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主张人性本善。一个人唯有心存善念,才能引导别人走向正途。在过去,史怀哲放弃了原有的工作,不顾亲友的反对,毅然决然到非洲行医,如此舍己救人的精神,使他被后世称为“非洲之父”;在现代,也许多的“无名英雄”,发挥他的爱心,造福社会大众。因为有这些心存善念的人,社会才会如此的温馨。
荀子则主张人性本恶。如果人的本质真是恶的,那现今社会会如何?善是无所不在的,恶也是。恶是善的'相反,它代表着黑暗,代表着不纯净的心灵。一个人一定会保有恶的本质,但若是把本质表现出来,伤害了他人,更甚不知悔改,那他实在是成为“恶”的代表了!
虽然人们大多希望把“恶”斩草除根,但善恶是并存的,缺一不可,有善,就一定会有恶;有恶,就一定会有善存在,它们是互相的关系,故虽然希望只有善,但终究是无法永远将恶拔除的。
【善与恶】相关文章:
恶树06-23
将心比心,将善比善05-05
与善一路,从心出发作文08-09
五弦弹-恶郑之夺雅也05-29
百善孝为先03-26
金钱不是万恶之源作文800字09-28
万圣节搞笑恶整祝福语04-21
从善的名人名言09-20
听安万善吹筚篥歌03-12
双调·折桂令·赠胡存善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