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通常情况下,报告的内容含量大、篇幅较长。写起报告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学校调研报告范文(精选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校调研报告1
一、促进教师发展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
科学发展观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这一核心,这是马克思主义基本
第一,促进教师发展,要从全局和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教师发展对于教师队伍建设的重大意义,优先筹划,优先安排,优先落实,充分重视教师发展,对教师提出的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要求,要尽全力满足,并鼓励教师主动谋求发展。
第二,促进教师发展,要正确处理教师专业发展与其他方面发展的关系,促进教师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教师发展包括价值观念、心理素质、情感态度、意志水平、专业发展等多个层面,这些层面之间是互动的。“在新世纪,教师专业发展在促使中小学生成长、保障基础教育进步方面,被看成是比任何时期都关键的重要因素。人们对教育专业所期望的,是能使教师工作专业化,使教师超越能干的教书匠而成为专业的教育家”。教师专业发展是决定教师发展进程的关键因素,因此要把教师专业发展作为教师发展的核心。
教师专业发展包含知识的积累、技能的熟练、能力的提高,也包括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等等。首先要求教师将教书育人作为一种专业理想,将教育视为一件快乐的事情而全力以赴;其次,整合专业知识和技能,内化为自身素质;再次,要求教师具有教育智慧,这是教师成熟的标志。促进教师发展,要以教师的职业为发展取向,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着眼点,采取切实有效、针对性强的措施来促进教师良好基本素质的养成,加快教师职业人成熟的进程,从而最终确立教师职业不可替代的专业化地位。同时,除了培养教师具有专业素质外,还要在心理、情感、意志水平等方面使教师得到均衡发展,努力培养教师的社会责任感,树立为社会发展服务的
第三,促进教师发展尤其是专业发展,要采取多种切实有效的模式。多年来,教育界探索和实践了多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模式,并在不断进行新的探索。校本研修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举措和有效模式已经成为教育界的共识,也已经成为广大教师的内在需求。概括地说,校本研修,就是广大教师为了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资源优势和特色,针对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的研究。
校本研修的出发点符合教师的职业特点、认知特征和情感需求,创造了有利于教师研究的氛围,使教师有机会对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公开而自由的讨论,鼓励了思维的独立性与创造性,加深了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校本研修是对过去教研活动的深刻变革,它革除了以往教研活动的形式化而不注重内容、随意化而不讲求质量、经验化而不重视科研方法等种种弊端,最大化地促进了教师发展。
校长是校本研修的第一责任人,要把改进研修工作、促进教师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和自己的中心工作,加强对校本研修的
推动教师个体的主动研修。在校本研修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调动教师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激励教师个人主动研修,在工作中研修,在研修中发展,才能确保研修的成功和高效。以问题引导教师研修,不断从日常教学中发现问题,不断研究,解决新问题,使问题成为教师发展的起点;以差别推动教师进取,不断促使每位教师在各自能力最近发展区的上限处工作,并通过与自己、与同事、与先进理论的对比,寻找差别,提升自己;倡导“成长=经验+反思”的教师发展模式,鼓励教师立足于多样化的教育教学实践、立足于自身专业发展的需要、立足于自身的选择,不断反思自身的实践,向自己的教育教学要发展;提倡“知行合一”,强调认识中的“知”与实践中的“行”的同步交互与“悟性自足”,注重主体
关注、重视、促进教师群体研修。鉴于工作关系的联系,开展群体研修对于建立学习型组织、打造学校团队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事间的合作与相互学习,是每位教师成长最直接的实践资源之一。教师群体研修既可以由教师个体提出问题出发设定主题内容,也可以由学校根据教育教学发展的总体需要而设定主题内容。内容不仅要基于教育教学的业务领域,也可以涉及学校发展与学校管理等其他领域。通过常规教学案例的分析与研究、论文和课件制作评比、理论学习和主题研讨等形式,推动教师个体主动研修与群体研修相结合。在教师个人对教育教学实践反思的基础上,加强群体交流与合作,同伴互助互学,发挥群体智慧的作用。交流中既有倾听,又有回应,或敞开自己的困惑以求别人指点迷津,或公开自己的经验与他人分享,或不同观点、不同体会进行争论,
加强与专业机构、专业人士的联系,促进双方的深入合作,主动寻求专业引领。如果没有
新时期的教育要求教师走上研究之路,校本研修创设了和谐浓厚的研究氛围,实现了主研与群研结合,行为与理念互动,理论与实践统一,唤醒了教师的主体意识,为教师的成长
二、促进教师发展必须“以教师为本”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应该有以下几层含义:首先是关爱人,即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其次是发展人,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进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再次,从方法论上讲,为获得发展、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一是要从“具体人”的实际出发谋发展,二是要充分重视人的因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真正地发展人。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是事物发展的决定力量,这要求充分重视内因的作用。发展人就要充分重视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教师作为专业人,其劳动有目的上的社会性和责任性、任务上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过程上的示范性和严格性、手段上的规范性和创造性、成果上的广泛性和长期性等自身职业的特点。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发展,就必须充分重视教师的因素,重视教师自身的职业特点,坚持“以教师为本”。
“以教师为本”的第一要义是尊重教师。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发表的《人类动机的理论》一书中提出了需要层次论:一是生理的需要;二是安全的需要;三是归属和爱的需要;四是尊重的需要,包括要求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自己具有内在的自尊心;最高级的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是较高层次的
尊重教师,首先是对教师作为专业人的尊重。既要尊重教师独立的人格、尊重教师的教学自主性和创造性,更要尊重教师的发展需求、尊重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尊重教师成长和发展的规律,即尊重教师发展的主体性,满足他们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尊重教师自主确定自己在专业发展上的目标,自主决定以何种方式来满足自己的发展需求,尊重教师通过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认识,觉察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必要性,了解自己所需要的专业发展活动方式与内容。教师个体的需要通常和他们实际教育教学目标直接相关,要尊重教师在学习取向上的差异与发展阶段的差异,承认差异,尊重教师在差异中发展。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尊重教师,需要唤醒教师的主体意识,促进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学习方式和历练方式发生全方位的变革,促使教师成为真正的教学的主人、研究的主人。
其次是尊重教师在学校管理中的主人翁地位。保证教师对学校工作的知情权、决策权、监督权,增强教师对学校工作的认同和支持,激发教师的主动
“以教师为本”的第二要义是服务。服务必须是全方位的。首先是保障教师的利益,努力提高教师待遇,为教师发展解决后顾之忧,做好生活方面的服务工作,使教师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持续发展。
其次是全心全意为教师谋发展。为教师发展
“以教师为本”的第三要义是激励。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教师的工作,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将对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巨大推动的作用。恰当的激励能够把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保持好、调动好和发展好,并对整个教师队伍的发展起到导向作用。
学校调研报告2
按照市政协的统一部署,近期对我市民办教育特别是民办学校的现状作了调研。下面就展开调研的对象——黄山学校的有关情况向与会的各位作一汇报。
一、概况
黄山学校创办于1998年,是黄山市第一所以英语教育为特色,集小学、初中、高中为一体的十二年一贯制的寄宿型市直民办学校。创办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扶持、上级教育部门直接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现有师生1500余人。
学校以陶行知教育思想为指导,以“为民办学、为国育才”为宗旨,以“正品行、健身心、求真知”为校训,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坚持“优质高中”、“品牌初中”、“精品小学”的发展策略,业绩显著。学校先后获得“全国社会力量办学先进单位”、“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实验学校”、“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先进集体”、 “市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XX年被北京奥组委、国家教育部、安徽省政府共同命名为“北京XX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XX年被评为“安徽省绿色学校”。
学校积极扩大对外交流,吸收国外先进办学理念,先后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西莫顿学院、新加坡圣尼各拉女校、花菲卫理学校、瑞典瓦拉市拉各曼中学和日本藤井寺市小学等多所国外学校,建立教育交流与合作关系,成为黄山市对外教育交流的窗口之一。
学校教学业绩显著。仅以XX年为例,XX年的高考,我校600分以上尖子生率为2.9%,位居黄山市民办学校第一,黄山市第三;一本上线率为12%,位居黄山市民办学校第一,黄山市第三;二本上线率为30%,位居黄山市民办学校第一,黄山市第四;本科上线率为43%,位居黄山市民办学校第一,黄山市第三。中考成绩又创新辉煌,初三考生以699分位居市直第二,全市第四,初三总分平均分比全市平均分高出100多分,遥居前列。办学十年来,先后为中国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体育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大、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同济大学等全国一流名牌大学送去一批批优秀学子。
最近三年中,每年报考我校初一的学生数都是我校录取人数的两倍多,但学校以“做精、做强、不贪大” 的思想为指导,收优生,办精品,绝不滥收学生,使学校品位迅速提升。
今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学校一如既往的注重过程管理,认真踏实的做好每一项细节的工作,让细节的完美构筑整体的辉煌,从本学期全市高三的一、二、三模考试成绩看,我校尖子生率、一本率及本科率都名列前茅、高三艺体生专业考试成绩已全部通过。目前,学校整体工作运行良好。
二、学校的发展现状
我校现有32个教学班,学生总数1400多人,其中义务教育阶段有19个教学班,870多人,高中13个教学班530多人。义务教育阶段办学条件基本达标,素质教育、阳光体育等全面开展,学生成绩在教育局的考核评估中绝大多数学科名列前茅。
我校共有教职员工150人。其中教师90人,学历都在大专以上,学历合格,其中35岁以下的教师占50%,他们都是从师范大学一毕业就在我校工作,有些教师的教龄和黄山学校的'校龄一样长,他们正是黄山学校教育教学的栋梁。还有一些老教师和中年教师,他们一起构成了黄山学校老中青结合的较合理的教师队伍,年轻教师的职称正步入正轨,中年教师的职称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还停留在离开公立学校时的职称。黄山学校从办学初期开始就逐步为教职员工办“五险”,到XX年元月开始给所有教职员工都办了“五险”。依法为教职员工解除了后顾之忧,使教职员工的稳定性大大提高。
目前,学校正在市教育局和区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规范办学,健康发展,正逐步享受法律赋予的全部权力和义务。
三、学校发展中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学生是民办学校的生命线。招生受阻将直接影响民办学校的发展。我市教育主管部门规定接受义务教育的毕业生,中考时必须回报考学校的户籍所在地考试,否则不准报考相应的省示范高中,这一规定无形之中为民办学校学生的就学和学校招生设置了障碍,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明确规定:民办学校有不受区域限制的自主招生权,自由录取权,我市的相关文件明显与《促进法》相抵触。
公、民办学校教师流通不畅、养老保险不平等成了民办学校发展的又一桎梏。这一问题在中心城区表现得尤为明显,许多优秀教师,被民办学校的感情、待遇和事业所吸引,心向往之,但财政编制成了一道“紧箍咒”,教师由公办学校进入民办学校,则意味着放弃了“有保障”的“财政编”,因为由民办学校返回公办学校,则是一条“不归路”,优秀教师对民办学校的“望而却步”,直接影响了民办学校的健康永续发展。甚至求取公办学校教师到民办学校兼课,也只能“暗渡陈仓”。
民办学校学生的“两免一补”没有享受,这与《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公民办学校的学生享有同等的待遇不符。
四、建议
1、建立合理的教师流通渠道。呼吁政府及相关部门出台类似政策:凡从公办学校招聘到民办学校带有财政编制的教师,其公办教师身份不变,工资关系保留在原单位,教师工资由民办学校给付。教师调离民办学校由教育部门重新安排。在民办学校工作的教师,在考核、职评、晋级、评优等方面享有公办学校教师同等待遇,建立一条公办、民办学校教师流通的顺畅渠道。
2、民办学校教师依法享有与公办学校教师同等的权利和义务。民办学校的教师和公立学校的教师一样从事义务教育事业,民办学校与公立学校一样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事业单位,在教师的养老保险上不应与企业同等待遇,应该与公立学校教师同等待遇。
3、以黄山市市直初中学校为例,民办学校数已占33.3%,民办学校的学生数有2211人,占总学生数的29%,民办教育为社会做出的贡献和为政府分担的责任是显而易见的。但民办学校学生的义务教育保障经费有吗?在哪里?如果没有的话,为什么不能享受党和国家的阳光雨露?请求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在规划“优先发展教育”的决策时,把民办学校纳入教育统筹的盘子,在资金和政策方面,依法给予相应的兑现、扶持和奖励。
4、取消招生中的任何保护,完全由市场选择,由学生选择,由家长选择,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在教育竞争中普遍遵守,让黄山市的教育发展更快。
5、民办学校的收费受学校质量的制约,受市场的制约,受学生家长的制约,受物价上涨的制约。放宽民办学校的收费自主权,严格按《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规定,只需报主管部门备案和物价部门批准备案公示。
6、民办学校的校产属于民办学校,可以作为学校发展时的贷款抵押,以促进民办教育的发展和规避办学风险。
学校调研报告3
12月20日,我校班子成员和教研室相关人员对我校基本情况,内部教育教学管理及日常工作进行了调研。调研主要方式有突击检查教育教学常态、查阅制度与记录、抽查备课本、听课本、师生个别谈话等。在了解管理常态和有效性制度建设进程、了解教育教学规范化基础上,与学校方面共同发现问题、探讨问题。
本次调研目的是了解学校基本情况和教学工作常规管理情况,共同探讨完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对策,促进学校形成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根本导向的有效性教育教学管理机制。
以下从学校基本情况、教学管理有效性、教育规范化和教师校长队伍建设等方面,反馈调研中了解的情况:
一、学校基本情况与管理体制
平凉市崆峒区东大街小学原名晨光小学,始建于1945年。位于崆峒区隍庙巷7号,学校地处市中心,占地学校占地面积4533平方米,建筑面积3902平方米。且学风浓厚,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
学校现有教职工60名,其中高级教师30名,一级教师25名。具有本科学历者16名,大专学历者35人,占教师总数85%,市、区级骨干教师及学科带头人32名,占教师总数53%。学校现有学生1100余名,设22个教学班。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教育主管部
门的关心支持下,我校教学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新建逸夫教学楼、综合教学楼的投入使用,极大改善了办学条件。我校现教学、运动、生活区域分区明确,布局合理,校园文化氛围浓厚。学校设有普通教室、多功能厅、阅览室和微机室。数学、自然教学仪器设备、电教设备均达到国家标准。现有多功能厅一个,语音室一个,电子备课室一个,卫星接收设备两套,已初步实现了多媒体合一的教学网络,满足了学生的需要。2006年被崆峒区政府授予“标准化学校”。 学校布局合理,房屋建筑错落有致,美化日臻完善。
在管理体制方面,学校实行了对教研组进行考核捆绑、目标管理捆绑。
实行教研组考核捆绑制后,教师教学质量意识明显增强。在与教师的座谈会上反映,学校本学期在教学管理上,重视教学质量的导向十分明确,现在教师不仅增强了竞争意识,而且明确了以教学质量为根本的竞争方向。
为了促进学校管理制度的科学性,全面调动学校教师工作积极性,各校通过“年级捆绑制”的考评办法,将同年级、同学科教师实行捆绑考核,既让教师们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又增强了工作紧迫感,还实现了资源共享、共同提升的目的。同时,各校还积极实行年级组长捆绑负责制,大大地调动了广大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使教师个人的紧迫感、责任感、自觉性和主动性得以大大提高。
目标管理捆绑,当责、权、利三者得到有机整合时,管理效率将实现最大优化。学校是将该管理思路发挥较好的学
校,学校每学年均要将各项任务目标下放到年级组上,年级组又将这些指标分解到班上,再下到教师人头上,每学年视各年级指标完成情况,兑现奖金,通过目标管理捆绑机制,有效地促进了工作的全面推进。
同时,学校还十分关心后进学生的成长,关心每一位学生,让学生个性得以张扬。学校建立了帮扶后进生领导班子,实行校领导包级制,为后进生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生个性得以最大限度提升,学校还从练习题的设计、月考试题的分层等方面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实际,真正体现了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特别是经过全校师生“十年磨一剑”的不懈努力,学校办学条件得到了根本性改善,管理制度日趋完善,办学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2007以来,教学质量逐年递增,还涌现出一批尖子学生。在学校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各级领导对我校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大群众、学生和父母期望学校能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各界人士、众多校友也不断支持鼓励学校向更快、更高、更强的发展目标迈进。
二、队伍建设与教师成长
学校领导班子设有校党支部书记、校长1名,副校长2名,办公室主任1名,教导处主任1名,教研室主任1名,总务处主任1名,工会主席1名,少先队大队辅导员一名,各学科教研组长1名。财务室人员2名。
学校十分关心年轻教师的成长,教师的培养提升直接影
响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敢用、善用年轻教师是一个学校成功的基础。为此,该校在管理上非常注重深入一线、深入群众,从精神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照顾年轻教师。学校行政领导坚持每学期与年轻教师谈话至少一次以上,从各个方面给予最大的关心,了解教师的心声、倾听教师的困苦,与教师打成一片,让教师时常保持一颗积极向上、快乐愉悦的心情投入教学之中。与此同时,学校还提出了“一年成为合格教师,三年成为优秀教师,五年具备个人风格”的培养目标,采取压担子、老中青结队帮扶、外派学习等多种手段,对新入职教师实行帮扶、指导,给他们无私的关爱,让他们不仅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受到点拨、引领和示范,同时在精神上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业务能力得以明显提升,并迅速成为学校教学能手、业务骨干。
三、教育教学成功经验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升,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其成功经验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备课、课堂、作业、考试和环境中做到了五细节 一是备课细节,学校在执行教育局对教案精细化要求方面,取得一定进步。在各校教师教案检查中,了解到规范化备课方面的进步是比较明显的,绝大多数教师备课已经达到了规范化要求。备课作为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该校就备课的细节工作不仅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而且还加大了常规检查与督促力度,并将备课工作与年终考核挂钩,做到了常规工作精细化的要求。
二是课堂细节,课堂是教学工作的主阵地,该校非常重视课堂的监控和指导。要求教师要有时间观念,上课铃响前,教师必须提前侯课,精神饱满地走进教室;教师讲课必须使用普通话,语调清晰,语速平稳,语气亲切和蔼;要求上课有教案,教具的准备。教师上课前必须备好教案,准备好教具,要按设计的教学过程上课,不得随心所欲和处理与教学无关的事;这些细节要求有效确保了课堂的教学质量。
三是作业细节,为了进一步强调作业的有效性,学校在推行细节管理过程中,除对作业内容、作业量有严格要求外,还非常注重作业的批改、较正,特别是要求教师批改作业必须做到全批全改,作业本必须有纠错、有反思,真正落实了做必改、错必究的作业细节要求。
四是考试细节。学校在考试细节管理方面均做到考必阅、阅必评、评必究等要求。考试时要求严密组织,严格要求,严肃考风考纪,以良好的考风促学风、促教风、促校风。考试后要填写学生成绩统计表,及时印发给有关领导和教师,重视考后分析,找出失分原因,分析要科学,实事求是,要成文备案。
五是环境细节。学校教育环境是最重要的方面,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能对一个学校的改革与发展、教师的教育教学、学生的个性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校为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为了能够帮助学生在无数的生活道路中,找到一条最能发挥他个人的创造性和个性才能的生活道路,举办了很多如“英语每周一句”、“经文诵读”等活动。
学校调研报告4
我校是一所地处绵阳市城市郊区边缘的农村小学,学校由中心校和一所村小组成。共占地30余亩,学校有教职工49人,学生918人。随着基础教育的改革步伐的深入迈进,学校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在新课程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教育又将如何健康发展?结合暑期校长集中学习和对学校现状的调查研究,现作出以下报告:
一、 问题的提出:
我校是绵阳市高新区和涪城区几合几分后,又白手起家重新建立的新皂小学。中心校的建立更是经过了艰辛的道路于1998年才又重新建立。所以学校存在问题较多。尽管从1998年至今学校回归涪城后经历了十多年的奋斗,学校已初具规模。但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新皂小学与现在的教育发展和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新的问题:我国目前教育已在向世界先进教育接轨,国家也十分重视教育。那么我校与现代教育相比:
(一)学校硬件是否达标?
(二)学校教育教学资源是否得到满足?
(三)学校管理是否具有前瞻性?
这些问题都值得一个管理者的思考和研究。经过实情调查和研究后的确发现这些问题值得深思。
二、 现状调查分析:
我校有中心校和一所村小两个教学点,首先从我校教学硬件来看:中心校有教学楼一幢,教室十五间,办公室七个。学生寝室住宿楼一楼一底一幢。伙食团一个,200米环形标准操场一个,七村小学教学综合楼一幢,内外操场各一个。从以上教学硬件来看,中心校有教师36人,学生726人,有教学班13个,平均每班学生人数为56人,班额人数最多的达68人。教师办公室只有5个,每个办公室平均教师人数为7人,而每个办公室只有20多平方米。教师办公室显得十分拥挤。从教学用房来看,15个教室,已有13个用于班级教学,剩下两间中一间是远程教育接收室,另一间是实验室。所以离教学硬件配套来看,以下功能用房到现目前还没有。计算机教室、图书馆、阅览室、音乐室、美术室、工会室、活动室、会议室、多媒体教室、阶梯教室、少先队活动室等功能教室尚差缺。而七村小学当时在拆并建立中把所有村小合并后形成了两个教学点。政府投入了100多万元,修了综合大楼,有教学用房共计12间。现在七村小学有6个教学班。教师13人,学生172人左右。按要求教学用房已满足还有余。那么造成两个教学点教学用房不平衡的原因是什么呢?从地理位置来看中心校在城区边缘,教学和学生学校环境要好些,加之公交车通村到户的便利,所以村上学生80%都希望到中心校读书。这样中心校学生按现有的教学用房已存在相当大的压力。造成中心校学生年年增长,而村小生源年年萎缩的现象。估计是由于进城务工的农民在增加和计划生育严格控制等原因的影响,七村小学再经过五年学生人数将出现只有不到100人的情况。结果造成中心校功能用房越来越不能满足现状,而七村小学空教室的现象明显突出。
再是学校的教学资源量显得十分的不足和不配套。
从师资情况来看我校49名教职工中,从年龄结构来看,年龄在50岁以上的教师占39%,中年教师占26%,青年教师占35%。从教师总体健康状况来看,从每年体检结论可知有72%的教师有不同程度的健康问题。其中,高血脂、声道疾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居多,另有10%的教师因长期患病严重,胜任工作有困难。从教师教学学科上来看,教师专业不对口现象十分突出,如我校需要英语教师4人,结果两个教学点只有两名英语教师。给英语课的排课造成相当大的困难。没有专业计算机教师,使得计算机教学不能很好的开展。现在提得很响亮的科学课由于缺乏专业人士而没办法好好进行教学。语文 、数学教师也发展不平衡,存在太多问题。我校需要数学教师,而学中文专业的教师居多,结果也造成一定的工作上安排不便。我想这个问题在全区都显得十分突出,特别是农村中小学。再是优秀教师在农村学校任教留不住也是一个严重问题,所以农村的教育教学质量比城区的落后。但好的是我校教师中98%是爱岗敬业的,他们的团队意识强,特别在面临不高的收入,教师的奉献精神更值得尊重。有的教师是战斗在农村教育战线上的精英,更是当代最可爱的人。
从我校师资情况来看,农村教师年龄偏大的原因是农村中青年教师参加各级竞赛的机会多,一旦出名,城里学校千方百计挖农村优秀教师进城。二是本身有的年轻教师把农村工作作为跳板,一旦时机和关系成熟便到城区工作。所农村留住优秀教师难,留住年轻教师更难。这也许是教育发展不均衡造成的老大难问题。关于造成学科不配套问题的原因,从我个人分析来看,是教育改革过程中有些人事配套工作没有跟上。如英语课、科学课。在农村小学是近几年才开设的课程。而农村小学在前期根本没有英语专业教师和计算机教师。特别是现在的科学课专业教师也是空缺。这些都需上级主管部门要在人事编制配备上多作研究和统筹安排。关于教师健康问题是由于教师从事的工作性质十分特殊造成的。教师的声道疾病不说大家都清楚,本身是教师的职业病。而教师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原因是由于:
1、教师工作本身压力大,特别是新课标的改革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给教师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加之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常常很叛逆,造成教师思想情绪大的波动,这也是导致身体素质下降的原因。
2、由于教师工作性质的特点,生活无规律,加之体育锻炼时间不足,导致各种疾病的出现。
3、家庭压力所致。我校有43%的教师处于一人挣钱供养全家的情况,所以生活节俭,精神压力大。
4、农村教师年龄偏大。我校45岁以上的教师占65%,由于人随年龄增长身体抵抗能力下降,这也是造成身体素质差的原因。但是多数教师还是能克服困难,仍然坚持工作。这种精神体现了人民教师的高尚与无私。
学校调研报告5
根据全国、省、市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精神以及关于家长校园建设的有关目标要求,充分发挥妇联组织在家庭教育指导和推进家长校园建设工作方面的积极作用,近期,清河区妇联联合文明办、关工委、教育局重点围绕如何利用好家长校园等平台提高家长的道德水准开展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观念发生新变化
许多家长从自己得失成败的经验和教训中受到启示,认识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对子女的教育普遍比较重视。经问卷统计,认为家庭教育重要的占83%。在子女教育问题上,以往只重视智育而忽视德育的观念也正在发生变化。问卷统计,有72%的家长首先重视的是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其次才是孩子的学习成绩。
(二)载体得到新拓展
全区38个社区都建立了家长校园,聘请社区干部、优秀家长、五老以及大学生和教师志愿者等任专兼职教师,不定期进行家教咨询、请优秀家长介绍家教经验;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各社区都开辟了道德大讲堂、妇女儿童之家等阵地。全区13所中小学都成立了家长校园。家长校园定期对学生家长进行与家庭教育相关的内容讲座,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教观和育人观,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努力提高广大家长的道德水平和家庭教育水平。调查统计,有43%的家长认为是通过家长校园获得家教知识。
(三)不断涌现新典型
通过调研,我们也发现了不少社区和校园因地制宜,本着实用、实效的原则,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不断创新家长校园活动内容,丰富内涵,提升了家长道德水准,为家庭教育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街道人民路社区的**,女儿本科考上南京大学,后又被保送清华读研,成为了一名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女孩。她经常在社区家长校园与辖区家长分享自己的育儿理念,与大家共同探讨,协调解决了很多家庭因为教育理念不同而产生的矛盾,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等社区与区法院联合开展驻社区法官制度,法院一名法官与社区保持经常联系,帮助社区对家长进行法制宣传,及时解答家长对青少年维权方面的疑惑和难题;上海路社区成立社区心理咨询室,定期聘请心理专家为家长、青少年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师院附小与所在社区**街道车站社区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整合各自资源,双方联手联办家长校园。校园家长校园开会,请社区干部和五老参加,社区家长校园开课,请校园派出老师授课,这种校社联合办家长校园的形式,受到许多家长和社区群众的一致好评。
二、问题成因
调研中,也发现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家长对子女教育问题普遍比较重视,但因家庭情况、个人文化素质的不同,也还存在一些困难和困惑。二是各社区家长校园及中小校园的家长校园在提升家长道德水准中做了一些工作,但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三是相关部门尽管也意识到家长的道德水准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及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但在履行职能、牵头联动,整合资源等方面,还有很多拓展的空间。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家长观念存在误区。一些家长自身道德文化素养不够,自我感觉良好,不肯主动学习提升。受应试教育影响,少数家长过度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期望值甚高,忽视了对孩子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教育。问卷调查中,尚有近30%的家长把只关心子女的学习成绩作为首选。有些家长由于忙于劳作,一头劲追求做生意赚钱,缺少与孩子交流、沟通,疏于对孩子的教育管理。问卷统计,家长与小孩主动交流的只占50%,有10%的家长从来不与孩子交流。
(二)常态管理存在盲点。虽然很多社区极力想办好家长校园,但由于上级部门没有出台规范统一的管理机制,也没有专门的资金扶持,使得开展好这项工作较有难度。社区家长校园没有工作计划和统一的考核办法等硬指标,多数只是挂了牌子,没有实质性的内容。家长校园的老师多是由志愿者、家长代表等组成,变动大,没有稳定的队伍。很多年轻家长因为工作忙或者对家长校园的课程不感兴趣,很少出席,使得社区家长校园的生源较少且多为爷爷奶奶辈。家长校园没有经费保障,无法正常有效开展活动。
(三)部门作为存在差距。主要是认识不到位,普遍存在认为自身没有资源,无行政手段,家长校园的建设不是自己的职能,强调困难多,主动作为少。家长校园还缺少正常的工作机制,工作手段也不够有力。家长校园基本上还是采取报告会、家长会为主,比较传统单一。
【学校调研报告范文(精选5篇)】相关文章:
1.学校调研报告范文
4.学校调研报告
5.学校调研报告
6.学校调研报告
7.学校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