成语
8.每下愈况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