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在社会,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学调研报告(精选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学调研报告1
调查目的
通过调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消费情况,可以发现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之提出一些良好的解决方案,具有很好的现实价值和意义。同时对照自己也可以更好的发现一些问题,自我反省,促进自己建立更好的消费观,做一名以身作责的大学生。
调查方式
网上贴吧问卷,随机在生活中抽问等。
调查对象
在校的大学生
调查时间
20xx-11-02至20xx-11-22问卷情况70人,占总人数的35%,女生130人,占总人数的65%。
数据统一和分析
从调查结果来看,大部分人每月的消费额度集中在500——700/月,符合正常的消费。大学生的生活能力低,基本上靠父母,属于“寄生”,因此很多都是比较节俭的。从消费额来看,学生消费额具有不同的层次的大很大的差距,家在城市里的大学生一般消费额在700元以上,少数还有些超过1000元/月。从一些偏远落后的乡村来的大学生消费大多集中在450---500左右。学校周边发展情况对大学生的消费也有一定的影响,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波动。
大学生的消费除了饮食外还包括其他的一些额外消费。如买衣服、上网、打电话等等。经调查,主要额外消费最多的事买衣服,以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而且衣服方面的消费额度也较大;其次就是一些聚会,促进同学之间的友谊等;之后就是上网、打电话和网银消费,这些事适合一些较懒不爱运动的同学;极少数是花费在零食上。有点大学生在这些额外消费上花的功夫过于大,消费观趋于不合理。
在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中,就实用价值观念方面,极大多数人很重视。在这个“山寨货”泛滥的时期,他们并没有盲目的追求时尚,他们在自己十多年的消费中懂得了什么才是“货真价实”,懂得了怎样去选购自己喜欢有实用的商品。‘大学生站在时代的前沿不甘落后,努力追求时尚’这些只是一些人的片面说辞而已。
就品牌方面展开的调查来看,大多数人集中在重视和不关心上,而选重视的人也是集中表现在一些艺体生上,可能是他们专业促使他们标新立异,与众不同吧,但是他们相对来说更重视一些知名度高的、质量好的品牌。在这个精神物质与消费同时发展的年代里,物欲享受正充斥着一些享乐主义的头脑,但是更多的人更重视物质与精神共同发展。
从调查来看大学生的消费方向趋于良好。都有较强的节约意识,大多数都发扬了我国“节约就是美德”的传统文化,节约观念是永远都不会过时的。由表可知,65%的大学生认为节约就是美德,20%提倡适当的节约,15%认为现在年轻,该享乐就享乐,用不着太节约。这是一个知道欣慰的数据统计。说明绝大多数的大学生了解自己并无资金来源的群体,不能贪图享乐,这在大学生的生活和理财方面都有很大的好处。
关于大学生消费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由图可知,很多的大学生在消费时候不够理性。他们对于新鲜的事物的好奇心极强。经调查知60%的大学生在面对自己喜欢却实用价值不大的商品不能抵挡住诱惑;30%的自控能力较强,能抵挡部分;只有10%的能保证自己能经得起诱惑。
其次是他们的经济方面不够独立。58%的个人储蓄来自于父母,23%来自于自己新年的过年费,只有19%的来自于自己平时打零工挣得的钱,而这19%绝大多数来自贫困家庭的孩子。这也证实了中国的另一个名言“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大学生一般都处于成人状态,在国外他们这已经远离了父母自己谋生,而在中国却大多数大学生经济完全依赖与父母,明明自己能够赚钱的但事实却不尽人意,或是令人很失望,曾经做过兼职的大学生也是少之又少。他们过于缺乏独立意识,对父母依赖太过于强。
“时尚”不老“时尚”,当代大学生的消费中手机、电脑在平凡不过了,在21世纪这个科技发达的年代里,过多的大学生并不是以这些应用到学习上,更多的是拿来娱乐,只有很少的同学会花在图书馆上,而更多的大学生大手机和电脑当成自己的情人一样形影不离的。他们的作息时间也极不合理,晚睡晚起已经成为了潮流。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早睡早起身体好,在这一方面他们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偏激原因
现在的大学生刚从“鸟笼”般的封闭式高中走出来,步入了一个没有“围墙”的开阔的大学校园,几乎全方面的与社会接触。有部分大学生受到社会上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浪漫奢侈等不良风气的影响,如果不及时的发现与给予正确的纠正,极易形成心理趋向雷同。另外有些大学生进入大学后没有约束久完全放纵自己,如上网、聊天、打电话等等,空虚,寂寞就用一些奇装异服来装扮自己引起他人注意,以此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这些不仅仅会影响个人的成长还会对周边的人和校园环境造成不好的影响。其中很多不良行为的偏激来源于家庭的影响,现在的家长过分溺爱自己的孩子,在父母心中都是心肝宝贝,一向有求必应。生活费方面也远远超出子女的正常水平。而周边的一些并不富裕的人攀比,这种攀比心理在校园里形成“蝴蝶效应”,这对校园的正常消费是不利的。
甚至会使一些人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不择手段,做出损人利己的事情,这对大学生的心理、生理都会造成巨大的影响。学生消费还随着周边环境影响,有些必需的学习用品价格高额但又不得不买,这给并不富裕的大学生开支造成极大地负担。调研结论及建议
应该增强大学生的独立意识,培养和加强他们的理财观念。调查表明,大学生的独立意识很薄弱,他们没有自己个人收入大部分收入来源于他们的父母,而且也不会理财,生存能力较弱。应该在课余时间好好的锻炼自己的能力,可以出去实践实践,也可以去图书馆看看关于一些理财的书籍来提高自己的理财能力、生存能力。让自己的情商、财商、智商方面成为达人。
另一方面应该学会知足常乐,不要过度与他人攀比,现在的自己并没有攀比的资格。无谓的攀比会让我们进入消费误区,不要盲目学习大人们的礼尚往来,我们应该应时代的潮流正确的树立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给自己理性的定位。
大学生的竞争意识要重点表现在学习上、能力上,而不是所以的事情都要强于他人。生活上次于他人并不可耻,没有必要太过于重视个人的外表。富裕的家庭要节制子女的生活费,让他们养成节俭的美德,较好的理财;不富裕的不要过于压抑,可以适当做做兼职来缓解,还可以锻炼自己的能力。
总的来说家长给适量的生活费是对大学生百利无害的。同时高校也应该以青少年为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健康消费、绿色消费,而且持之以恒,以大学生良好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促进良好的校风。此外学校还应该开展一些有关合理消费的讲座让大学生对理财方面更加了解。
大学调研报告2
一、调研目的
实际的关注和了解空巢老人的生活、健康、精神文化状况,深入空巢老人的精神世界,帮助他们缓解“空巢”综合征,为他们的晚年带去一份欣慰和祝福,并提出可用而有实际意义的建议和措施,力求依靠广大的社会力量,为空巢老人营造出一片全新的蓝天!
二、调研对象
重庆市南川区福寿乡空巢老人
三、调研方法
1、在赶集时随机对各年龄段乡民进行访谈,侧面了解情况;
2、到老人家中走访,给与老人帮助并深入了解实际情况;
3、向福寿乡政府工作人员了解相关情况,并核取重要数据;
4、查找和参考相关资料。
四、调研内容
(一)福寿乡概况
福寿乡位于南川西北部,距南川城区21公里,车程不到1小时,离渝湘高速公路大观镇出口仅19公里。东至鸣玉镇,南接西城街道办事处,西连木凉乡,北通河图乡至大观镇,幅员面积42平方公里。全乡辖5个行政村33个农业社,总人口1.3万人,是南川区现代农业展示区乡镇之一。其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库塘密布,无工业污染,是莲藕、西瓜种植的摇篮之地,也是蓄养无公害鱼的天堂。全乡总人口17631人,总户数3510户,中青年外出务工5750余人,举家外出务工440户,全乡60岁以上的空巢老人1748人,其中:独居老人占271人。由此可见,除去留守儿童及定居在南川区主城的中青年,空巢老人的比例还是相当大的。
(二)空巢老人问题概况及统计分析
南川区是“一小时经济圈”,但福寿乡空巢老人的养老资金问题却是令人堪忧。通过我们在福寿乡深入的走访了解到,当地的“空巢老人”基本上每户都有地可耕、有田可种,而其经济状况却各有所异,甚至大相庭径。通过访问了解后,得知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自给自足:这部分老人尚有劳动力,可以自己耕种,其食用的粮食和蔬菜都由栽种,还会有少量的剩余农作物在赶集时拿去贩卖,以此来购买生活日用品。
(2)子女赡养:超过半数以上的老人的子女都在外打工,但向家中汇款者,约有三分之一。
(3)退休保障:只有少数的老人有自己的退休保障金,再加上工作时攒下的积蓄,以及部分老人子女汇款给他们的汇款,使得这部分老人在晚年的经济收入较为可观。
(4)雪中送炭:最为严峻的是,这部分老人基本已经丧失劳动力;除了有子女赡养或者有退休养老金者,其余的经济来源基本上完全靠政府发放的低保,此外并无其他收入。
大学调研报告3
摘要
大学生作为特殊的消费群,本调查旨在分析大学生特别是贫困生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了解他们目前的消费情况,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有效的改善措施,倡导大学生应该树立科学的消费观。
从表面上看,消费是个人行为,但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说,消费心理、消费意向、消费意识、消费嗜好是一种精神文化现象。从这一意义上说,校园里出现的不良消费所造成的消极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它不仅加重了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影响了家长和学生的感情;还在某种程度上扭曲了校园人际关系,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对学生个人来说,这一时期形成的道德观念可能会影响他一生的消费行为,并且与其人生观、价值观、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完善密切相关。所以,正视中国当代大学生消费问题,刻不容缓!本调查旨在分析大学生特别是贫困生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了解他们目前的消费情况,以期挖掘潜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有效的改善措施,促进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对平职学院计算机系、经管系、电力工程系、外语系等不同专业的的大学生进行随机性匿名问卷调查和访谈。接受调查共320人,平均年龄20.8岁,平均年级为2.1年级。
2.方法:一是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内容是根据大学生消费的相关情况自行设计,经预试、反复修改后形成,问卷题型主要采用选择题的形式。二是网络问卷调查,通过QQ、EMAIL、留言板等方式让各大高校的部分学生网上答卷。填写网上调查问卷的人数110人,问卷做到了随机发放;三是一对一谈话或座谈会等形式获取信息,进一步了解被调查者的消费心理和价值取向。访谈的方式随机选择了愿意接受访问的65人.三种形式形成互补,相互促进,使我们的研究更具客观性。
3.资料处理:全部原始数据采用EXEL进行分析和统计。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月消费总额贫富差距大。大学生总体的月消费额主要集中在350元~500元和500元~800元这一幅度,少于350元或多于12xx元的两极分化现象比较少。而备案贫困生的消费额基本是少于350元。贫困生的生活标准与消费能力与普通学生差距相当大。
2.饮食方面开销大。无论是否贫困生,饮食开支在消费总额中占了绝大部分,这是符合健康的消费构成的。调查发现,大学生中还兴起一股外出聚餐和请同学吃饭热潮,这方面开支虽不算大,但也是造成消费高的一个原因,这说明大学生已逐渐有了社会交际方面的消费。
3.通讯网络费用过高。被调查人群中,对手机的拥有率为92%,其中70%的贫困生也拥有手机。调查发现,大部分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集中在50元~100元,贫困生的手机费用一般能控制在50元以下。也有14%的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高达150元以上。
4.“游玩费”、“恋爱费”逐渐增长。随着旅游的概念进入现代消费,大学生也逐渐有了这方面的花费。据了解,大学生平均一年内会出游两次,跟集体出游或是与三两好友同游。另外,调查中占30%的大学生在谈恋爱,他们每月用于恋爱的费用都是2xx元~350元之高。这是当代大学生中出现的一种不甚合理的消费。学生思想活跃,对新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喜欢追求新潮,消费的趋附性强,娱乐消费占全部消费额的比重很大。
5.先进的消费方式悄然成风。大部分学生购物都喜欢现金消费,三分之一左右的同学喜欢银行卡信用卡消费方式。可见,一些比较先进的消费方式已经进入了大学生的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校园卡、银行借记卡会成为大学生钱包里的必备品。学生使用信用卡逐渐悄然成风。
6.日常资金来源和家庭收入。调查发现,大学生主要的经济来源是家里提供。其中贫困生勤工俭学的人数比普通学生多出十个百分点。而贫困生对于外出兼职比普通学生有更热切的期望,也会付出更多的努力。可见,贫困生有着更迫切地锻炼自己、早日投入社会的意识。
7.大学生对自身消费现状的看法。无论贫困生还是非贫困生,对于自身的消费现状,三分之一的人表示是觉得刚刚好的,一成的贫困生觉得自身消费现状偏低。而剩下的大部分,都是认为自身的消费现状是偏高的,同学们普遍都有在不知不觉中花了钱的体验,但大多数的同学都没有切实地想过要如何去正视自身消费过高的问题以及想出应对措施,可见,大学生还未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和成熟的消费观。
三、结论与讨论
1.结论
(1)大学生的消费构成跟上社会发展的潮流,与社会接轨。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外出聚餐、请朋友吃饭、外出旅游、通讯网络方面的费用较多,俨然大学生圈子也成了一个小社会,大学生更多地意识到了要提早接触社会上的一些新的生活消费方式,进而提早融入社会。而银行卡、信用卡等消费方式也受到大学生们欢迎,可见,大学生作为社会上一个活跃的群体,虽然在经济实力上未能跟上社会,但消费意识上却早已和社会发展同步。
(2)理性消费仍为消费主流。大学生的绝大部分支出是用于饮食方面,而玩乐方面的支出不算多。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消费时都会较为谨慎,尽量精挑细选,不会一味求贵,或者只注重便宜的价格而不注重质量。所以较为理性的消费是大学生消费的主流。
(3)消费呈现向多元化发展。大学生在实现温饱的同时,也在服饰装扮这一方面明显消费。而作为饱读圣贤书的天之骄子们,学习之余也会不忘逛逛学习用品店和书店,为取得各类证书的补课充电也成了大学生的一个消费热点。部分手头宽余的学生还手头上还会拥有一些如照相机、MP3等数码产品。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取向逐渐向多元化发展。
(4)恋爱费用支出过高。大学生刚开始恋爱为稳固恋情和讨恋人欢心所付出的“恋爱费”比较高,这是大学生消费中很不合理的一部分支出,因谈恋爱而每月的生活费入不敷出的大学生大有人在。
(5)贫困生的消费水平虽然偏低,但消费构成比较合理。贫困生因为消费能力有限,他们日用的资金来源除了家里提供之外,还有国家、社会资助和勤工俭学等途径。正因为他们的钱得来不易,故他们会对生活的各种开支精打细算。他们主要的花费在于饮食、生活用品和学习充电方面。
2.大学生消费构成不合理的因素分析
大学生本身的心理素质还不成熟,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成熟。容易被一些错误的价值观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迷惑。但笔者认为,当前大学生中出现的这种种消费不合理现象,不仅仅与大学生本身这个特殊的消费群体的特性有关,还与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密不可分。
(1)社会不良消费风气影响。首先,学生的高消费很大部分原因是因为社会整体消费结构不合理。目前,社会上重视高消费,这种导向错误的助长了学生之间的攀比风。
(2)校园错误消费氛围的催化。学校也是一个消费习惯与方式迅速传播的一个介体。大学里面一般都是同龄群体,对大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它的群体规模和价值往往被大学生作为个人行为的重要参考系。一旦攀比之风,追求名牌之风,请客之风在同学之中有了苗头,大学生们就会竟相效仿。
(3)家长不当消费观念的延伸。家庭在培养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普遍对正确消费观念的教育不足。传统的家庭教育首先注重的是孩子德育的培养,现代的家庭教育注重的是德,智,体多方面的培养,但一直以来,家庭教育中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是对孩子消费的培养。
四、对策与建议
1.合理规划自身消费构成,增强理财意识
要在社会的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学生们对自身的消费现状需要有更理性的思考,在大学生活中就要注重养成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良好的消费习惯。要强调“合理和适度”消费,提倡“量入为出”有计划的消费。注意发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自觉抵制不良消费风气影响。
2.注意克服攀比心理,不要盲目追求高消费
大学生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所以在消费的过程中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要选择适合大学生群体的消费标准,而不能因为攀比而一味追求名牌和高标准、高消费。要克服这种心理,大学生们就应树立适应时代潮流的、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逐渐确立正确的人生准则,给自己理性的定位。
3.贫困生应正视自身消费现状,养成良好的消费心态
贫困生们作为大学生中一个特殊的群体,消费能力是相对落后的,但是他们的消费欲望并没有衰减。所以,贫困生更要注重正视自身的实际情况。
大学调研报告4
我们邮政企业在“十一五”时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进入“十二五”时期,我们邮政企业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又存在着诸多风险挑战,企业管理还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迅速发展尤其是电子通信的飞速发展对企业原有发展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加之干部职工的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精神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此形势下,我们邮政企业要继续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必须要学习、践行新时期广东精神,以“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的新时期广东精神引领邮政企业发展,确保邮政企业永续发展,实现长青基业。
以新时期广东精神引领邮政企业发展,首先我们邮政企业干部职工要做到“厚于德”。“厚于德”就是具有坚定的政治思想觉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我们邮政企业干部职工要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和广东十一次党代会精神,认真学习邮政企业工作精神,在思想上与邮政企业保持一致,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做好自身工作夯实政治思想基础,具有大局观,始终把邮政企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时刻维护邮政企业的利益,为邮政企业发展奉献力量。我们邮政企业干部职工要修身养德,感恩忠诚,学习我国传统优秀文化,如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报国为民思想,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品质思想,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赤胆忠心思想;要感恩邮政企业,是邮政企业的土地养育了我们,是邮政企业的雨露滋润我们成长,要以自己刻苦勤奋和优良业绩回报邮政企业;要始终忠诚邮政企业,忠诚邮政企业的事业,为邮政企业的发展,建设邮政企业美好明天,殚精竭虑、奋勇奋搏,创造业绩,实现自身价值。邮政企业干部职工要培养团队意识,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团队意识是团队的灵魂,是全体团队成员的共同理念、活动准则和奋斗目标,只有每个人都具有团队意识,认同团队的共同理念,执行团队的活动准则,围绕团队的奋斗目标,这个团队才有力量。通过培养团队意识,树立团队灵魂,为邮政企业深入持久发展而努力工作、真诚奉献。
以新时期广东精神引领邮政企业发展,其次我们邮政企业干部职工要做“诚于信”。诚信是立身之本和合作基础,承诺是言必行、行必果。在“诚于信”中,我们邮政企业干部职工要提高思想品质、道德情操、个人修养和遵纪守法意识,做到诚信待客户,在与客户的沟通联系与业务往来中,没有不实的言语和虚假之事,说到做到,使客户乐意与我们来往,信任我们的人格。我们要以诚信之心努力回报客户的信任与支持,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注重服务细节,奉献热情、周到、专业、规范的服务;要以精细之心,考虑客户的需求与利益,急客户所急,想客户所想,尽力为客户服务好;要以坦荡之心,珍惜合作机缘,视客户为合作伙伴,致力提升客户价值,和客户共谋发展,共创效益。在实际业务经营中,我们要做到诚信履约,诚实待客,为客户提供贴近的服务;把真情融入对客户的一言一行之中,坚持以人为本,以客为尊,一切为客户着想,多一份理解、多一些热情;真诚把客户视为朋友,用心服务,为客户排忧解难;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坚持把客户利益作为第一考虑,真心真意展示我们邮政企业的优质服务形象,为邮政企业业务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声誉。
以新时期广东精神引领邮政企业发展,再次我们邮政企业干部职工要做到“敏于行”。“敏于行”是聪明智慧、巧干实干苦干的真实反映,是做好各项工作、促进业务发展的基础和根本。随着市场经济形势的不断深入发展,随着电子通信业务的飞速发展,客户对我们邮政企业工作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这一切都要求我们邮政企业每个干部职工做到“敏于行”,增强业务技能,改进服务手段,取得客户的信任。只有我们邮政企业干部职工真正做到“敏于行”,我们邮政企业才能具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站稳脚跟,源源不断得到业务,获得生存与发展。我们邮政企业每个干部职工要牢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真理,具有忧患意识,正确认识企业管理滞后、自身业务知识匮乏、工作业务技能不足、服务手段落后等的不足,已严重制约邮政企业的发展。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下深功夫、化大力气,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努力学习业务知识,增强工作业务技能,改进服务手段,促进邮政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在“敏于行”中,要加快邮政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高服务网点覆盖率,既方便人民群众的工作和生活,又提高邮政企业的经营业务量;要加快快递服务与电子商务合作发展平台建设,创新“电子商务-快递服务”模式,提高“电子商务-快递服务”的赢利能力,营造邮政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加快邮政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提高邮政企业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为邮政企业科学发展、快速发展奠定人力资源基础。
邮政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新时期广东精神的引领,让我们充分研究如何在邮政企业体现新时期广东精神,发挥新时期广东精神的作用,用新时期广东精神作为强大的思想武器和精神动力,推动邮政企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实现邮政企业在“十二五”时期的宏伟发展目标。
大学调研报告5
我国大学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现象,且有可能越来越难的趋势。这个方面和国际经济形式近3年来连遭打击,一方面和中国经济结构体制和教育改革落后有关,更和当今大学生的就业观滞后有关。针对这一社会现象,此次调研范围覆盖华南师范大学17个院系,包括师范与非师范专业在校的本科学生。共发放调研问卷580份,实际547份,回收率为94.3%。调研文件采用单项选择、不定项选择和主观题三种方式来回答问题。问题涉及大学生就业期望、就业素质的自我评价、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择业与就业的影响因素等方面,旨在对大学生就业期望与实际就业的相关问题进行实证研究,为高校就业指导和人才培养提供资料与对策研究依据。
调研结果呈现出几个问题:
一、多数学生对于务实有新的认识,就业期望趋向现实,主要表现在工作单位、工作区域等方面。
(1)就业方向:先就业后择业成为第一选择
大学生在职业取向方面优先考虑的前三项是先就业后择业、先择业后就业、继续深造,它们分别为41.76%、28.57%、27.84%。调研显示,在面得就业压力时,多数学生表现出特有的自信与成熟。
在此问题的选择中,特别值得关注的现象是继续深造,这选项占27.84%,有过四分之一学生希望继续学习,而且此风近年经久不衰,且越演越烈。究其原因:一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影响和人才素质要求的提高;二是就业竞争激烈,优越的职业需要优秀的高层次人才;三是心理因素,有的大学生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回避即时就业等因素。这一现象值得认真分析研究,其利与弊何在?其利在于缓解就业压力,促进人才素质的提高,改善我国人才结构,增强我国高级人才的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忧虑的是它反映出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的欠缺,社会压力的承受力不够,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有相当部分的大学生选择了回避的方式,职业期望趋于非风险化。这种现象还可以从学生对就业前景的评价中看出。22.92%的同学对就业前景持有不容乐观的评价,这里除了客观实在的因素影响外,更多的是学生的心理素质因素问题。由此可见,高校加强就业指导和就业心理辅导工作是必要的。
(2)就业取向:就业地区首选经济发达地区
调研结果表明:学生在选择就业地区时,选择经济发达地区占66.54%。这说明两个问题:一是经济发达地区除了有较可观的工作待遇外,经济发达地区与国际接轨更便捷,更能为就业者提供再学习提高的机会,这与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密切相关。二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就业机会较其他不发达地区的高,且就业岗位多元化,这是吸引学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3)职业价值:结合专业特色,务实肯干
作为师范院校的学生在选择就业岗位上,更多的是趋向于学校或科研机构、行政机关或事业单位。
二、影响学生择业就业的因素突出。
(1)多数学生对职业价值标准上,把工资福利待遇、实现自我价值作为重点考虑。两项占的比例分别为36.62%、26%、这与学生实际就业时考虑的因素一致,即把薪金与个人价值和能力的体现作为重点考虑因素。调研显示,学生的就业除了受薪酬的影响外,人生价值观中个人因素也很突出。但是,学生在进行人生选择时较多考虑个人因素,较少考虑社会需要,即使在追求自我实现时也折射出主要强调的是自我而非社会的需要。对于这现象的利弊值得我们研究与思考。
(2)在就业过程中,有44%的学生认为经验及实践能力为最重要的因素。而学历、毕业院校或专业、应聘技巧则各占10.48%、10.34%、12.69%。这可能与用人单位在招聘时的要求有关。
三、多数学生对就业素质的评价都有比较明确的认识,明确自身的优势与劣势。
(1)多数学生的优势为理论基础、师范技能。
(2)有半数以上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实践能力、竞争与风险意识处于劣势状态,它们分别达到了33、07%和30、69%;在学生认为自己最缺乏的素质方面中,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专业知识与技能被纳入了前三项选择、其总的原因可能是,一方面知识更新迅速,知识越来越深,越来越广,职业素质越来越综合;另方面学校教育滞后,教育的知识结构不尽合理,使大学毕业生就业时普遍有压力感和不适应感,对自己所学习和掌握的知识与技能缺乏自信。再一方面学生勇于挑战的心理素质还没形成;在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说得多却做得少,培养的覆盖范围也相对狭小,主要的原因是缺乏培养的环境。除了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外,如何提高学生勇于挑战的心理素质和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将成为高校就业指导的两大课题。
四、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与学生的需求处于不平衡状态。
(1)有过半数的学生反映:不太满意学生就业的指导工作。
(2)学生希望学校在大学生就业成才方面着重给予哪些指导和帮助时,学生们有48.96%选择提供更多实践机会,而加强创新能力培养和注重社交能力指导也占据一定的分量。从国家政策和从现实需要上出发,学生需要从就业观念向创业观念转变。在调研中,学生认为培养自主创业精神是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关键(占34.21%);而加强高校就业指导与其他因素也占很大的份量。针对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基本上还是局限于信息发布、政策宣传、技巧培训、协议办理等服务性工作。调研建议,就业成才导航体系应覆盖大学教育全过程。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仍然主要面对毕业班,但此时他们大多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遗憾。就业指导工作亟待从毕业班向低年级学生辐射,贯穿大学教育全过程。具体来说,就业成才导航体系应该涵盖专业知识技能导航,如学习方法指导、新思想新观念介绍、个人完善知识结构帮助等;健康成才导航,通过实施结对服务、心理指南、交流讨论,对大学生在就业求知和个人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困扰排忧解惑;法律导航,普及法律知识,加强法治意识、引导诚信意识。
从调研所反映出的问题来看,进一步实现我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管理规范化,特别是如何把就业指导工作切实纳入学校教书育人的整体工作轨道,还有值得深入研究和改进的地方。
【大学调研报告(精选5篇)】相关文章:
1.大学生调研报告
2.大学生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