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虫得失成语故事1
【注音】jī chóng dé shī
【典故】鸡虫得失无了时,注目寒江倚山阁。 唐·杜甫《缚鸡行》诗
【解释】象鸡啄虫,人缚鸡那样的得失。比喻微小的得失,无关紧要。
【用法】作主语、宾语、分句;用于书面语
【结构】偏正式
【相近词】鸡虫得丧
【相反词】斤斤计较、锱铢必较
【同韵词】一笑了之、因公假私、慧心巧思、小大由之、雕冰画脂、托公报私、广而言之、言者弗知、举世皆知、以死济之、......
【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唐代大诗人杜甫在夔州时写下《缚鸡行》诗:“小奴缚鸡向市卖,鸡被缚急相喧争。家中厌鸡食虫蚁,不知鸡卖还遭烹。虫鸡于人何厚薄,吾叱奴人解其缚。鸡虫得失无了时,注目寒江倚山阁。”他认为鸡虫得失与治理国家比起来微不足道
【成语示例】鸡虫得失,蜗角争持,闹得天翻地覆,日月无光。★蔡东藩、许厪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百二十五回
鸡虫得失成语故事2
唐代大诗人杜甫在夔州的时候,写了不少诗,其中一首名《缚鸡行》。诗中所描述的事,是杜甫生活中一个小小的侧面,但同样表现出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境界。
杜甫家养了几只鸡,这些鸡常啄虫蚁吃。家里人怜惜虫蚁生命,故而讨厌鸡啄虫蚁。于是叫僮仆把鸡缚起来,到市场上去卖掉。在用绳索缚鸡的时候,鸡拼命挣扎、啼叫,杜甫见到鸡这种可怜的样子,便喝叫僮仆把绳索解开,把鸡放了。
原来杜甫心想:家里人讨厌鸡啄虫蚁而想把鸡卖掉,这当然保护了虫蚁的生命。但是,卖掉的鸡还不是要被人杀了吃掉?对虫蚁和鸡为什么要厚此薄彼呢?然而,如果这次救了鸡,也不能救它下一次。
想到这里,杜甫对这件事有了新的.认识:像鸡啄虫蚁、人缚鸡又解缚这样的是非得失问题,经常都会发生,永远也没有了结的时候。我的着眼点不应该放在这些小问题上,而应该看得更远些。值得自己关心的国家大事多着呢,不值得为这些鸡虫得失的小事多操心。
【鸡虫得失成语故事】相关文章:
鸡虫得失的成语故事10-18
鼠肝虫臂成语故事04-09
孤雏腐鼠成语故事04-09
罗雀掘鼠成语故事11-08
残杯冷炙成语故事10-18
束蕴请火成语故事11-09
束蕴乞火成语故事11-08
袂云汗雨成语故事04-08
暮雨朝云成语故事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