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我叫刘学智,是胜利油田海洋石油开发公司埕岛中心二号平台副经理,今天能够站在这里,代表埕岛中心二号平台青年集体向大家做汇报,我感到十分荣幸、也十分激动,今天我汇报的题目是《奏响海洋石油开发的青春乐章》。
我们胜利油田埕岛中心二号平台座落在九曲黄河的入海口、美丽的渤海湾畔,它是目前我国浅海海域最大、功能最全的综合平台群,固定资产总值4.2亿元,是胜利浅海埕岛油田的油气集输、电力、管理中心和枢纽,被誉为雄伟壮美的海上钢铁石油城。我们68名平均年龄不足26岁的年轻胜利海洋石油人,担负着原油生产和平台管理的重任。多年来,我们以平台为家,与海为伴、与浪共舞,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与智慧,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一点成绩。自1997年平台投产以来,累计生产外输原油760万吨,天然气2.8亿立方米,转供电4.1亿千瓦时,注水500多万立方米,创产值70多亿元。2004年10月29日,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周强同志莅临埕岛中心二号平台视察,被我们的事迹和奉献精神深深感动,并欣然题词:海洋开发的青春乐章。
下面,把我们的工作和体会简要向领导和同学们做一汇报:
只有在海上平台工作过的人,才能体验到海上平台环境的艰苦,才能体会到常年在海上平台工作的寂寞,才能体会到来自生理和心理极限的挑战
到过油田的人一定会对陆上采油的艰苦工作环境留下深刻的印象。但与海上采油比起来,陆上采油的环境和条件要好得多。中心二号平台离陆地有30多公里,海域水深约20米。由于渤海湾海况气象恶劣,海上工作受风、潮、浪、涌、雾的影响极大,且不说要担负起整个海上油田的油气集输、电力、管理三个中心的重任,单单是海上恶劣的自然环境,对我们这些年轻人来说,就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在全部由钢铁铸成的世界里,盛夏的平台甲板表面温度高达五六十度,人走在上面皮鞋底一会儿就能烫软。一个夏天下来,在平台上工作的职工身上都会被晒脱几层皮。冬季,平台最低气温达到零下20多度,滴水成冰。飞溅的浪花打在平台上,不一会儿就在平台沿上挂起几尺长的冰棍儿。去年冬天,注水流程一条金属软管发生渗漏,注水班班长王绍卫与职工们一起组织抢修,冰凉的海水裹着冰碴子从管线中流出来,浸湿了他的棉手套。工作完成后,扳手、手套和手竟被冻得粘在一起。
海上采油的艰苦对常人来说难以想象。平台职工实行半月一倒班,遇到连续大风天气,二十多天甚至一个月下不了平台是常有的事。由于生活物资定量储备,当风浪太大不能及时补给时,淡水、蔬菜、食品只能“限量供应”。2000年冬天,一场七八级的东北风在海上一刮就是二十几天,储备的粮食眼看就要吃完了,我们只好把每日三餐改成两餐。过了几天,两餐的定量也不够了,我们就把仅剩的面粉熬成糊糊喝。屋漏偏逢连阴雨。此时平台储备的生活用水也用完了,我们每天只能喝经过初步淡化的海水。平台上有个叫郑学利的青工,平时饭量就比别人大,吃不饱肚子不好意思说,就偷偷地喝水充饥。喝多了初步淡化的海水,嗓子干、嘴唇裂,连话也说不出来,但他仍然尽职尽责坚守岗位。等涌浪稍小,交通船送来补给时,那天中午他一顿饭吃了五根炸鸡腿、两碗米饭,还外加四碗面条。
虽然海上采油工作环境艰苦,但最难熬的是寂寞。身处平台,面对鱼不能钓、泳不能游、烟不能抽、酒不能喝的严格规定,对一群活泼好动、精力旺盛的年轻人来说,是极大的考验。有人把平台戏称为“没有围墙的海上监狱”。刚参加工作不久的职工马国力,由于还没有适应海上生活,一次下了平台后和同事们到饭店去吃饭,别人都围坐在桌前,只有他一个人端着饭碗在门口蹲着吃。饭店老板感到奇怪,问他“为什么不坐在房间里吃?”他说:“我想看人”。饭店老板更奇怪了,说:人有什么好看的?马国力说:“我刚从海上平台下来,好长时间没见过这么多人了,在这里就是想多看几个人”。
1998年,工人日报一位记者来我们平台采访,问一个青工有没有对象。小伙子说有啊,刚结婚,还没顾上度蜜月就上了平台。记者提出要看一下他对象的照片,小伙子说没带。记者不信,说你不想她吗?小伙子一下子脸红了,他说带着照片就老想看,越看越想,越想越看,但又回不去,还不如不带。后来,这位记者在报道中写到:“初次登上海上采油平台,对我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人格的升华。”尽管我们身处艰苦的工作环境之中,但我们有着多为祖国献石油的理想信念和以苦为荣、以苦为乐的乐观精神,为了祖国的海洋石油事业,就是吃再多的苦、做出再大的牺牲和奉献,我们也无怨无悔。
作为一名当代的石油人,我们更能体会到国家发展赋予石油人的历史使命,更能体会到我为祖国献石油的激情与豪迈,更能体味到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内涵
石油是国家的经济命脉。为国家多产油,是我们的历史使命,是责任,更是义务。中心二号平台职工在一次次急难险重任务中,始终发挥着青年生力军作用,用自己辛勤的汗水在胜利海洋石油开发史上深深地烙上了青春的印记。2000年12月4日晚,海上突然刮起6级大风,凌晨1点钟,自动化中控室值班人员发现一口日产60吨的高产井突然停产。气象预报第二天风力将增强到7-8级,并持续3-4天。若不及时开井,将给原油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平台经理刘兴奎果断下达命令并带领平台职工乘船去现场恢复油井生产。凌晨1时
30分,当他们穿上救生衣、登上交通船时风更大了。大风擦着海面裹挟着海浪不断向交通船打来。整条船象一匹要挣断缰绳的烈马,在海浪的簇拥下一挣一挣的前进。时间不长,剧烈的晕船反应让他们全部趴在甲板上,一个个呕吐不止、脸色蜡黄。当交通船好不容易靠上井组平台,上下平台的唯一通道,一架近似于垂直的梯子已结满了冰。刘兴奎瞅准时机,一个健步跃上平台,紧紧抱住梯子。一个浪头扑来,冰凉的海水从领口灌进他的全身。顾不上这些,他把冻红的双手贴近嘴边呵了呵气,艰难地爬上平台甲板。问题很快查清,因井下安全阀压力过低,自动泄压停井。随行的职工相继爬上平台,连接管线、打压,口中呼出的热气凝结在额前的发梢上,很快结成了冰,刺骨的严寒冻得他们浑身发抖,他们咬紧牙关坚持着。至凌晨3时,油井顺利恢复生产,挽回经济损失60多万元。
一座海上平台,就是一座“铁人精神”的丰碑。海洋石油人在一次次生与死的考验面前,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这句话的涵义。2003年10月6日,一场50年一遇的台风突袭了渤海湾。12级的狂风掀起5米多高的巨浪,排山倒海般向平台打来。钢铁铸成的平台在咆哮的大海面前显得那么弱不经风。平台栏杆被浪打倒,平台甲板被撕裂开好几处大口子。为了巡查输油管线和紧固平台上可能活动的设备,确保原油平稳外输和国家财产不受损失,输油班职工张明雷和同伴们急中生智,大家用安全带相互连成一串,把安全带扣系在保护栏上,每挪一步就移动一下安全扣,冒着生命危险坚持正常巡线。机电班职工赵峰为了不让电缆夹层渗水,不顾寒冷,脱下棉衣堵住甲板缺口。狂风和海浪没有吓倒我们,在死亡和挑战面前,我们这群年轻人肩并肩,手挽手,与天争,与浪斗,用信念和意志战胜了风暴潮,使国家财产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我们中心二号平台也经受住了一场严峻的考验和洗礼。
在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面前,每个职工都能摆正位置,自觉为海上石油事业无私奉献。机电班班长刘仁刚是一个浅海石油开发初期参加工作的年轻的“老海洋”。长期的海上工作使他患上了风湿性关节炎,但他从不喊苦叫累,仍然坚持出海。盛夏的.夜晚是他最难熬的日子。2004年8月的一个夜晚,劳累了一天的小伙子们早已进入梦乡,但刘仁刚却翻来覆去睡不着,同宿舍的职工赵峰半夜醒来,朦胧中看到刘仁刚站在床前,正在往嘴里塞着什么东西。赵峰十分纳闷,刘师傅,你在干什么?拉开灯一看,刘仁刚正满脸大汗地嚼着干红辣椒。刘仁刚不好意思地笑笑说,关节炎病又犯了,嚼点辣椒疏通疏通血脉,驱驱潮气。赵峰的眼眶一下湿润了。这样的事例,在中心二号平台这个青年集体中还有很多很多。他们没有多少豪言壮语,没有多少闪光的事迹,只是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年华。
作为新时代的海洋采油人,只有拥有知识与技术才能更有力量,只有勇于探索、大胆创新才能创造出辉煌业绩,只有不断地拼搏超越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浅海石油开发在国内外都没有先例,无成功模式可循,无经验可借鉴。平台投产交给我们管理的时候,很多设备有的听说过没见过,有的甚至根本就没听说过。投产初期,油井生产出的天然气经过分离器简单分离后,直接排空烧掉,造成极大的浪费。在我们的建议下,公司从美国引进了两台天然气压缩机组,将海上的天然气处理后直输陆地。这两台机组设备技术复杂,自动化程度高,其性能处于国际先进水平。调试初期,该设备一直无法正常运行,三名外方技术人员天天盯在调试现场也束手无策。他们着急,我们更着急。因为设备闲置一天,就会造成国家资产的无形流失;设备早投产一天,就可以为国家创造更大的效益。于是,我们集中平台所有技术人员,决定全力以赴帮助外方技术人员解决难题。不知从哪下手,我们就划分机械、电力、仪表、自动化等几个攻关小组;英语基础底子薄,我们就借助工具书,逐字逐句地把资料翻译过来。那段时间,我们白天忙调试,晚上忙学习,没白没黑地连轴转,有时饭都顾不上吃一口。经过近一个星期的不懈努力,我们终于找到了症结所在。由于该设备自动化灵敏度非常高,运行中压力、温度、PLC逻辑控制等任何一个监控点与设计程序不符,就会自动保护停机。将结果告诉外方技术人员时,他们根本不相信我们。但自己又查不出故障原因,只好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根据平台职工提供的测试数据修改程序,结果调试运行一次成功。这时,外方技术人员惊呆了,他们没有想到我们用了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就解决了难题。临下平台,三名外方人员依次与我们紧紧拥抱,用他们最真诚的方式表达他们的敬佩。
对于一个拥有上百台(套)大型设备的平台来说,要实现平稳运行离不开严细的管理。2002年,一家外国公司在渤海湾畔投产了一座合资大型采油平台。为拓宽平台职工的管理思路,学习外方平台先进的管理经验,我们打算组织职工前往该平台参观学习,但最终被外方以影响安全为由拒绝了。这件事刺激了我们,别人瞧不起咱们,咱们偏要做出个样子给他们看看。我们借势在平台上开展了“创建学习型平台,争做知识型青年”活动和“咱们工人有技术才能更有力量”大讨论活动,积极引导职工树立“卓越源自精细管理”的理念,时时处处突出细节管理,从小事抓起,营造平台精细管理的氛围。严细管理促进了平台管理水平的提高,使平台实现了连续八年安全生产。山东省、中石油、中石化领导、中科院和工程院两院院士,石油石化系统内外多家单位累计2000余人次到平台参观。去年12月的一天,那个合资平台一行人到我们埕岛中心二号平台参观学习。当他们登上我们的平台后,看到如此复杂的工艺流程和设备,看到如此整齐划一的平台现场,特别是看到如此年轻的青年团队,他们禁不住翘起了大拇指。
这几年,平台的工作、生活条件得到了改造,各
级领导节假日经常深入职工家中和平台上慰问,解除了职工的后顾之忧,使职工始终保持了旺盛的精力和昂扬的斗志。中央电视台《当代工人》栏目专门在平台上作了一期反映职工工作、生活的现场采访,职工的先进事迹还被改编拍摄成八集电视连续剧《海上圣火》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我们中心二号平台还先后获得了山东省先进青年集体、山东省杰出青年文明号、山东省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中石化文明建设先进集体、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先进单位等近30项荣誉称号。尤其令人振奋的是:在我们的不懈努力下,今年4月份,我们埕岛中心二号平台被团中央授予“全国青年文明号”。
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我们胜利油田埕岛中心二号平台集体是一支年轻的队伍,更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团队。为了祖国的需要,我们愿意把根更深地扎在祖国的蓝色国土里,为了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的新山东,为了祖国的石油事业,我们将用新时期青年石油工人的青春和热情奏响海洋石油开发的新乐章!
谢谢大家!
【奏响海洋石油开发的青春乐章演讲稿范文】相关文章:
青春的乐章作文01-02
奏响青春的旋律作文08-23
青春的海洋作文12-18
雨的乐章,心的呐喊09-07
春天的乐章作文3篇12-07
雨的乐章作文(5篇)09-06
雨的乐章作文(3篇)06-25
爱的乐章作文(2篇)11-24
爱的乐章作文800字11-24
立足岗位 谱写时代乐章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