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活动总结

2020-10-17 教研活动总结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或工作情况作加以回顾检查并分析评价的书面材料,通过它可以正确认识以往学习和工作中的优缺点,让我们来为自己写一份总结吧。总结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研活动总结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研活动总结 篇1

  本学期为加强学校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发挥校际教研的整体优势,提高课堂教学整体水平,和三完小举行了校际交流活动。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一、 活动的收获

  1、领导重视。在硬件方面,特别是校长,对校际交流活动非常重视。

  2、在教研活动方面。各校教师积极参与,对本次校际教研活动都积极进行研讨,提高了校本教研的时效性。

  3、发挥了各校优秀教师的带头作用。本次校际教研活动的执教者,不仅让骨干教师参与教研、投身教研。并且在浓厚的教研氛围中,也能让大家享受教研。课改的理念已深入人心,教师的专业素质在不断提升。教师既研究了课堂、研究了学生也研究了自己。

  4、 通过校际教研活动,打破了校际壁垒。不仅促进了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还为校与校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平台,实现了资源共享。

  5、 校际教研主题不断深入,并被广泛应用。通过校际教研主体的不断深入和突破,我校的课堂教学基本形成了模式。

  二、 存在的问题

  本次活动中,虽然做课教师都展示了各自的风采,但也还存在着一些不令人满意的地方。如有的教师在教学中时间把握不住;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有待提高。本次校际教研活动大部分是学校骨干教师的比拼,优势发挥不够,只是简单利用了教师资源。还有的教师教学新理念没有很好的体现出来,没有充分运用现有的新的教学设备。 总之,本次教学活动为我们学校老师带来了新的理念和教学方法,这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提高语文老师的教学水平,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研活动总结 篇2

  在几年来大量调研听课过程中,我们看到了阅读教学课堂上这些可喜变化,同时,我们也看到了目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还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方面,在小语教学中出现的一些不和谐音符另人担忧。

  第一、对新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理解不透

  部分教师不能用先进的教学思想、教育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对新课程改革的解读仅仅停留口头上,停留下在几个时髦的名词上,对这些新理念的实质一知半解、模糊不清,还没有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他们的教育思想落后,教学观念陈旧,对先进的教育理论学习得少,接受得慢。因而课堂教学因循守旧,死气沉沉。

  第二、对新课标的理解与把握不准

  《语文课程标准》是指导我们教学的准则与方向,但课堂上的有些现象显示我们有些教师对《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不够深入,不能正确理解课标精神,对课标提出的教学目标不能全面系统把握,以至教学陷入盲目的境地。

  第三、对文本的正确、深入地解读存在困难。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一语道尽了庐山面目的神秘多姿,看似朴素的诗句却蕴藏了极其深刻的辩证主义哲理,这一哲理同样适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文本解读已经成为目前语文界普遍关注的重要话题。但在当前语文教学中,尤其是农村小学语文的教学,文本解读一直存在着巨大的欠缺。主要表现在我们的教师设计一堂课前,对文本的把握大多依赖教参,教学目标的认定,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教学流程的设计甚至教参上现成的教案都照搬照抄。教师根本没有时间静下心来研读文本、体验文本、感悟文本、解读文本。即使解读也大都浅尝辄止,没有自己独立的思考,更缺乏对文本的批判性解读的能力。对文章作者的写作意图、写作思路和对字、词、句的理解不够准确,看不出字、词、句和每段蕴含的深意,发现不了作者在遣词造句、布局谋篇方面的良苦用心,甚至出现严重误读。由于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对文本解读存在欠缺,在课堂上就很难游刃有余地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很难为学生的思维打开一个更加自由、广袤的空间,所有美好的愿望可能就要大打折扣。这种欠缺严重影响了教学的深度、厚度和广度。当学生在阅读中“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时候,教师并不能有效的引导,使学生的思维“柳暗花明又一村”。

教研活动总结 篇3

  20xx年10月19至21日,浦江县研培中心组织了各中小学专职音乐教师教研活动,上海教研活动总结。本次活动内容是赴上海参加20xx年“爵士上海”音乐节的盛宴。接到此通知后,我兴奋不已,激动万分,盼望着那一天能够早日到来。

  这次音乐节延续四天之久,10月18日晚是欧洲新爵士领域的大师级人物Erik Truffaz的四重奏表演;19日晚是世界级萨格斯风演奏家Kenny Garrett的四重奏表演;20日晚是格莱美最佳灵魂福音六人人声团体Take 6的表演;21日晚是世界顶级爵士钢琴大师McCoy Tyner的表演。

  我们有幸欣赏到了世界级萨格斯风演奏家Kenny Garrett的四重奏表演。他们所演奏的作品都很有自己的音乐个性,驾驭音乐的`能力也非常强。我想这与他们在多年的人生历练中同样踏实地付诸于音乐实践是分不开的。在他们的音乐中我仿佛听到了他们对音乐的呐喊,我仿佛看到了他们对音乐的执着与坚持,真是大饱耳眼福啊!到至今回想起当日的情景,心情还是澎湃万分。

  10月20号上午我们来到了上海市建平世纪中学。在该学校直属教育局领导与该校办主任老师的细心指引下,我们对上海的教育系统、管理模式以及上海建平世纪中学的教学模式也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工作总结《上海教研活动总结》。发现上海的教育模式还是比较开放式的。例如他们的学校都会组织每个星期“快乐半天”的活动,类似大学的选修课。学校开展各项专业课程提供学生们选择,中途学生如果发现该课程不适合自己也可以通过向学校上报退此专业课再选其他课程。真正做到了让学生们轻松的学、快乐的学。加上学生本身的素质也比较高,学校会提供给他们展示的平台,每月组织一次音乐会,供大家报名参加与观看欣赏。上海的教学模式也非常注重教师的综合素质培养,例如音乐课教材经过几年的试教已经正式定为由音乐、美术、舞蹈三和一的教学形式。这更考验了专业老师的综合能力以及教学水准。

  听了史老师为我们上的《肢体语言 心灵律动——走进踢踏舞的世界》,我有以下几点感触。第一,我觉得在他们的课堂中老师与同学间的相处、互动非常之和谐。教师与学生的地位也非常平等,不会有教师高高在上,学生就是在下面听的感觉;第二,教师的提问都是由学生自主回答出来的,教师只是做了一个简单小结;真正做到了学生自主学生的目的;第三,整堂课的节奏教师把握的非常好,从导入到切入主题到初步学习踢踏舞到深入学习再到课后扩展部分还有教师的总结都环环相扣,紧密相连。时间把握的也非常好,内容也很丰富。整的来说整堂课教师上的非常轻松,学生听得也非常之愉快,真正做到了育教娱人。教师能够自我示范做与自己所教科目不相关的内容,从中也体现了教师自身的素质也非常高。

  总之,“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我会继续努力,在这浩瀚的教海中乘风破浪,为今后的教学生涯扎好基础,为自己的教育事业增添光彩。

教研活动总结 篇4

  教研活动的开展是学校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通过教研活动,可以把骨干教师的教学经验传授给大家,在教学中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同时也可以促进骨干教师在新教学中积极探讨,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困惑提出来,和大家共同去探讨,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促进大家共同进步。

  教无定法,贵有得法。新的教学改革已经走了七个年头,现在提倡在教学中教师只把教材作参照标准,老师在教学中根据实际需要对教材进行取舍。也就是说在教学活动中,只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只要是学生达到最低的要求,那是我们教学的成功。那么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如何把握这个度。在教学实践中是没有什么条条框框去规定,只在通过我们教师去探讨,去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它。那么,在教研活动中可以用两种方法去尝试。教研活动就是教和学的双方活动。通过教促进学,通过学来促进教学研究。在当前乡镇中学的生源质量不大太好的情况,我们应该拿出可行的方案使学生学有所得,同时也使学生学得有趣有味,那么教师的作用是不可替代。针对这种情况,学校教导室举行了两次的重大的教研活动。一是骨干教师的公开活动。二是青年教师的教学公开课活动。两次的活动的开展,就是在上述的背景下进行的。骨干教师十年二十来年积累起来的教学经验,通过公开课活动,他毫无保留地展示出来,使广大教师资源共享。二是青年老师教学公开课活动,我们大家知道,青年老师青春活力,工作有激情,容易接受外来的新生事物。未来的工作需要他们去完成。也就是说未来的中坚力量。但是他们刚刚进入教师的这个行列,在教学中略显不足,通过公开课活动,可以把他们在教学存在的问题暴露出来,经过大家共同努力指出他们不足这处。在日后教学中不断地改正。另方面,学校也要给他展示平台。多多地给他们走出去,到各兄弟学校进行学习交流,看看外面世界是怎么样,不断地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总之,教研活动的开展,目的就是提高整个学校的教学质量。我们教研活动虽然不是名校名师或者专家的讲评,但是,在我们不知名学校也有我们教研活动方法,经验谈不上什么。也可以对我们的教师起到激励作用。对整个教学工作也就是一种促进。

教研活动总结 篇5

  搭建平台 立体推进 提升教研高度

  ——第二教研责任区优质课复赛及主题研讨活动成功举行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有效性是教学的准则,只有有效的课堂教学才能全面实现“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素质目标。为了贯彻新课程倡导的这一教学宗旨,县教研室于xx年确立了“课堂教学取舍与有效课堂教学”前瞻性的研究课题,其目的就是为了通过抓取舍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开辟又一条促进我县教学持续发展的新途径。

  紧紧围绕“课堂教学取舍与有效课堂教学”这条09教研主旋律,第二教研责任区的六个乡镇在3月份分别举行了优质课竞赛与主题研讨活动,通过选拔脱颖而出的18位优秀代表于4月x日齐聚会师镇回民小学,我区优质课复赛活动在大家饱满热情的浓浓氛围中拉开了序幕。

  由于是同题异构和受客观条件的制约,所有的参赛课均在教室进行,没有电教设备,给教师备课和上课增加了难度,为他们提出了教学用具、呈现方式、学习方式的又一选择难题。但课堂上教师通过自己的巧妙构思和精心准备同样达成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给评委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同时又为课堂教学的选择取舍增添了亮丽的一笔。

  同一个舞台追寻同样的梦想,同一个课题闪现异构的智慧,有效的脚步从一节节生动精彩的课堂中走来,拾阶踏上下一个有效。

  4月x日清早,60双教研的脚步又匆匆迈进会师镇南咀中学多媒体教室,热烈的掌声点燃了酝酿已久的思维,三位夺魁的教师和六位参加论坛的校长先后发表了生动精彩的演讲,他们将课堂中分散的有效有机整合,从众多翔实的

  具体案例中归纳推移,让课堂中各位老师的有效做法逐渐清晰完善,实现了从实践操作到理念概述的跨越。虽说只是出自个人智慧并非完美无缺,但他们抛出的砖和玉足以让大家在思维的碰撞中找到准确定位,为今后的努力探索提供了正确方向和有力帮助。

  随后,如东来我县支教的陈德明副主任做了指导性发言。他从5个方面全面深刻的阐述了合理取舍、追求有效课堂教学的精髓,即用课程标准指导取舍;以教材为本合理取舍;凭教学思想灵活取舍;依教学资源确定取舍;由主体唤醒判断取舍。陈主任不仅精确定位取舍,更借恰当通俗的比喻易化了有效的内涵,让大家在简单的具体中领悟了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行动指向。读懂课标,吃透教材,成熟的教学思想,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学生主体地位的凸显是课堂教学取舍有度的保证,是演绎课堂最佳有效状态的捷径。陈主任的高度概括将研讨推向更具专业化的高度。

  最后,县教研室副主任李映河做了激情洋溢的总结发言。他在肯定活动略有成效的同时指出:在今后的工作中一要不断加强学习,学课改、学专业、学取舍,积淀知识,丰富内涵,增强研究能力;二要重视取舍的研究,通过合理取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造有特色、有创新的课堂新气象。李主任的讲话更像是一首动情的散文诗,透过文字,我们清晰的看到众多教研人执着前进的背影和身后留下的串串深深的灿烂脚印,我们坚信,有了大家风雨无阻、同舟共济的决心,教研定将谱写“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好天地。

  本次活动一波四折,但一浪淹过一浪,一折胜出一折,打破了以往教研场面冷清、水平推进的局面,在重拾大家信

  心的同时让我们这架教研马车驶向了高速路,更为以后教研活动井然有序的开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活动结束后,参赛教师、论坛校长和评委团成员合影留念,将这份上下求索的美好记忆永久珍藏。

教研活动总结 篇6

  本次活动的目的是进一步研究潍坊市教科院“五四一”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我区英语教师的课堂授课水平,培养教坛新秀。高新区教研室对此活动十分关注,武际金副主任亲临现场、东明中学的孙校长也观摩了本次活动。本次活动由以下两个环节:

  一、听课、评课。

  杨叔萍主任多年来注重研究课堂教学,今天她又展示了一节读写课,把读写课的基本步骤通过授课形式展示给大家,让老师们从中领悟。课后杨主任把她设计这堂课的思路和大家进行了交流。老师们也对这节读写课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提出了建议,对读写课模式进行了讨论。清池中学的段媛媛、黄建英,张素霞、振华中学的马金玲等几位老师在评课时直言不讳,针对某些环节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假如我来上这节课,在这个环节上,我这样做……”

  最后,教研员张伯红老师对听说课和读写课进行了精辟的解读,并对《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又作了强调:

  1、目标明确;

  2、多层设计;

  3、学生参与;

  4、注重实效。

  张老师强调,要把“五四一”模式落实到平时的授课上,老师们要珍惜机会,积极参加课改,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二、总结上学期的教研活动,布置今学期的教学教研活动。

  张老师首先肯定了上学期教研活动的优点,然后指出了不足,对本学期的教研活动作了布置和要求,并强调每次教研活动结束,各位老师必须写反思,并把学到的经验落实到实际教学中去;每人建立博克,每周发表一篇随笔,交流教学经验;以学校、年级为单位出无分数评价优秀试题,并进行展示和评比;今年我区的课堂教学活动评比以市教学模式为依据,尤其是青年教师平时上课必须按“五四一”模式;加强集体备课,各校把集体备课发到英语学科公共邮箱,达到资源共享。

  本次教研活动,老师们参与率高,没出现无故缺席现象,听课认真,讨论积极,达到了预期目的。相信今学期我区的英语教学一定会取得优异成绩。

教研活动总结 篇7

  20xx年11月18日至20日,由中国教育学会尝试教学理论研究会和洋思中学联手举办的全国协作区“中学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在江苏省洋思中学举行。来自山东、广东、江苏、浙江等省的教育专家和实验基地学校的一线教师40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期间聆听了两场报告:特级教师尝试教学理论创立者邱学华的《新课改下中学课堂教学的改革》和江苏省名校长、特级教师蔡林森的《新课改下的洋思经验》;观摩了17节课:洋思中学11节、江苏宜兴中学、常州26中、浙江实验中学、宁波荣安实验中学、广东佛山南海实验中学各执教1节;本人代表东庐中学也上了一节观摩课—《七颗钻石》;听课、听报告、上课的间隙走遍了洋思中学的每个角落,对洋思中学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就将此行的经历与自己的一些想法写出来,以飨读者。

  18日下午2时,陈康金校长、简恩勇副校长、赵前生主任、赵上春老师和我一行五人驱车前往洋思中学,一路车船劳顿,于下午五时3十分赶到了泰兴市,入住金土地宾馆,一夜无语。19日上午八时,我们驱车十分钟左右赶到了位于大王镇的洋思中学新校区。正在建设中的新校区高楼林立,颇具现代化气息。整个校区很干净、整洁,但红花、青草、绿树少了些,生机稍显不足。上午九时,在教育交流中心一楼多媒体教室聆听了洋思中学蔡林森校长的报告《新课改下的洋思经验》。蔡校长地道的泰兴话令到会的不少外省教师听起来十分困难,好在旁边的邱学华老师时不时地用普通话“翻译”一下,会场气氛颇为轻松。在报告中,蔡校长反复强调了考试的作用,即课堂教学和课后辅导都以考试的形式进行,在考的过程中,学生始终保持思维的紧张性、针对性,考试结果也使学生获得成功感、自豪感。下午2点,我观摩了洋思中学汤宏程老师执教的《明天不封阳台》,算是真正见识了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这堂课的主要任务是两个: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和和揣摩(品味)语言。教师在整体感知内容上花了大半节课的时间,所以本应重点解决的品味语言显得时间不足。

  课堂的形式是教师抛出两个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去自读(可能就是蔡校长说的“考试”吧),然后交流解答。一堂课听下来,总的感觉是容量偏少,重点未能突出,难点也未能很好突破,课堂气氛较为沉闷,尤其是发言的总是那么几位学生,大多数学生没有发表自己的见解(既没有举手主动发言的意识,教师也没有关注到他们)。当时我就在想,如果学生课前能认真预习一下,课堂上也许就能集中更多的时间去解决重难点了(事后得知,洋思中学的学生课前不预习,而是课堂上先学再教)。下课以后,我们通过主办者邱学华老师找到洋思中学秦校长,在秦校长的陪同下,找到了第2天我要上课的初一(15)班班主任张老师。张老师说要上课,只给了我五分钟的时间把讲学稿发给学生。趁这难得的机会,我抓紧时间向学生作了简短的自我介绍并布置了预习任务。本打算找这个班的语文老师了解一下学情,但跑了3趟办公室都没有见到一位语文老师。第2天一大早,我们就来到了洋思中学。

  一翻学生的讲学稿,顿时冷汗直冒:将近一半的学生没有预习。我只好利用第一节下课时间敲开教室的门,征得坐班老师的允许,简略地说了一下预习情况反馈,并请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再做做预习,争取第3节课有积极表现。也许是我的认真批改影响了学生,抑或是他们对我这位陌生的老师愿意接纳,也或者是要学的《七颗钻石》深深地感动了他们吧。在第3节课上,他们声情并茂的朗读、入情入理的理解、神采飞扬的想像给我,更给听课的专家和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让我幸福和难忘的是,一下课,十几位学生涌到了我面前,要我的通信地址和联系电话,并和我合影留念。是呀,孩子是有灵性的,都乐于表现、善于表现,只要你给他机会,他就能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说真的,与会后所获的壹等奖相比,这一刻才真正让我感受到当一名教师最大的快乐。此次洋思之行,收获颇多,感触也颇多。

  洋思中学作为一所全国知名学校,每天都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教育同行前往观摩、学习、取经。她给许多观摩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不仅是“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教育理念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还有她严格的管理。笔者无意中见到某班学生百分赛考试细则,上面条款众多,对每位学生的行为举止都做了严格的规定。对老师的管理也很严,从一张月考通报中发现,有几位教师因月考考场记录的时间未填就被扣考核分3分。另外,学生按班级排队就餐这一点,我想很多学校是做不到的。此外,更多的是她的神秘。神秘之一是办公室见不到一位教师(办公室墙上有一条:教师晚上6:30至9:30集体办公),除了上课教师外,其他教师不知去了哪里,想与之交流也就不可能;神秘之2是课余时间除了极个别学生上厕所外,走廊上、操场上见不到学生(都在班上,有老师坐班);神秘之3是无论上课还是下课,教室的前后门都是紧闭,想从窗户上看看里面在做什么也不可能(窗户是毛玻璃)……短暂的洋思之行,我们看到的也许是表面的东西。记得有位哲人说过:存在即合理。

  洋思中学享誉国内外,必然有许多内敛很深的东西有待我们研究。继洋思中学之后,我们庐中靠“以人为本,教学合一”的改革在全国的影响逐步扩大。作为每一个庐中领导和教师来说,我们真正要落实的是“人本”思想,其包括“生本”和“师本”,即研究学生的需要和教师的需要,既要严格管理,还要人文关怀。

教研活动总结 篇8

  第一,徐老师展示的“朗读课型”与我们平日操作的传统课型很不一样。它更侧重读,各式各样的读:生读,师读,小组读,师生读,男生读,女生读……共计全课朗读次数达到28次,但一点不令人生厌,从开头到最后逐步加深,要求逐渐提高,整个课堂娓娓道来,是渐入佳境,越来越吸引人,直到一课结束,所有听课老师和学生均沉浸其中。尤其是指导学生朗读环节,不仅让学生会朗读,更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

  同时全课以小组活动为主,将老师的“导”和学生的“学”完美融合,不仅展示了老师深厚的语文素养和极强的课堂驾驭能力,也充分发挥了学生个体及小组的能力。

  第二,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

  实行导学案之前,语文课实则成了语文教师个人素质的展示课,实行导学案之后,我们变得很被动。想多说又怕多说,不说学生又要乱说。通过徐老师的课,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导”与“学”的关系。如何导?我想,导学案的编写就成了重点。

  第三,导学案的编写。

  徐老师的导学案没有就课文内容设置一个问题,但在各环节提出了明确的时间限制和指导指令,反观我们的导学案,编写简单,操作困难,每一节课都变成了阅读理解课。一篇很美的课文分成了几个问题,学生通过小组活动分析问题,得出答案。小组展示分析过程,明确答案,顿时毫无美感可言,不仅消灭了语文老师的个性和创造力,也抹杀了语文的整体性特色。我们不愿意让语文失去它本身的魅力,可是谁能告诉我们语文导学案应如何编写才能既有美感又有效果?

  我想,语文的导学案可不可以这样编写?除了传统的三维目标,课前导读,课堂导学,课后总结,是否可以创造性编写。可以根据不同的课型(不仅仅分为新授课和复习课,就语文而言可分为阅读课型,朗读课型,读写结合课型,品析课型,讨论课型,口语交际课型,作文课型等等)去编写,可以根据不同的文体(如小说,诗歌,童话,说明文,散文等等)去编写,可以根据不同的学生(基础班和提高班)去编写,第一次编写的过程会非常繁琐,但几年下来,必将形成一套完整的导学案。

  第四,小组分配原则。

  小组分配应同质分配,每小组的整体水平应相当,按优、良、中、差搭配,同时应考虑四人的科目是否发展均衡,四人的性格是否互补。班主任指定的小组长不一定是语数外特长生,各学科老师应私下告诉该组学科特长学生让他起到学科带头作用,而班主任指定的小组长主要是在班务方面起到管理和监督作用。

  第五,小组活动及小组奖惩细则的制定。

  通过交流,不难发现,龙泉中学的小组建设已经非常完善,从座位编排到小组活动到小组奖惩细则都非常成熟。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小组交流之前,教师应有明确的时间限制和指导要求,让学生的活动在教师的“导”之下进行。最重要的是,应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再小组活动,并非七嘴八舌一起讨论。要让小组活动大放异彩,必须要有一套完整的可操作的小组奖惩细则,每一节课老师都应对各小组奖惩得分,每一天班委应算出各小组的分,一周一总,及时公布,并对表现最差的小组实施惩罚。

  第六,语文课后的阅读。

  研讨会后,我们还专门询问了龙泉中学语文课堂的设置及课时安排。徐老师说: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必须要让学生多读书。我个人认为,除了学校的图书馆外,语文老师可以在每一课导学案后增设“课后推荐”一栏,让学生由读一篇发展到读几篇,由课内发展到课外,班级也可以自行建立图书角,设立专门的图书管理员,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目前初一七班已建立了图书角,图书涵盖范围囊括了文学、心理学、哲学、自然科学、历史、社会、学习方法与学习态度等等)

  老师们,新课改之路无法一蹴而就,但我相信,通过学习别人的经验,加上自身适势创新,我们能摸索出的一定是一条具有一中特色的新课改之路。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精选教研活动总结范文汇编八篇】相关文章:

1.教研活动总结范文(精选9篇)

2.教研活动总结范文(精选11篇)

3.教研活动总结范文(精选6篇)

4.教研活动总结范文(精选5篇)

5.学校教研活动总结范文

6.历史教研活动总结范文

7.教研组教研的活动总结范文(精选7篇)

8.有关教研活动总结范文(精选5篇)

9.地理教研活动总结范文(精选5篇)

学校教研活动总结 教研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