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后,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可以记录我们的思想活动。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学前教育的心得体会(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学前教育的心得体会1
伴随着孩子们的天真笑脸,紧张忙碌而又快乐的一学期即将结束了,当我空闲下来细细回顾这学期的工作时,深深地感到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作为学前班的老师,既要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的能力,同时又要帮助他们养成乐于助人,尊老爱幼的良好品行。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
学前班学生由于年龄小、自控能力差、纪侓涣散。我从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开始,课上进行趣味教学、尽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组织好学生的纪侓。利用各种奖励措施激励孩子,及时提醒孩子们做好上课准备工作,并且在课后注意观察学生的行为,根据学生的表现在班里进行榜样教育。在日常学习中、时刻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逐渐养成了认真听课,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在生活中习得英语,双语学前班的环境让孩子们时刻能够接触到英文,能将课上所学到的英文知识灵活的运用在班级生活中,早晚我会主动用英文问候;在课间的时候我提醒他们入厕喝水。在午饭时间我会向他们介绍每天的食物名称。在打扫卫生时我会说。在他们需要帮助时我会及时地出现。在一遍一遍的重复中学会了用英文交流,现在孩子们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把说英文变成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二、关心爱护每个孩子。
我国著名教育家夏沔尊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心灵是纯洁的,同时也是非常脆弱的,这就需要教师用自己一颗真诚、热爱、赏识孩子的心去唤醒,去呵护。平时多与孩子交谈,多给孩子以爱抚,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用爱心来浇灌和呵护他们。哪怕只是一道暖和目光,也会让其争当好孩子乖孩子的信念倍增。在班里我平等对待每一位同学,课下我们像朋友的相处,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孩子们能在轻松快乐的环境里好好学习。
三、教育要顺应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并做到因材施教。
3—6岁,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发育的黄金时期。这个年龄段是孩子语言飞速发展的时期,是孩子一生中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是孩子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抓住这个关键时期,促进儿童智力,言语及个性地快速发展。同时在对不同类型,不同个性的学生,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将培优扶差工作做到最好。在下半学期班里来了2个新学生,学习基础较弱,为了让她们尽快的融入到这个集体,我利用下课后的时间给她们补课,积极和家长交流意见,经过2个月的时间,她们的进步很大。
虽然在学前班的工作多少有些辛苦,每天总是忙忙碌碌的,但是看到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能健康茁壮的成长,快乐无忧的学习和游戏,感到所有的付出都是一种幸福。
关于学前教育的心得体会2
我是一名幼儿教师,我对学前教育有一份难舍的情怀。幼儿教师,是一个奉献爱心和拥有责任的名字;幼儿教师,是一个活力四射和永远年轻的名字;幼儿教师,更是一个值得骄傲和自豪的名字。
在刚来幼儿园的日子里,我没有任何经验,通过学习,我逐渐做到了眼勤,腿勤,手勤,还拥有了爱心,细心,耐心,童心。
记得有一次,我给小朋友洗手,发现有个小朋友的手指甲长长了,而且里面还藏有黑乎乎的脏东西,我马上想到要给他剪,等给他剪好,洗洗干净,却发现所有小朋友都围着我,要给他们剪,我想:这正是教育他们讲卫生,爱清洁的好时机,我不仅给他们全剪了手指甲,还教会了他们正确的洗手法,并与他们约定,要做个清洁宝宝,以后老师会经常给他们剪的,他们个个高兴地点头,看着他们如此乖巧,所有的劳累都值了。
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性格,在我们班里,有个好动的小男孩,刚来幼儿园时,爬高爬低,跑来跑去,而且对其他小
朋友,稍不注意,甩手就打。其他小朋友都不喜欢跟他玩,当我告诉他打人是不对的行为时,他说:“每次我做错了事,或者爸爸心情不好时,都会打我!”我知道,我需要和孩子爸爸沟通了。通过了解,我得知他的爸爸脾气有些暴躁,有时会因一些不起眼的小事打孩子。我委婉地告诉孩子爸爸,养育孩子的过程其实也是父母自我成长的过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在家庭中会模仿父母的行为。如果爸爸不注重细节,孩子也会受到爸爸的影响。从这以后,在家长和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孩子的行为逐渐改善,经过几个月的细心引导、共同夸奖等家园共育模式,他终于有了转变,开始坐在课桌旁听我讲故事了,在集体活动时,也能和其他小朋友做游戏了。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看到孩子如此转变,我感到无比欣慰。
对幼儿的爱心不仅体现在言语上,更要体现在现实生活中,并在幼儿身上得到传承,例如:我们幼儿园老师都会趁孩子们午休的时间,帮助幼儿把他们脱下来的小鞋子拿到窗台上晾晒,一开始都是老师晒,现在都是后脱衣服、鞋子的小朋友帮先脱衣服的小朋友晒,他们互相帮助,并且起床的时候也是互相帮着拿,这不仅是教育的力量,更是爱的力量。
关于学前教育的心得体会3
在20xx年暑假,我认认真真学习了xx省幼儿园教师自学考试专升本教材《学前教育学》。对于我来说,这是一次必要的补课。因为身在学前教育管理岗位的我,xx省社会自学考试考了《公共事业管理》本科。学前教育学历只有大专学历。正因为是给自己补课,所以我看的很仔细,也因此轻松通过了考试。
本书罗列了幼儿教育的历史发展;儿童观、教育观、教师观;生态环境与幼儿教育;学前教育目标;学前儿童体格发展、体能发展、智能发展、社会性发展、美感发展与教育;学前课程;学前教育活动;学前儿童的游戏。通过学习,使我对学前教育的发展有了大致的了解,也知道了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和教师观,懂得了儿童的体能、智能、社会性、美观等发展的特点。在看书的过程中,与其说是学习,还不如说是验证。因为对于学前教育专科毕业的我,已经工作了20xx年,在日常工作中日积月累了很多经验,所以看书、背书都很顺利。但是我听同去考试的年轻转岗教师说,这本书很难,内容很多,记不住。所以我觉得工作经验是宝贵的财富。
看了这本书,不仅巩固了我的专业技能,让我用正确的方法实施教育教学,还提升了我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而后者正是在这本书中,最难识记、理解的,也是我们幼儿教师所缺乏的。书中专家的理论观点很多:有中外儿童观发展的演变;在智能发展章节中有皮亚杰的智能发展理论、罗比·凯斯的智能理论、霍德华·加德纳的多元智能;在游戏章节中有一系列早期的游戏理论和现代的游戏理论;这些理论是必须花功夫好好研读、消化的。我们要熟记学派、理论创始人的名字和主要观点。光看书可能容易混淆,不易记住,但是把上面三个内容以表格形式概括,然后再背诵,就觉得容易多了。理论是要活用的,因此我不仅看书上的陈述,我还在网上搜寻相关答案。这次考试,论述题果然考了“多元理论对学前教育的启示”。因为我的充分准备,所以能轻松过关。
通过考试固然很开心,但我希望自己能学以致用,用我学得的理论指导我的学前教育管理工作和教学工作。
关于学前教育的心得体会4
学前教育是指出生至六、七岁儿童的教育,包括学前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它的教育任务和要求是:重视幼儿的身体健康和个性发展及良好习惯的养成,重视学前儿童智力发展和入小学的准备。幼儿期是智力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这时期孩子精力充沛、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富于幻想,喜欢发问,适当、正确的学前教育对幼儿智力及其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
天才儿童的诞生无不与正确的学前教育有关,尤其是智力方面的学前教育。当然,学前教育也是1个多方面的培养过程,不仅注重智力教育,更加关心幼儿的心理健康。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心智发展极不成熟,需要家长及幼师积极的引导。现在的孩子很多都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很强,缺乏对他人的关心,不懂得分享,因此,作为家长和幼师,应积极引导孩子学会关心他人,学会分享,乐于分享。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形成积极的现代儿童观,因材施教。
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有句名言:“良好的习惯是人在某种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享受着它的利息。”这句话道出了良好的习惯对于人的极重要性。在国内,不少教育家也指出:“儿童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
学前教育不能只注重儿童智力开发,更重要的是引导儿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会与他人相处。幼儿时期容易受外界影响,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这就需要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形成积极的现代儿童观,因材施教。每个幼儿都有不一样的性格,不一样的天赋,不能以1种方式去教育他。比如说:“有1个小朋友很调皮,每天上课不认真,还经常打小朋友。对于这样的幼儿就要让他有种成就感,让他当1个小组长啊,管管班上其他的小朋友,这样他会更好的约束自己,”所以对不同的幼儿要用不同的方法,这样才能发挥孩子们各自的特长,做到因材施教。幼儿教师要真正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1个孩子,用欣赏的、发展的眼光看待每1个孩子,进而形成积极乐观的“儿童观”。
只有认真学习教育理论,树立正确的现代儿童观,不仅要重视对儿童文化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对儿童思想品德的教育,即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并且把两者辩证统一地结合起来,让孩子们有个美好的“乐园”,可以快快乐乐的健康成长。
二、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实现自我突破。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是没有1个良好的学习计划,花再多的努力也会事倍功半。做什么事有了计划就容易取得好的结果,反之则不然。有没有学习计划对你的学习效果有着深刻的`影响。要正确利用好每天、每时、每刻的学习时间。平时,学会要养成这样1种习惯,每天早上起来就对一天的学习作个大致的安排:什么时候学习,什么时候复习和做作业,什么时候阅读课外书籍等都做到心中有数,并且一件一件按时完成。一般来说,早晨空气清新,环境安静,精神饱满,这是的学习时间。下午较为疲劳,应以复习旧课练习为主。晚上外界干扰少,注意力容易集中,这时应抓紧时间做作业。这样坚持下去,就会养成科学利用时间的好习惯。
常言道:“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零星时间看似很少,利用价值很小,但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将零星时间集合起来,就是宝贵的整段时间。学会利用在等待中浪费的时间。等公交车、等人的这些等待的时间加起来其实是很可观的。只是因为它们单独时间都比较短,所以容易被大家忽视掉。其实5分钟也可以做很多的事情,比如说温习随身的笔记,看看学前教育的课外书。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好这些“边角料”时间,经过一定的量的积累,就会产生质的飞跃,就一定会收到绝对想不到的效果,实现自我突破。
三、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说,干一件事,知道它,了解它不如爱好它,爱好它不如乐在其中。“好”和“乐”就是愿意学,喜欢学,这就是兴趣。兴趣是的老师,有兴趣才能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就要去实践它,达到乐在其中,有兴趣才会形成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说:兴趣是学习的不竭的动力源泉。只要我喜欢当老师,喜欢教孩子,我就会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愿意去学,喜欢去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之相辅相成。
学习态度是内因,学习习惯是外因,只有端正学习态度,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1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自身终身受益。学习态度是内因,学习习惯是外因,只有端正学习态度,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多做笔记,理论联系实际,学会自我反思,自我总结。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养成做笔记的习惯,考前复习时可以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做笔记的过程就是将书本知识进行系统化整理的过程。内容要少而精,且条理清晰,看后很容易记住,比抱着厚厚的课本复习要轻松许多,不会造成大的心理压力。最后复习时,笔记就是自己建的1个知识体系,把知识点串起来记就很容易了。多做笔记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有助于加强记忆,还可以对知识点进行查漏补缺。
学前教育不能单纯作为知识进行学习,还要理论联系实际,把所学的教育理论运用于教学当中,同时在教学中学习和探索新的教育理论。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中要学会自我反思,自我总结。所谓“温故而知新”,我们要对自己平时学习的成果和心得进行及时的反思与总结。只有静下心来,我们才能够对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碰到的一些问题,做到及时的发现,然后进行及时的补救。古人云:“思己之过方成才”。反思,不可不做的一件事。反思的过程中才能知道自己的弱点,要害,不足之处在那里。加以改正,加以完善,不断地进步,进取,成功就会指日可待。人只有在不断的反思与改正中才能成长。我每天下班都养成1个良好习惯,首先是打开计算机,把一天的学习任务完成后。开始自我反思,并且写反思日记。把出现的问题进行自我总结,能够总结解决的问题就自己解决,警惕自己的懒惰,如果不能解决的问题就发布到网路平台,让家人和朋友同学来督促我改正,这样,在不断的总结中,我的专业水平提升很快。
通过这两年的学习,使我学到了许多关于幼儿教育方面的理论知识,在整个实习教学的过程中,收获了很多,成长了很多!这些理论知识将会给未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我知道自己不能松懈,人活到老学到老。我还需要不断补充知识,充实自己,在实践教育中创新改进方法,对得起社会,对得起孩子,对得起幼师这份神圣的职业!
关于学前教育的心得体会5
一、重在习惯、贵在坚持
其实现在的孩子由于优生优育,智力不会相差很多,关键是习惯。平时我就和孩子说过做任何一件事情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坚持而且要尽力做好,即使是玩某项玩具或学骑自行车、学溜旱冰、踏板车、下棋等。其实这就在培养孩子做事要有恒心和毅力,做事要有上进心。要么不学,要学就应该有责任心尽力学好,至于达到什么程度,那是能力问题,而现代优生优育的孩子中习惯远远比资质重要。
二、家长应帮助孩子共度难关
孩子在学任何一样内容时如钢琴、书法、画画、棋类等都会有一定时期的困难期,家长应该有耐心并鼓励、帮助他一起度过难关。比如说:他在学写字时,我发现他写得不好,我就帮他擦了,可是不小心多擦了一笔,他就大哭。我就耐心地告诉孩子:这个内容是很难,不过你比爸爸妈妈小时候都强,已经在慢慢克服了,并且比前面进步都很大,要是爸爸妈妈练得话,说不定还是你好呢……这一遍你更会动脑筋了,凭这一点就应该给你多加两颗“爱动脑筋星”等等。
三、家长潜移默化重于严肃说教
有些知识我们都是在和孩子玩的过程中慢慢渗透的,从来没有严严肃的像老师上课式的教孩子学什么。比如和孩子出去散步时发现孩子对小树特别感兴趣,我就和他做过这样的游戏:每隔三米种一棵树,15米内可以中几棵树?一棵树据一次可以将树据成几段?据三次可以据成几段?早上吃牛奶时他不愿喝罐装奶粉,我就说这个奶粉营养很丰富,由铁、钙、很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小朋友喝了会很聪明的。每一个孩子都希望自己是个聪明的孩子,于是他就会乐意地喝了。在喝的过程中,我就和他弯了另一个游戏:一罐奶粉398元,两罐是多少钱?他很认真地在思考,掰手指,自立还发出叽里咕噜的声音,我看他眉头紧锁,我就笑着和他说:宝贝,妈妈叫你一个玩这种游戏的方法:妈妈:398接近哪一个大一点的整数?儿子:400。妈妈:那么按照400算的话你多算了几块?,两罐你又多算了几元,再减去多算的不就得了……他得知还有这种聪明的算法可乐坏了,一个劲的教我再出几道。
两岁时带他出去玩,快到家的时候,他问:妈妈还有多长时间才能到家?妈妈:大概100秒。儿子:100秒到底是多少啊?妈妈:就是你从100、99、98…这样倒着书,数到0时就到家了。他坐到我的自行车上很专注的在数,做妈妈的根据孩子数的情况可以加快或减慢汽车的速度,以达到100秒的目的。
四、家长应严格把握孩子的兴趣关
家长肯定会发现孩子一个阶段的喜好。就在他特别感兴趣的时候注重引导,效果特别好,其实这也验应了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的老师”。
孩子很小时我就给他讲睡前故事,不管他听懂听不懂。重复多了,他竟然记得了,还装模作样的拿着书读,不料真有很多字会读,有些不认识的字叽叽咕咕带过,我立刻给他指认,并且大大的表扬他会认那么多字。他每当外出登车就会看车站牌上的字、广告字、宾馆、饭店的字问个不停,这是作为家长一定要有问必答,满足孩子的求知欲,效果远远比家长和孩子正儿八经的坐在那学认字好得多。就这样他学会读一篇故事,我就读两篇故事作为奖励他,由此在上一年级前他就可以比较流利的读报纸上的一些新闻了。
在我孩子三岁时他还对数字没有概念。他只记得自己三岁,家里有三口人。可是当家里明明坐着5个人,他也会从12345数过来,可是一当我问他一共几个人?他就说成了三个,可把我急坏了。当时为了让他感受色彩和数字,我把家里的墙上到处都贴上了挂历,突然有一天,他站在床上很专注的在数挂历上的数字1———31,我就拿出了织毛衣的皮尺,他数皮尺上的数字可开心了,于是我借机给他量身高,问他:你有多少厘米高,当他得知自己数对了甭提多高兴了。这是成功的体验法。紧接着我就从玩具市场买来了数字拼图,从此他从10以内的加减法逐步过渡到一年级前会算凑十法的20以内的加法。
可是我作为家长从来没有系统的教他过教材,在他上小学时,我就告诉他,你虽然知道一些知识,但课堂上老师的教学有很多知识和语言是你自己学不到的,一定要谦虚,这样才会不断进步。还有就是在和小朋友一起时也要找适当的时间把自己知道的也说给老师和小朋友们听。
他有时在我带他上学的路上,他就喜欢背诵语文老师教过的拼音、课文、古诗等,我也会在路上和他抢答口算,这样我们都节省时间。有时我特意比他快,让他羡慕,然后告诉她我快的秘诀,引出了上学的路上我们就学完了“乘法口诀”这一内容。
其实目前的教育结果还不能完全说明是否成功,只能作为一个心得相互交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