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新理念》学习心得体会

2021-08-15 学习心得体会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样有利于培养我们思考的习惯。到底应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育新理念》学习心得体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育新理念》学习心得体会1

  读了《当代教育新理念》这本书,我受益不少。该书提出了如主体性教育、生命教育、创新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尊重的教育、多元智能理论等等,为了适应这种新的变化,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觉得以下方面是非常值得关注的。

  一、修身养性,拓展教师的人格魅力

  教师职业是一种以造就未来新一代人格为特点的职业。教师的良好人格能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影响,是形成学生人格的重要条件。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教师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学高为师,身正是范”,教师不仅要具有渊博的知识,还要有高尚的人格。要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要具有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态度。

  “教育是人学”。教师劳动的对象是有着丰富情感和人格尊严的、为学生的安全而献身的女教师是活生生的、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具体的人。是教师的楷模。

  二、教师应尊重学生宽容学生

  教师每天接触的学生各种各样,有的聪明好学,品德优良,受到教师的关怀自然较多,但有的学生聪明顽皮,喜欢生事,教师对这样的学生应特别有好的心态。

  三、爱岗敬业,为学生服务

  因为教师的信念,教师的思想政治修养和理论修养,对学生人生道路的选择,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都起着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所以,我时刻要求自己“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始终保持乐观的生活、工作态度,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时刻影响学生。勤奋工作,乐于奉献是既是教师的基本素质要求,也是党员的基本素质要求。在工作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备课要先备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状况,上课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快乐地学习,对后进生要给予鼓励、帮助。不仅要做学生的严师,更要做学生生活中的朋友。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习,当学生的生活有困难时更要关心。总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教育新理念》学习心得体会2

  1、 深入了解学生

  在《教育新理念》一书中指出,师生关系是影响学生成长非常重要的因素,也是创新能力的培养息息相关的问题。所以,在当今社会,对于现在的学生,民主的师生关系显得更为重要。

  才能看到学生所看到的,听到学生所听到的。要成为学生中的一员,走近他们的心灵,学生就是一名教师用一颗火热的心,一腔赤忱的情在学生心灵上播洒阳光和雨露。

  我们 在看学生时,就会发现学生的“长处”,就会学会用放大镜去看学生的“闪光点”,学会赏识学生,这样才能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为此,教师必须尊重学生,亲近学生,信任学生,爱护学生。

  2、 启发学生思考问题

  我对《教育新理念》一书中提出的“不直接回答问题”的例子感受颇深。平时,有学生向我提出不懂的问题,我总喜欢尽自己所能告诉学生,让学生满意为止,还自认为尽到了责任。事实上,送人以鱼,不如教人以渔,教是为了不教。教会学生自己去发现和寻找答案,远比传授知识重要得多。

  3、 教育的多样性

  《教育新理念》一书中指出:哲学在于欣赏哲人的思想智慧,欣赏观察和分析世界的多种视角。它是一门使人的灵魂生辉的课程。而现实教学中,它对人的生命价值的肯定、对生命价值的尊重却没有成为教学的重点。要实现这一点,就要尊重学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生命的跳跃,生命价值的升华。

  《教育新理念》一书中指出: 教育本身的多样性、个性化的特点要求教师承认多样性、认同个性化。如果我们忽视多样性,教学中非要给一个统一的标准答案,失去的将是学生的批判能力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这种多样性、认同个性化,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很显然, “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首先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问题性教学“。“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孔子”,这是创造的动力和创造的空间。

  《教育新理念》一书中指出: 教育是技能的教授,更是生命的对话。师生之间的对话,传递的是心灵交流的内容,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这种情感的交流,产生自己独特的见解、智慧,最终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

《教育新理念》学习心得体会3

  当今教师迫切需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高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将理论转化为方法的能力,增强理解学生和促进学生道德,学识和个性全面发展的自觉性。学习了教育新理念,使我开阔了视野,增长了不少的知识。下面是我对这次学习的一些认识和体会:

  一、教师要学会尊重、宽容学生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尊重学生多姿多彩的选择,尊重学生主动活泼的呈献。宽容,是做人的一种美德,施与这种美德会对受与者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这种宽容并不是放纵。教育需要严师,但更需要“爱”与宽容。对自己的学生宽容,更是一名教师应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作为教师,应充分理解、体谅学生的“不成熟”,宽容他们一时的过错。宽容是一种修养,能使教师遇到突发事件仍保持一种平等、平和的心态对待学生;宽容是一种胸襟,能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广阔的心胸;宽容更是一门教育艺术,它能使教师不厌其烦地对学生坚持耐心的多方式的教育,给学生以自我反思、认识、改正错误的机会。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先生对犯错误的学生,常常让他们先做一件好事,然后写一份心理活动说明书,要求反映出做好事前、做好事时,做好事后心灵深处的旧我和新我是怎样论战的,这种做法,既能让学生自觉认识错误,改正错误,更能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良苦用心,感受到老师真诚的爱。

  二、对过程教学比结果教学更重要的认识

  在以往的教学中,大多数教师认为,只要课前认真备课、上课环节比较完美、课后布置一些作业就是一节好课。至于学生能否学到多少有用知识、能力能否提高却不在思考之列。若按这种教学,表面上看是素质教育,但实际上仍是“应试教育”的翻版,只不过打着“素质教育”的旗号,正所谓拉“素质教育”之大旗,做“应试教育”之虎皮。为此,我通过不断的学习,才真正的认识到过程教学比结果教学更重要的含义。因为知识才是人们真正的认知的结果。而知识的学习和教学无疑是必要的,但大多数教师往往太注重认知结果的教学了。如果在知识发展缓慢的时候,有这样的想法还有情可原,那么,在知识和信息快速发展的今天,这就不能容忍了。因为学生学到的仅是知识大海的一粟,而缺乏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跟不上快速更新时代的步伐。简单地说,智慧比知识更重要、过程教学比结果教学更重要,因为知识才是真正启发学生智慧的手段,过程是结果的动态延伸。教学中能够把结果变成过程,才能把知识变成智慧,才能提高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三、对新时代教师的认识

  在逐步实现网络教育的今天,我们还有部分教师满足“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的陈旧教学方法。因为这种教学既简单,又省事。但殊不知,这种简陋的、过时的落后教学,是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也就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方可使用。而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哪个学校没有一到几个多媒体教室,可这些配有现代化教学设备的多功能教室却完全成了摆设,像装有漂亮鲜花的花瓶,仅供人欣赏而已,没有更多的使用价值。当然,多功能教室也有发挥作用的时候,那就是上级主管部门来现代化验收时,学生才有可能在现代化的教学中快乐地学习、才能感受外面的世界真精彩。导致这种不良现象的原因有多方面造成的,如多媒体上课,制作课件是一件繁而难的事,或部分教师不求上进,不能利用有限的业余时间学习电脑的操作,而是把主要精力用于家教或在“围城”里面酣战,可对课件的制作却一窍不通。导致这种对多媒体教学不感兴趣的现象,造成有限的教学资源得不到合理的充分使用。这种结果要不了几年,设备老化,教学质量低下,学生素质下降,最终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极大浪费。所以,作为一名网络时代的现代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不断创新。

  通过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我感触很深,体会颇多。我作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只有在不断的学习、实践中,才能真正体会教育教学新理念对现代教育的重要作用,才能真正关注每位学生的成长和生存,才能紧跟时代教育发展的步伐,才能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教育新理念》学习心得体会4

  新的课程标准已出台,在这一新形势下,如何合理使用中学物理新教材,如何遵循《课标》的思想及中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去培养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物理学人才,就成了摆在我们这些中学物理教师或准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为此我想就新课程标准中的教育新理念提出自己的认识和见解。

  一,物理教育学的性质及研究对象

  物理教育学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属于学科教育学的范畴。物理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即研究物理教育和教学的问题。学习和研究物理教育学,首先要钻研和领会已有的物理教育教学理论,因为这是人们多年来对教育规律的认识成果,接受这些成果有助于避免重复别人在物理教学上所走过的弯路。但对物理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必须与当前的物理教学实践。

  二,注重学习环境,让学生参与物理

  通过创设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学习氛围激励学生学习潜能的释放,努力提高学生的参与质量。和谐的师生关系便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师只有善于协调好师生的双边活动,才能让大多数学生都有发表见解的机会。例如,在讨论课上,教师精心设计好讨论题,进行有理有据的指导,学生之间进行讨论研究。这样,学生在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群体学习环境中,既独立思考又相互启发,在共同完成认知的过程中加强思维表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逐步提高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质量。教师要善于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机会。合作学习是21世纪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之一,它是在教师主导作用下,群体研讨,协作交流的一种学习方式,它能有效地改善学生学习环境,扩大参与面,提高参与度。

  三,认清《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对高中物理教育的定位。

  物理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所研究的是物质的基本结构、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以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随着人类对物质世界认识的深入,物理学一方面带动了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推动了文化、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经典物理学奠定了两次工业革命的基础;近代物理学推动了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生物技术等的迅速发展,继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变化。

  高中物理课程应体现物理学自身及其与文化、经济和社会互动发展的时代性要求,肩负起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任。为了适应科学技术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培养高素质人才,必须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高中物理课程。

  四、注重问题情境。让学生亲近物理

  人的思维过程始于问题情境。问题情境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其求知欲与好奇心。为学生的学习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让学生亲近物理。

  1.创设动画情境,学生对于形象的动画卡片、投影、实物或生动的语言描述非常感兴趣,他们的思维也就容易被启迪、开发、激活。对创设的问题情境产生可持续的动机,这种直观是一种“催化剂”,给学生的学习活动带来一定的生活色彩。不仅对创设情境产生表象,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策略意识的培养。

  2.创设生活情境,物理来源于生活,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他们的周围。因此,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活中的情境,强化感性认识,从而达到学生对物理的理解。

  3.创设故事情境,学生都很喜欢听物理故事,而且可以从故事中得到更多的物理启示。

  4.创设挑战性情境,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新奇的,具有神秘色彩的情境,能有效地激趣、导疑、质疑、解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5.创设游戏情境,学生集中注意的时间较短,稳定性差,分配注意的能力较差,教师可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在游戏的活动中不知不觉地进行学习,以延长有意注意的时间及增强学习效果。

  6.创设发现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并不是都让学生去发明创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去独立思考去发现,这种发现本身就是一种创造。

  7.创设实践情境,学生的第一发展水平和第二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着差异。教师应走在学生发展前面,创造“最近发展区”。注意适时、适度创设实践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五,注重学科间知识的渗透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高考模式的改变,现行的中学物理教学不应单纯立足于物理知识的学习,而要把物理知识与化学、生物、地理乃至历史知识相互穿插,并适当增加这方面综合题的训练,以达到培养学生解决学科综合题的能力。

  例如,在讲解“能量转化守恒定律

  在讲解“原子物理学”的有关知识时,可以与化学上的电离及生物上的遗传、变异等相联系;在讲解“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时,可以与生物上的血液流动方向挂钩;《电磁感应》一章中,在判断飞机在某地方上空飞行时两机翼的电势高低时,可以与地理方面的知识相联系。

  六,改进评价方法,完善评价体系

  根据标准及大纲的要求,目前的评价理念是以人为出发点,促进个体的和谐发展,要更多地体现对人的价值的重视,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更多的关注人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人的主题精神。在评价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⑴评价主体互动化:即强调评价过程中主体间的双向选择,沟通与协商;

  ⑵评价结果效益化:即重视评价结果的科学化反馈作用,以使被评价者最大限度的接受;

  ⑶评价方式动态化:即给予多次评价的机会,注意评价对象的转变与发展;

  ⑷评价内容多元化:即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

  ⑸评价模式过程化:即不要只关注评价结果,不要只关心学生作对了多少,要更重视的是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用去了多少时间?是否与他人合作过?是否遇到过较大的困难,最终又是如何解决的?

  ⑹评价施实日常化:即重视评价的实效性。鼓励将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中,将评价日常化,通俗化。

  此处以研究性学习评价为例:为了让学生既能体验成功的快乐,又能及时知道自己“研究”过程中的不足,通过设计量表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具体操作时分五个步骤:

  ⑴教师设计量表。具体内容包括开题评价,过程评价和结题评价。三各项目下又各有子项目,各个项目又各占一定的权重。

  ⑵组织学生根据量表自评。包括自我肯定,自我批评,意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⑶教师评价。指导老师根据量表对所指导的学生客观评价,并把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一份。让学生与自评量表对照。如有明显争议,鼓励学生提出来和老师商榷。

  ⑷课题组评价。在课题组内组织评价委员会,既有资深老师参加,又有年轻老师参加,对各班小组“研究”进行评价,选出优秀研究组,通过表扬和树立榜样形式,在班内,校内倡导研究之风。

  ⑸校内评价,在学期结束时,在各班中选取研究比较好的小组,向全校公开汇报,以号召全校师生都支持研究性学习。

  关于对新课程标准中的教育新理念的理解需要我们在实践中细细地摸索,探寻。这里指出的几点看法只是一家拙见,希望大家能加以补充和指正。

《教育新理念》学习心得体会5

  有人说:读书足以移情,足以长才。使人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养性灵。因为书中有着广阔的世界,书中有着永世不朽的精神。虽然沧海桑田,物换星移,但书籍永远是新的。

  在课余时间,我有幸拜读了《教育新理念》这本书。这本书阐述了:作为教师究竟应该树立哪些新的教育理论,转换哪些旧观念。在教育模式、学习方式正在发生根本性变革的今天,我们在转换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方面应如何去做?通过自学使我体会到作为个体的人必须要进行终身的学习,作为教师必须把教育看作是贯穿与人的整个一生与人的发展各个阶段的持续不断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新的理念,充实自己的头脑,使自己的思想不断地更新,与时代同步。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将贯穿于人的一生之始终,可谓“活到老学到老”。学习不再仅是学生的专利,教育也不再仅是教师的特权。

  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某年轻人来到绿洲碰到一位老先生,年轻人便问:“这里如何?”老人家反问说:“你的家乡如何?”年轻人回答:“糟透了!我很讨厌。”老人家接着说:“那你快走,这里同你的家乡一样糟。”后来又来了另一个青年问同样的问题,老人家也同样反问,青年回答说:“我的家乡很好,我很想念家乡的人、花、事物……”老人家便说:“这里也同样好。”旁听者觉得诧异,问老人家为何前后说法不一致呢?老者说:“你要寻找什么?你就会找到什么1

  的确,这个故事告诉大家:当你以欣赏的态度去看一件事,你便会看到许多优点;以批评的态度看,你便会看到无数缺点。反观我们传统的教育,多是为了分数的教育,从教师自我出发,而不真正是对幼儿这一主体人的教育,教师的抱怨也就“顺理成章”了。而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我们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幼儿全面发展(由于个体差异,绝对意义上的全面发展实际上是不可能的。我的理解是指孩子的发展能为个人所驾驭,孩子可以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自由地从事多方面的活动,充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何况,“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优生”有缺点,“差生”也有闪光点,在我们教师心目中每个孩子都应是有天才的一面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改变教育观念,重新整合新型的师生关系,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欣赏者”。从这一角度出发,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合理的心理需求与个性差异,尊重他们的爱好与选择,尊重他们的人格。同时,及时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予以赞扬,特别是对“差生”而言,一两次别开生面的欣赏不啻是沙漠里的绿洲,久旱的甘霖,这样将会激发他们身上的潜能,让孩子在充满鼓励与期待的沃土中成长,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尤其使我感受最深的,是作者所提出“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书中阐述到“创造始于问题。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首先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问题性教学。”“美国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教师并不是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而是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深度、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形成自己对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为目的。问题能力在于学生,能不能以问题贯穿教学在于教师。”

  这在日常表现出来的是“我们的学生普遍的考试成绩都不低,他们对相当精深的专门知识都能掌握。遗憾的是,在生活中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却很低,而解决这些问题的知识他们是完全拥有的。”与之相反的是大神探福尔摩斯的例子。福尔摩斯的各种专业知识非常有限,有的甚至为零,却能够无所不通、料事如神,这靠的是在需要的时候他能调动所具有的有限的知识,当他觉得知识不够用时,能及时补充。从这里我也联想到了我自己。我是一名语文老师,平时看有关语文教学的文章,读文学作品,听语文课我是乐在其中,而听其他学科的教研课我就不得已而为之了。因为我一直认为既然自己是语文专任教师,教好我的语文课足已。事实上叶圣陶先生早在20世纪40年代初就提出“教育的最后目标却在种种境界的综合,就是说,使每个分立的课程,所发生的影响,纠结在一块儿,构成个有机体似的境界,让学生的身心都沉浸在其中。”而要使学生能够“沉浸其中”,教师首先要进入这一“境界”。我们不求胜任二三门课程的教学,但有必要熟悉学生所学习的全部内容,能够在学科间相互沟通。

  袁振国教授思想敏锐,视野开阔,关注现实。在文章中所体现出来的事例典型吸引人,文笔通俗而优美,文中所阐述的观点,我觉得有很多自己以前朦朦胧胧仿佛感受到的地方,经他或以事例说明或引经据典般地娓娓道来,不觉大受启发。对于文中倡导的“教育工作的重心不再是教给学生固有的知识,而是转向塑造学习者新型的人格。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使学习者学会如何学习,学会如何工作,学会如何合作,以及学会如何生存。”有了更深的认识。因此,教师的知识与观念的自我更新显得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加急迫了。一个成功的教师,首先是一个善于不断自我更新观念的学习者,只有在及时地吸取当代最新教育科研成果的基础上,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教育新理念》学习心得体会6

  新课程倡导“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教学服务,而不是一定恪守 以往的常规秩序,应当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来调整教学策略,有些课虽然没有完成任务,但学生在某一方面获得了充分发展,也应当给予肯定。课程改革要改变过于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但不是不要传授,必要的概念还

  要讲,但是学生自己探索解决的问题,要给学生提供机会,让学生自己去 解决,是在现今的教育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师的角色上主要 讲述教师是学习者、发现者、欣赏者,教师是开发者、引导者、组织者, 教师是研究者、反思者、创造者这三个方面。结合《数学》课程,在课改的教学中有许多新的变化,这就需要我们 课改实验教师认真从学习课改的教育理论,从学生出发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和自己角色灵活转变入手。

  一、学习课改的教育理论。

  任何实践都应有理论的指导,没有理论的指导是盲目的,缺乏科学性 的。作为一名课改实验教师,应深深懂得这次自己所肩负的任务的重量,所以在教学实际中,应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理论水平。

  《课标》中指出: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个学生提供公平的 学习机会与有效的指导,要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各方面的差异,这既体现了义务教育的公平性原则,保证每个学生有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权利,也反

  映了英语教育面向全体的思想。 也是初中学生学习英语主要方式,真正实现 学生的英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还有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要;课程要具有开放 性; 把对学生的多样化评价引入课程等。

  当然是在前人教学的基础上发展与探索出来的。理论的学习解决了我们教学的方向性问题。

  二、让学生自主学习。

  让学生自主学习,并不否定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学生 自主学习的能力,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有层次地培养起来的,学生自主学习的每一步,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与帮助。面对全班学生,这个学生的学习态度要端正,那个学生的学习障碍要排除;课堂良好的学习环境

  要精心创设,学生个体的巨大差异要尊重;共同性的疑难要解答,独立思 考的问题要诱导……这些细致而复杂的内容,只是决定着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角色有了新的变化,即由传统教学中“教师教,学生学”变为“充分 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仅仅是让教师重新定义“传道、授业、解惑”的内涵与外延,让教师教的过程精彩纷呈,更要让学生学的过程充实、辉煌。

《教育新理念》学习心得体会7

  读了《教育新理论》我的感触良多,下面就谈一下我认识和体会:

  一、提升自己的文化内涵

  书中写道:教师绝不是教书匠,而应该是具有教育思想、教育风格、教育能力的人,应该对教育活动有自己独立的见解。这是一种真正的教师境界。为了达到教师境界我们必须提升自己。另外,在学生的眼中,我们是“无所不知,无所无晓的”。因此,我们具有的知识面愈广博、愈丰富愈好。所以教师更有必要提高自己的文化内涵,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二、联系实际,不断反思

  1、使学生主体地位得到真正的体现。

  不要走入两个极端,一个不敢放手,一个是完全放手。我想在课堂上要注意这样几点:

  (1)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2)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3)要注重培养学生好的学习方法;

  (4)要正确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

  2、教学中不能过分依赖多媒体。

  有一句话说得好:“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师的教学应该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运用多媒体教学已经是现代教学的一个趋势,但永远不会成为唯一的手段,永远不会替代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

  三、加强交流沟通,加深了解

  沟通是人与人交流的桥梁。课上要多些微笑和多些鼓励,如果学生上课的时候总是低着头看自己的书,而不听你的讲课、不看你的面孔,这常常是因为教师居高临下。教师在课堂上要坚持“多鼓励,少批评”的原则。课下要多些关心和多些谈话,聊一些关于他们的生活、兴趣以及其他功课的学习等各方面的话题。教师要像一个朋友般地听学生诉说,从而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引导、启发。我们应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因材施教。

  总之,一个成功的教师,首先应是一个善于不断自我更新观念的学习者,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不断反思、加强沟通,做一个教育改革的身体力行者。

【《教育新理念》学习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1.学习《教育新理念》心得体会

2.学习教育新理念的心得体会

3.物理教育新理念学习心得体会

4.学习《教育新理念》心得体会7篇

5.《当代教育新理念》教师学习心得体会

6.新理念学习心得体会

7.关于《教育新理念》心得体会

8.《教育新理念》读书心得体会

上一篇:继续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下一篇:教师学习职业道德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