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成语多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战三北成语解释,希望对你有帮助。
【成语名字】三战三北
【汉语拼音】sān zhān sān běi
【近义词】:百战不殆、百战百胜
【反义词】:屡战屡败
【成语出处】《国语·吴语》:“吴师大北。越之左军右军,乃遂涉而从之,又大败天没。又郊败之。三战三北,乃至于吴。”
【成语解释】北:败逃。打三仗,败三次。形容屡战屡败。
【三战三北造句】几番三战三北下来,这支队伍终于成长起来。
【三战三北的成语典故】
《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著作。记录了周朝王室和鲁国、齐国、晋国、郑国、楚国、吴国、越国等诸侯国的历史。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前990)西征犬戎(约前947年),下至智伯被灭(前453年)。包括各国贵族间朝聘、宴飨、讽谏、辩说、应对之辞以及部分历史事件与传说。
【三战三北成语解释】相关文章:
1.不胫而走成语解释
2.不寒而慄成语解释
3.风调雨顺成语解释
4.抱残守缺成语解释
5.披星戴月成语解释
6.家喻户晓成语解释
7.集思广益成语解释
8.逆来顺受成语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