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村调研”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2017-05-16 学习心得体会

十七团(四川仪陇)1组 孙佳男

在办公室领导的关爱支持和机关党委的统一安排下,我有幸参加了团工委组织的“百村调研”实践活动。在胡总书记于xx年视察过的四川仪陇县日兴镇白塔村,利用五天调研时间,通过走访、慰问、座谈、参观等形式,进一步加深了对“三农”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以个人视角承载了许多难忘的片段。希望这一帧帧、一幅幅以意识流形态记录的画面,能够描绘出那方红色土地上的山、水、人,一卷心中永远珍藏的难忘回忆。

青山间、绿水畔、白云边

——旖旎风光无限,叹问谁愿在此久居

仪陇县坐落于川东北嘉陵江畔,幅员1767平方公里,历史久远,早在公元5xx年就已建县。这是一方神奇的土地,一批批热血儿女从这里走出,仅1935年就有1万多人加入中国工农红军,5000多人血洒疆场;这是一片令人自豪的土地,诞生了一代伟人、三军总司令、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朱德元帅,培育了“为人民服务”的光辉典范张思德同志,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获得了“对中国革命做出特殊贡献”的殊荣。

白塔村,因其村中山上有一座建于清朝的白塔而得名。过去这里靠天吃饭,靠雨饮水,世代为水所困,缺水程度堪用“水资源比老百姓眼泪还吝啬”来形容。胡总书记视察后,在各方支持下,解决了26万人的饮水难问题。白塔村也抓住这一机遇,开展扶贫项目对接,村里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水利工程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完全解决了人畜饮水问题,农田灌溉也得到很大改善;农民生活居住条件得到较大改观,很多村民自建了楼房,购置了家电。

择高处放眼整座村落,巍巍的青山、翠绿的苍柏、袅袅的青烟、错落的梯田,加之被一片静谧、祥和的云雾所笼罩,无异于如诗如画的美景仙境,再配上鸟儿欢快清脆的鸣唱,真是难以不为这动静相伴、浑然天成的山川秀美所动容。在体会原生态的自然风光,领略雄浑浩荡的山野魂魄之时,难免会有种渴望通过激扬文字,镌刻、锁定和承载这美好的冲动。

村里安排下,我们小组7人分别住进了门前通路的3户农家,位于村中3个不同的社,形同三角形的'三个顶点,散落分布在村庄中。抛除该村 586米的海拔高度,三户间彼此直线距离不超过500米,可面对山上山下的海拔落差和九曲回肠依山而建的绵延小路,小组成员每聚首1次,都要走1个多小时,近10里山路。虽无法深切体会“蜀道难,难于上青天”,那种山路的陡峭坎坷,却已着实让我们领会到了“看着近,骑死马”的交通不便。

走进白塔村小学,映入眼帘的不仅有乡村孩子那倍感亲切的质朴笑容和带着好奇的求知目光,还有狭小老旧的教室及残缺破损的桌椅。这是一所仅有2名乡村教师,只能开设3个班级的私立学校。教学条件的极度有限,仍无法压制农村孩子渴望获取知识的梦想,以及农村家长望子成龙成凤的期盼。这种现实场景的冲击力不免令人心生酸楚,当城市里已非常重视学龄前儿童早期教育,追求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时,仍有多少农村孩子还在把获得九年义务教育当作一种奢求。

经济发展过程中,自然风光之美丽与工业发展之富饶,两者间往往是相悖的。伴着自然风光的青山绿水已被城市发展的钢筋水泥所淹没或取代,自然景观的缺失已成为现代城市的悲哀,“富饶的地方不美丽,美丽的地方不富饶”,亦然已成为具有讽刺意味的真实写照。对于久居城市的人,沉浸在秀美的自然风光中稍作停留,很难不心生留恋,但面对道路、交通、教育、卫生等一系列基础设施都非常滞后的农村现状,即便具有诗情画意也很难笑对生活不便的残酷现实。努力在脑海中勾勒出定居于此的场景,可那种境遇真的很难想像。

我不深刻,但这一情形却无法令我不深思……

五分地、两亩田、四千元

——农民收入之痛,还是土地经济之殇

xx年8月,xx视察仪陇,看到老区人民生产生活条件还不尽如人意,作出“一定要把朱德故居保护好,一定要把朱德故里建设好”的重要指示后,县域经济驶入了快速发展的新轨道,去年全县税收总额突破了2亿元。作为一个以种养业为主的农业经济县,境内粮油、生猪、蚕桑、獭兔、木瓜基地等已颇具规模,但仍然还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

白塔村紧邻仪陇老县城金城镇,全村有320户人家,6个村民小组共1128人,全村耕地面积652.8亩,除去修路等占地外,目前实际耕种面积530多亩,人均耕地不足五分。仪陇作为一个劳务输出大县,白塔村常年外出务工人员近500人,有劳动能力的留守村民,平均可耕种面积近两亩地,大多数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xx年全村人均纯收入约4000元左右,与全县农村人均纯收入基本持平。

丘陵地带,类似于平原上那种成规模的平整耕地,绝对堪称稀缺资源。地形原因造成了耕地高低不平、分布散落,致使大型农业机械无法投入农业生产,土地种植基本上还停留在刀耕火种的传统阶段,农民要付出非常艰辛的劳作。农业机械化的难以实现,使这里不能发展大规模集约农业,严重制约了现代高效农业的普及推广。这也意味着只能进行粗放式的农业种植,农民既要承受高强度的体力付出,还要面对微薄收入的残酷现实。

村支书家院前,一片荒弃了的水田已化作一汪沼泽,旁边充满生机的稻田与之形成了鲜明对比。探其究竟后,才解开了我心中的困惑。原来是一场大雨彻底损毁了田埂,造成水田不能蓄水,无法种植水稻,可低洼地势的泥泞田地,也只能用作水稻种植。若想耕种这片水田,就必须用宽1米以上的条石进行修缮,确保水田能够蓄水。修复水田用于买石料、请工人、雇吊车等费用将不低于5千元,辛苦种植这块地很多年才能达到这个数额。一边是微薄的种地收入,一边是高昂的修缮费用,面对这种抉择,无奈的农民也只能弃地而去。

xx年,县里用扶贫资金推广枇杷种植项目,村里也借此机会建了60亩琵琶林,提高了部分农户的经济收入。可惜这并不是村民收入增长的主流,改善生活条件主要还是依靠年轻劳力外出务工或做生意。种一亩地一年仅有两千元左右的收入,要赚钱就必须外出打工,种植粮食只能维持生计,根本无法提高生活品质。面对“种地只能糊口,打工才能赚钱”的现实,这种老幼结合的家庭模式,已成为村民不得不接受的生活景象。

从村里小学了解到,在此就读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亲的关爱,很多孩子都有程度不同的心理问题。在与孩子们进行互动的过程中,有些则表现出不善于沟通、较为自闭。让孩子们写出最想给爸爸妈妈的一句话,几乎无一例外地表达了对父母的思念之情,希望爸爸妈妈能在自己身边,有位孩子甚至无法克制住相念,提及父母就泪流满面。

我们生活在一个有着浓厚陆地文化的国度,栖息于此世代耕作的农民,对土地特有的情感已融入血液,渗入骨髓。农民为何忍心离开眷恋的热土而漂泊异乡,与其说是想外出寻找致富机会,不如说是微薄的土地收入,迫使其不得不离开。面对令农民已经产生“鸡肋”心情的土地,也就不难找到造成留守儿童缺失健康成长环境等社会问题的根源。此番景象所带来的沉闷感觉,着实令人久久不能释怀。

我不深沉,但这种现状却无法令我不深省……

身离去、心未远、情长留

——关注三农领域,胸中不灭的牵挂

“你是我老汉,有空上北京耍撒!”(你是我父亲,有空到北京玩),用刚学的四川方言道出这句离别,是称谓、是感激、是难舍、是期望,是太多的五味杂陈,但亲切而又厚重。住在村支书家的5天里,当他知道我与其儿子同岁后,我总能感受到那慈祥的目光。这句道别,分明触动了支书心中最柔软的部分,看着他那面带微笑却泪光闪闪的面庞,我情不自禁张开双臂,一个释放情感的拥抱,成了最真实的内心独白。挥手离别的瞬间,这些天的一幕幕如立体电影般在眼前浮现。

来时火车上,我们来自7个部委的14名年轻人,在从陌生到熟识之中了解到,有13人自城市中长大,唯独1名有过农村生活的同志,也已离开农村十几年,大家都对农村有太多的不解和疑惑。我们或许正是中央国家机关年轻干部的一个缩影,反映出如果没有农村生活经历,且又不在一个涉农部门工作,对“三农”问题基本上就处于一种不够了解、不够清楚、不够关心的状态,深感这次调研不仅是一次单纯意义的农村之行,更是一次难得的“补课”良机。

几天里,我们坚持做到同吃、同住、同劳动,走访12户村民,获取了11份调研问卷;慰问了贫困农户,献上了我们的爱心;同乡村小学的孩子互动,给他们上了一堂课,共同做了游戏,还捐赠了现金和文具用品;参观了村里的砖厂和水泥板厂;专访了村委会一班人、致富带头人、大学生村官;体验了农村劳动,亲手进行了果树修枝。饱满而又充实的行程安排,只为能够最大限度去了解和发现。虽然对很多问题还没有答案,但至少进一步体恤到了农民的艰辛,了解了农业发展的状况,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对农村的情感。

走街串户访谈调研的过程中,每当大学生村官向村民介绍,他们是从北京来的中央机关干部时,可以看到很多村民的眼神都明亮了许多。刹那之间仿佛读懂了什么,是一种纯朴的期许,是一份厚重的责任,更是一生坚守的担当。更加深切体会到,无论官员大小都必须经常深入基层,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通过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听取群众意见,才能始终做到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大家普遍感到,这次寻根觅源之旅收获巨大,不仅进一步了解了国情,掌握了民意,还培养了对群众、对基层的情感,是对灵魂的一次洗礼,对作风的一次促进,对思路的一次更新,对今后工作必将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调研中,大家也纷纷让我向团工委的同志转达谢意,非常感谢能够提供这样宝贵的学习机会,更希望能够多搭建这种平台。大家的赞许中,我为工委组织这样的活动而骄傲,为自己是工委的干部而感到自豪。

五天时间短暂,仅有些粗略的体会与模糊的概念,对“三农”领域的理解和认识还很肤浅,走进这“冰山一角”,也开启了持续关注的“启航之旅”,坚信这种情结就是一个好的开端。我们的力量也许很微薄,但这次调研迸发出的炽热情感,已将我们年轻人的心和中国农村、农业、农民的未来相捆绑。关注“三农”问题的种子已在这里萌发,必将会不断茁壮成长,并汇聚成一股不竭的力量,鞭策和激励我们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才华!别了,仪陇!别了,白塔!转身而去绝不意味着永远的离别,我们的心已留在了那里。

我不深邃,但那方热土却无法令我不深情……

【“百村调研”实践活动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活动总结12-14

综合实践活动课课题调研报告10-30

双促活动调研报告的调研报告06-23

综合实践活动培训心得体会12-16

社区社会实践调研报告05-23

物流社会实践调研报告05-23

有关社会实践调研报告05-20

寒假社会实践调研报告04-29

社会实践课题调研报告04-26

寒假社会实践调研报告04-26

学习师德师风的心得体会 继续教育学习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