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二读后感作文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二读后感作文 篇1
这个寒假,我读了鲁迅先生所写的《朝花夕拾》。《朝花夕拾》共收录了鲁迅先生的十篇散文,记录了他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几段生活经历。
在十篇作品中,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百草园里有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有鸣蝉、黄蜂、叫天子,还有油蛉、蟋蟀。那里的生活天真烂漫、无拘无束、令人向往。讲述了鲁迅先生儿时在百草园天真烂漫的生活和在三味书屋较为单调的学习经历。
《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和《范爱农》分别讲述了鲁迅先生对长妈妈从讨厌到敬爱的感情变化,非常真实自然。在《藤野先生》中,藤野先生并没有像那些日本留学生一样歧视中国留学生,反而非常关心鲁迅先生的学习,一直坚持为他改笔记。这种正直、热情的人非常值得尊敬。总的来说,这几篇文章表达了鲁迅先生对儿时保姆长妈妈、日本老师藤野先生和好友范爱农深沉的怀念之情。
还有《五猖会》、《无常》、《父亲的病》和《琐记》四篇散文。在《父亲的病》里,我们看到了少年鲁迅为父求医治病的艰难,痛恨那两个缺少医德医术的“名医”。这四篇文章把个人感情和社会感触结合起来,展现了清末民初的社会风貌;《狗 猫 鼠》和《二十四孝图》将回忆往事与联系现实结合起来,旨在批判社会现实。
在这几篇文章中,我最喜欢《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因为它写出了我们孩子的心声。我希望童年生活里充满无忧无虑的欢笑,能自由自在的玩耍,拥有自己的乐园,在心里留下童年最美好的纪念。
也许,我长大后也能像鲁迅先生一样,写出一篇感人的回忆散文来,在回忆中品味人生。
初二读后感作文 篇2
在暑假里,我阅读了《绿山墙的安妮》这本书。这本书的主人公像一缕阳光照进了我的心田,让我受益匪浅。
这本书是讲友情、责任和爱的一本书。绿山墙的马修由于生病,马丽拉兄妺想找一个男孩来帮助他们种地,不料阴差阳错,孤儿院送来的竟是一个满头红发,满脸雀斑,喋喋不休的十一岁女孩安妮。她从小失去父母,但却生性乐观、开朗、?沷还充满想象力,她像一缕清风吹进了绿山墙,为绿上墙增添了乐趣。她对周围的世界,对大自然的一花一草,一树一木,都充满了爱心,她对亲人,朋友,同学,师长,都怀惴着一颗善良、纯洁、热忱的心。她懂得宽容,也懂得将生活涂上明艳的色彩。她从不畏惧期望的落空,因为她早已从期盼中获得快乐,心中充满了感恩。
她也非常天真,但有时天真和幻想也会闹出来不少笑话,但她的善良和直率也使她赢得了支谊和真挚的爱。她爱自然,爱生活,爱身边的每一个人。她那种积极向上努力拼搏的精神让我们感动。但是当安妮长大已后,为了照顾玛丽拉,她不得不放弃了学业,回家照顾玛丽拉,我们看到的安妮是一个懂得感恩、热爱生活、快乐、知足的小女孩。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父母已经把最好的条件和关爱提供给我,而我觉得这都是理所当然的事,有时仍会和身边的人比较,稍有不如意就会埋怨父母,今后我一定要向这本书的主人公安妮学习,收起自己的公主脾气,学习她的自信、乐观、知足,让我们为成长为她一样的小女孩而努力奋斗!
感谢安妮,她就是一盏明灯,照亮我努力的方向,点亮了我的心灵!
初二读后感作文 篇3
《青铜葵花》,这本书像一块有力的磁石,深深地吸引着我。近期,我读了一遍又一遍,品了一遍又一遍。
这本书中的男孩叫青铜,在他三岁的时候,村里着了火,虽然他们一家子都逃了出来,但青铜却从此成了哑巴。故事中的女孩名叫葵花,她跟着父亲来到乡下工作,可是父亲却因为一次意外失去了宝贵的生命。从此,她成了一个孤儿。最终,青铜一家收养了她,他们俩便成了兄妹相称的朋友。虽然生活艰苦,困难重重,但他们却相互扶持,相互勉励,共同正视痛苦,一起做生活的强者……
青铜与葵花的故事,不禁让我想到了海伦凯勒。她从小就双目失明,双耳失聪,但她并没有失去生活的勇气,而是跟青铜、葵花一样,能正视痛苦,乐观面对生活,并通过不懈努力,终于成了著名的女作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等等。
可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像他们一样勇敢。我的表舅,在他二十几岁的时候不幸查出得了糖尿病,这个消息如晴天霹雳,惊得一家子都惶恐不安,这个病,很难根治,更何况表舅还这么年轻。刚开始的时候,他配合医生,主动治疗。可随着病情的发展,他失去了信心,开始自我封闭,脾气也越来越暴躁。表舅整天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与外界隔绝,连亲人也不理,甚至当我三外婆给他送饭,他也不吃,更何况吃药治病呢!
有一次,表舅的病情加重,出现了糖尿病的并发症,家里的亲戚硬是把他送到了医院进行治疗,可没想到他居然擅自逃回了家,拒绝一切治疗,任凭外婆、嬷嬷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劝说,都无法改变他的想法。正因为我表舅的自暴自弃,逃避痛苦,以至于在他37岁时失去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至今,我的耳畔还回响着三外婆那撕心裂肺的哭声,眼前还浮现着外婆哭晕过去的场面。我的心好痛,好痛!
如果我的表舅能像青铜与葵花一样,勇敢地正视痛苦,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他的病情一定能得到控制,他也一定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也许,此时他正在阳光下和自己的孩子嬉戏玩耍着;也许,此时他正和三外婆在桌前嗑瓜子聊天;也许……可是此时,他却孤零零地躺在另一个世界里。想着想着,我的眼泪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
正如曹文轩所说:“每一个时代的人,都有每一个时代的人的痛苦,痛苦绝不是今天的少年才有的。少年时,就有一种对痛苦的风度,长大时才可能是生活的强者。”是的,年少的我们,一定要学会正视痛苦,这样才能做生活的强者!
初二读后感作文 篇4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是世界奇幻文学大师罗尔德.尔达写的故事讲述:一个小男孩查理,家里很穷,他们家附近有一个全世界最大的巧克力工厂。一天巧克力工厂的主人威利.旺卡先生说他在5块普通的巧克力包装中分别放了5张金奖券,得到金奖券的孩子可以参观巧克力工厂,还可以有一辈子都吃不完的糖果。贫穷的查理通过三次尝试,最终发现了金券,成为了最后一位幸运儿。
参观巧克力工厂的过程是一次奇特的经历。第一个孩子由于贪婪,贪吃,在参观过程中偷喝巧克力河中的热巧克力时,不慎掉入河里而被停止参观;第二个孩子高傲自大,偷吃超级口香糖,被停止参观;第三个孩子随心随欲想要巧克力工厂里的松鼠,被停止参观;第四个孩子看见旺卡先生能将电视里的巧克力变出来,便请求旺卡先生将他变进电视里的枪战中,而被停止参观。
但查理不一样,他很懂事,“不肯吃我们省给他的食物”;他很善良,生日得到的巧克力“要让每个人都尝一尝”;他也很听话,在工厂里一直拉着爷爷的手;他能控制自己,虽然他特别喜欢巧克力,但如果没有旺卡先生的允许,他从来不去碰一下巧克力糖果。最后,旺卡先生将整座巧克力工厂送给了查理。
查理是幸运的,但奇迹的发生不完全是因为幸运,而是因为查理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应该学习查理,学习他的懂事、他的善良、他的自律,还有他对家人的爱。我们应该改掉身上或多或少存在的坏习惯,不自私贪婪,不任性狂妄,远离电视(电脑游戏),亲近书本,做一个行为规范的'好少年。
初二读后感作文 篇5
我怀着十分崇敬而又激动的心情读完了《红岩》这本书。〈红岩〉是一部中国军事文学名著。它描写了众多革命英雄:成岗临危不惧,视死如归;许云峰英勇斗敌,舍己为人;江姐受尽酷刑,坚贞不屈;刘思扬出身豪门却投身革命;渣滓洞难友团结奋斗,敌人丧胆;白公馆志士奋勇突围,迎来黎明……所有这一切展现在我眼前,那是多么让人激动、崇敬、悲愤、感叹的画面。
最令我难忘的是许云峰将要被特务匪徒密裁的那段描写:“死亡,对于一个革命者,是多么无用的威胁。他神色自若地蹒跚地移动脚步,拖着锈蚀的铁镣,不再回顾鹄立两旁的特务,径自跨向石阶,向敞开的地窖铁门走去。他站在高高的石阶上,忽然回过头来,面对跟随在后的特务匪徒,朗声命令道:“走!前面带路。”面对着步步逼近的鬼门关,许云峰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害怕,反而革命信念更加坚定,即使海枯石烂、天崩地裂,也不会动摇。江姐被粗长的竹签钉入指甲缝间的刺骨钻心的逼供,特务们为的是想从这位重要的共产党员口中套出有关地下党的重要机密,可是他们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了。试想一下,在那潮湿腐臭的渣滓洞、白公馆,近乎窒息的地牢,在严重缺水的情况下咽着发馊味的残羹冷炙,拖拽着遍体鳞伤,强忍着旧脓新创袭来的阵阵裂痛……然而他们以常人无法想象的毅力顽强地与反动派抗战到底!
“晨星闪闪,迎接黎明。林间,群鸟争鸣,天将破晓。东方的地平线上,渐渐透出一派红光,闪烁在碧绿的嘉陵江,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绚丽的朝霞,放射出万道光芒。”这是解放战争胜利后的第一个黎明的描写。这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是无数位战士用鲜血换来的,血染红岩,才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幸福的日子容易使人忘记了什么叫英勇、坚贞。安逸的生活,美好的享受,使人淡忘了血与火的历史,也使人麻痹了精神。我要感谢《红岩》,它为我树立了榜样,它使我对人生价值有了崭新的理解,它将促使我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一个英勇坚强的人!
初二读后感作文 篇6
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写了一个盲聋哑人——海伦凯勒的传奇以及如果给她三天光明他会如何利用。
海伦凯勒(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出生于亚拉巴马州北部一个小城镇——塔斯喀姆比亚,在一场大病之后失去了视觉与听觉,但她坚持按正常人的标准要求自己,绝不因残疾而降低对自己的标准,然而,正是这样一个被迫把自己幽闭在盲聋世界里的人,竟然奇迹般的毕业于哈佛大学德克利夫女子学院;并用自己生命的全部力量四处奔走,建立起了一家家盲人,聋哑人的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之一。而对她帮助最大的就是沙莉文老师和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了莉文老师跟海伦凯勒很投缘,她们认识没有几天就相处融洽,而且海伦·凯勒还从沙莉文老师那里学会了认字。一天,老师在海伦凯勒的手心写“‘water’水”这个词,海伦·凯勒总是把“杯”和“水”混为一谈。到后来,她不耐烦了,把老师给她的新洋娃娃摔坏。但沙莉文老师并没有对海伦放弃,她带着海伦凯勒走到喷水池边,要海伦凯勒把小手放在喷水孔下,让清凉泉水溅溢在海伦,写下‘water’“水”这个字,从此海伦·凯勒就牢牢记住了,再也不会搞不清凯勒的手上。接着,沙莉文老师又在海伦凯勒的手心楚。海伦后来回忆说:“不知怎的,语言的秘密突然被揭开了,我终于知道水就是流过我手心的一种物质。不过,沙莉文老师认为,光是懂得认字而说不出话来,仍然不方便沟通。可是,从小又聋又瞎的海伦凯勒,一来听不见别人说话的声音,二来看不见别人说话的嘴型,所以,尽管她不是不能说话的哑巴,却也没法子说话。
为了克服这个困难,沙莉文老师替海伦·凯勒找了一位专家,教导她利用双手去感受别人说话时嘴型的变化,以及鼻腔吸气、吐气的不同,来学习发音。当然,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不过,海伦·凯勒还是做到了。盲人作家海伦·凯勒,除了突破功能障碍学会说话,更奉献自己的一生,四处为残障人士演讲,鼓励他们肯定自己,立志做一个残而不废的人。海伦·凯勒这份爱心,不但给予残障人士十足的信心,更激起各国人士正视残障福利,纷纷设立服务机构,辅助他们健康快乐地过生活。
书后面写了如果给海伦凯勒三天光明她会:
第一天:他会去看莎莉文小姐以及帮助过她的朋友,家人。
第二天:她会早早的起来去看日出,去参观纽约市博物馆和艺术馆晚上去看一场电影。
第三天:也是拥有视力的最后一天,她去观察自然界的美景。
对于我们有视力的人来说能看见东西不算什么,但对于一个盲人来说却是非常珍贵的。
初二读后感作文 篇7
《青铜葵花》是曹文轩写的纯美小说系列中最令人喜爱的书,这是一本小时候我缠着妈妈买的书。每当我再次翻开时,就会有一滴滴晶莹的泪珠落下来,那是被青铜与葵花的坚强所感动了。
葵花,在她幼时,母亲便去世了。相继,父亲跌入河中,从此,葵花成了孤儿。
青铜,在一场大火中变成了哑巴。
他们两个一个住在城市,一个住在乡下 。
在葵花的父亲跌入河中后,青铜一家领养了葵花。葵花与青铜开始兄妹相称。到上学的时候了,因为青铜家很穷,大家都供青铜上聋哑学校的钱拿来给葵花读书。
青铜在冬天的风雪天里去卖芦花鞋时,青铜竟然把自己穿着的芦花鞋也卖掉了,赤着脚在冰天雪地里跑回了家;为了让葵花更清楚地看到精彩的马戏表演,青铜竟然让葵花骑在自己的脖子上看了整场马戏,而自己却累得几乎瘫倒在地上;为了给葵花找吃的,在芦苇荡里抓野鸭时,青铜竟然被锋利的芦苇茬几乎扎穿了脚板;为了……
对于这本书,我更多的是感动、佩服。
感动那青铜与葵花之间的关心,葵花每一次上学下学,都会有一个身影——青铜陪伴着她。
佩服那在痛苦的时代里,青铜与葵花则是用最灿烂的笑容把痛苦送走。
葵花是一个很善良、乖巧、懂事,令人喜欢的小姑娘。在书中,她奶奶生病住院了,葵花就想要辍学,给奶奶省医药费。她无意中想到了一个办法:我把所有的科目都考砸!一个多么令人同情而又怜爱的小姑娘啊!
奶奶终究还是死了,而葵花呢,最后也被接到城里去住了。在葵花要走了的时候,奇迹发生了。青铜竟然喊着:“葵花!”那是爱的声音!看到这儿,就算冷血动物也会流泪!也会感动!
每一个时代的人,都会有每一个时代的痛苦,痛苦绝不是今天的少年才有的。少年时就有一种对痛苦的忍耐和风度,长大时可能是一个强者。
这本书深深地感动了我,因为在这本书里有感叹,有欢笑,也有眼泪。
青铜和葵花,他们真是一对很好的兄妹。哥哥,妹妹乖巧懂事,是他们用爱的网编织了一个又一个的感人故事。青铜和葵花那种朴质的美,体现在他们的善良上,纯真的心灵上。只要拥有了爱心,就算日子过得再苦再累,心里也是充实的、幸福的。
评语:小作者用流畅的语言,浓浓的笔调,抒发了自己对阅读的所思所感,感悟到人世间的真善美。生活中不能缺失“爱”,读者也能从文中得到“启迪”。
初二读后感作文 篇8
学了《人琴俱亡》,子敬、子猷两兄弟给我带来了强烈的震撼:子敬、子猷都病得很重,而子敬先死了,子猷忍受着病痛来看望弟弟的丧事,可是,"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子猷何以不哭?
我想子猷并不是不悲伤,也并不是对自己的兄弟漠不关心,而是太悲伤,太关心了!他此时欲哭无泪,也自知自己在这世间的日子不多了,到时候就又能和他弟弟在天国相见了。可见,子猷不是不悲,而是强力抑制住自己的感情。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看似不悲恸欲绝!
"子敬素好琴,(子猷)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多么细心的人啊!自己兄弟的喜好,子猷了如指掌,他在亲兄弟归天之际要给予弟弟心灵的慰藉。我想,子敬在天之灵也会深受感动的吧!由此可知,子猷对子敬的情谊,比海还要深,比天还要广。现在,子敬真的离开了他,永久地离开了他……
在走到子敬灵床的那一瞬间,子猷好想唤醒自己最亲爱的弟弟,再和他说上两句话。可是,子敬却无声无息,静静的躺在那里。我想此刻子猷多想放声痛哭,痛哭子敬的辞世,痛哭自己的不恭,也痛哭自己的处境……可是他却坚毅如钟,强忍悲痛,而他弹琴的手指再也不听使唤了,几根琴弦的声音也已经不协调了。"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子猷的哀叹与绝望,日月动容,天地同悲。他再也支撑不住,眼前一片昏暗,悲痛欲绝的他几乎晕厥过去。
就这样,一个月后,世人再也听不到子猷的哭声了——因为他急着去陪伴他最亲爱的弟弟子敬了。
这是多么可贵而又感人的手足亲情啊!相信他们一定会在天国再叙手足之情,永享安康快乐。
初二读后感作文 篇9
当看到监狱的旗杆上升起黑旗时,心中没有悲伤,反而升起了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苔丝死了,但是对于得到的痛苦远多于喜悦的苔丝,死也是一种解脱。
在刚开始读《德伯家的苔丝》时,就对约翰·德北这人产生了深深的厌恶,愚蠢、懒惰伴随著对于“德伯”这姓氏没来由的自负,使得苔丝一家在村中不受欢迎,如果可以选择,苔丝会在这个家庭中降生吗?生在这样的家庭中已经成为她的一项罪过了。六个大大小小不懂事的弟妹,再加上一个几乎也是不愔世事的母亲,年轻的苔丝身上已背上了一个家庭的责任和生计,使她不得不在外奔波,而这又造成了她一项不能称其为罪过的罪过。
苔丝非常美,书中的男子和女子都在不断强调这一点。苔丝的美丽带给她赞美,同时带给她男人的追求和女人的嫉妒,带给她灾难。苔丝的美是一种妇人的美,但她的心仍然是单纯且天真的乡下少女,她不断地受到男人搔扰,但男人们却可以理直气壮地说那是因为她的诱惑。在苔丝所处的年代,女性是毫无地位可言的,最大的幸福是去做“阔太太”,而对于贫寒的苔丝,美丽的容貌是引诱男人的“罪过”。
苔丝第一件现实中的“罪”正是因为她的美貌。亚雷·德伯,这冒姓德伯的花花公子,只因有钱就可以让苔丝的父母受他的意愿摆布,他让苔丝失去了那是女人视如生命的贞洁,却又把她弃之不顾。而苔丝的另一样罪:她有头脑,却并不聪明,使她不愿意像通常人们会做得那样嫁给他。她宁愿背负不好的名声,独自抚养违背意愿而诞生的婴孩。可是她与亚雷·德伯的这段往事,是她生命中无法驱散的阴云。让她与安玑·克莱的爱情,成为她短暂的一生中最大的幸福,也是最大的痛苦。
苔丝什么都没有做,但是她已经犯了不可饶恕的罪过,而她决意做出反抗的时候,她也不得不以生命作为高昂的代价。她的悲剧与其说是命运,是上帝的捉弄,不如说是当时残酷的社会对一个人的摧残。当时的社会,对于现在的我是陌生的,中国的国情也不能与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相提并论,但是发生在女性身上的悲剧仍然时有耳闻。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凡是进入了父系时代之后的女性,或多或少的总是受到男性的压迫,有些地方更是因为习以为常而根本没有受到重视。一切的规则都是以男性的标准而设立,同样的事情对女性总是更苛刻一些。可能我的看法有一些片面,但是女性作为群体在社会的席位仍是较低的,无论是在政界,金融界或是科技方面。而“女强人”这个词给人的感觉总是更接近一名像男人的女人而非一名纯粹的成功女性。
因为受到蛇的诱惑,继而诱惑亚当的夏娃是女人的关系吗?女性受到的惩罚总是大于男性,发生在女性身上的悲剧总是显得更惨烈一些!
初二读后感作文 篇10
第一次读这本书是在七年级时,读了以后便无法释怀,常常看到晚上十一二点,在读完结局后,终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同时心中也是百感交集,感慨万千。
这本书的作者是回族女作家霍达。她把一个玉器世家的几代兴衰写得奇谲诡变,奥妙无穷。霍达在后记中说“我落笔之前设想过各种技巧,写起来却都忘了。好像我的作品早已经离开我而存在,我的任务只是把它”发掘“出来,而无需再补上一块或是敲掉一块。”最高的技巧是无技巧,仅仅炫耀技巧就失去了灵魂。让人看见的技巧是拙劣的技巧。
的确,在作者的“发掘”下,我进入了一个宏伟而壮观的世界。我跟着主人公哭,跟着主人公笑,我仿佛钻到了书里,亲眼目睹着主人公的成长。
在那个喧嚣的世界里,新月却依旧像一条宁静而清澈的小溪一样缓缓流淌。可是突如其来的疾病,母亲对爱人楚雁潮的拒绝,埋藏以久的身世之谜……都让新月那颗晶莹剔透的心粉碎了。新月最终还是离开了。在她的葬礼上,当母亲为她洗“小净”“大净”时,流下的水竟没有一丝污垢,她那颗冰清玉洁的身子一尘不染!
结局是悲惨的,当梁冰玉从海外归来看女儿时,却发现一切都变了,她想见的与不想见的都没了,她一下子就崩溃了。不过,在结尾时,梁冰玉抱住的结绿不正是一个新新月,代表着未来与希望吗?
【【精华】初二读后感作文十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