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向而望,不见西墙

2017-02-03 成语大全

【成语名字】东向而望,不见西墙
【汉语拼音】dōng xiàng ér wàng,bù jiàn xī qiáng
【近义词】:顾此失彼
【反义词】:面面俱到
【成语出处】《吕氏春秋·去尤》:“东面望者,不见西墙;南乡视者,不睹北方:意有所在也。”
【成语解释】比喻主观片面,顾此失彼。
【东向而望,不见西墙造句】东向而望,不见西墙这样是不行的,思维还是要严密一点才能解决问题。
【东向而望,不见西墙的成语故事】
《吕氏春秋》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成书于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夕。此书以儒家学说为主干,以道家理论为基础,以名、法、墨、农、兵、阴阳家思想学说为素材,熔诸子百家学说为一炉,闪烁着博大精深的智慧之光。吕不韦想以此作为大一统后的意识形态。但后来执政的秦始皇却选择了法家思想,使包括道家在内的诸子百家全部受挫。《吕氏春秋》集先秦道家之大成,是秦道家的代表作,全书共分十二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吕氏春秋》作为十二纪、八览、六论,注重博采众家学说,以道家思想为主体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兵农诸家学说而贯通完成的.一部著作。但主要的宗旨属于道家。所以《汉书·艺文志》等将其列入杂家。高诱说《吕氏春秋》“此书所尚,以道德为标的,以无为为纲纪”,这说明最早的注释者早已点明《吕氏春秋》以道家为主导思想之特徴。

【东向而望,不见西墙】相关文章:

独不见05-29

心墙10-26

好事近·中秋不见月,重阳不见菊05-05

好久不见10-01

中秋不见月05-07

心中的墙02-03

西河03-13

再见,再也不见10-16

中秋夜不见月05-07

南乡子·中秋不见月05-08

佛高一尺,魔高一丈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