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前加强城市街道社区党组织建设“三有一化”工作的必要性
随着政府治理模式由传统的管制、管理型向现代的服务型的转变,城市行政工作的重心逐渐下移到最基层的社区,城市生活中大量社会事务向社区空间转移,社区管理已成为加强城市管理的重点。当前城市经济社会结构调整和管理体制改革新形势对社区党建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新形势的发展要求街道社区党组织必须担负起社区建设的主体责任,要求街道社区党组织对社区力量和资源进行广泛的动员和管理,积极化解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中出现的各种新矛盾,维护政治和社会稳定。因此加强和改进社区党建“三有一化”,对于大力推进社区建设、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增强党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当前城市街道社区党组织建设“三有一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从总体上看,当前我市社区党建“三有一化”工作已初见成效,社区的党务工作者队伍组织进一步优化提高,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落实,活动场所和服务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社区党建工作覆盖面、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城市基层党建区域化建设逐步形成。但在推进社区党建“三有一化”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需要抓紧研究解决的棘手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突出的问题:
(一)社区干部队伍不适应。人才是工作成功的杠杆和砝码,做好社区党建工作和其他工作需要大批优秀的人才。目前我市社区党务工作者的人才队伍建设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一是人才匮乏。社区工作人员的待遇较低,政治上进步缓慢,这使得高素质的人才不愿意到社区工作,造成了社区人才匮乏,严重制约了社区党建工作和各项工作的提升。二是年龄老化。目前各社区干部普遍年龄较高,年龄老化现象比较明显,一些社区干部青黄不接。三是素质不高。目前社区干部普遍学历偏低,一些社区干部的思想观念陈旧、创新意识不强,缺乏领导和管理社区工作的经验、能力和胆识,工作方法简单,手段单一,没有新意。一些社区党务工作者,对做好社区党建工作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知之不多,甚至一片空白。
(二)社区党建工作经费不到位。我市经济基础相对较为薄弱,财力不强,面对新形势下社区党组织建设的新任务和新要求,社区投入显得极为不足。虽然近年来我市财政加大了对社区的投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区经费不足的困难,但社区的经费缺口仍然比较大,不能满足社区正常运转和社区党员教育管理的需要。我市各城市社区基本上没有其他经济收入,来源主要依靠每年财政统拨的包干经费和上级各有关单位的支持,普遍存在办公经费少、工作人员工资待遇低的现象,“无钱办事”的问题仍比较突出。
(三)社区党建服务设施不完善。目前我市大多社区办公条件差,设施简陋,部分还靠租、借等形式维持办公,严重影响社区正常工作的开展和社区党建工作的规范化建设。目前全市68个社区中仍有7个社区靠租借办公房办公。全区社区服务硬件设施不完善,目前只有街道服务中心19个,社区服务站1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个,星光老人之家27个,大大影响了社区服务活动的开展。社区志愿者服务工作未能形成制度化,对志愿者工作很少进行宣传发动,志愿者人数少,活动次数少,服务面窄。
(四)社区党建工作协调机制不健全。社区党建工作要搞好,必须将社区内的'各种党建资源都整合起来、各个方面的党建力量都充分调动起来,构建起区域性党建新格局,形成党建工作的整体合力。由于社区党组织和驻社区单位及其党员没有领导关系和行政约束,驻社区单位对社区共驻共建的理念和应承担的义务认识不足,支持参与社区党建的自觉性和责任性不够,实际工作中,内在动力不强,“一头热,一头冷”的现象还普遍,驻社区单位党组织与街道社区党组织开展社区党建共建工作的合力未能真正形成。
三、坚持四措并举推进“三有一化”建设,夯实社区党建基础
要针对当前不少地方存在的缺优秀人才、缺工作经费、缺活动场所和协调共建机制不完善等突出问题,下大力气切实抓好“三有一化”建设,把其作为街道社区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突出问题、建立长效机制的重要内容,坚持四措并举,扎实推进,夯实社区党建基础,进一步促进社区建设的全面发展。
(一)拓渠道强班子,抓队伍建设,实现“有人管事”。为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实现新突破,必须建立一支政治过硬、思想过硬、作风过硬、素质过硬的街道社区党员干部队伍,实现有人管事,能管好事,真正实现好、维护好、落实好群众的利益。
(二)多协调重投入,抓经费保障,实现“有钱办事”。一是落实经费保障。为切实解决街道社区经济基础薄弱、“无钱办事”的问题,要出台相关政策文件,明确各级扶持社区党建工作活动经费的渠道和方法,要从每年省、市地方税收或财政收入中按一定比例筹拨社区工作活动经费,并从中优先单列专项资金作为社区党建工作经费和党务工作者工资补贴。进一步落实“权随责走,费随事转”原则,从专项资金、党费、企事业管理费中列支等多种途径,不断拓宽解决活动经费的渠道。要把社区党务工作者工资生活补贴纳入财政统一列支,并注意解决好医疗、养老保险等问题,为他们更好地开展工作解除后顾之忧。
(三)高标准强服务,抓场所建设,实现“有处议事”。要切实帮助尚没有自有办公房的社区解决办公场所问题,由省、市各级一起拨出专项资金帮助社区解决办公场所问题。要把解决社区办公和公益性服务用房问题作为加强社区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在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时,必须依照规划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预留发展空间,同步建设好社区组织办公用房和活动服务设施,提高综合利用效益,真正建成集党员活动、便民服务、文化宣传、信息传播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党员之家、群众之家、社区服务之家。要加强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深入调查了解掌握社区居民的需求,健全服务体系,改善服务设施、提高服务功能等手段,大力推进社区服务,并通过发展产业化社区服务发展社区经济,增强社区党建工作的后劲。
(四)促认识多互补,抓共建机制,构建城市基层区域化党建新格局。一是努力提高思想认识。要拓宽宣传渠道,加大宣传工作力度,提高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对社区党建的认识,增强驻社区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对社区党建的共建意识和责任意识,努力使驻社区各种党组织做到“驻在社区、融入社区、热爱社区、建设社区”,形成社区党建工作合力。二是积极扩大党组织覆盖面。要积极探索把党的基层组织建到居住区,形成“党总支建在社区、党支部建在小区、党小组建在楼幢、党员作用发挥在服务示范岗”的纵向到底的组织体系;同时,不断扩大党在新经济和新社会组织中的覆盖面,通过建立“楼宇支部”、“街区支部”、“园区支部”、“商贸市场支部”等形式,使党的组织设置横向到边,全面覆盖。要通过扩大党组织覆盖面,进一步打好社区党建工作的组织基础。三是充分发挥优势互补作用。推进社区党建的新发展,应该按照“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原则,着力探索建立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以社区全体党员为主体、驻区单位党组织和“两新”组织中的党组织积极参加、社区各类组织共同参与的区域性大党建新格局。驻区单位党组织要积极参与和支持街道社区党建工作,通过结对共建、联建、帮建,从政策、人才、技术、物资、资金、信息、教育、阵地等方面支持街道社区党组织。四是建立健全党建共建工作协调机制。认真落实社区党建工作联络员制度、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制度和工作情况交流通报制度,定期召开工作联席会和进行情况交流,加强工作协调。要建立规范的社区党建共建联建工作考评体系,将驻社区单位党组织参与社区共建联建工作情况,纳入驻社区单位绩效考核和创建“文明单位”、评选“先进基层党组织”的重要内容,并接受所在街道社区的评议,增强共建联建工作的约束力,进一步强化街道社区党组织协调辖区内单位的功能,促进社区党建共建联建工作的有效开展和落实,形成“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
【三有一化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街道社区教育工作总结07-13
一季度党建工作总结04-24
党建工作总结10-20
党建工作总结04-24
党建工作总结04-24
2019年街道社区党支部工作总结04-24
学校党建工作总结04-24
村党建工作总结04-24
镇党建工作总结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