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南辕北辙成语解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成语名字】
南辕北辙
【汉语拼音】
nán yuán běi chè
【成语解释】
辕,大车前部套在牲口左右两边的木头,用以拖车。辙,车辆驶过留下的痕迹。“南辕北辙”指本要向南,但却驾车往北行,离目的地越来越远。比喻行动和想要达到的目的相反。典出《战国策.魏策四》。后亦用“南辕北辙”比喻二者彼此背道而驰,或比喻遥隔两地。△“背道而驰”
【成语典故】
《战国策.魏策四》
魏王欲攻邯郸,季梁闻之,中道而反,衣焦不申,头尘不去,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今王动欲成霸王,举欲信1于天下,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地尊名1,王之动愈数1,而离王1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也。”
【成语注解】
1、魏王:指战国时魏国君王魏圉,生卒年不详。在位三十四年卒,谥安厘,世称安厘王。
2、邯郸:战国时赵国首都,地约当在河北省邯郸市。
3、季梁:战国时魏国臣子,生卒年不详。
4、中道而反:中途折回。反,通“返”,回来。
5、衣焦不申:衣服上的皱折不去整理,比喻匆忙。焦,因风吹日晒致使的卷曲皱折。申,通“伸”,伸展。
6、头尘不去:满头的尘埃不去清除,比喻匆忙。
7、大行:大路。
8、之楚:往楚国去。之,往。楚,战国国名,地约当在今湖南、湖北、安徽、 浙江及河南南部,为当时地理位置最南的一国。
9、用:旅费。
10、霸王:古时称诸侯中最强大的为霸,拥有天下的为王。
11、信:取信。
12、广地尊名:扩充领土,提高声誉。广,扩充,动词。尊,提升,动词。
13、数:屡次。
14、王:指称霸天下的王业。
【成语出处】
1、清.赵翼〈上元后三日芷堂过访草堂次日梦楼亦至皆未有夙约也喜而有作〉诗其一:“鹊噪晴檐信有因,南辕北辙聚兹晨。”
2、《四库总目提要.卷一七二.集部.别集类二五.读书后》:“案:晁公武《读书志》每书皆详其卷数、撰人以及源流本末,世贞此书,……无一考证之语,与晁氏书南辕北辙。”
3、清.杨潮观《吟风阁杂剧.华表柱延陵挂剑》:“这四位名贤.与下官解带写诚,都如旧识,所恨南辕北辙,天各一方,从此回首中原,端的离多会少。”
4、清.魏源〈书古微序〉:“南辕北辙,诬圣师心,背害道,不可胜数。”
【成语用法】
一、
语义说明 比喻行动和想要达到的'目的相反。
使用类别 用在“正好相反”的表述上。
【南辕北辙造句】
1、想成功却又不努力,岂非南辕北辙?
2、如今我的生活方式和原本的构想,可说是南辕北辙,全不相干。
3、做事如果无视客观环境,只凭主观想法,结果往往与事实的需求南辕北辙。
4、做事情不但要有目标而且要讲方法,只讲目标不讲方法,南辕北辙怎么完成?
5、你一面急着想要减肥,一面却荤甜不忌,南辕北辙,难怪越减越肥,一点没有成效。
6、你嘴里说要实行爱的教育,可是动不动就要体罚,说的跟做的南辕北辙,教育的效果当然不彰。
二、
语义说明 比喻二者彼此背道而驰。
使用类别 用在“毫不相干”的表述上。
【南辕北辙造句】
1、既然我俩想法南辕北辙,看来只有拆伙了。
2、他俩的个性南辕北辙,根本谈不拢。
3、在这件事上,我们想法南辕北辙,恐怕无法合作。
4、说了大半天,两个人的见解仍然南辕北辙,无法协调。
三、
语义说明 比喻遥隔两地。
使用类别 用在“分隔遥远”的表述上。
【南辕北辙造句】
1、他们夫妻一在大陆,一在国内,南辕北辙,总难聚在一起。
2、今夕何夕,大家竟可聚在一起;赶明儿,南辕北辙,又要各奔前程了!
【近义词】背道而驰
【参考词语】:北辕适楚
【汉语拼音】:běi yuán shì chǔ
【成语解释】:义同“南辕北辙”。见“南辕北辙”条。
1、唐.陆长源〈上宰相书〉:“今悉求温润美秀沉默宏宽者为之,盖北辕适楚、圆凿方枘,欲求扶倾愈疾,其可得乎?”
2、唐.白居易〈立部伎〉诗:“雅音替坏一至此,长令尔辈调宫征……欲望凤来百兽舞,何异北辕将适楚?”
【参考词语】:北辕适越
【汉语拼音】:běi yuán shì yuè
【成语解释】:义同“南辕北辙”。见“南辕北辙”条。
1、《二程集.河南程氏文集.卷五.为家君应诏上英宗皇帝书》:“以今选举之科,用今进任之法,而欲得天下之贤,兴天下之治,其犹北辕适越,不亦远乎?”
【参考词语】:北辙南辕
【汉语拼音】:běi chè nán yuán
【成语解释】:义同“南辕北辙”。见“南辕北辙”条。
1、宋.刘克庄〈悼阿驹〉诗七首之三:“北辙南辕有返期,吾儿掣手去何之?”
2、清.洪升《长生殿.第四六出》:“多谢娘娘指引,枉了上下俄延,都做了北辙南辕。”
【参考词语】:北辕南辙
【汉语拼音】:běi yuán nán chè
【成语解释】:义同“南辕北辙”。见“南辕北辙”条。
1、清.李颙《二曲集.卷三.两庠汇语》:“若启程就途,不详讲路程,而曰『贵行不贵讲』,未有不北辕南辙,入海而上太行者也。”
【南辕北辙的成语故事】
据《战国策.魏策四》载,战国时,魏国安厘王想要出兵攻打赵国首都邯郸。臣子季梁得知了这个消息,立即从旅途中折返,想回去劝阻。一回到魏国,季梁顾不得衣服的脏乱和满身的尘埃,便匆匆忙忙地赶去见安厘王,告诉他说:“我在路上遇到一个人,他要去楚国,却驾车往北方走。我问他说你要去南方的楚国,怎么会往北方走呢?他回答说他有很快的马、很多的旅费、很好的马夫,所以绝对可以到达目的地。但实际上因为他是往相反的方向走,马愈快、旅费愈多、马夫愈好,反而使他离楚国愈远。今天大王您想成就霸王之业,取信于天下诸侯,依仗着强大的军力去攻打赵国,想藉此扩充领地,提高声望,其实这样的举动愈多,愈失信于天下,离成就霸王事业的心愿也就愈远,这不正如想到楚国却往北方走一样,永远达不到目的!”后来这个故事被浓缩成“南辕北辙”,用来比喻志向和行为背道而驰,现在凡是做“背道而驰”的事,都可以称为“南辕北辙”。另外,这句成语还可引申用来比喻遥隔两地。
南辕北辙说课稿
说教材析学生
《南辕北辙》是一则寓言故事,二年级学生对寓言已有初步了解。课文用对话形式叙述。人物的对话形象性很强。文体短小精悍,叙述生动,寓意深刻。教学重点:理解句意,读懂《南辕北辙》的故事内容,体会其中的道理。“要善于听取他人的正确意见”“一个人的行为与目的背道而驰,那么他永远不能达到目的。”教材建议二课时完成,我上第二课时,教学重点放在理解课文,积累有关词语,创设情景让学生轻松总结寓意,继续学习写字。
说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诚恳、固执己见”等。读懂故事,理解成语“南辕北辙”
2、通过多读,积累语言。
1、知识目标:
A、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联系上下文及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的词句,读懂故事,体会成语的含义。
B、用“------虽然---------,可----------”说句话。
2、能力目标
A、培养学生的质疑,理解能力
B、能够表演,再现课文情境
3、情感目标
做什么事必须把方向搞正确,要听从朋友善意的劝告。
重点生字
辕:yuán
车前驾牲畜的两根直木:辕马。车辕。驾辕。南辕北辙。旧时指军营、官署的外门,借指衙署:辕门。行辕。
笔画数:14;部首:车;
造句:你做事情南辕北辙,这样怎么能把事情做好。
辙:zhé
车轮压的痕迹:覆辙。车辙。南辕北辙。车行的一定路线:上下辙。诗词、歌曲、杂曲所押的韵:辙口。合辙押韵。办法,主意:没辙了。途径,门路。
笔画数:16;部首:车;
造句:车辙是一个重要的线索。
袁:姓。
笔画数:10;部首:衣;
造句:这个孩子姓袁。
紧:jǐn
密切合拢,与“松”相对:拧紧。捆紧。靠得极近:紧邻。使紧:把琴弦紧紧。事情密切接连着,时间急促没有空隙:紧凑。紧密。紧缩。加紧。抓紧。形势严重,关系重要:紧急。紧促。紧迫。紧要。不宽裕:紧俏。紧缺。松
笔画数:10;部首:糸;
造句:他们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表演故事,深化寓意
让我们跨越时空,飞到古时候去感受一下南辕北辙的故事。
1、小组合作演一演故事
2、反馈交流
3、如果你是车上的朋友,发现自己方向错了,你会怎么说、怎么做?
拓展升华,感悟明理
师小结:是呀,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认准方向,还要接受朋友善意的劝告。作为朋友看到自己的朋友发生了南辕北辙的行为,我们也应该要提出善意的劝告。
布置作业,课外拓展
师:你们还知道道哪些成语故事呢?能不能讲一讲。
搜集成语故事,举行“成语故事会”
【南辕北辙成语解释】相关文章:
花里胡哨成语解释08-13
卸磨杀驴成语解释08-12
如狼似虎成语解释08-13
友风子雨成语解释10-20
积薪厝火成语解释08-06
冰天雪窑成语解释02-28
以冰致蝇成语解释02-20
冰洁渊清成语解释02-19
冰销叶散成语解释02-19
炙冰使燥成语解释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