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闻不如一见的成语故事1
出处:《汉书·赵充军传》。
意思:亲眼看到远比听人家说来得可靠。
汉宣帝时,羌人常侵入边境骚扰,还杀死宋城的官吏。
宣帝看到告急公文,便立刻召集群臣商议对策。76岁的老将赵充国,曾在边境和羌人周旋过几十年,这时自告奋勇要求带兵前去征讨。宣帝问他要带多少兵去,赵充国说:“百闻不如一见。用兵是很难在老远的地方算计好的,我想到实地调查一下,等定下攻守方略,在行上奏。”宣帝点头应允。
赵充国带领人马渡过黄河,侦查了地势和敌情,又从俘虏口中得知羌人的内部情况,然后定出了勒兵守屯、对羌人分化与各个击破的策略,奏知宣帝,职场。这样,很快就平定了羌人的骚扰。
百闻不如一见的成语故事2
【汉字书写】:百闻不如一见
【汉语注音】:bǎi wén bù rú yī jiàn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赵充国传》:“百闻不如一见,兵难隃度。臣愿驰至金城,图上方略。”
【成语语法】:主谓式;作谓语;中性成语;常用于强调实地考察后的感受和重要性。
【百闻不如一见的意思】:闻:听;听到别人谈论一百次,也不如自已亲眼看到一次。指亲眼看到的才是真实可靠或者印象深刻的。
【百闻不如一见的近义词】: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耳闻目睹、耳闻不如目见;
【百闻不如一见的反义词】:道听途说、捕风捉影、无中生有;
【百闻不如一见的故事】
汉宣帝时期。羌人经常出兵侵犯,当时年岁七十六岁的赵充国自告奋勇要求前去平定羌人的入侵。汉宣帝体恤赵充国年岁已高,他问赵充国怎样能够抵挡羌人的部队。赵充国对汉宣帝说道:“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我要自已到两国边界的地方实地考察才能确定具体的'战略计划,把作战图准备好才能够向皇上汇报。”汉宣帝见赵充国如此心细于是同意赵充国把作战计划制定起来。赵充国带着一支精兵一路考察,路上碰到了羌兵的队伍,两军厮杀一番赵充国下令不再追击,他跟将士们说:“我方将士刚刚安营扎寨,如果就此出击而遭到了敌人的埋伏,那很可能会吃大亏。”经过赵充国对实地地形的仔细研究,再结合从敌军俘虏嘴里得知对方的情况,充分了作了各方面的了解,最后才制定出了战斗的初步计划,从而上奏给汉宣帝,后来汉宣帝根据赵充国的作战计划将羌人的侵略平定于无形之中,老百姓从此也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百闻不如一见例句】
清.吴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六回:“我也久闻玄妙观是个名胜,乐得去逛一逛。谁知到得观前,大失所望,真是百闻不如一见。”
蔡东藩《慈禧太后演义》第三十六回:“从前画师所绘的狮子形,统是全身有毛,我观现在这狮子并不是这么样子,所以百闻不如一见。”
刘醒老《赤壁》:“没等程汝怀介绍完,那胡高参便连呼:‘好字好字!李中堂大人果然了得,真百闻不如一见,我看天下没有第二人能写得了这三个字。’”
【百闻不如一见造句】
桂林山水甲天下,不如武夷一小丘,到了武夷山爬山越岭一番才知道真是百闻不如一见。
都说股市即能让你成为达官贵人又能让你家徒四壁,真正入市以后才感受到什么叫百闻不如一见。
【百闻不如一见的成语故事】相关文章:
百闻不如一见的成语故事及解释12-08
借花献佛的成语故事01-06
吕安题凤的成语故事04-08
鸱目虎吻的成语故事04-09
暴虎冯河的成语故事11-22
兔死狗烹的成语故事10-09
杯弓蛇影的成语故事11-29
《杯弓蛇影》的成语故事07-25
握蛇骑虎的成语故事04-22
牛鼎烹鸡的成语故事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