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在我们的学习、工作中起到呈上启下的作用,是时候写一份总结了。总结怎么写才不会流于形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德育工作总结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德育工作总结 篇1
本学期在具体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语文教材优势,进行德育渗透,让德育与知识、技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得到思想品德熏陶,促使青少年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一、在语文教学中,坚持文道结合的原则,让学生获得思想品德教育能更具体、形象。
各个学科的知识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的思想观点,思想形成了学科知识的内在属性,它们互相融合,互相渗透,脱离了教材,谈品德,德育是空洞的说教;反之,没有德育的教学,智育也是苍白的。因此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为了更好地实施教学,落实教学目标,德育智育结合,文道结合是必要的,对于具有丰富而生动德育教材学科的语文学科而言,这一点更是关键,在教学中,我通过介绍写作背景,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欣赏,归纳总结等方式,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一定写作技巧的同时,让学生感受诗人形象,体会诗人宽阔的胸怀,宏大的气魄,坚定地信心,从而树立远大的抱负,以饱满的生命力投身到学习知识的大潮中去,将来回报祖国。学习曹文轩的。它往往充满辛酸,饱含痛苦,成长,也是需要付出代价的。青少年要勇敢的面对困难,而不是躲避困难。如果坚持下去,最终赢得胜利,就会有一种自豪感。这样,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单掌握一定的语文学习技能,而且在潜移默化中,逐渐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二、在语文教学中,注意激发,培养学生真挚情感,使之成为学生积极向上的动力。
在德育过程中,动之以情,既是晓之以理的继续,更是持之以恒导之以行的基础,因而使受教育者获得真挚情感,仍是教育成功的关键,是提高德育渗透效果的保证。语文学科那些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就是一块块的情感天地,我通过富有情感的教学,巧妙的教学手段,激发培养学生真挚情感,使学生能更深刻地感受文章蕴含的真、善、美,从而充分利用教材的情感因素,积极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激发培养学生爱祖国、爱自然、爱生活的真挚情感,使学生在学习中不单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技能,而且得到思想品德熏陶,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情操。总之,激发学生心底的真挚情感,才会使学生逐渐脱离低级趣味,而产生高尚的情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自觉追求真、善、美,树立远大的目标,并为之而奋斗。
三、深挖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加强对学生品德熏陶
教材中德育的内容,不可能像学科知识那样处处明显,它往往是内在的、深层的,个别隐蔽的,思想教育是渗透在学科知识的方方面面,与学科知识融二为一,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不能仅停留在那些表面的内容上,而应当是深入挖掘教材内在的德育因素,语文学科的德育,材料虽然丰富,同样需要我们多方面深入挖掘,以提高德育渗透的成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我通过引导学生欣赏文中字、词、句;理解句中句式的作用及其变换、文中修辞、标点符号的运用,使学生能意识到祖国语言无可比拟的表现力,体会到祖国语言质美意深,简练如金的妙处,能感受到祖国语言的丰富多姿,包罗万象。例如学习《沁园春·雪》,人们通过欣赏那生动、形象、贴切的语言,深刻领会祖国山河的壮美,激起人们对生命、人生的思考,总而言之,只有深挖,才能加强德育渗透的力度,使青少年不断增强自身素质,提高自身的道德情操。当然,应当注意实事求是得深挖,没有得不能牵强体会,那只能是画蛇添足。
四、把德育渗透到各种形式的语文活动中去。
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是对语文课堂教学的补充,是学生增强素质的另一途径。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语文活动如诗歌朗诵比赛,成语接龙比赛,收集简报,做手抄报,开讨论会、讲演等。这些活动丰富学生语文知识、技能,提高学生的素质,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思想熏陶,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如古典诗歌朗诵、讲成语故事,让学生们既能掌握朗读、讲演的技巧,又让学生能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精炼形象,祖国灿烂文化的源远流长,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
德育工作总结 篇2
联系我自己的教学,与生本教育相对照,我想了很多,一些念头也在我的脑海中不断闪动,很是矛盾。
面对学生现状,积极响应号召,放开手搞“生本”,课时紧,教学任务完不成,担心学生的成绩会下降,尤其是六年级,还要面临毕业考试。不实行学校又大力提倡,真是进退两难。随着不断的培训,骨干教师的引领,特别是苏局长的一句话:“没有实践过,就没有资格评判,没有资格指手画脚。”给我很大的触动。
是啊,自己没有实践过,又怎么知道不行呢,只有不断尝试、不断思索、不断改进才会进步啊。教育发展今天,我们除了沿袭前人的传统经验,自己又对教育的方式方法注入了多少活力因素,古人说过“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同样,如果一味沿袭,那也是行不通的。时代不同,我们的理念要更新,否则就会被淘汰。要紧跟教育改革的步伐,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地、自主的学习。通过听观摩课、看生本课堂教育视频、上网查生本教育的资料以及自己的教学尝试,谈谈自己对生本教育的几点体会:
一、教学角色的转变学生是课堂的“主角”。
生本教育的课堂,精彩的是学生,他们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作为教师,我们要相信,学生完全拥有自学的天赋和潜能,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学习掌握很多的知识,并能在自学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与快乐。在生本的课堂上,学生是那样的投入,他们要合作、要交流,要展示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等,他们在课堂上表现的机会很多。
总之,在生本的课堂上,所见到的学生,个个都处于一种积极主动学习的状态,在课堂上,他们可以发挥想象,积极思维,对事物都有着执着的探索精神。这种课堂,让学生充满了自信,让课堂呈现出精彩,学生活起来了,快乐起来了,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学到了新知识。
2、教师是课后的“引领者”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我们应该起到好的引导作用,起到激扬生命的作用,在课堂上不要不敢放手,要充分相信学生,在课堂上给学生充足的空间,让学生们自主交流、展示成果、互相质疑,在合作、交流、质疑中主动学习,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自己的实践获得的知识,孩子们就有成就感,就有了自信,这样学生对课堂学习就更感兴趣了。
在课堂上,教师只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引领者,是学生学习的协助者,是课堂的策划者,教师要以同伴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去,教师只是给学生指个方向,剩下的时间都交给学生,而学生在课下的准备工作也有趣而生动了,通过这种方式,大大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量。
二、教学方式的改变设置好前置性作业,放手让学生预习。
前置性学习的有效设置是为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做准备的,它就是要达到让学生在课前能够对新知识进行感受、进行初步理解、自主寻求解决办法等目的,起到对课堂的引入、甚至贯穿整个课堂的作用。因此,前置性作业的布置在生本课堂上尤为重要。通过“前置性作业”的形式,提前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先学。学生通过先做后学,对新知识有了初步感受和浅层理解,从而更有目的性地进行课堂的学习,提升课堂的有效性。符合“不学不教,先学后教,让学生有备而来”的生本教学原则。
前置性作业的设置要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因此,在设计作业时力求做到简单、低入、根本、开放的原则。首先做到简单:要求作业的环节要简单,学生能一目了然;其次要低入:要求设计的作业难度要适中,要照顾全体。第三是根本:要求教师抓住知识主线,找准教学难重点。最后要开放: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有所收获,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语文学科设计前置性作业要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做精做深,才能有针对性地给学生布置前置性学习内容。不同的课型要有不同的特点:
精读课文的几个特点:
一是重视字、词、句、段、篇的训练。
二是精读课文承载的是单元目标的呈现和把握的任务,所以要讲究的是精细、充分、透彻的阅读。
三是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感受文章的主题和表达主题的方法
德育工作总结 篇3
时间似水,岁月在平凡中悄悄而去,一个学期的工作在紧张忙碌中结束。本学期,初三年级组全体教师团结协作,顺利完成了学校交给的各项工作,现总结如下,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充分发挥全体教师的作用,努力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营造全员德育,全程德育的良好氛围。
学期初,结合初三年级的特点,我们确立了:人人争做合格毕业生为题的系列教育活动。
1、严格执行贯彻落实《北京市中学生守则》、《北京市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从学生的发型、着装抓起,从学生的坐、立、行、走抓起,引导学生注重自身的外在形象,进而内化为自觉行动,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1)年级进行定期检查与抽查,确保每一位学生具有良好的形象,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们把常规检查结果及时反馈给班主任、班长,这样使得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自觉约束自己,一学期中,初三年级校服着装、发型、自行车摆放、卫生、财产等各项工作有条不紊,良好的风气为学习的顺利完成奠定了基础。
2)班主任与任课教师之间的密切配合形成了一股强有力的教育力量,为本届初三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证。
本学期,为充分发挥任课教师的作用,我们主要做了以下二项工作:
第一,定期与任课教师座谈,便于年级掌握第一手材料,对症下药。
第二,实行班主任与任课教师“会诊”制,即定期对班级的情况,存在的问题进行研讨、沟通,统一认识,统一思想,提高教育效果。
2、组织教师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承担起时代赋予的重托。
思想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只有充分发挥每一位任课教师的作用,注重挖掘教材中,生活中思想教育的内容,才能真正落实教书育人的双重责任。为此年级定期开展学生座谈会,就教师的师表形象,课堂教学等进行问卷,使教师们能够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3、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提高班主任工作水平,用现代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武装班主任。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组成,只有一个个班级秩序的稳定,才能有年级学校的秩序的井然,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班主任的工作水平直接影响着班级管理的实效,为此,年级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以会代训的形式进行培训学习,在3位班主任的努力下,在8位任课教师的支持下,我们平稳的把本届学生送出西屯中学。
二、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抓住各种教育时机,开展符合年级学生特点,身心发展需要的教育活动。
1、织学生参加周一的规范化升旗仪式,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发挥共青团组织的作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借发展团员这一契机,规范初三学生的言行举止,规范他们的坐立行走,培养具有良好行为的初中毕业生。
3、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为学生的今后发展奠基。
总之,一学期以来,在全体任课教师的支持理解帮助下,我们圆满的完成了本届初三的教育教学任务。
德育工作总结 篇4
德育过程作为一个动态系统来考察,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是教育者用社会所要求的品德规范影响受教育者,启发他们自觉接受教育,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过程,笔者认为,德育过程只有做到知、情、行的统一,才能收到预期的德育效果。知、情、行是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的。一般地说,“知”的培养是基础;“行”的实现是关键和标志;“情”起中介和“催化剂”的作用。因此,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必须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促进四要素统一和谐地发展。
思想品德教育只考虑认识过程是远远不够的,通过班会或团队活动向同学们正面宣传提倡什么,限制什么,禁止什么是需要的,但抓住时机,创设自然融洽环境,努力激发学生自身的“内应力”与道德情感则是另一回事。在校内、教室是学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场所。教师在这儿,有的通过别开生面的班会活动,有的挖掘学科自身的教育因素,有的则根据学生个性与心理特征,因势利导,达到各种教育预期目的。但也应看到,由于对学生“主体需求是内化的原动力”这一点认识不足,在如何把社会首先规范内化为学生自己的品质方面研究得不够,我们的某些方面教育就显得脆弱与生硬。学生在那种正面教育场合,有时很难放开自己,他们经常只是首先意识的被动接受者,即使安排有学生在活动中发言,所说的也常是此刻我应该说此什么,而非内心真实所感,不能期望这种形成会达到很好的效果。其实,真能触到学生灵魂的教育常常是不露痕迹。它不仅发生在操场上,发生在课间十分钟,而且发生在事先无所准备的最自然的生活与情境中。因此,进行情感教育,是德育工作者打开学生心灵的启动器,是“知”与“行”的中介和“催化剂”。
(一)以情育情,以情动人情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感染性,也就是说,情能动情。即在一定的时间和范围内,情感可以感染到其他的人,使之发生同样的或与之相联系的情绪。
新组建的98级公关班,有两位女同学因小事发生口角,继而恶言相向,在班上掀起轩然大波。事后,我不是武断地各挨五十板,而是找当事人心平气各地了解情况,并打算抓住这个时机,召开一个主题班会。班会以小组为竞赛单位,安排了学生喜闻乐道的歌曲、典故、谚语、名人名言等项目,围绕着“团结、友情、亲情”进行了紧张的比赛,学生们情绪高涨,竟相参与。当活动进行到高潮时,我在黑板上写了“大家庭中的你、我、他”几个大字,紧着录音机里传出了《相亲相爱》的歌曲,思想汇报专题再一次引起了全班同学的情感共鸣。随着如潮般的掌声,那两个同学不约而同地走上讲台,四只手紧紧地握在一起??通过这次班会,同学们认识到同学间,要互相“包容”,只有团结一心,班级这条“大船”才能顺利到达成功的彼岸。而且,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形成团结向上的班风。
(二)以知育情,以情促知我们知道,单纯地对学生说教是不会有好效果的,同样单纯地采用感化而不伴之以说理,也难以使学生产生有原则、有深度的道德情感。
“知之深,爱之切”正是这个道理,因此,班主任应着力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使他们知道应该怎么做、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年五月份,发生在美国轰炸南联盟中国大使馆的血腥事件,引起了全世界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慨。我趁此机会让学生观看电视,收集有关新闻报道,激发他们的爱国激情,发出了“中国人民不可欺”的强烈心声。同时,又让他们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激励他们“为中华崛起读书”以实际行动来声讨美国的暴行。这样,无疑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有血有肉的爱国主义教育。也就是说,认知越丰富,明理越深刻,情感就会越深厚。
(三)以行育情,以情导行情感的.另一特点是实践性。
实践是情感形成和转变的基础,也是摇动情感发展的动力。所以情感教育要从实践开始,在实践中,以行育情,越实践,学生的情感就越深,反过来,情感越深,就越愿意实践,从而形成自觉行为。在以“爱心献功臣”的活动中,我班学生纷纷捐款,奉献了自己的一片爱心。钱虽不多,但却体现了中国青少年对那些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出生入死的功臣的崇敬之情和爱国、爱民族的高尚情操。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活动中,有些同学在老师面前一直是批评的角色,是小捣蛋,但了也主动伸出援助之手。这援助当然源于他们对功臣的敬仰,然而,在援助中,自己不分明也获得一份快乐吗?他们自己却没觉察到,就在那瞬间,他们的灵魂迸发出怎样可贵的火花。我抓住时机,谈了爱国的含义,谈了什么叫高尚,使同学们从奉献中体会到自身精神的愉悦。这样,这使整个教育过程都弥漫着一种和谐、融洽、振奋,饱满的情绪氛围。总之,当学生不仅学会了留心观察周围世界,心胸开阔,乐于助人,而且也学会留心观察自身,努力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把精神力量也用到使自己本身变得更好、更完美的,他们才算真正逐渐成长为道德成熟的人了。而教师的贵任之一就在于抓住良机,寻找学生对外界教育影响的最佳接受点,以情育人,最终过到知、情、行的统一。
德育工作总结 篇5
一、根据《中学生德育大纲》要求,本学期我校在德育工作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
认真落实《中小学德育规程》、《学校德育实施细则》,做到每个年部印发一份,把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法制教育贯穿于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的过程中,把初中生的实际思想水平和接受能力与应达到的德育目标结合起来,真正使德育工作形成全过程、全方位、多元化的立体网络。为达到学期目标,我校根据计划圆满地完成了品德教育工作,有很多工作按计划执行的较为突出。
1、利用开学典礼。开学典礼是全校师生共同开展的一项重大活动,对一学期的教学、管理起到指导大方向的作用,也给学校德育工作定下了基调,这为教育学生和教师以及政教处开展德育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矗
2、规范教育。我校根据各年级不同阶段的学生身心健康特点,重点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的教育。在学规范、用规范中注重了全面要求,突出重点,根据实际情况侧重解决几个问题,达到了目标准确,要求具体,效果明显,也避免了走过场,流于形式。尊重学生身心个性发展规律,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将教育引导和学生自主参与结合起来,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塑造健全独立的人格。
3、利用重大节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传统节日、纪念日活动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教育有极大意义。我校在庆祝重大节日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德育活动的开展。故事演讲、文艺汇演、法律知识讲座、各种兴趣小组等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为德育内容注入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充分展示了师生的才华,陶冶了情操。
4、开设学生心理咨询,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排除心理障碍,使学生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
二、本学期计划完成情况
本学期德育工作按计划要求已经基本完成。完成组织了开学典礼活动;强化行为规范教育;组织班主任开好第一次班会和办好第一期黑板报、宣传栏,进行了普法宣传;组织开展了系列活动;开展了“开学第一课”征文,珍爱生命教育,“感恩教育”系列教育活动,“感恩父母”、“感恩教师”、“做文明延边人大讨论”、“我与祖国共成长”、“改革开放三十年演讲”等系列活动;“文明班级”评比活动;法制报告会、安全教育报告会增强了师生的法制意识安全意识。多项教育活动已圆满完成,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德育工作根据学校实际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了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和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在教师的帮助下,让学生参与日常管理,既增强了学生日常行为管理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使德育教育卓有成效。
我校为加强德育工作,特别重视对德育队伍的培训,加强对班主任队伍的培养。以抓好思想教育为先导,以提高理论素质为核心,以增强教育教学能力为根本,以训练基本技能为突破口,以塑造自我形象为动力,使全体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思想素质、教育教学水平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为德育工作的长期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矗本学期德育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与德育队伍的培训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要长期开展德育工作,必须培训一支合格的德育工作队伍。
德育工作在学校里不能只是靠单一的说教。我校在开展德育工作活动中,采用了榜样示范法,采用评优树先、德育工作中的先进人物形象去教育和影响学生,达到德育教育目的;采用情感熏陶法,用教师的示范作用即以教育者的高尚品德和情感陶冶受教育者,这也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形式;自我教育法,采用参与社会实践来使学生提高德育水平,形成良好的德育习惯。
四、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努力方向
本学期德育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校外德育阵地建设缺乏特色,无法建设更有影响力的社区德育组织,在今后工作中应加强社区德育组织机构建设,争取更多的社会支持。
2、德育活动开展形式相对单一。在今后德育工作中,应多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采用多种形式,通过多种途径丰富学校的德育教育。
3、校内德育阵地不十分完备,利用不够充分。德育教育内容老化,需要进一步更新,未能达到应有的德育教育目的,除广播室、宣传栏、黑板报利用较好以外,其他德育阵地未能充分发挥作用,在今后的学校德育工作,应加强对各阵地的利用。
德育工作总结 篇6
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小学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奠基性教育,是培养造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格公民的起点。
小学德育是基础教育,它要在德智体诸方面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打好基础,要为学生步入社会打好做人的基础。学校教育不仅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因此,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并认真学习德育工作政策文件,提高认识,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思想,为了确保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实施,近年来,我们加强了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研究,其主要做法是:
一、健全学校德育管理系统。
进行学校德育管理,需要有一健全的组织机构。我们建立了校、处、班三级管理网络,明确德育管理的职责。由校长、德育主任、大队辅导员和班主任组成德育领导小组,从校长到最基层的班,可形成一种垂直的联系并沟通教导处、总务处之间的横向联系,这就使学校的德育工作从组织系统方面做到了上下左右联系密切,指挥灵活,步调一致,信息畅通(数学教师教学工作总结),充分发挥德育管理的效能,从组织上保证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
二、明确责任,调动每位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
发挥德育组织作用必须明确学校各类人员德育工作职责,调动广大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使德育工作落实。要调动全校教职工的积极性,首先应调动管理者育人的积极性。学好《小学德育纲要》、《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以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等,统一认识,一致行动,建立和落实德育工作目标及工作步骤,使他们既明确自己的责任,又有一定的职权范围和利益。其次应调动教书育人者的积极性。一是调动班主任教师加强班级管理的积极性。
因为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学校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骨干力量,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
为调动他们育人的积极性,学校制定了班主任工作职责、考核细则,以及高于国家标准的班主任津贴,对班主任工作出色的同志在评先、评职、晋级等方面优先,如评职指标受限时,确有够条件的班主任,实行校内低评高聘的政策,并与工资挂勾,大大调动了班主任的积极性,使我校班主任队伍稳定。二是调动各科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学科教师是不容忽视的德育工作者,学校提出要在学科教学中以知识为载体渗透德育。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的主旋律,各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都是同本学科的知识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这就增强了爱国主义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能给学生深刻的影响,形成强大的内化力量。各学科德育以知识为载体,能实现知识与道德、教学与教育、教书与育人的统一效果。学校制定了科任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以及配合班主任抓好班级工作的具体要求,并对他们的工作在评选巴蜀好教师工作中有所体现,同时也把他们此项工作的好坏纳入每期末的工作质量评价中。第三,调动服务者育人的积极性。学校的后勤人员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有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营造校园育人环境方面,需要他们有构思、有设计、有计划地实施。学校制定了有关服务育人的职责和制度,期末评价将成绩显著的同志评为巴蜀好职工,进行奖励。学校在德育管理中,重视了对各类人员的管理,运用激励性原则,调动了各方人士的积极性,达成了育人共识,形成了合力,充分发挥了学校各类人员的聪明才智,使学校德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三、更新观念,不断提高德育工作者的自身素质。
未来社会的发展对基础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新世纪的挑战,面对新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我们认为应更新教育观念。更新观念重点体现在一个重视、两个克服上,即学校教育不仅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克服形式主义倾向;更新人才观念,克服用一个模子培养人才的倾向。必须树立为受教育者今后的终生学习打好基础的观念,树立为受教育者成为一个合格公民的观念,按李岚清同志提出的"六个学会"教育、培养、训练学生,即教育、培养、训练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和创造,学会生活,学会审美,学会健体。
同时还应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于人才素质的要求,确立人在经济社会生产中的主体地位,要求给人的个性和人格以充分的尊重,使人的个性和创造才能获得充分的发展。德育工作者的着眼点,应放在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身上,致力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和人格的健全,实现人格个性的社会化。为此,必须确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发展健康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为着眼点的现代德育观要做好小学德育工作,必须提高学校干部和教师的素质。学校重视对教师的培训,通过教育理论学习,举办专题讲座,加强德育科研等形式,不断提高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德育工作者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传播者和建设者,要切实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因为,教师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对学生的德育工作起着重要作用,教师职业道德的好坏是学校精神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必须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认真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树立德育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德育科研是德育工作改革和发展的标志,是德育工作科学化的保证,也是提高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我们应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进一步加强以下六个方面的教育和研究,即:爱国主义教育、良好行为习惯教育、艰苦奋斗教育、适应社会生活能力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国防教育。我校多年来重视德育工作的研究和实践,参与了市、国家级科研实验,如"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与评价"、"小学生思想品德评价"及"以红岩精神为主导的小学生责任感启蒙教育"等。通过科研实验培养、锻炼、提高了干部、教师队伍素质,大家思想解放,努力实践,勇于探索,获得了丰硕成果。
四、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作用。
校园环境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同时又是学校日常德育的载体。优美的环境氛围,高雅的校园文化,给人以奋进向上的力量,学校应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创设一个 "时时爱教育,处处受感染"的德育环境。我校有健全的教育阵地,如:宣传栏、黑板报、广播站、阅览室、少先队活动室等,有统一用磁砖烧制的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校风、教风、学风以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等标志,让每一堵墙壁成为无声的语言,在潜移默化中,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良好行为习惯教育。学校长期坚持不懈地开展升旗仪式和系列化的国旗下的讲演,丰富多彩的巴蜀艺术团活动和兴趣小组活动并形成了学校"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 "的大型活动传统。这些活动都充分体现了学生参与的全体性、教育目的的素质性、教育形式的多样性,使学生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陶冶情操,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发展。
五、树立整体观念,加强综合研究,强调整体效益。
当今社会,只靠学校教育难以完成培养下一代新人的任务,要用大教育观思想来指导小学德育研究。要树立整体观念,加强综合研究,要着眼在学校教育教学整体改革中,加强德育;着眼德育研究的过程和成果转化,这才有利于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有利于全面落实德育工作目标。
系统论的核心是"整体性原则"。小学教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学校中诸教育因素要互相配合,发挥自身的个性优势,形成整体功能,树立整体观念。从各育之间的关系看,德育与其它几育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构成全面教育的整体。从学生本身来看,他们的各种个性、品质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从学校实施德育的途径来看,诸途径各自发挥独有的教育功能,互相配合,互为补充,形成有机的整体。从大教育观的高度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也是一个整体,要协调一致,密切配合,做到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一致性教育。
实施证明: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我们不断实践,不断总结,大大提高了学校整体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取得显著成效。学校先后获得全国红旗大队,四川省校风示范学校,重庆市文明礼仪示范学校,重庆市创造教育实验学校,全国德育实验学校等殊誉。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大大促进了学生全面和谐、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学生个人获得市级奖630人次,省级奖215人次,国家级奖 110人次,国际奖83人次。其中,一名学生获国家标徽设计专利,两名学生获得"全国故事大王"称号,两名学生在全国首创出版了个人诗画专集,九名学生获国家二级运动员称号,一名学生代表我国少年儿童出席了在日本举行的第五届亚太地区儿童福冈大会,一名学生3次举办了个人画展,成为世界书画家总会永久会员,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中央领导亲自接见。
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大大加强了学校、家庭、社区的联系。家长走进了学校,学校走向了社会,并受到家长和社区的好评。他们在给学校的反馈意见中说:通过家长开放日教师的汇报、教育教学活动的展示,使他们深受教育和感动,教师寓教育于教学之中,不仅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同时也进行思想教育,我们认为这不仅仅是成功,而且是对学生、对家长的教益都菲浅。参加社区活动,街道分管教育的领导,多次在会上表扬学校与街道配合好,学生参加街道活动热情高,完成任务好,他们夸奖巴蜀小学有良好的校风,学生素质高。今后,我们要进一步结合小学德育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结合少年儿童年龄特点,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不断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懈努力.
德育工作总结 篇7
牢牢张张,忙繁忙碌一学期就要过去了。在这一学期中,我在思想上严于律已,酷爱党的教育事业。在工作中对自己要求严格。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和党中心保持高度一致,努力学习执行党的教育方针,虔诚党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酷爱学生,团结同事,乐于助人,及时了解关心国内外大事,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构成良好的师德、规范,平时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把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做学生师德的榜样。构成正确人生观。《新三字经》里说:人之初,如玉璞,性与情,俱可塑。若不教,行乃偏。教之道,德为先。学校教育须以德为本,促使孩子全面发展。假如在家教观这个根本题目上出了偏差,孩子就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品德题目。
为了下学期更好的德育工作,我现将本学期工作情况总结以下:
为孩子作出榜样。学生最信赖的莫过于教师,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自己的言谈举止却与教育目标背道而驰或完全不一致,思想汇报专题这样的教育不但达不到预期目的,其本身就会铸成孩子的不良品德。
首先,应给予学生以真挚的师爱。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好的教师,首先意味着是一个怎样的人。他酷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哀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曾是一个孩子。这朴实无华的话语告诫我们要知道去爱学生,特别要把真诚的爱给予落后生,尊重他们,对他们热情关怀,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主动在感情上接近他们,使师生间架起***的情感之桥。比如有这样的一个学生,他在班内的纪律,学习方面都比较落后,面对这类情况,我们不能无真个去责怪他,而应当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具体调查,找出他落后的缘由。原来他是由于贪玩缺少学习爱好,一时下来破罐子破摔,越来越差,产生了严重的逆反心理、对抗心理。针对这类情况,我真诚地邀请他一起去打球、谈心、讲故事、交换感情等,从心理上清除与老师之间那种无形的隔阂,并把老师当作真诚可信赖的朋友,讲出自己的心里话。这样,在经过一番有的放矢的启发引导,对症下药解决了他心中的困惑,从而使他对学习产生了爱好,成绩逐渐上升,并对班集体的事也积极主动了。这时候,老师即可适时地给他提出不同的需求与期望,使他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奋斗目标,这样促使他取得一个又一个成功,逐渐转化成一个先进的学生。
总之,本学期工作已顺利美满完成,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下一学期的工作中,我会不断总结成绩,争取德育教学工作再上一新台阶。
【实用的德育工作总结范文集合7篇】相关文章:
【实用】教师德育工作总结范文集合6篇01-25
实用的教师德育工作总结范文五篇02-15
实用的教师德育工作总结模板集合8篇02-22
实用的教师德育工作总结集合六篇02-02
实用的教师德育工作总结集合6篇01-30
实用的德育工作计划范文集合8篇03-26
【实用】教师德育工作总结范文六篇02-01
【实用】教师德育工作总结范文6篇01-28
小班的德育工作总结范文01-24
【实用】教师德育工作总结集合六篇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