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愎自用的成语故事1
刚愎自用:十分固执自信,不考虑别人的意见。小编收集了刚愎自用的成语故事,希望各位读者喜欢。
【成语】:
刚愎自用
【拼音】:
gāng bì zì yòng
【解释】:
愎:任性;刚愎:强硬固执;自用:自以为是。十分固执自信,不考虑别人的意见。
【成语故事】:
“刚愎自用”成语由“刚愎不仁,未肯用命”变化来,意思是倔强固执,自以为是,听不进别人的意见。语出《左传·宣公十二年》。
公元前597年春(春秋时期),楚国打进郑国,郑襄公裸体牵羊迎接楚庄王,并苦苦求饶,取得了楚王的同情。当年夏,晋国派军队救援郑国。晋军南下,兵临黄河时,听说郑国已经同楚国媾和,晋军中军主帅荀林父想退兵,并提出等楚国军队回国后,再出兵攻打郑国,讨伐背叛者。荀林父的副手先縀表示反对,认为这样“不行”,并说:“晋国之所以能够称霸诸侯,是因为军队勇敢、文臣武将尽力的关系。现在失去了诸侯(指郑国背叛晋国亲向楚国),不奋勇当先,不能说是尽了力。有敌人不去攻打,不能说是勇敢。要是由于我们而失去霸主的地位,不如死了。”先縀还说道:“率军出征,遇到强敌而退却,这不是大丈夫的气概;担任军队统帅,而终非大丈夫,唯有你们能做得出,我办不到”于是他率领所属部队渡过黄河,继续前进。荀林父的部将根据这一形势,分析进和退的得失利害关系,最后一致劝荀林父率兵渡河。
楚国军队想北上,到饮马黄河时再回国。听说晋军已渡河,楚王想退兵返国。其宠臣伍参想战,而令尹(官名)孙叔敖则不想战,并说:“去年打陈国,今年攻郑国,不是没有战争。战而不胜,您伍参的肉够吃的吗?”伍参说:“如果这次打胜了,就足见您孙叔敖没有谋略了;不能战胜,我的肉将在晋军之手,还能吃得上吗?”令尹转车反旗,伍参对楚王说:“晋国现在从政的都是些新人,不能很好地执行命令;其副手先縀刚愎不仁,不肯听从命令;他们的三个统帅(指中军、上军、下军之首领)想统一行事也难以办到,就是想听从命令,也没有统一的上级,大家听谁的?这一仗,晋军必败。”楚庄王无奈只好命令令尹调转战车向北,驻扎于管地以待晋军。
刚愎自用的成语故事2
出处:《左传·宣公十二年》。
意思:形容性情倔强,自以为是。刚愎:倔强固执。自用:自以为是,凭个人的主观意图办事。
鲁宣公十二年,楚国出兵攻打郑国,晋国于是派荀林父等人率军前往援助郑国。当晋军正要渡河时,却听说郑国已经和楚国讲和,而统帅荀林父在分析形势后,认为不能轻率地进军与楚国交战,因此就打算撤兵回国,人生智慧。然而大将先?却不听指挥,自行率领军队渡过黄河,去追击楚军。荀林父发觉后,已无法阻止,只好下令全军前进。
楚王听说晋军已经渡河追来,原本打算退兵,令尹孙叔敖也有相同的看法,就命令军队继续南撤回国。但是大夫伍参却力劝楚王应该出兵与晋军交战,他认为晋军的荀林父才刚新任统帅,威信不高;而将军先?又固执刚愎,不听指挥;其余将领也都意见不一,使得部下无所适从。这时若是楚军出战,必定可以胜利。楚王听了伍参的话,就下令停止撤退,回师北进,迎击晋军,果然打败了晋军。
刚愎自用的成语故事3
成语名称:刚愎自用
成语拼音:gāng bì zì yng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十分固执自信。
实用性: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成语结构:联合式
成语年代:古代
成语解释:刚:坚硬;自用:凭自己主观意图行事。倔强固执,自以为是。
成语来源: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二年》:“刚愎不仁,未肯用命。”
成语造句:金玉舟《赵匡胤》第三章:“李守贞刚愎自用,生性多疑。”
刚愎自用的成语故事
公元前597年春(春秋时期),楚国打进郑国,郑襄公裸体牵羊迎接楚庄王,并苦苦求饶,取得了楚王的'同情。当年夏,晋国派军队救援郑国。晋军南下,兵临黄河时,听说郑国已经同楚国媾和,晋军中军主帅荀林父想退兵,并提出等楚国军队回国后,再出兵攻打郑国,讨伐背叛者。荀林父的副手先縠表示反对,认为这样“不行”,并说:“晋国之所以能够称霸诸侯,是因为军队勇敢、文臣武将尽力的关系。现在失去了诸侯(指郑国背叛晋国亲向楚国),不奋勇当先,不能说是尽了力。有敌人不去攻打,不能说是勇敢。要是由于我们而失去霸主的地位,不如死了。”先縠还说道:“率军出征,遇到强敌而退却,这不是大丈夫的气概;担任军队统帅,而终非大丈夫,唯有你们能做得出,我办不到”于是他率领所属部队渡过黄河,继续前进。荀林父的部将根据这一形势,分析进和退的得失利害关系,最后一致劝荀林父率兵渡河。
刚字开头的成语
刚愎自用
包含有刚字的成语
刚愎自用
【刚愎自用的成语故事(3篇)】相关文章:
画荻丸熊的成语故事04-08
指鹿为马的成语故事11-18
沐猴而冠的成语故事10-10
覆水难收的成语故事08-09
餐风宿露的成语故事01-06
如汤沃雪的成语故事11-08
借花献佛的成语故事01-06
狼餐虎噬的成语故事11-08
狼的成语故事05-08
残杯冷炙的成语故事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