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汇报

2017-04-15 情况报告

关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有关情况汇报

单以栋

一、关于“双强”型村干部队伍建设

全区现有129个农业村居(其中南洋10,青墩18,新兴14,永丰13,张庄9,伍佑10,步凤24,便仓12,城郊14,开发区5),村干部727人,现建村党委16个,村党总支113个,专业党支部475个,“双强”型村党组织书记129人,“双强”村干部563人,占村干部职数的67.8%。去年三月下发了《关于大力实施“三百工程”,推进农村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城委办(2003)85号]提出实施“三百工程”,“三百”指:培养100名致富大户、民营企业主成为“双强”型村干部;扶持100名在职村干部上项目、办实体,投资参股等途径,达到“双强”要求;招引100名亭湖籍在外创业人员回乡创业、兴办企业。通过去年努力,较好地完成了“三百”一期工程,将182名致富大户、民营企业主培养为“双强”型村干部;扶持102名在职村干部上项目、办实体,投资参股等途径,达到“双强”要求;招引102名亭湖籍在外人员回乡创业、兴办企业,将其中59名人员纳入村级后备干部培养。伍佑、步凤、便仓三镇去年将82名民营企业主、致富大户培养成“双强”村干部,扶持17名村干部上项目办实体达到“双强”要求。今年初,区委下发了《关于组织实施“三百”二期工程,掀起全民创业热潮的实施意见》,继续强势推进“三百”二期工程,1—8月份将69名致富大户、民营企业主、农民经纪人培养为村干部;将111名在职村干部通过上项目、办实体,培养为“双强”村干部;招引76名在外人员回乡创业,将其中39人纳入村级后备干部培养。

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1、抓目标规划。出台了《关于加强“双强”型村干部建设的意见》,提出了三年推进目标,今年“双强”配备率必须达到80%,明年达到100%。建立了“双强”型村干部承诺上岗、任期目标制度,诫勉谈话、引咎辞职制度,实绩考核、记载制度,强化对“双强”型村干部的管理。去年、今年初将“双强”型村干部建设目标分解到各镇(城郊、张庄街道、开发区),签订责任书,把目标规划分解到镇、村,落实到基层。2、抓推进进度。建立“三百”工程月报制度,定期通报,将“三百”工程完成情况列入镇领导班子年度考核内容,强势推进。实施镇领导班子成员与“双强”对象结对帮培制度,提高“双强”型村干部建设组织化程度。3、抓作用发挥。建立了“双强”型村党组织书记季度实绩公示,着重对129个村居“双强”书记参加村(居)重大活动,带头富、带民富,发展社会事业等四方面情况每季度在村务公开栏中进行公示,同时对“双强”型村书记作用发挥情况进行通报。对发挥作用不够好,忙于自身业务、难以过问村里事务的24人,结合村级党组织设置改革作了调整,改任总支副书记,继续请他们“出点子、理路子”,做好招商引资等工作。出台了《关于双强型村党组织书记实绩考核激励的若干办法(试行)》,先后对作用发挥好、实绩突出的6人明确为副科级或进入乡镇(城郊)领导班子。4、抓后备源头。我们结合农村发展党员三年规划,在层层推优的基础上,选大户、培大户;同时眼睛向外,做好引才、荐才工作,对在外创业有成人员请他们回乡创业,在已回乡人员中,选择优秀分子纳入后备培养,建立了877人的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为“双强”后备队伍提供了源头活水。加大对村级后备干部队伍的培训力度,发挥区、镇、村三级教育网络作用,分层次开展理论教育、专业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层次。5、抓典型示范。组织开展评选十佳“双强”型村干部、十佳“双强”党员示范户、十佳“双强”党员示范基地的活动,编印了《产业链上红旗艳》一书,收录了34名发挥作用好的“双强”型村党组织书记、村干部的典型事迹。在“七一”前并组织宣讲,进一步放大效应,形成导向。

二、关于“凤还巢”工作

我区“凤还巢”工作启动较早,在去年推进的“三百工程”的“百引”工程就是“凤还巢”工作。去年,通过实施“百引”工程,共招引亭湖籍在外创业人员193名回乡创业,创办项目193个,总投资5.8亿元,其中投资500万元或两年内形成500万元销售的项目87个,总投资达4.7亿元;今年1-8月份,共招引投资500万元或两年内形成500万元销售的“凤还巢”项目53个,总投资达2.54亿元。

1、调查摸底,健全台帐。通过媒体宣传和召开各级会议进行全员发动;通过组织专门人员,分工到村组,进行挨门逐户、沉底盖边的排查,对全区外出人员的自然情况、从业状况、地区分布等进行逐一了解;通过信函和电话联系,了解和核定外出人员的创业情况,建立了《亭湖区在外创业人员名册》、《亭湖区已回乡创业人员名册》、《亭湖区2004年计划回请人员名册》等系列台帐,根据招引情况对名册按月进行滚动调整。

2、分解目标,做到“五引”。一是明确目标“引”。对“凤还巢”工程,我区根据市目标要求和区实际情况,确定2年内招引“凤还巢”对象目标120名,确保完成100名;今年目标70名,确保完成50名。根据各党(工)委的实际情况,进行分解细化,按月推进。二是营造氛围“引”。为增强在外创业人员对回乡投资兴业的热情和信心,各党(工)委利用会议、简报、慰问信、广播等手段,深入宣传发动,营造浓烈氛围,对“凤还巢”对象的典型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表彰,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业热情。三是亲情感召“引”。各基层党组织,将在外创业有成人员的亲朋故旧等关系疏理出来,利用之间关系,引导创业有成人员回乡创业,报效家乡。通过节日走访、召开座谈会、邀请回乡等形式,介绍家乡的巨大作用、区位优势、产业特点、招商重点、投资环境、优惠政策等,与他们共商家乡发展大计。通过叙乡情、谈亲情、话友情,使在外人员充分感受到家乡人民求贤若渴的迫切心情和诚意,进一步坚定他们回乡创业的信心和决心。四是培植载体“引”。引凤还巢,需要培植载体、种好梧桐。为使在外创业的“金凤”有巢可还、有树可栖,各党(工)委根据本地实际,对闲置土地、厂房、学校等进行调查摸底,建立台帐,为“引凤还巢”打下基础。对本地区现有的产业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招引“还巢”项目进行配套或发挥产业集聚效应。五是强化服务“引”。通过创设优良的政策环境、服务环境和创业环境,吸引外出人员回乡创业。象服务外来投资商一样,为回乡创业人员提供快捷、便利的服务,由项目落户地负责项目申报、厂房建设等一条龙服务工作。

3、强化责任,实行“三制”。一是责任制。区委和各党(工)委主要负责同志签定《“凤还巢”工作责任状》,进一步强化主要负责同志和有关负责人的责任,明确要求各党(工)委今年年底前必须招引投资500万元或两年内形成500万元销售的目标数,并将完成情况列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对完成任务的领导班子和工作实绩的单位和个人将进行表彰奖励,对完不成任务的单位,年终不得评为先进,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直接责任人不得参加评先和评优。二是联系制。在建立区四套班子分工联系的制度上,建立组工干部、科级干部联系回乡创业人员制度。区领导干部、组工干部联系到党(工)委,落实到村;党(工)委科级干部按分工联系到片、村,落实到人。对计划回请的人员,一一落实责任,有目标回请时间和回请责任人,责任人必须有副科级以上干部。要求各责任人保质、保量、按时完成规定任务。三是月报制。各党(工)委每月25日前用软盘上报已回请人员情况和计划回请人员动态,区委组织部按月予以通报,通报发至区两套班子领导和各党(工)委主要负责同志。区委主要负责同志在5月份的“三百工程”情况通报上作了批示:要求“各块要重视此项工作,必须实实在在地抓,不准搞形式,图虚名。”区委主要领导的批示转发后,极大地推动了全区“凤还巢”工作的深入开展。

“凤还巢”典型

侍成华,2003年从江阴回家乡南洋镇,投资2000万元,创办了盐城华泰纸业有限公司。二期工程竣工投产后销售收入可达1.2亿元,利税可达1000万元。

宁文,2002年从日本回乡创业,投资1000元创办拓诚文化用品有限公司,主要生产信封装饰礼品,产品全部销往日本,吸纳了120人就业,2003年销售达1200万元。

祁亚明,2004年从泰州回家乡青墩镇,创办新科达机电制造有限公司,总投资1499万元,已完成投资1050万元,1000平方米和800平方米的两幢主厂房已竣工,20多台机器已安装完毕,设备性能正在调试,其中部分机器已试产,预计7月可投产达效,形成税收。另一幢800平方米的厂房钢架正在焊接之中,2年内销售收入可达3000万元。

陈志强,原在西藏创业,2003年底回家乡便仓,创办唐古拉工艺制品厂。该公司占地13亩,一期工程投产500万元,目前近3000平方米的厂房正在施工中,办公楼准备动工,整个工程完工后年销售近千万元,利税超百万元。

凌海波,原在罗马尼亚投资,2004年5月回乡创办盐城市豪杰制衣有限公司,总投资500万元,购买了1000多平方米的厂房,用工110人,现已投入生产,年实现销售可达1000多万元。

李伟,原在常州创业,今年6月份,回乡创办盐城森德纺织有限公司,已新建三幢厂房,计2250平方米,目前正在实施附属房建设和机械设备进场,预计今年9月份可投产达效,一期投资共1000万元,2年内销售收入预计有6000万元。

在这些典型的带领下,一大批在外创业“能人”回到家乡,一大批“凤还巢”对象从弱到强、从分散到集聚,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三、关于农村党员“亲情联动”活动开展情况

“亲情联动”的核心是“结对帮扶”。“亲情联动”的方式要实现两个转变:从生活帮困向项目带动转变,从扶贫帮困向扶持创业转变。今年我们亭湖区主要抓了三方面工作:一是分类指导,分块推进。对全区8164名农村党员进行调查摸底,建立台帐。对先富党员,争创“双强党员示范户”,打造农村党员带领群众创业的示范群体;对50多以下有项目基础的985名党员开展学一门技能、上一个项目、转移一名家庭劳动力的“三个一”活动,提高致富能力;对596名建国前老党员逐一落实“双强”党员和非党致富大户结对帮扶,对低于当地平均生活水平的306户老党员家庭,实行“双结对”,还落实区、镇机关党员干部结对帮扶。二是创新方式,抓实措施。具体做到“四联四扶四助”。一是在“联”上下功夫。主要是创新帮扶联动的形式:⑴实行机关干部结对——上下联。区“亲情联动”活动领导小组每年初以文件形式,明确区四套班子成员、区镇两级机关干部与全区农村建国前老党员、困难党员、特困农户、城市特困家庭“一对一”“几对一”帮扶,对建国前困难老党员各镇党委还明确一名班子成员作为帮扶责任人,安排一名镇机关干部作为项目联系人,做到帮扶联到户,责任联到人,措施联到位。⑵明确“双强”党员干部帮扶——户户联。在全区农村排出626名“双强”村干部、党员与建国前老党员、困难党员、特困农户实行户对户帮扶。张庄街道“双强”党员,草莓大王张长江,利用自己种植草莓致富的优势,帮助建国前老党员王传来儿子种植草莓,并带动周边20多户农户种植草莓,使每户人均增收1785元,户户联,联出“致富经”,实现户户增收。⑶发挥特色产业带动优势——产业联。我区围绕创树“一镇一品、一村一色”为目标,注重培大、培强特色产业,以特色产业为纽带,优先吸收建国前老党员子女、困难党员、特困农户加盟,带动农村贫困群体致富。南洋镇倾力打造“萝卜之乡”,三洼村委王宏群率先创办萝卜协会,投资10多万元建起库房,将注册的“三星”牌农产品销往上海、宁波等地,一组的建国前老党员陈金扬在他的带动下,投资2.5万元上大棚、长蔬菜,“小萝卜”带动了全村600多户农户,户户种蔬菜,天天奔市场。张庄街道的葡萄业,新兴镇的花卉、养殖业,青墩的脱水蔬菜、雪菜等特经、特养业等产业,带出了老党员、困难农户致富的'新天地。⑷强化龙头企业聚合效应——企户联。龙头企业带动力强、聚合度高,抗市场风险能力强,在“亲情联动”中,我们抓龙头企业,以“公司+老党员子女+农户”方式,带动百家千户脱贫致富。张庄被誉为“齿轮之乡”的张庄街道有40多家齿轮企业,千万元销售的有8家,吸引周边村近4000人进厂打工,户均1.8人,全街道17户建国前老党员家家都有子女进厂,优先解决30多户贫困农户子女就业。永丰镇羽佳塑造制品有限公司拥有东南亚最大的注塑机,300多亩的厂区吸收500多名农民就业,吸引附近8名老党员子女到企业打工,先后出资几十万元支持公益事业,并且带动塑料回收业。企户联,联出一条产业链,带动农民致富奔小康。二是在“扶”上求实效。⑴在思想上扶志。“扶贫更要扶志,输血更要造血”。针对建国前老党员、困难党员、特困农户和城市特困家庭的现状,着力引导他们正确处理好外因、内因关系,变“等救济”为“要致富”,帮助他们树信心、立大志、创大业。便仓镇便仓居委会有一户困难党员,丈夫常年患病,妻子小病不断,家中一贫如洗,生活无望,该居委会主任助理、共产党员卞冬云几次登门劝导:人不能丧志,穷有穷根,富有富源,只要有决心,就能甩穷根!帮助他们筹资2万多元办起百货店,在“冬云批发部”倾力支持下开张了,多病的丈夫还能帮助照应门面,现在他们家的年收入已达万元以上,他们逢人就讲“人穷志不能穷,创业先立志”。⑵在能力上扶技。在农村,我们全面启动“农村党员素质更新工程”,围绕“一人学一技”,以大培训带动农村困难党员、特困农户种技素质的提高。去年,区镇两级联动,举办了农村“星火项目”、农产品无公害生产、畜禽养殖、花卉苗木栽培等各类培训班27班次,参训人数7800多人,吸纳老党员子女、贫困党员、特困农户近1000人参加,并刻录《致富三十六计》1000多盘下发到各村,组织观看。在城市,我们重抓就业培训,举办机械、纺织、缝纫等各类培训班15个班次,参训1794人,对特困家庭人员实行免费就业培训。⑶在生活上扶困。对生活帮扶我们明确要求结对对象每年捐助钱物,农村不少于500元,城市不少于1000元。生活帮扶重点突出“解难”,帮助解决建国前老党员、困难党员、特困农户、城市特困家庭的燃眉之急。去年洪涝灾害过后,我们把建国前老党员、困难农户灾后建房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实行责任、资金、建设三到位,使特困户在入冬前全部搬进了新居。⑷在项目上扶资。“亲情联动”既要生活上解难,更要脱贫,实施项目带动,扶持资金。去年全区实施农村建国前老党员帮扶项目44个,落实帮扶资金18.6万元。新兴镇对老党员致富项目实行“五个一”筹资办法,即“上面要一点,银行贷一点,帮扶大户借一点,结对干部捐一点,有条件的村贴一点”,帮助9户老党员上项目,取得了较好的收益。永丰镇永西村建国前老党员范维楼儿子范龙标想办一家小型铸造加工厂,面临厂房难落实、资金难筹措的窘境,镇党委多方为其协调联系,最终选定陈台村境内交通便利的一家闲置厂房作为厂房,并为其协调贷款5万元,使小厂顺利度过难关,2003年当年开始赢利。三是在“助”上求突破。主要开展三“助”:⑴助医。对因病致贫的贫困党员、困难户,积极开展助医活动,为他们解决“看病难”问题,在推行农村合作医疗过程中,对建国前老党员、特困农户进行扶助,部分镇减免他们个人缴纳部分,定期为建国前老党员进行体检。⑵助学。对特困农户、城市居民子女入学实行扶助,减免费用。去年年底举办了“爱心献学子、共度欢乐年”资助特困生活动,对50名特困学生进行捐助,捐助资金2.5万元。⑶助就业。让老党员、贫困户脱贫,关键要解决“饭碗”,加大就业扶助力度。新兴镇同心村坚持“以工兴村”,村里5家企业吸纳村民近700人就业,实现“老党员户户小康,村民家家致富”,人均收入4900元。城郊村办工业更是火红一片,带富一方,实现村民普遍就业,所有建国前老党员都被企业聘为“党日活动”顾问,每年享受1000元的“功臣钱”。在社区去年开展“亲情联动再就业援助”,为特困家庭提供就业岗位198个,实现114人再就业,举办了6场下岗职工专场招聘洽谈会,先后提供就业岗位1400多个,有200多名下岗职工签约实现再就业。亭湖街道在全市率先建起了“爱心超市”,为低保家庭提供定额免费、扫需自选的基本生活用品和低价的商品服务。

三是立足长效,健全机制。“亲情联动”向机关、社区、非公企业拓展后,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必须创新机制。一是抓督查,建立责任机制。开展“亲情联动致富”活动关键在镇、街,落实在村居、社区,在工作中我们建立区直、镇街、村居和社区三级责任体系,与全区“四帮”(机关帮基层、干部帮职工、党员帮群众、强村帮弱村)活动有机衔接,建立“三个一”的督查机制:每双月通报一次、每季度专题会办一次,每半年组织一次“亲情联动”项目观摩。二是抓典型,建立创评机制。在开展活动过程中,我们重抓典型培植、宣传,发挥示范引导作用,建立三类创评机制:在帮扶机关单位、机关干部开展评选“先进帮扶单位”、“优秀帮扶工作者”;在结对帮扶的“双强”党员中评选“双强党员示范户”、“示范责任区”、“示范基地”;在被帮扶对象中评选争当“党员发展之星”、“创业标兵”等活动,通过创评,增强帮扶单位、帮扶人的责任意识,激发被帮扶对象的创业意识,提升“亲情联动致富”活动层次。三是抓保障,建立服务机制。对建国前老党员子女致富项目实行贷款贴息“绿卡”制度;对困难党员、农户致富项目实行“一站式”服务的“绿灯”制度,在土地流转、项目用房建设、电力配套等方面提供便捷服务;党员创办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积极向省、市部门申请重点扶持,青墩镇恒鼎脱水蔬菜、新兴镇的富大草鸡煲等3项被列为重点扶持项目。四是抓互动,建立双赢机制。通过创新帮带模式,构建“共富”利益共同体。永丰镇联盟村总支副书记,养鸡大户徐洪海在帮助建国前老党员施昌英两个儿子和周边30多农户发展养鸡业,无偿提供技术、信息和产、供、销一条龙服务的同时,自身业务也得到了壮大,光销售鸡饲料每月达到上百吨,不断吸引着周边乡镇农户的加盟。

四、关于村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规划和党组织规范化建设进展情况

全市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会议以后,我们围绕市委冯书记提出的“全面规划、全民创业、全面发展,加快实现全面小康”目标要求,对照四大项18项“全面小康村”的指标体系,对全区129村居进行调研,按照“全面部署,重抓试点,分步推进”要求,推进小康示范村创建工作。一是面上发动,舆论先行。8月7日召开了全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座谈会,农村十大块党(工)委主要负责人就创建小康示范村进行座谈交流,签订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目标责任书”,各村(居)在村务公开栏进行“小康示范村创建情况公示”,对照18项指标差距在哪里?创建措施有几条?全面达小康时间要几年?做到创建小康示范村村干部胸中有谱,村民心里有数。二是抓好试点,典型引路。各镇选择2个以上村进行全面规划试点,邀请建设规划部门按照近期、中期、远期三个时段,着手编制全村社会经济发展规划,重点抓好中心村、工业集中区、农田保护区和村内道路网络规划,用好的规划凝聚群众一年接着一年干,引导干部一任接着一任抓。三是全面部署,分步实施。按照村级经济实力和地域位置,各镇拿出总体创建规划,分步启动,争取用两年时间,基本完成村一级规划工作。

我区是一个城乡复合型区,社会经济发展不够平衡,基层党组织建设尤其是阵地建设也存在不平衡现象。围绕规范化建设,我们提出“好的要提档升级,差的要规范达标”,编印了《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指导手册》,提出了基层党组织建设“硬件达标、台帐齐全、制度规范”,达到“八有”要求。在坚持规范化的前提下,制定切合自身实际的个性化制度。目前这项工作正在推进中,60%以上的基层党组织达到规范化建设的要求。

以上汇报,不当之处敬请各位领导和兄弟县市区组织部领导批评指正。 

【关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有关情况汇报】相关文章: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汇报04-15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情况汇报04-15

xxx乡基层组织建设情况汇报04-15

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情况汇报04-15

农村基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农村社区建设情况汇报04-15

关于加快城市化进程有关问题的情况汇报04-15

国土资源局关于开展土地整理有关问题的情况汇报04-15

关于增加群众收入的情况汇报04-15

关于维稳工作的情况汇报04-15

区法院落实人民陪审员制度建设的情况汇报 贯彻落实周部长“话”要求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