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的实习报告

2021-01-31 实习报告

  在人们素养不断提高的今天,报告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报告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测量的实习报告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测量的实习报告 篇1

  一.实习过程:

  在大学里,我们所学习的土木工程测量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测量实习对培养我们的思维和动手潜力、掌握具体工作程序和资料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对将来投入到工程建设工作中,投入到未来的工作中都将是受益终身,在学校和院系的安排下,我们土木工程专业安排了为期一周半的实习过程,下面我将就我们本次实习的目的及过程,实习心得和推荐叙述如下:

  二.实习目的:

  1.熟练掌握常用测量仪器(水准仪、经纬仪、)的使用;

  2.掌握导线测量和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和计算方法;

  3.掌握经纬仪与绘图板协同画碎部点。

  三.仪器及工具:

  1.导线测量每组领用经纬仪(带脚架)一台;

  2.水准测量每组领用:DS3水准仪(带脚架)1台,水准尺1对,水准测量手簿1本;

  3.碎部点测量每组领用绘图板一块,量角器一块和图钉若干;

  4.自备:铅笔(3H或4H)、橡皮擦、直尺。

  四.实习原理:

  利用经纬仪进行小地区的行的测量和地形图的绘制。

  1:平面控制测量方法的方法和原理;

  2:四等水准测量的方法和原理;

  3:视距测量的方法和原理;

  五:实习具体过程

  平面控制测量的基本过程:

  ①踏勘选点

  现场选图根点时应注意的事项:

  1.导线点应选在地势较高、质坚硬、长期保存和便于观测的地方;

  2.相邻导线点间通良好,便于测角、量边;

  3.导线点视野开阔、控制面大、便于测绘周围地物和地貌特征点;

  4.导线边长应大致相等,避免过长、过短,相邻边长之比不应超过三倍。

  根据我校教工区的地形状况我们选了五个闭合图根点,这五个点均满足以上要求。

  ②外业测量

  外业测量可分为角度测量和边长测量。

  在进行边长和角度测量之前我们应先对经纬仪进行检查:

  1.照准部水准管轴应垂直于竖轴;

  2.望远镜视准轴应垂直于横轴;

  3.横轴应垂直于竖轴;

  4.十字丝竖丝应垂直于横轴。

  在确保以上条件的状况下我们便开始了测量工作。

  另外在进行测量前应测出仪器的竖盘指标差。竖盘指标差的测定方法是在测地任找两点A、B,先将经纬仪安置好、整平。然后将经纬仪打到盘左,对准目标A读出水平盘读数。再将目标对准另一目标B读出数据。再将经纬仪打到盘右找到目标B读出数据,然后逆时针打回A读出数据。根据公式,计算出指标差X。

  六.下面我将用我自己的语言,写出我这次实习过程中的实习过程和本次实习的亲身感受心得,具体表述如下:

  本次实习我们从20xx年6月18日早开始----6月27日晚结束,6月18日清晨我们开了实习动员大会,老师详细的讲解了本次实习的主要资料,包括图根控制测量和地形图的测绘以及地形图的整饰。并在九点种领取了仪器,下午2;30分我们开始了踏勘选点,选点位置在西南是有大学教工区附近进行踏勘选点,我们的选点处比较平坦,但建筑物较多,花草树木也比较多,造成各点之间的相互通视状况也不大理想,给我门测量带来了必须的不便,难度增加,但是在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之下,我们进行了选点,开始我们的选点不是很合理,之后在老师的明白下我们作出了最后的选点,选出5个控制点,选点时注意所选点的通视效果,以及两点间距离的控制,要求做到按1:500的比例尺绘图在200m×200m范围之内,选好点后用油漆做好标记,作为图根控制点。选点后对各图跟控制点进行了详细的测量,其中主要是水平角度的测量和导线距离的测量,在测量过程中我们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并熟练的掌握了经纬仪的使用方法,尤其是水平角度的测量,采用测回法,消除2C误,以及横轴误差,刚开始的角度的测量给我们带来了必须的难度,由于仪器的使用不是很熟练,仪器又有写破损,最后还是调换了仪器,才识的测量的结果真确,在允许的

  误差范围之内,同时小组其他成员进行即及时的记录,之后又进行了两点之间距离的测量,记录标尺的上、中、下丝读数,并作好记录,连续进行了5可控制点的测量,这样我们大约测量了一天半的时间,之后我们进行了四等水准测量,进行了水准仪的使用,进一步熟悉四等水准测量的过程,简单叙述为:整平、后前前后、黑黑红红,之后我们进行了内业的计算工作,进行角度的评差和距离的评差,在内业处理过程中,小组成员互相配合做完了内业的计算,计算时角度一律取至秒,边长,坐标增量和坐标一律取到毫米,并对所评差看是否超出角度的闭合差容许值超限,以及距离闭合差是否小于1/20xx,如果不符和要求,则应分析原因进行反工重测。

  实习的第二步是进行碎部的测量,之后进行地形图的测绘工作,首先是准备工作,准备画图仪器和画图板。这时把第一步测得的控制点按照1:500的比例落在图纸上,并注意比例的安排和图幅的合理分配,以便下一步的碎部点的绘制。之后便开始了碎部的测量,碎部测量主要是角度的测量和距离的.测量,从而进一步熟悉经纬仪的使用,采用视距测量测取距离和竖直角度,同时把每个测量数据记录在记录薄上,作为基本数据,之后对数据进行处理,并逐步的开始展绘控制点,根据控制点的坐标将其展绘于方格内(一张200m×200m的图纸是进行展点),在能够观测到待测碎部点的控制点上架设经纬仪,在碎部点处设置对碎布点进行观测,然后利用视距测量测量两点之间的距离报给绘图员,由绘图员根据1:500的比例经过计算在瞄底方向在图纸上准确的绘出,如此进行直到所有碎部点测量直到所有碎步点测量完毕,并将每一个点都绘制在图纸上,对于观测困难的碎部点,采用支点线的方法进行测量,由两左右测回观测确定支导线线上支点的坐标后,将支点等同于控制点进行如前的观测与展绘,展绘好后进行角度和边长检查。最后进行地形图的整饰,一些标志性的地物标记在地形图上面,准确表达出彼此之间的关系。

  在整个过程中,提前复习相关的知识,并做到准确熟悉的使用经纬仪和水准仪。每一天手工后,回到寝室进行实习日志的书写。记录当天实习的资料和收获!

  最后便是进行实习报告册撰写。

  七、实习心得

  本次实习目的是熟练掌握常用测量仪器(水准仪、经纬仪)的使用以及掌握图根控制测量、导线测量、四等水准测量等外业测量的的方法步骤以及内业的计算方法。培养我们的实践动手潜力,充分锻炼我们在测量工作中的各发面潜力的培养,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以及对课堂上所学知识进行进一步的深化和理解。透过本次土木工程测量实习,我有所收获,当染也发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下面先谈一下我在本次实习过程中的收获。

  第一,在专业知识掌握方面;

  收获主要是对仪器的使用有了进一步熟练掌握和数据计算整理潜力的进一步提高,个性是透过实际操作,平面控制测量的方法与步骤,透过这次实习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对中整平,增强了自己的业务技能,这主要是因为在这次实习中透过对经纬仪的超多应用,熟练了经纬仪对中整平的步骤,对经纬仪整体有了进一步的熟练,比如在粗平过程中能比较够熟练地透过调整支架比较迅速地完成粗平,单这一个过程就比以前快了很多,从而大大减少了对中整平仪器所需时间。

  第二,在数据计算处理整理方面的潜力有所增长;

  在这次实习中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以前接触的数据都不是透过自己实际测量得到的结果,整理时往往误差都在允许范围内,这次透过自己的实际测量练习得到的数据由于种种问题有些是超出误差允许范围的,数据计算整理是一项很繁琐的工作,需要我们在整理计算的时候要格外认真留意,同时,也有很多方法和技巧也是能够用来避免因为整理计算而出现结果的错误。首先在数据记录中要做到清晰、清楚,因为我们数据的整理是在一天的工作完成后进行的,由于数据量很大,如果记得不够清晰往往找不到数据或者分辨不清楚记录的数字。另外在记录数据的过程中要随时检核数据是否可用,免得再最后整理时发现误差过大而耽误工程进度。在计算数据时能够透过多种数学手段来边计算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如果时间允许能够先由一个人计算数据再由另外一个人来检核。本次实习进行了超多基准测量,虽然仪器i角误差很小,但往往都存在,在进行前后视距读数时尽量要是前后视距基本相等,这样才能使数据更准确,然后再向整个区域进行扩展,在选点时要尽量找在各个方向通视效果好的点,个性是要注意建筑物周围植物的影响,进行每一天的工作前要有详细的计划,对各个点进行有规律的编号,并对每个人的工作进行明确分工,在实际测量时要有

  一个顺序,切忌随意设站测量。数据记录要清晰准确,最好每一天都是固定的人来记录数据,这样能更好保证数据的清晰和记录格式的统一,数据记录人员要和读数人员有密切配合,相互提醒,每个数据各报一遍以确保无误透过这次实习,我有一个很大的感受就是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第三,透过本次实习我的出许多的经验教训;

  实习是大家共同合作完成的任务,光凭借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队员之间需要密切的配合,着样使我深深的意识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没有团队精神我们是不能成功的按时完成任务。

  对数据的处理上使我体会到,在作数据处理时必须要本着严谨态度,其实在生活中和在其他科目的学习过程中,这种态度也是十分重要的。

  三、对实习的推荐:

  1、对院系的推荐:

  在我们实习过程中,因为刚开始仪器的破碎程度较为严重,给我们最初的测量带来立极大的不便,依次期望院系能够改善我院仪器的质量,以保证我们的师弟师妹能够友谊个更好的实习条件。还有一点就是我们实习课程的安排不是很合理,尤其是赶上毕业生答辩,其他门课程考试也个性多,一致导致很多同学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实习过程中来,以至实习效果没有到达预期的效果和目的,因此推荐院系能够在下学期中能够作好实习时间的和安排,不但能为我们的实习老师带给更多的时间来给我们进行指导,从而为下一届师弟师妹门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条件。

  2、对老师的推荐

  我们都很理解老师比较忙,对我们得实习不能全身心的进行管理和指导,但是我们真心的期望老师能抽出更多的时间来指导我们的实习,只有这样我们的实习才能进展顺利,取得预期的效果,同学们在实习过程中才能真正的有所收获,实现本次土木工程测量实习课程安排的实际好处!

测量的实习报告 篇2

  1 作业过程

  1.1 GPS静态测量

  GPS静态测量首先要选点并布设网型,点要选在开阔、无遮挡物、无电磁波干扰、交通方便的地方,以保证对卫星的连续跟踪观测和卫星信号的质量,并且便于以后的观测作业和应用。GPS网的布设应尽量覆盖整个测区,不要过密或者过疏,GPS网三条边边长应相差不大,夹角应介于25度到135度之间。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GPS网设计应尽可能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接下来就是进行外业观测,实习中我们采用同步观测相对定位的方法,三台接收机同步观测采集数据,观测时间为40分钟,按预先设定的GPS网依次推进。安置仪器是应注意将仪器安置在测量点上,高度适中,踏实脚架再对中整平,量取天线高时量测点位表面到天线护圈中心的高度。接收机正常工作后不能触动仪器,也不能在仪器旁使用对讲机和手机,避免无线电干扰卫星信号。

  外业观测完成后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内业处理,实习过程中我们采用HGO软件进行基线解算。

  1.2 三等水准测量

  三等水准测量我们沿GPS网点布设附合水准路线,测量时应注意安置水准仪的测站至前、后视立尺点的距离要量距使其相等,每站按规范读数并记录所需数据,随即进行各项计算,填写记录表进行各项检查,满足限差后才能搬站。依次设站,用相同的方法进行观测, 2直至线路终点,计算线路的高差闭合差。测量工作完成后进行平差计算。

  1.3 RTK测量

  RTK测量时应将基准站接收机架设在开阔并且相对较高的地方,架设好电台和天线后连接电缆并开机,启动基准站后用手部与其连接,在手部中新建项目并配置坐标系,然后再回到主界面选择平滑,设置电文模式、差分模式和天线高。再将手部与移动站连接,回到主界面设置数据,与连接基准站的数据一样。设置完成后即可选择两个已知点进行基线解算,解算合格后就可以移动移动站进行测量。测量完成后可将数据导出进行内业处理。

  1.4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需要预先准备调查范围的遥感影像,通过目视判读影像在图中选取分布均匀、遍布全区的特征点,利用RTK测量方法对选取的特征点进行测量,再根据测量的数据遥感影像的矫正,导出高分辨率图像。在南方CASS中打开矫正后的图像,选取特征点对影像进行配准,完成影像配准后,选择主菜单中的土地利用/ 图斑/ 绘制图斑,在图上,通过目视判别把同一类地物沿边界画出来,完成土地利用分类。然后带着导出的图像到实地考察,对不合理的地方进行标注,回来后又更改修正。

  2 平差报告

  2.1 点连式三维自由网平差报告

  基线条数:33 平差点数:23

  基线标准差置信度(松弛因子):10.00σ Tau检验显著水平:1.00% 单位权中误差比:0.0359 x2检验值:1.1855

  x2理论范围:15.8154 - 57.6484 x2检验结果:False

  1.输入的基线及标准差

  2.控制点坐标

  3.平差后的基线及标准差

  8.基线最弱边和平面最弱点

  基线名 中误差_DX(mm) 中误差_DY(mm) 中误差_DZ(mm) 中误差(mm) 相对误差

  GP221682.zsd-GP231681.zsd 2.65 5.60 2.94 6.86 1:25633

  站点名 中误差_N(mm) 中误差_E(mm) 中误差_U(mm) 中误差(mm)

  GP13 3.40 3.59 8.57 9.89

  2.2 边点混合式三维自由网平差报告

  基线条数:51 平差点数:23

  基线标准差置信度(松弛因子):10.00σ Tau检验显著水平:1.00% 单位权中误差比:0.4846 x2检验值:42.1618

  x2理论范围:56.7769 - 124.7177 x2检验结果:False

  1.输入的基线及标准差

  2.控制点坐标

  3.平差后的基线及标准差

  4.基线改正数及标准差

  8.基线最弱边和平面最弱点

  基线名 中误差_DX(mm) 中误差_DY(mm) 中误差_DZ(mm) 中误差(mm) 相对误差

  GP221682.zsd-GP231681.zsd 8.87 18.74 9.82 22.94 1:7665

  站点名 中误差_N(mm) 中误差_E(mm) 中误差_U(mm) 中误差(mm)

  GP22 7.45 8.47 25.03 27.46

  2.3 高差赋配表

  3 RTK测量结果

测量的实习报告 篇3

  地点:内蒙古科技大学高职院

  实习时间:20xx年5月3日——20xx年5月13日 班组:给水排水二班 一组

  组长:蔡元章

  组员:李爱科、侯娜、石天明、路杰、特日棍

  指导教师:陈步尚

  编写人:李瑶

  一、前言

  由于地形测量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地形测量实习对培养学生思维和动手能力、掌握具体工作程序和内容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所以由学校统一部署安排,我们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所有学生进行了为期两周的测量实习。

  本次测量实习的目的是巩固、扩大和加深我们从课堂上所学理论知识,获得测量工作的初步经验和基本技能,着重培养我们的独立工作能力,进一步熟练掌握测量仪器的操作技能,提高计算和绘图能力,并对测绘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全过程有一个全面和系统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正确使用测量资料、识读和应用地形图、掌握施工测量的基本方法打下基础。

  通过实习要求达到:

  1.练习水准仪的安置、整平、瞄准与读数和怎样测定地面两点间的高程。

  3.掌握钢尺测量的一般方法

  4.练习用经纬仪配合小平板测绘地形图

  二、实习目的:

  1.掌握水准仪、经纬仪等仪器的主要性能和如何操作使用

  2.掌握数据的计算和处理方法

  3.掌握地形图测绘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测量小区域大比例地形图的能力

  三、实习任务:内科大高职院校区

  1.测绘1:500地形图,面积150*150平方米

  实习时间和地点:内科大高职院校区

  时间为两周,20xx年5月03日-5月13日

  四、实习地点基本状况:

  在测区范围内,包括道路、树、路灯、草坪、各种井盖;24#学生公寓、25#学生公寓、电教馆、高职院教学楼的一部分。实习地点大部分为水泥路面,周围为沥青马路,行人多,给实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面积较小,地势比较平坦,在仪器的操作方面讲,实习的难度不大。

  作业依据及作业内容

  起算数据表

  13点坐标 x(m) y(m)坐标方位角:

  x(m)227.964 y(m)991.655 13点高程1052.228 m

  (一)、平面控制:敷设图根导线。

  1、准备工作:仪器的检验校正、工具与用品准备、复习教材有关内容。

  2、外业工作:踏勘测区、拟定布网方案、选点、标志点号、角度观测和距离丈量,定向。

  3、内业工作:外业手簿的检查和整理、绘制控制网略图、导线平差计算、坐标计算、平面控制成果表、绘制坐标格网与控制点展绘。

  (二)、高程控制:敷设四等水准路线

  1、准备工作:水准仪检校、工具与用品准备、复习教材有关内容。

  2、外业工作:踏勘、选点、埋标、进行四等水准观测。

  3、内业工作:手簿检查、水准测量成果整理、编制水准测量成果表。

  (三)、碎部测量

  1、准备工作:图板准备、检校经纬仪、工具与用品准备、复习教材有关部分内容。

  2、外业工作:加密测站点、地形测绘。

  3、内业工作:碎部点上点检查、地形图清绘、整饰与检查。

  (四)、地形图的与整饰在院本部实习场地内,测绘1:500地形图一幅。(注:仪器(DS3,DJ6)的检校见后文,内业的具体数据和施

  五、 控制测量

  (一)平面控制

  1、控制形式

  因测区面积较小,地势平坦,建筑物较多,已知测量控制点不足等具体情况,平面控制采用导线测量方法,等级为图根,布设成闭合导线,采用假定坐标系。在此次实习中控制点已选好。

  2、角度测量

  (1).经纬仪架在控制点上,用脚螺旋进行对中,再伸缩架腿调节圆水准气泡居中,然后调节脚螺旋使水准管气泡也居中。通过对中器观察是否居中,否则反复调平。

  (2).望远镜调成盘左,对准左面的目标并制动,调节微倾和微动螺旋,使得十字丝对准目标,记录数据。顺时针转动照准部,对准右面的目标并制动,读数并记录数据。

  (3).望远镜调成盘右,对准右面的目标并制动,调节微倾和微动螺旋,使得十字丝对准目标,记录数据。逆时针转动照准部,对准左面的目标并制动,读数并记录数据。

  (4).两次测量角之差不能超过40秒,否则重测。

  3、量边:

  (一)用钢尺进行往返测或单向双次测量,读数至毫米,较差率

测量的实习报告 篇4

  一、实习目的:

  测量学是一门很需要实践经验的课,在平时上理论课的时候,学生缺乏对实际仪器的操作。短学期的实习,通过控制网的建立、地形点的测绘、手绘成图,提高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为以后工程实际测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习设备:

  全站仪、水准仪、花杆、三脚架、水准尺、罗盘仪:

  三、实习内容:

  1。 水准测量:根据已知水准点的高程,测量其他水准点的高程;

  2。 导线测量:通过测角和量距,求出各导线点的坐标;

  3。 碎步测量:根据控制点,测定碎步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4。 绘图。

  四、实习步骤:

  1、水准测量: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借助于带有分划的水准尺,直接测定地面上两点间的高差,然后根据已知点高程和测得的高差,推算出未知点高程。

  2、导线测量:

  (1)导线测量概述:

  导线从一组已知控制点出发,经过几个点,又回到起始点上,形成一闭合多边形,成为闭合导线。由于测量了多边形的各内角及边长,闭合导线也具有检核作用。

  (2)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

  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包括: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测角,量边等。此次实习,由于有了全站仪,在踏勘选点建立标志后,测角量边的工作不用在用经纬仪测量,实习当中,确定测站点坐标,输入全站仪当中,直接得到水平角与导线边长。

  导线测量内业计算:将得到的数据记录到表格当中,进行方位角计算,角度闭合差调整,以及坐标闭合差调整,最后得到各个控制点的坐标及边长。

  3。碎步测量:

  (1)碎步点的选择

  对于地物,碎步点选在地物轮廓线的方向变化处,连接这些特征点,便得到与实地相似的地物形状。对于地貌来说,碎步点应选在最能反应地貌特征的山脊线,山谷线等地性线上。 碎部点测量

  观测时将全站仪架立在控制点上,输入测站点、后视点坐标和仪器高度。生成新的坐标系,将全站仪最准碎部点,测量得出碎部点坐标数据。

  4。绘图:

  将得到的坐标数据记录到图纸上,由专门的画图人员负责将碎部点连线成图。

  五、实习心得:

  为期五天的测量实习已经结束了,通过这次实习,让我深刻明白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测区是我们包玉刚图书馆及周围地段,不过,让我们值得庆幸的是,在这个已经步入炎热的时节,老师给我们提供了方便,就是自己选择时间去做实习,所以我们起早贪黑,这样还算可以,不那么热。感谢老师!

  测量学首先是一项非常精确的工作,通过在学校期间在课堂上对测量学的学习,使我在脑海中形成了一个基本的、理论的测量学轮廓,而实习的目的,就是要将这些理论与实际工程联系起来,这就是工科的特点。测量学是用来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地面点位的科学,从本质上讲,测量学主要完成的任务就是确定地面点的位置以及随时间的变化。在现在这个信息的社会里,测量学的作用日益重要,测量成果做为地球信息系统的基础,提供了最基本的空间位置信息。构建信息高速公路、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及各种专题的和专业的地理信息系统,均迫切要求建立具有统一标准,可共享的测量数据库和测量成果信息系统。因此测量成为获取和更新基础地理信息最可靠,最准确的手段。测量学的分类也有很多种,比如普通测量学、大地测量学、摄影测量学、工程测量学。作为土木的学生,我们要学习测量的各个方面。我们所学的测绘学基础就是这些专业知识的基础。

  通过这次实习,不仅学到了测量的实际能力,更有面对困难的忍耐力;也学到了小组之间的团结、默契,更锻炼了自己很多测绘的能力。首先,我们是熟悉了水准仪、全站仪的用途,熟练了水准仪、全站仪的各种使用方法,掌握了仪器的检验和校正方法。其次,在对数据的检查和矫正的过程中,明白了各种测量误差的来源,其主要有三个方面:仪器误差(仪器本身所决定,属客观误差来源)、观测误差(由于人员的技术水平而造成,属于主观误差来源)、外界影响误差(受到如温度、大气折射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又时时处于变动中而难以控制,属于可变动误差来源)。知道了如何避免测量的数据错误,最大限度的减少测量误差的方法,要作到:(1)要选择精度高的测量仪器。(2)提高自己的测量水平。(3)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第三,除了熟悉仪器的使用和明白了误差的来源和减少措施之外,还应掌握一套科学的测量方法,在测量中要遵循一定的测量原则,如:“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工作原则,并做到“前一步工作未做检核,不进行下一步工作”。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通过测量实习的,真正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对测量仪器的操作、整平更加熟练,学会了地形图的绘制和碎部的测量等课堂上无法做到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和动脑的能力。

  我们在这次的实习中,也了解到了要想很好地进行测量,首先必须要掌握过硬的基本理论知识,要有实干精神,每个组员都必须亲自实践,而且要分工明确,工作也可以交换来做,还需要知道失败乃成功之母,在实习测量的过程中,不可能完全的没有错误,我们应该不气馁,继续一次又一次的重测,重计算,一次次地练习,一次次得提高测量水平,我们不断在经验中获得教训。而且也多亏了老师的指导,我们实习之初,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多亏的老师的耐心讲解,才使我们解决了不少测量中的难题。也多亏了不同组的帮助,相互借鉴经验,使我们的实习顺利展开、结束。

  我们在实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遇到了一些困难,在我们实习之初,我还有点担心自己不会测,测不好,担心只有五天的测量时间,自己不能按时的完成任务,但是,经过我们小组的反复测量,我们的团结、默契,克服了测量中的种种问题,结果提前完成了任务。在测量实习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比如:

  (1)立标尺时,标尺除立直外,还应选在重要的地方。因此,选点就非常重要,点一定要选在有代表性的地方,同时要注意并非点越多越好,相反选取的无用点过多不但会增加测量,计算和绘图的劳动量和多费时间,而且会因点多而杂乱产生较大的误差。

  (2)在用水准仪和全站仪测量的过程当中,有的过程出现了大的误差,经过我们的重新测量计算,误差范围也减小到了可以允许的范围里。

  (3)还有就是计算问题,计算必须由两个人完成,一个初步的计算,一个检验,不过,在此过程当中,也还是出现了计算错误的问题,我们在不断的重复检验之中算出了正确的数值,尽量让误差减少到了最少。比较难的还是检验校核,不过,我之所以认为它难,也是因为在此之前不是很会计算它,在这次实习中,我又重新了解它的计算方法,现在也能自己把它计算检验出来了,顿时觉得校核也并不如自己想像中的那么难。

  (4)最后的困难就是画图的部分了,虽然画图是交给一个同学完成的,但是我们整个组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只要一个环节出了错,图就不可能画出来。我们画图之初,最先是把六个控制点的坐标画出来,然后绘图员就画的图书馆,当我们还在沾沾自喜的时候,却被告之需要重画,而且有的坐标也有一定的误差,我们就不断的在檫了画、画了檫的过程中如此往复,不断精益求精,测绘图的一点一滴也慢慢浮出了水面。

  通过这次学习,让我知道了团队精神是如此的重要,无论是少了中间的哪一环都无法完成任务,任何一个步骤、环节,都少不了,也出不得错,一步错步步错,因此,测量学才是“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工作原则,并做到“步步有检核”。因此,测量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团队的合作。

  就整个实习测量来说,我们从中学到了不少知识,不过这其中也体现了我们还有许多的不足,希望在以后的学习中记得这次的经验教训,精益求精,力求能做到更好!同时感谢老师的精心安排与指导!

【【实用】测量的实习报告四篇】相关文章:

1.实用的测量实习报告3篇

2.测量专业实习报告

3.工程测量实习报告格式

4.关于测量的实习报告4篇

5.【推荐】测量的实习报告三篇

6.【热门】测量的实习报告3篇

7.【精选】测量的实习报告3篇

8.【推荐】测量的实习报告3篇

9.工程测量的实习报告3篇

上一篇:工程的实习报告 下一篇:推销的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