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事后对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进行回顾和分析,从而做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它可以明确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不如立即行动起来写一份总结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总结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德育工作总结7篇,欢迎大家分享。
德育工作总结 篇1
本学期我校德育工作落实“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为社会培养优秀公民”的教育理念,坚持德育为首的观念,结合我校实际,落实全员育人,把德育工作根植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立足于学生的生活世界,从学生身边的小事、细节、环境、人物切入,体现“小、近、亲、实”,充分利用各类德育载体,实现常规育德、生活育德、心理育德、文化育德。
(一)做细做实常规管理
1、继续实行学生常规评比,强化学生行为、道德习惯的培养。从最基本的规范――讲究卫生、佩戴红领巾、值日等入手,做到每一天一检查、一周一表彰、每月一总结,在抓反复,反复抓中,使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习惯得到不断地巩固和强化。
2、把常规管理和红领巾值日岗制度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的作用。
(1)我们让班主任老师在教室里将《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班级奋斗目标、班干部名单及值日表、流动红旗等都张贴在教室内,让学生一目了然,既增强了管理透明度,也有利于学生进取精神和群众荣誉感的增强,也有利于科任教师对学生基本状况的了解,更有利于对班级的管理。
(2)举办学堂,培养强有力的少先队群体
学校大队委干部是学校进行管理的助手。本学期以竞选的形式,由学生投票决定人选。透过参与竞选,使学生有了自我表现的机会,有了获得成功的机会,使一些成绩不太优秀但工作潜力强的学生脱颖而出,更使成绩优秀的学生也注重提高自己的全面素质与潜力。本学期,我们大队部依然举办学堂来培养队干部群体的管理潜力和民主意识。为充分调动红领巾值日岗同学的用心性、锻炼他们的管理潜力,少先队大队部对学生的管理实行每周一小结,对优秀者给予必须的奖励。这种做法既发扬了学生的主人翁精神,也培养了学生的踏实、进取的精神,增强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潜力。
(二)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提高德育管理队伍的专业化素养
1、完善规章制度,规范班主任工作要求。在充分讨论和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德育处修改了班主任工作每月考核细则和综合考核细则,这些制度的制定,强化了班主任岗位职责意识,使班主任工作更具规范性。
2、引领理论学习,提升班主任思想素质。本学期,我们注重加强对班主任的业务素质教育,提高班主任的综合素质潜力。四月份,我校以班主任基本功竞赛为契机,组织班主任学习《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等,提高思想认识。
3、强化培训工作,促使班主任练就专业潜力。本学期,每月由德育处组织召开班主任例会和年级段专题研讨会,总结阶段性德育工作经验,剖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研讨改善工作的措施和应对策略。透过研究、分析、探讨、学习,使班主任提高了自身修养和管理水平,确保德育工作的实效。对学生的思想、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做到真正去教育、真正去落实,用好每一次德育教育的专门时间,使学生有所得有所获,。
4、鼓励班主任反思促提高。学校针对一些重点问题定期召开班主任座谈,透过参与研讨活动,班主任在许多问题上达成了共识,并为其业务水平的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专题教育系列化、主体化、课题化
我们将以校园为主阵地,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透过国旗下讲话、宣传栏、黑板报、等途径,把常规教育与主题教育结合起来,帮忙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充分利用各类德育载体,立足常规,提高专题教育的附加值。
(四)加强安全教育
本学期,德育处还认真贯彻落实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的有关文件,扎实做好学生安全教育工作。透过加强各任课教师安全职责心、加强对学生、家长的安全知识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潜力。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及宣传橱窗等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宣传和专题讲座,使安全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
德育工作总结 篇2
德育过程作为一个动态系统来考察,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是教育者用社会所要求的品德规范影响受教育者,启发他们自觉接受教育,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过程,笔者认为,德育过程只有做到知、情、行的统一,才能收到预期的德育效果。
知、情、行是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的。一般地说,“知”的培养是基础;“行”的实现是关键和标志;“情”起中介和“催化剂”的作用。因此,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必须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促进四要素统一和谐地发展。
思想品德教育只考虑认识过程是远远不够的,通过班会或团队活动向同学们正面宣传提倡什么,限制什么,禁止什么是需要的,但抓住时机,创设自然融洽环境,努力激发学生自身的“内应力”与道德情感则是另一回事。在校内、教室是学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场所。教师在这儿,有的通过别开生面的班会活动,有的挖掘学科自身的教育因素,有的则根据学生个性与心理特征,因势利导,达到各种教育预期目的。但也应看到,由于对学生“主体需求是内化的原动力”这一点认识不足,在如何把社会首先规范内化为学生自己的品质方面研究得不够,我们的某些方面教育就显得脆弱与生硬。学生在那种正面教育场合,有时很难放开自己,他们经常只是首先意识的被动接受者,即使安排有学生在活动中发言,所说的也常是此刻我应该说此什么,而非内心真实所感,不能期望这种形成会达到很好的效果。其实,真能触到学生灵魂的教育常常是不露痕迹。它不仅发生在操场上,发生在课间十分钟,而且发生在事先无所准备的最自然的生活与情境中。因此,进行情感教育,是德育工作者打开学生心灵的启动器,是“知”与“行”的中介和“催化剂”。
(一)以情育情,以情动人
情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感染性,也就是说,情能动情。即在一定的时间和范围内,情感可以感染到其他的人,使之发生同样的或与之相联系的情绪。新组建的98级公关班,有两位女同学因小事发生口角,继而恶言相向,在班上掀起轩然大波。事后,我不是武断地各挨五十板,而是找当事人心平气各地了解情况,并打算抓住这个时机,召开一个主题班会。班会以小组为竞赛单位,安排了学生喜闻乐道的歌曲、典故、谚语、名人名言等项目,围绕着“团结、友情、亲情”进行了紧张的比赛,学生们情绪高涨,竟相参与。当活动进行到高潮时,我在黑板上写了“大家庭中的你、我、他”几个大字,紧着录音机里传出了《相亲相爱》的歌曲,再一次引起了全班同学的情感共鸣。随着如潮般的掌声,那两个同学不约而同地走上讲台,四只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通过这次班会,同学们认识到同学间,要互相“包容”,只有团结一心,班级这条“大船”才能顺利到达成功的彼岸。而且,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形成团结向上的班风。
(二)以知育情,以情促知我们知道,单纯地对学生说教是不会有好效果的,同样单纯地采用感化而不伴之以说理,也难以使学生产生有原则、有深度的道德情感。“知之深,爱之切”正是这个道理,因此,班主任应着力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使他们知道应该怎么做、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年五月份,发生在美国轰炸南联盟中国大使馆的血腥事件,引起了全世界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慨。我趁此机会让学生观看电视,收集有关新闻报道,激发他们的爱国激情,发出了“中国人民不可欺”的强烈心声。同时,又让他们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激励他们“为中华崛起读书”以实际行动来声讨美国的暴行。这样,无疑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有血有肉的爱国主义教育。也就是说,认知越丰富,明理越深刻,情感就会越深厚。
(三)以行育情,以情导行情感的另一特点是实践性。实践是情感形成和转变的基础,也是摇动情感发展的动力。所以情感教育要从实践开始,在实践中,以行育情,越实践,学生的情感就越深,反过来,情感越深,就越愿意实践,从而形成自觉行为。
在以“爱心献功臣”的活动中,我班学生纷纷捐款,奉献了自己的一片爱心。钱虽不多,但却体现了中国青少年对那些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出生入死的功臣的崇敬之情和爱国、爱民族的高尚情操。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活动中,有些同学在老师面前一直是批评的角色,是小捣蛋,但了也主动伸出援助之手。这援助当然源于他们对功臣的敬仰,然而,在援助中,自己不分明也获得一份快乐吗?他们自己却没觉察到,就在那瞬间,他们的灵魂迸发出怎样可贵的火花。我抓住时机,谈了爱国的含义,谈了什么叫高尚,使同学们从奉献中体会到自身精神的愉悦。这样,这使整个教育过程都弥漫着一种和谐、融洽、振奋,饱满的情绪氛围。
总之,当学生不仅学会了留心观察周围世界,心胸开阔,乐于助人,而且也学会留心观察自身,努力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把精神力量也用到使自己本身变得更好、更完美的,他们才算真正逐渐成长为道德成熟的人了。而教师的贵任之一就在于抓住良机,寻找学生对外界教育影响的最佳接受点,以情育人,最终过到知、情、行的统一。
德育工作总结 篇3
本人自参加工作以来,非常重视学生的德育,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始终坚持以德育为首的教育原则。具体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爱心教育
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其实是很抽象和空洞的。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本人要求学生做到“一日一善举,一日一感恩。”即在校园生活中,在共同相处中,每日真心地帮助一个人,诚心地感谢一个人。在这样的活动中,让学生关注到了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同时又体验了生活。利于学生养成善心,感恩之心。
二、理想教育
在教育活动中,要求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在现实生活中,就是要有明确的目标。做到每日问问“三个为什么”。清晨即起,问问自己:今天我要做什么?在一天的生活中,不断问问自己:我正在干什么?是不是在向既定的目标前进?夜晚睡前,问问自己:今天我做了些什么?是不是向目标迈进了一步。这样学生就不会虚度一天。
三、习惯教育
好的习惯是开启成功大门的钥匙,养成了一种好习惯,就等于拥有了一种强大的力量。因此,我特别注重习惯的养成,在活动中,要求学生敞开心扉,诚心面对,找出不足,共同改进,共同进步。
四、学会负责,从他律走向自律、自觉,走向成熟,走向成功
要求学生对自己负责。不小心摔倒了,那是你的责任,不能怪拌脚石;学习落后了,那是你的责任,怪不得别人;将来失败了,那更是你的责任。只有学会了对自己负责,才能走向成熟,走向成功。
德育工作总结 篇4
时光就这样匆匆地带走了一年的心酸和疲惫,却留下了成功与喜悦。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我收获了经验与教训,在校领导和同仁们的关怀和指导下,使我每一步都走得如此坚毅。
班级管理方面,在班级干部任用中采取招标制,使有意愿为同学服务的同学都有机会竞选并锻炼自己的管理才能,试用期为一星期,胜任者最终由学生投票选出,注重实效性。如果当选后犯错误,前两次劝诫,第三次卸任。
德育教育方面,采取特色教育方式,通过精神植入,学生自我教育为主线。学期初开始,推荐给学生们一本书《西点军校----献给男生的礼物》,我为学生们解读后,推荐学生自买、自读,有几名男同学受到启发,开始为自我实现而努力发奋;对待不爱劳动的现象,采取劳动最光荣的主题班会的教育策略。
对待中学生恋情,采取与家长配合、连环击破的策略;对待预谋打架,采取消灭之于萌芽的策略;对待长期上网,家长不找不归的学生,推荐学生们《一生不可遇到的奇遇》,采取人生规划、目标设置与监督的策略;对待不服各科老师教育,打、骂老师的学生,寻求家长配合未果,推荐学生们《优秀学生成长细节》,采取学生群体教育与感恩教育相结合的策略。
为了树立学生的团队精神,采取师(参加女生团队)生赛跑比赛、羽毛球比赛的活动育人策略;对待单亲+留守的学生与长辈卷入离婚后的家庭矛盾中,采取放学后进行责任意识的教育策略;对待跟父母闹矛盾离家出走两天半,采取介入调查、帮助寻找、亲情教育和有效沟通的策略等等。
这一年,使我感到骄傲的是学生们大面积大幅度提高了成绩,其中第一名是由学年375名上升到33名,第二名是由学年498名上升到89名等等。每天在学校陪伴学生背生物、地理到18:40,到家都20:00了,每天都筋疲力尽,没有时间和精力管自己的孩子,致使我女儿由100名跌到432名,多位亲人离世、父母住院未请一天假去护理,全身心地扑在教育事业上!
付出就有回报,班级同学在生物地理结业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其中生物、地理双A+26人,生物只有2人B,我因无私的付出获得了领导、老师、家长、学生的信赖和尊重,被评为是市级优秀班主任、区级记大功的光荣称号,感谢大家对我的激励,我一定会再接再厉,继续为学生们奉献我的爱和关怀,相信这些迷失了的飘落人间的天使会最终走向成功之路的!
德育工作总结 篇5
一、德育认知是行为德育工作的前提。
我校在新生入学后的前两周,要进行严格的“三育一训”。“三育”即诚信守法教育、高中生行为规范教育和自信心培养教育。学校印发完整配套的学习材料,人手一册,利用集体讲解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形式,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和讨论。同时还组织学生观看礼仪规范、交通安全、应急自救等专题教育光盘,还组织学生开展了“如何设计我的高中生活”征文比赛活动。学习结束后对全体新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书面测试,凡测试不达标的学生,学校不予注册,直至补考达标为止。
“一训”即新生军训,通过军训,促使学生提高政治思想觉悟,磨练意志,健壮体魄,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强化组织纪律性,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通过入学“三育一训”,强化了学生的德育意识,起到了很好的.德育效果。
二、构建德育网络体系是行为德育工作的主体。
学校德育工作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以及个性心理素质培养的工作,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此,要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必须要构建德育工作网络,全员参与,全程管理,全面教育,营建积极向上的德育教育氛围。我校采用“一点三横三纵”的方式,构建了严密的德育工作网络。“一点”即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是整个网络的中枢,对我校的德育工作作出决策和统一部署。“三横”即“学校——家庭——社会,政教处——年级组——保卫部,教师——教辅人员——工勤人员”。“三纵”即“政教处——班级——学生,团总支——团支部——学生,学生会——班委会——学生”。
系统论的核心是"整体性原则",学生教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学校中诸教育因素要互相配合,发挥自身的个性优势,树立整体观念,形成整体功能。从学生本身来看,他们的各种个性、品质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从学校实施德育的途径来看,诸途径各自发挥独有的教育功能,互相配合,互为补充,形成有机的整体。从大教育观的高度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也是一个整体,要协调一致,密切配合,做到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一致性教育。“三横三纵”相互交错,任务明确,分工合理,责任到人,形成了校内全员参与、校内外有机结合的格局,使每位同学的衣食住行、学习生活都处于科学、规范、严密的德育网络之中,极大地提高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三、课外活动和心理咨询是行为德育工作的两翼。
德育实施过程中,如果只靠单纯的说教,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甚至会产生抵触情绪。但是,若把德育内容贯穿于各种有益的活动之中,采取寓教于乐的形式,学生就很容易接受,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校认真举行升旗仪式,积极开展“五个一”活动,即“节约一度电、节约一滴水、节约一张纸、节约一分钱”,举办每年一次的春季田径运动会和冬季越野赛,举办科技艺术节、读书节等活动,开辟德育基地,拓宽学生道德实践活动渠道,丰富德育工作的形式和内容。我校成立了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对学生进行心理普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自信心状况,经过科学的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改进措施,还对部分学生学习、生活、情感困惑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及时矫正。
四、德育考核是行为德育工作的手段。
为了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校在学生常规管理中认真实行“七查一评”制度,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学校制定了《学生一日常规》、《班级量化考核办法》、《个人量化考核办法》、《住校生量化考核办法》和《学生操行量化考核办法》,对学生在校一天中的早操、间操、课堂、自习、就餐、就寝、卫生、纪律等七个方面进行检查。一天一公布,一周一小结,一月一总评。我校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实现“德、智、体”三项全面达标,否则不颁发毕业证。为此,学校实施了《学生行为德育达标考核管理办法》,并给每位学生建立了德育档案,通过学生自我评价、班内学生互评、班主任评价、任课教师评价、家长鉴定和政教处组织的各种日常考核等内容,对学生进行全程、全面、全方位的考核。这也是我们行为德育的核心内容。
该套方案在实施的过程中,严格遵循以了下四个原则:
1、全面性。行为德育量化考核涉及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学生最后的德育测评结果并不单单由政教处组织的日常行为量化来决定。学校为每个学生都建立了独立的德育档案,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班内学生互评、班主任评价、任课教师评价、家长鉴定和政教处组织的各种日常行为量化考核,对学生进行全程、全面、全方位的考核,真正做到了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全员参与和全面评价。
2、主体性。任何教育,最终目标都是将其教育内容转化为学生的自身品质。四高在德育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具体量化考核办法交到学生手里。在学生考核别人的同时自己也被考核,极大地提高了量化本身所具有的约束力。并且在学生逐步约束自己的同时,慢慢将考核规定转化为本身素质提高的一种内在要求,当其真正变为自身所拥有的一项能力时,德育的强制约束力已经无关紧要,取而代之的是学生对自己道德和情感能力的自觉要求。这样就能真正达到德育教育之目标。
3、鼓励性。没有惩戒的教育不是完美的教育,同样,没有鼓励的教育根本达不到教育的终极目标。在行为德育量化考核中,学校鼓励教师对一些有突出表现的同学及时进行表扬,并在德育量化上增加相应的分数。改变过去千篇一律的操行评价模式,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操行评定,利用文明班级评比活动,充分调动班主任和各班同学争优创先的积极性,做到及时表彰,提高了德育鼓励的有效性。
4、长效性。德育量化强调德育的规范性和长效性。只要学生在校都要对学生进行全程量化,并且随着学生年龄和道德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各年级学生德育内容的考核要求也不尽相同。最后学校将学生在校的所有学期的量化分数综合起来做一总评,以此作为学生在校期间的德育分数。这样的规定注重德育的持续性,使学生在任何时候德育都不会处于失衡状态。只有坚持德育长效性,创设一种德育氛围,使管理机制更加健全,规章制度更加完善,才能有助于形成一个良好的管理育人、教书育人、环境育人的德育氛围。
五、教育科研是德育工作的支撑。
任何一种方法和模式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根据环境、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创新,才不至于出现老办法处理新问题的现象。为此,我校大力开展德育科研工作,推动德育工作不断创新。我校先后承担了三个局、升级德育课题的研究任务,《高中生创新学习策略及心理素质培养的实验研究》在河南省20xx年教科研成果评比中,荣获油田惟一的一个一等奖。各班积极开展别开生面的德育活动课,刘永濮老师的《和谐成长》德育活动课在油田教育界引起较大反响。通过德育研究,使我校的德育工作水平上了新的台阶。
德育工作总结 篇6
德育工作是学校的首要工作,是保证学校正确的办学方向和保证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我校不断发展和创新德育工作,坚持以德育人,依法治校,依法执教。学期终结,德育工作已暂告一段落,为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发展优点,克服缺点,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本学期德育工作总结如下:
一、根据《中学生德育大纲》要求
本学期我校在德育工作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认真落实《中小学德育规程》、《学校德育实施细则》,做到每个年部印发一份,把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法制教育贯穿于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的过程中,把初中生的实际思想水平和接受能力与应达到的德育目标结合起来,真正使德育工作形成全过程、全方位、多元化的立体网络。为达到学期目标,我校根据计划圆满地完成了品德教育工作,有很多工作按计划执行的较为突出。
1、利用开学典礼
开学典礼是全校师生共同开展的一项重大活动,对一学期的教学、管理起到指导大方向的作用,也给学校德育工作定下了基调,这为教育学生和教师以及政教处开展德育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规范教育
我校根据各年级不同阶段的学生身心健康特点,重点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的教育。在学规范、用规范中注重了全面要求,突出重点,根据实际情况侧重解决几个问题,达到了目标准确,要求具体,效果明显,也避免了走过场,流于形式。尊重学生身心个性发展规律,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将教育引导和学生自主参与结合起来,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塑造健全独立的人格。
3、利用重大节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传统节日、纪念日活动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教育有极大意义。我校在庆祝重大节日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德育活动的开展。故事演讲、文艺汇演、法律知识讲座、各种兴趣小组等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为德育内容注入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充分展示了师生的才华,陶冶了情操。
4、开设学生心理咨询
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排除心理障碍,使学生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
二、本学期计划完成情况
本学期德育工作按计划要求已经基本完成。完成组织了开学典礼活动;强化行为规范教育;组织班主任开好第一次班会和办好第一期黑板报、宣传栏,进行了普法宣传;组织开展了系列活动;开展了“开学第一课”征文,珍爱生命教育,“感恩教育”系列教育活动,“感恩父母”、“感恩教师”、“做文明延边人大讨论”、“我与祖国共成长”、“改革开放三十年演讲”等系列活动;“文明班级”评比活动;法制报告会、安全教育报告会增强了师生的法制意识安全意识。多项教育活动已圆满完成,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德育工作根据学校实际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了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和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在教师的帮助下,让学生参与日常管理,既增强了学生日常行为管理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使德育教育卓有成效。
我校为加强德育工作,特别重视对德育队伍的培训,加强对班主任队伍的培养。以抓好思想教育为先导,以提高理论素质为核心,以增强教育教学能力为根本,以训练基本技能为突破口,以塑造自我形象为动力,使全体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思想素质、教育教学水平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为德育工作的长期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学期德育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与德育队伍的培训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要长期开展德育工作,必须培训一支合格的德育工作队伍。
德育工作在学校里不能只是靠单一的说教。我校在开展德育工作活动中,采用了榜样示范法,采用评优树先、德育工作中的先进人物形象去教育和影响学生,达到德育教育目的;采用情感熏陶法,用教师的示范作用即以教育者的高尚品德和情感陶冶受教育者,这也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形式;自我教育法,采用参与社会实践来使学生提高德育水平,形成良好的德育习惯。
四、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努力方向
本学期德育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校外德育阵地建设缺乏特色,无法建设更有影响力的社区德育组织,在今后工作中应加强社区德育组织机构建设,争取更多的社会支持。
2、德育活动开展形式相对单一。在今后德育工作中,应多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采用多种形式,通过多种途径丰富学校的德育教育。
3、校内德育阵地不十分完备,利用不够充分。德育教育内容老化,需要进一步更新,未能达到应有的德育教育目的,除广播室、宣传栏、黑板报利用较好以外,其他德育阵地未能充分发挥作用,在今后的学校德育工作,应加强对各阵地的利用。
4、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加强德育工作的整体性、可操作性、科学性,还要注意德育工作的层次性。
德育工作总结 篇7
德育过程作为一个动态系统来考察,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是教育者用社会所要求的品德规范影响受教育者,启发他们自觉接受教育,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过程,笔者认为,德育过程只有做到知、情、行的统一,才能收到预期的德育效果。知、情、行是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的。一般地说,“知”的培养是基础;“行”的实现是关键和标志;“情”起中介和“催化剂”的作用。因此,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必须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促进四要素统一和谐地发展。
思想品德教育只考虑认识过程是远远不够的,通过班会或团队活动向同学们正面宣传提倡什么,限制什么,禁止什么是需要的,但抓住时机,创设自然融洽环境,努力激发学生自身的“内应力”与道德情感则是另一回事。在校内、教室是学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场所。教师在这儿,有的通过别开生面的班会活动,有的挖掘学科自身的教育因素,有的则根据学生个性与心理特征,因势利导,达到各种教育预期目的。但也应看到,由于对学生“主体需求是内化的原动力”这一点认识不足,在如何把社会首先规范内化为学生自己的品质方面研究得不够,我们的某些方面教育就显得脆弱与生硬。学生在那种正面教育场合,有时很难放开自己,他们经常只是首先意识的被动接受者,即使安排有学生在活动中发言,所说的也常是此刻我应该说此什么,而非内心真实所感,不能期望这种形成会达到很好的效果。其实,真能触到学生灵魂的教育常常是不露痕迹。它不仅发生在操场上,发生在课间十分钟,而且发生在事先无所准备的最自然的生活与情境中。因此,进行情感教育,是德育工作者打开学生心灵的启动器,是“知”与“行”的中介和“催化剂”。
(一)以情育情,以情动人情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感染性,也就是说,情能动情。即在一定的时间和范围内,情感可以感染到其他的人,使之发生同样的或与之相联系的情绪。新组建的98级公关班,有两位女同学因小事发生口角,继而恶言相向,在班上掀起轩然大波。事后,我不是武断地各挨五十板,而是找当事人心平气各地了解情况,并打算抓住这个时机,召开一个主题班会。班会以小组为竞赛单位,安排了学生喜闻乐道的歌曲、典故、谚语、名人名言等项目,围绕着“团结、友情、亲情”进行了紧张的比赛,学生们情绪高涨,竟相参与。当活动进行到高潮时,我在黑板上写了“大家庭中的你、我、他”几个大字,紧着录音机里传出了《相亲相爱》的歌曲,再一次引起了全班同学的情感共鸣。随着如潮般的掌声,那两个同学不约而同地走上讲台,四只手紧紧地握在一起……通过这次班会,同学们认识到同学间,要互相“包容”,只有团结一心,班级这条“大船”才能顺利到达成功的彼岸。而且,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形成团结向上的班风。
(二)以知育情,以情促知我们知道,单纯地对学生说教是不会有好效果的,同样单纯地采用感化而不伴之以说理,也难以使学生产生有原则、有深度的道德情感。“知之深,爱之切”正是这个道理,因此,班主任应着力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使他们知道应该怎么做、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年五月份,发生在美国轰炸南联盟中国大使馆的血腥事件,引起了全世界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慨。我趁此机会让学生观看电视,收集有关新闻报道,激发他们的爱国激情,发出了“中国人民不可欺”的强烈心声。同时,又让他们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激励他们“为中华崛起读书”以实际行动来声讨美国的暴行。这样,无疑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有血有肉的爱国主义教育。也就是说,认知越丰富,明理越深刻,情感就会越深厚。
(三)以行育情,以情导行情感的另一特点是实践性。实践是情感形成和转变的基础,也是摇动情感发展的动力。所以情感教育要从实践开始,在实践中,以行育情,越实践,学生的情感就越深,反过来,情感越深,就越愿意实践,从而形成自觉行为。在以“爱心献功臣”的活动中,我班学生纷纷捐款,奉献了自己的一片爱心。钱虽不多,但却体现了中国青少年对那些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出生入死的功臣的崇敬之情和爱国、爱民族的高尚情操。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活动中,有些同学在老师面前一直是批评的角色,是小捣蛋,但了也主动伸出援助之手。这援助当然源于他们对功臣的敬仰,然而,在援助中,自己不分明也获得一份快乐吗?他们自己却没觉察到,就在那瞬间,他们的灵魂迸发出怎样可贵的火花。我抓住时机,谈了爱国的含义,谈了什么叫高尚,使同学们从奉献中体会到自身精神的愉悦。这样,这使整个教育过程都弥漫着一种和谐、融洽、振奋,饱满的情绪氛围。总之,当学生不仅学会了留心观察周围世界,心胸开阔,乐于助人,而且也学会留心观察自身,努力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把精神力量也用到使自己本身变得更好、更完美的,他们才算真正逐渐成长为道德成熟的人了。而教师的贵任之一就在于抓住良机,寻找学生对外界教育影响的最佳接受点,以情育人,最终过到知、情、行的统一。
刘方红刁艳秋
【关于德育工作总结模板合集7篇】相关文章:
关于教师德育工作总结模板合集八篇02-22
关于教师德育工作总结模板合集10篇01-31
关于教师德育工作总结模板合集五篇01-29
关于德育工作计划模板合集九篇07-11
关于德育工作计划模板合集6篇05-15
教师德育工作总结模板合集7篇02-21
教师德育工作总结模板合集六篇02-20
关于教师德育工作总结模板九篇02-02
关于教师德育工作总结模板9篇01-31
关于德育工作计划模板合集十篇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