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名狼籍成语解释

2019-01-17 狼的成语

  发音:shēng míng láng jí

  简拼:smlj

  类型:贬义成语

  结构:主谓式成语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状语;指人的`声誉

  出处:清·宣鼎《夜雨秋灯录·珊珊》:“邑之仕宦眷属,闻之成不平,声名狼籍。”

  解释:形容名望声誉败坏到了极点,不可收拾

  示例:他因谋取不正当的利益而声名狼籍。

  秦始皇死后,中东府令赵高与宰相李斯合谋篡改遗嘱,立胡亥为帝,赐死扶苏,赵高逼大将蒙恬自杀,同时令其兄弟蒙毅自尽,蒙毅说:“从前秦穆公杀死奄息等,秦昭襄王杀白起,楚平王杀武奢,夫差杀伍子胥,他们在诸侯中声名狼藉。”

  邑之仕宦眷属,闻之成不平,声名狼籍。

【声名狼籍成语解释】相关文章:

花里胡哨成语解释08-13

卸磨杀驴成语解释08-12

如狼似虎成语解释08-13

友风子雨成语解释10-20

积薪厝火成语解释08-06

龙盘虎拏成语解释03-02

骏波虎浪成语解释02-27

盘龙卧虎成语解释02-27

敲山振虎成语解释02-26

进退狼狈的成语解释 豺狼当路成语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