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读后感是在阅读了书籍或者观看了电影等作品之后对人生或者事物产生的一些感想,通过书面的形式记录下来,就成为了读后感。下面小编整理了品牌的起源初中读后感,欢迎参考借鉴!
品牌的起源初中读后感
阅读后收获颇多,《品牌的起源》灵感来源于《物种的起源》,适者生存、进化、分化。告诉大家任何一个品牌都会退出历史舞台,同时不断分化新的品类,伴有新品牌产生。如果要想立足市场,首先创建新的品类,之后命名品牌,然后通过七步公关营销将品牌宣传出去。
摘要其中的精辟句子:
1、70年代:定位的诞生。80年代:营销战。90年代:聚焦。21世纪:开创新品类。
2、加法(融合)是市场营销中的光辉面,而减法(分化)是赚钱面。
3、先思考品类,再思考品牌。
4、《物种起源》不存在缺失环节。今天的人与今天的猿之间没有家谱联系。今天的人是古人书千代后的后代。心智中的品牌名就像是地上的洞。你可以把洞挖深挖大,但无法把它移到别处去。
5、第一者创造领先地位。如果你的品牌是品类中的唯一的品牌,它就必定是领先品牌。当竞争对手加入时,领先地位就会为你的品牌建立更好的认知。2个因素有助于第一品牌进入客户的心智。
第一、顾客心智认为,领先品牌肯定“比其他品牌好”,最好的产品或服务能赢得市场,这是公理。
第二、顾客心智认为,第一品牌意味着正宗,其他所有品牌都是原创的模仿品。
6、创建新品类两大心里障碍:
第一、没有市场,市场为零。必须在空白市场推出新品牌。心理上很难。
第二、切取原本利润就不高的既有品类的一小块(分化概念)。举例:什么!什么都卖的传统咖啡店也最多略有盈利,你要我们推出只卖咖啡的咖啡店品牌?现实;星巴克只卖咖啡1500多家分店。
7、当我回顾我在IBM公司的生涯,毫无疑问我们获得的成功中有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我们没有做事情。——郭士纳
8、要建立一个热门的品牌,你首先需要创建一个热门的品类。新品类第一,新品牌第二。
9、品牌只是达到目的的工具。目的就是创造客户的青睐。
10、机会不在品牌中,而在品类中。
11、顾客的心智把品类做为通用词对待,而把品牌名做为专有词对待。
12、随着品牌的成长增加属性。品牌一旦在品类中建立起来,就会随着时间流逝增加额外的属性。例如:宝马自己定位为“终极座驾”。随后获得了城市中年轻专业人士轿车这一额外的属性。
13、如何进入心智:传统广告,现在采用公关。广告缺乏可信度,公关能提供让你的品牌进入顾客心智的可信度。制作新闻最好的方法:发布一个新品类,而不仅仅是一个新品牌。新闻媒体想谈论新的东西、第一的东西和热点的东西,他们不会讨论更好的东西,因这使媒体看起来像是单个品牌的托。另外:别人对你品牌的谈论比你自己的谈论更有力。
品牌的起源初中读后感
特劳特和里斯的系列理论基本是细分市场,聚焦的战略,这也符合他们在书中经常提到的,不要试图追随顾客每天变化。
有人说,这种理论有点像那个两份名单来证明成功和学历没有关系的例子一样。作者并不会告诉你事实的全部,总是以偏概全,只采纳对他们有利的数据,从而诱导出他们希望你得到的结论。而这世上很多事情都是多因一果。可鸡汤文只列举一因一果。
这两份名单你认识多少?第一份名单:傅以渐、王式丹、毕沅、林召堂、王云锦、刘子壮、陈沆、刘福姚、刘春霖。第二份名单:李渔、洪升、顾炎武、金圣叹、黄宗羲、吴敬梓、蒲松龄、洪秀全、袁世凯。哪份名单上你认识的人多一些?答案揭晓:前者全是清朝科举状元;后者全是当时落第秀才。
即先大概猜测一个结论,然后再列一个表格,然后筛选,把符合结论的论据案例筛选出来。我认为这种说法也对也不对。
首先,为什么对?我认为方法对,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假设都不能大胆,什么时候大胆。作者根据多年的经验和思考先揣摩出一套方法论,然后用真实的案例去论证他。总结经验的方法难道不是这样的吗?
为什么不对?我认为作者只是举例论证,当然没办法穷尽所有例子。如果有人反对他提出来的理论,应该由他来举证哪些企业不是这样的,而不是简单的一句话否定,至少也要写出上面这个例子中的第三份名单。
修剪业务,细分市场,聚焦,耐心,至少这几点可以用在任何业务或者工作生活上。而作者用的很多生活中的例子实在是非常精彩,我最喜欢哪个瑞士军刀的例子。
客户心智对你或者说你的品牌的认知当然非常重要,需要不断地耕耘,长时间耐心地扎根在某个细分市场、业务或者岗位。坚定地相信你所坚持的方向,等机遇到来。如果没有坚持,左顾右盼就好像你有两块手表,反而不容易确定时间。
这个理论还让我想到了小米,手机成功之后,新产品也没有用其他名字,其他产品也确实没有成为爆品。其实苹果也是一样,虽然也存在所谓的生态链,但实际上卖的最好的还是手机,所以我只好拭目以待。
对于这套理论,有一个很大的鸿沟需要跨越,就是如果新产品没有大品牌的支撑,如何度过初创期。作者提到,没有关于新品类的`定义、没有市场、没有分销渠道,也没有可参考的竞争对手。新品类中第一个品牌确实是先驱,而先驱不得不解决所有问题。这里他也仅仅是提到一个方向,并没有具体的方法论,也许各行各业都得结合实际情况去操作。这个问题是整个理论的基础,因为没有品牌知名度之前,企业应该是非常艰难的。
书中提到互动家电的论述,让我感觉到智慧家庭产品线比较危险。
另外,智能手机貌似并没有被理论严重,它基本融合了相机,手机,电脑等功能,当然你也可以说这是另一个品类,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手机了。但是智能手机品类确实攻击了传统手机,在这一点上符合本书提到的理论《新品类要去攻击旧品类》。
没有实际经商操刀经验,只好搬个板凳看热闹了。
品牌的起源初中读后感
按照里斯的观点,品牌的发展其实就如生物进化论一样,树由一个枝干生长出其他的分支,而且,只有不断分化,而极少产生融合。
创建品牌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客户的心目中找一块净土,发展新的品类,树立你自己的“第一”
其实,这个观点,说白了,就是要让自己个性鲜明,有特色,有标签,这样人们才能给你一个定义,才能在某一个领域占领头筹。
不要指望可以横跨两端,你看到高档品牌中(劳斯莱斯,星巴克),也看到低端品牌中(沃尔玛)他们都发展的不错,于是像苹果这样的高端品牌手机也发展出IPHONE5S,5C,分别给高端客户跟低端客户,可问题是结果呢?结果5C虽然配置稍显地端,从性价比而言,无论如何都高于5S的,但人们就是选择了5S。
最终5C消亡,因为苹果在人们心目中,就是高端手机,不要试图去玩弄客户心目中的定义,这是你一旦确立就无法更改的。
品类有生有死,就像万物有生死循环。如果你的品类你的品牌走到了尽头,就像柯达,你不应该试着挽回品牌,而应该第一时间,试着挽回公司,创建一个新的符合大众口味的品牌,尽管这样很难。
【品牌的起源初中读后感】相关文章:
圣诞卡的起源11-16
初中边城的读后感12-11
初中童年的读后感06-03
初中的美德读后感06-03
地球的起源作文3篇06-26
母亲节的起源作文03-08
创业故事的初中读后感12-19
秋天的怀念初中读后感12-26
初中的读后感(15篇)10-17
初中爱的教育读后感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