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适应的本质与机制的自我评价

2022-04-08 自我评价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我们最熟悉的就是自我评价了,自我评价的功能首先表现为自我功能,它对人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实现有着特殊的意义。如何写一份恰当的自我评价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心理适应的本质与机制的自我评价,欢迎大家分享。

  一、心理适应的概念

  心理学范畴里使用适应概念时通常有三个角度,一是生物学意义上的适应,即生理适应,如感官对声、光、味等刺激物的适应;二是心理上的适应,通常是指遭受挫折后借助心理防御机制来使人减轻压力、恢复平衡的自我调节过程,这是一种狭义的适应概念;三是对社会生活环境的适应,包括为了生存而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要求的适应和努力改变环境以使自己能够获得更好发展的适应,这是社会适应的概念。

  目前解释适应概念比较权威的定义来自朱智贤主编的《心理学大辞典》,该词典中对适应的定义是这样下的:“适应是来源于生物学的一个名词,用来表示能增加有机体生存机会的那些身体上和行为上的改变。心理学中用来表示对环境变化做出的反应。如对光的变化的适应和人的社会行为的变化等。皮亚杰认为,智慧的本质从生物学来说是一种适应,它既可以是一个过程,也可以是一种状态。有机体是在不断运动变化中与环境取得平衡的,它可以概括为两种相反相成的作用:同化和顺应。适应状态则是这两种作用之间取得相对平衡的结果。这种平衡不是绝对静止的,某一个水平的平衡会成为另一个水平的平衡运动的开始。如果机体与环境失去平衡,就需要改变行为以重建平衡。这种平衡――不平衡――平衡……的动态变化过程就是适应,也是儿童智慧发展的实质和原因。”

  这一定义至少从以下三个方面说明了适应这一心理现象的性质与特点:

  第一,心理适应是主体对环境变化所做出的一种反应;

  第二,心理适应是一个重建平衡的动态变化过程;

  第三,心理适应的内部机制是同化与顺应的平衡。这三点对于理解适应的概念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从全面理解适应概念的角度看,这一定义中有几个要点还需要做出进一步的说明:

  第一,要明确适应现象是伴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出现的,没有环境的变化也就无所谓适应或不适应。但是由于人们生活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心理环境和社会环境)实际上是处在不间断的变化中的,因此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存在着适应的问题,都会产生不断适应新环境的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说,适应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是人的一生中随时都要面临的任务,也是人应当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适应能力是个体生存与发展的必备能力,对不同个体来说,由于适应水平不同,最终会导致其发展水平上的差异。

  第二,心理适应的根本目的是达到或恢复主客体之间的平衡状态,这是用平衡论对心理适应本质所做的一种解释。但是,在用平衡论来解释适应本质的时候,还应该进一步说明平衡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应当承认,平衡是适应的直接目标,适应的主要任务就是使主客体之间的不平衡状态重新恢复平衡。但从个体发展的全过程看,平衡只是相对的,暂时的,而不平衡则是绝对的,经常的。在个体发展过程中,由于一时的不平衡而引起的内部矛盾现象往往正是个体发展的动力,如果一味地保持平衡,反而会成为发展的阻力。因此在指出适应的直接目标是建立平衡的同时,还应该指出适应的根本目标是主体自身的发展。这样才能更好地反映出适应的本质。这种平衡与不平衡的辩证关系,反映了心理发展过程中矛盾运动的基本规律,因此也是我们理解适应过程的基本理论依据。

  第三,用同化与顺应来解释心理适应的内部机制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说明问题,但并不能说明全部问题。定义中所提到的同化与顺应都是心理调节的不同方式。所谓同化是指将客体纳入主体已有认知结构或行为模式的过程;而顺应则是指调整原有认知结构或行为模式以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显然,同化与顺应都是对环境做出反映和对自身进行调节的过程。在此应强调指出,同化与顺应作为认知与行为的调节过程是受主体的自我意识支配,借助自我监控系统的作用来实现的。所以心理适应实际上是一个自我调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将以上几点补充进心理适应的定义后,比较完整的表述应当是: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主体通过自我调节系统做出能动反应,使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更加符合环境变化和自身发展的要求,使主体与环境达到新的平衡的过程。

  二、心理适应的类型

  关于适应的类型,可以依据不同的标准将其分为不同的类型。比如孔维民认为,根据适应的对象可以将其分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和对社会环境的适应;根据适应的基础可以分为生理适应和心理适应;根据适应的程度可以分为浅层适应和深层适应;根据适应过程中是否有意识的参与可以分为有意识的适应和无意识的适应;根据适应过程中态度的积极或消极又可分为主动适应与被动适应等。[2]这些分类各有自己的依据,都有一定的道理。

  除了以上几种分类外,还可以根据适应的效果分出消极适应和积极适应;根据适应表现的方式分为内部适应与外部适应;根据适应的内涵分为狭义适应和广义适应等。

  消极适应是个体改变自己的行为或态度以适合外部环境的要求,这是一种基本的、比较被动的适应方式,其作用只是求得一时的内心平衡;积极适应是主体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尽最大可能去改变环境使之适合自己发展的需要,这是一种比较高级、比较主动的适应方式。在个体发展过程中,生存与发展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相辅相成的关联,因此这两种适应方式之间也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事实上,两种适应对人都有重要价值,首先要能够生存,然后才谈得到发展。生存是发展的基础,发展是生存的目的。但从个体适应能力形成的过程看,通常是要先学会生存适应,然后才能达到发展适应的水平。

  内部适应是指在心理上达到认知和情感上的平衡状态的适应;外部适应是指在行为上能够符合外部环境要求的适应。一般而论,可以认为,内部适应是外部适应的基础,外部适应是内部适应的外在表现,二者应该是一致的。但在某些特殊条件下,也可能存在不一致的情况。比如,有时候屈从于某种外部压力,为了避免更大的挫折,尽管内心并不情愿,但有可能在行为上暂时遵从某种规范,表现为表面上的顺从或服从,这就是一种外部适应与内部适应不一致的情况。

  狭义的适应是指在遭受心理挫折后人们采用自我防卫机制来减轻压力,恢复心理平衡的过程。广义的适应是指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主体通过自我调节系统做出有效反应,使自己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使内外环境重新恢复平衡的心理过程。前者更多地表现为无意识的适应过程,具有一定的自发性;后者则主要表现为有意识的适应过程,带有更明显的自主性。在个体发展过程中,前者出现得较早,而后者出现得较晚。但是,随着个体心理成熟水平和思维水平的提高,后者的作用就会越来越大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在这里,对社会适应的概念要特别加以说明。社会适应是指个体对社会生活环境的适应。有人认为,社会适应是指“社会或文化倾向的转变,即人的认识、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因为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从局部或具体的事件看,社会适应是个体社会行为的自我调节过程;而从个体发展的全过程看,社会适应实际上就是个体实现社会化的过程。从社会化的角度看,社会适应的内容应当包括以下几项:第一,对社会生活环境的适应,包括对不同生活条件与方式的适应;第二,对各种社会角色的适应,包括各种角色意识的形成以及对不同角色行为规范的掌握;第三,对社会活动的适应,包括各种活动规则的掌握和活动能力的形成,如学习、交往、工作、休闲等能力的形成与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关于现代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四项培养目标:学会做事、学会求知、学会与人共处、学会生存)所反映的都是社会适应方面的基本要求。有人认为,社会适应最重要的就是对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适应。这一观点也有一定道理,因为不论从事那个方面的活动,都离不开人际交往,都要同人打交道。生活也好,学习也好,工作也好,都是与人交往的过程,都要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所以,善于与人相处,善于协调人际关系,是使生活美满、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

  心理适应与社会适应的关系十分密切。心理适应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心理功能,是社会适应的心理基础。离开以同化、顺应以及其他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为基础的内化过程,个体社会化的实现是不可能的`。反之,如果脱离开对社会环境的良好适应,那么心理适应本身也就失去了实际的意义。

  三、心理适应的内部机制

  有人把适应过程归纳为需要――阻挠――反应――解决问题四个环节。[4]这一观点的可取之处是从心理动力与主客体之间关系的角度解释了适应过程,不足之处是流于表面,没有深入到内部机制的层面进行分析。

  按照皮亚杰的观点,心理适应的内部机制就是同化与顺应的平衡。这是从发生认识论的角度对适应过程做出的一种解释。从这一角度出发,可以认为心理适应就是主体对外部变化所做出的一系列自我调节的过程,其最终目的是重新适应新的环境变化。但是,只用同化和顺应这两个过程来说明适应似乎过于简单了些。在解释社会适应中一些复杂的适应过程时有必要对此做出进一步的说明。结合认知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有关理论,我们认为,心理适应的内部机制可表述为以下模式。这一模式表示,从出现不适应现象到重新适应中间一般要经历认知调节、态度转变和行为选择三个环节,其中认知调节又可分为外部评估和内部评估两个部分。具体运行过程以及各环节的作用大致如下:

  1、认知调节

  认知调节是适应过程的起始阶段,这一环节包括外部评估和内部评估两部分。

  (1)外部评估

  外部评估是认知调节的第一阶段,指主体对变化了的外部环境及其对自身发展所具有的影响作用进行全面了解并做出新的判断的过程,主要任务是确定外部环境中发生了哪些新变化,提出了哪些新要求,这些变化和要求对自身发展所具有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应能对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做出准确的判断,对新的角色期待形成正确的理解与把握。如果这个阶段中的认识、判断出现了偏差,就可能产生不适应的表现。比如,一个新升入高一的学生A面对学习成绩名次下降的新情况,出现了一时的不平衡即不适应的现象。为了重新恢复平衡,适应新环境,就要正确判断成绩下降的原因,然后找到有效的对策。首先要分析的就是客观的原因,如学习任务、学习方法等方面的新特点与新要求,并对此做出正确、合理的判断。如果这种了解比较准确、全面,就为有效调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如果对新环境的新特点缺乏全面、客观的判断,就会给适应带来困难。

  (2)内部评估

  内部评估是指主体在对外部变化做出正确判断的基础上,对自身内部状态进一步的了解与判断。实际上这是一种在自我监控系统的参与下,自我评价和自我意向重新调整的过程。具体包括对因外部变化引起的内部不平衡状态的估计,对不适应现象的归因分析,对已有经验的检索与比较,对原有行为方式应对效果的审视与判断等。通常自我评价的结果会影响到自我体验的改变,如自信心的增强或削弱。同时,自我体验的改变也会影响到对行为目标的重新选择,包括对目标价值及成功概率的重新评估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新的自我期待等。比如,上面那位高一学生A对学习环境的新特点与新要求有所了解后,还要进一步分析一下内部原因,如对自己原有的经验和能力做出一个估计,判断自己是否有能力满足新的要求。如果认为名次的下降只是暂时的,主要原因是一时的不适应或努力不够,这时他的自信心不会受到影响,自我观念仍然是积极的;但假如认为名次下降的原因主要是自己的能力不足,这就会使自信心水平下降,同时会感到紧张和担忧。

  由外部评估到内部评估,这是认知调节发展的必然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主体的理解力、判断力和自我评价的水平对认知调节的效果具有直接的影响。

  2、态度转变

  认知过程的变化必然会引起情绪体验的变化,同时也会导致行为意向发生相应的变化。当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都发生了变化时,就会引起态度的改变。态度的转变实际上是对动力系统和反应倾向的调节,这是适应新环境的变化,保持和恢复心理平衡的一种背景条件。比如,学生A如果能对名次下降的原因做出正确解释,相信自己有能力改变这一现实,他就能继续保持对待学习的积极态度;但如果由于名次下降而开始怀疑自己的实力,从而导致自信水平下降,产生自卑感和紧张、焦虑感,其结果就会使他的学习态度发生消极的变化,产生厌学心理。在这一过程中,主体的价值观念、对目标的期望水平以及情绪、情感的深刻性,对态度的转变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3、行为选择

  行为选择实际上是一个比较与决策的过程,其核心是对原有行为方式的调整与改变。行为方式的重新选择是以认知的调节与态度的改变为基础的,受思维方式与态度倾向的直接制约。思维方式与态度倾向如果是积极的,那么主体的行为方式也会是积极的;思维方式与态度倾向如果是消极的,那么行为方式也会是消极的。比如学生A的行为就可能有不同的选择:如果他认为学习对自己非常重要,同时对学习和自己充满了信心,就会表现出积极进取的态度和坚持不懈的努力;相反,如果认为学习的意义无足轻重,同时对学习和自己又丧失了信心,产生了明显的厌学态度,就会表现出退缩和放弃的行为倾向。在此过程中,远大目标的引导,坚毅、顽强的性格特征,高度的自尊与自信,是影响行为选择的重要因素。

  在这一过程中,同化与顺应这两种调节方式始终在发挥着作用。面对内外环境的复杂性和行为效果的多重可能性,主体的判断与选择不可能一次性完成。所以适应过程必然会表现为一个反复循环的动态过程。一般规律是,经过以上几个环节,如果所选择的行为方式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对适应环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就意味着同化与顺应的过程基本上实现了平衡,这一行为就会因受到正强化而巩固下来,逐渐形成稳定的态度倾向与行为习惯。这就是性格形成的过程。如果行为反应的效果不理想,主体与环境之间仍然存在着不适应的现象,说明同化与顺应之间并不平衡,这时就需要再次进入上述的自我调节系统中进行重新选择。有时这种选择需要经历若干次的重复循环,才能取得理想效果,达到同化与顺应的平衡状态。

  根据对心理适应内部机制的上述假设,可以看出与心理适应能力有关的基本心理素质主要有以下几项:一是对新情况或复杂情况能够迅速做出正确反应的能力,主要表现为分析问题和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特别是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去分析问题和做出判断的能力。二是对自己进行全面、客观评价的能力,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积极的自我观念。这两项都是与第一个环节有关的心理素质。三是积极的生活态度和明确的生活目标,包括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同时还要有积极的自我体验,做到自尊、自爱,对自己始终充满自信。这是与第二个环节有关的心理素质。四是良好的性格特征,特别是意志品质方面的特征。比如坚韧、顽强、果断和较强的自制力,较强的竞争意识和好胜心,对人对事宽容的态度与豁达的胸怀等。这些是同第三个环节有关的心理素质。五是自我监控的意识和自我调节的能力,特别是自省、自察和自我审视的意识,以及自我调节与自我控制的能力。这是同全部适应过程都有关联的心理素质,也是决定一个人心理适应水平的关键。

  上述基本素质应当成为心理适应能力培养的主要目标。

  心理咨询的适应症与方法

  心理咨询是运用有关心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解除咨询对象的心理问题,来维护和增进身心健康,促进个性发展和潜能开发的过程称为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并非局限于疾病,更包括正常人。也就是说:凡是人们在人生道路上出现的是各种心理问题都可以属于心理咨询的范围。根据内容大致分为两大类。

  心理咨询是运用有关心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解除咨询对象的心理问题,来维护和增进身心健康,促进个性发展和潜能开发的过程称为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并非局限于疾病,更包括正常人。也就是说:凡是人们在人生道路上出现的是各种心理问题都可以属于心理咨询的范围。根据内容大致分为两大类。

  1、障碍性心理咨询:指对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障碍的来访者进行咨询,如精神病的早期诊断和恢复期的咨询指导;各种心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最常见的是各种神经症(神经官能症):有焦虑性神经症、抑郁性神经症、强迫性神经症、恐怖性神经症、疑病性神经症、癔病等。各种个性缺陷的诊断、咨询、矫正。各种疑难病的诊断。

  心身疾病的咨询,(心理生理性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更年期综合征;各种心理障碍的咨询:如智能障碍、情绪障碍、人格障碍、行为障碍、学习障碍、沟通障碍、适应性障碍、性心理障碍等:障碍性心理咨询。障碍性心理咨询是目前咨询的热点。

  2、发展性心理咨询,重点在帮助来访者更好地认识自己和社会,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充分开发潜能,提高人的全面发展,促进早日成功和成才、在复杂多变的人生道路上,把握人生真諦,使人的一生过的更充实、更完美。

  心理咨询的评价:从某种意义上讲心理咨询能起到药物所起不到的作用。如人们常说:“没有卖后悔药的,但后悔心理可以通过心理咨询来消除,帮助摆脱困惑,恢复欢乐,克服自卑,增强自信等:适用于学习困难、心理变态、性格异常、改善人际关系等、药物有时无能为力、心理咨询的效果却是明显的。但重型精神病、躯体疾病、心身疾病仍以药物、手术治疗为主,心理咨询为辅。心理咨询虽然不是万能的,但是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起作用,因为七分精神、三分病。

  心理咨询的内涵:包括心理测验、心理诊断、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保健、目的是使人健康。ARDK-远程健康检测系统:是用感应器将人体12经络、24个穴位的生物信息通过因特网传至数据库,返回检测数据和诊断结果,提示预防和治疗建议。诊断数据又快又准,每个数据的高低均有其独特意义,所以誉为健康的好卫士、医生的好帮手。适用于健康查体、躯体疾病、心身疾病、心理疾病、及各种疑难病的检测诊断,为疾病的治疗、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疾病预防、病请随访提供有利证据,更可贺的是它能为癌症的早期诊断提供信息。

  心理养生专家提示:心理治疗的方法虽然有很多种,但必要时配合药物、理疗、等多种治疗方法。

  关于大学新生适应期的心理问题

  摘要:首先通过心理健康调查统计数字介绍了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然后讲述了问题存在的原因,最后说明了心理教育的必要性和方式、方法。通过该文章能使人尽快了解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思路等。

  关键词:心理障碍;适应期;心理焦虑;心理教育

  大学阶段正处在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心理活动复杂多变、心理矛盾和冲突比较烈的时期。能否处理好这些矛盾,调节好自己的心理,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为了全面了解我院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心理问题的表现及心理健康对其成长的影响等,我们采用大学生人格健康调查表,随机对我院296名大一新生进行了心理健康调查,收回有效卷290份,其中男生210名,女生80名,结果如下:

  (一)有38人可能有明显的心理问题,占13.1%,其中女生13人,占女生总数的16.25%;男生25人,占男生总数的11.9%。经咨询面谈,确定有21人存在激烈的心理矛盾和各种神经症的困扰而异常痛苦,学习生活明显受其影响。

  (二)应引起重视者(介于正常与问题者之间)80人,占27.59%。

  (三)一次过关者(心理健康者)172人,占59.31%。

  这一结果表明:我院有心理障碍倾向的大学生占40.69%,而其中有13.1%的大学生有较严重的心理障碍。此结果与全国在校大学生30~40%有心理障碍倾向,而其中存在较严重心理障碍者大约占10%左右这一结果相比基本吻合,但略高出几个百分点。这充分说明我院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大学生心理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独立能力较弱

  从中学进人大学,伴随着生理成熟而反映在心理上的成人感,使得新生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大大增强,他们从理智上要求摆脱家长和老师的束缚,争取独立性。但是,由于过去依赖父母和老师较多,社会经验缺乏,使得大学新生在具有强烈独立意识的同时,还存在一些难以摆脱的依赖性,还不能真正依靠自己的力量来独立地解决一些生活问题、学习问题和处理好各种社会交往中的关系。新生入学后,许多事情需要自己处理,心理准备不足,许多幼稚、处事能力差的新生常常为自己在某些问题面前束手无策,犹豫不决而感到苦恼和忧虑,因而心理失衡,产生紧张和自我地位变化带来的不适应。

  二、学生期望值于现实反差大,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

  大学一年级是一个特殊的阶段,他们大多数是从家庭到大学,都是第一次真正离开家乡、父母、亲友,走出家门,来到大学求学。由于高校的办学条件还相对较差,新生入学后,无论是学习、生活还是文化娱乐方面条件都与期望值相差甚远,给新生带来失望,使他们感到现实生活的困难。环境、角色的变化引起心理上的不适应。调查中有6.7%的学生认为目前最需得到帮助的是“生活适应”。有的同学,报到手续刚刚办妥就给家里打长途,说学校不是自己理想的学校,宿舍条件差,生活条件难以适应等等。由于理想与现实的强烈反差,他们不敢正视现实,也不敢改变自己时,一遇到挫折,就会产生苦闷、厌倦、消沉的情绪,直接影响到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

  三、学习方法的不适应导致心理焦虑

  大学里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与中学发生了质的变化。在中学,教师的授课方式是以学生能理解为目的,内容少,练习多,一切学习生活都有教师安排,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然而,大学则不同,教师上课来,下课走,课程多,教材有取有舍,要求学生能独立思考、学习及自我管理。这种学习方法的转变,要求学生尽快调整自己所处的位置,达到“角色转变”,然而,许多学生往往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仍然抱着那种等待心理。在经历一个阶段的学习之后,便感到有些茫然失措,顿时情绪由兴奋转为自卑、消沉,部分学生处于难以适应的境地。个别学生的学习适应期长达半年到一年。

  四、人际关系适应不良

  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交往的必然性。现在的大学生绝大多数在上大学前没有离开过家,他们过惯了家庭重点保护的生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离开了父母、老师和朋友,来到大学,面对陌生的环境和面孔,学生普遍有一种孤独感,渴望结识新的朋友以求帮助和理解。调查统计,有34%的学生认为目前最需帮助的是“情感交流”,而有41%的学生认为“社交能力”的培养更需得到帮助,还有17%学生“感到孤独”,绝大部分新生都非常想家。但是,在老师、同学的交往中,许多学生表现出戒备、观望、自我保护的心理,常常使交往受挫。他们渴望与别人交往,却又不知道如何交往,于是,有的同学就把自己封闭起来,使自己与周围产生隔阂,尽管生活在集体之中,仍然感到孤独和不安。加之没有可亲近的人在身边予以安慰,不能及时解脱孤独感,时间长了酒会有精神抑郁和无助感的时刻。若陷入这种误区长期不能自拔,就会发展为严重的心理症状。进人大学后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是学生们最热门的话题。

  相应的新生教育对策

  根据适应阶段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环境上存在的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新生进行教育。

  1、帮助新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现代教育方法要求教师不仅传授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指导学生,使他们学会学习,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具备触类旁通的自学能力。开设学习方法讲座,介绍大学的学习过程,如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计划的制定,怎样读书,怎样利用图书馆,怎样使用工具书与查找文献资料,怎样科学用脑等。重点介绍上好一堂课要注意的几个环节。

  2、加强班集体建设,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大学新生来自五湖四海,由于风俗习惯、饮食习惯、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及性格上的差异,加上语言上障碍,相互了解甚少,同学间不轻易吐露真情,交流思想。以往所熟悉,所信任,所依赖的老师、同学、家长都不在身边。在这个陌生的环境里,如果缺少温暖和真情,自然会产生一种孤独感。他们也迫切希望有良师益友,得到他人的理解和亲近。班集体建设就显得十分重要。班主任及学生管理工作者应当多下教室和寝室,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生活和思想,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一方面,要在管理工作中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用客观的思想方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客观地分析社会和周围环境。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又敢于正视自己的短处,能够辩证地看待成功和挫折、顺境和逆境,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关系。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利用余暇时间,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广泛的兴趣。学生在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生活中,增加人际交流,提高同学间的亲和力,增进同学间的相互关系,推动群体中互助互爱的精神。如果把同学间的这些情感适时地给予激发与引导,使之与集体荣誉等结合起来,就能形成一种强大的凝聚力,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就会形成。新生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充满乐趣,孤独感也自然而然地淡化以至消失。

  3、赋予新生入学教育以新的内容

  新生入学的接待和教育工作,学校一直非常重视。一般要安排3至5天的时间,由院系对新生进行适应性教育,亦称始业教育。主要是介绍校系的概况,组织学生学习高校学生行为准则、校园秩序管理若干规定、学生德智体能综合考评办法及学生有关管理规定,并进行测试,以了解学生掌握的程度。这样做很有必要。同时,始业教育还应当增加对学生心理能力、独立生活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教育内容。并根据教育内容的需要来选择一些德高望重,既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又有丰富阅历的教师来作专题报告。还可以让高年级的学生来现身说法。在形式上既可采取专题报告、座谈会、个别谈心等方式,也可通过寓教于乐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使新生入校后,在心态上及时地作出调整,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

  总之,因不适应而导致的种种心理问题是一个人走向成熟所必然要经历的,是正常的现象,在刚入大学的新生中是普遍存在的,这一时期的大学新生非常渴望得到帮助与理解。新生在适应阶段存在的问题,应当引起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的重视。同时要根据新生的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帮助新生顺利渡过困惑时期,从理性上把握自我,提高心理调试能力和心理免疫力。

  学校适应不良型的心理问题

  强迫型的心理问题

  一、学习适应不良型学习适应不良型是中学生中常见的一种适应型障碍。

  中学生往往由于学校适应不良严重影响学习,更不上班级,甚至造成中途休学或辍学。主要表现在情绪、行为、生理功能三个方面。

  (1)情绪方面。抑郁、焦虑、强迫、恐怖、厌烦、退缩等是常见的表现,具体表现为害怕学习,上课注意力涣散,思考乏力,听不好课,做不好作业,但又想把学习搞上去,产生焦虑;有些同学害怕或回避上学,或有恐惧反应,或呈萎靡状态;有些同学有矛盾观念和愤怒反应,易激惹,依赖性增强。

  (2)行为方面。学习适应不良的同学均有行为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能力抑制。以往学习能力良好,成绩不错,适应不良后学习能力受到抑制,产生学习困难,上课无法做笔记,记忆力下降,作文写不出,稍复杂的题目无法解决等;因注意力不集中常常不能持续做一件事,莫名其妙地终止作业或看书,无目的地摆弄小物件或发呆等。第二,社会性退缩。与同学交往减少,学习、生活活动也减少,不愿发言,不想运动,体育课也提不起劲,成为同学活动的旁观者,游离于同辈群体之外。第三,品行絮乱。行为违反与年龄相符的社会规范和准则,如逃学、斗殴、说谎、偷窃、抽烟、离家出走等现象均有可能出现。还有些学生活动过度,寻求快乐和刺激,如沉溺于电子游戏机、不遵守纪律、袭扰他人。第四,行为倒退。行为像儿童,学习无目标,活动无计划,喜欢儿童游戏,不合群但不是因为退缩,而是和同学玩不到一块,谈不到一起。

  (3)生理功能方面。表现在上课头昏、脑胀,入睡困难,以及腰酸背痛、心悸、乏力等,身体检查则没有特定的躯体问题。

  二、强迫型这是一种以强迫观念、强迫冲动或强迫动作为主要表现的心理问题。

  自己能意识到这些表现不合理、不必要,但不能控制和摆脱,深为焦虑和不安。它对同学的学习、生活和在校适应有很大的不良影响,应及时接受辅导。具体表现为:

  (1)强迫观念。如脑内反复回旋某歌曲的旋律、别人对自己说的话;作业或考试后总觉得写错了字或做错了题,上学路上总疑惑忘带书或文具;总是担心考试失败、挨老师批评,担心自己会发胖;看到小刀就会想到会割破手;脑中总是出现一些如“1+2为什么等于3”、“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等无实际意义的想法。

  (2)强迫冲动和强迫动作。如在考试时,总觉得想要大小便,但并不去上厕所;看到老师或父母总是想辱骂、吵闹或打架,但表面上却顺从平静;反复检查自己任何一次作业或试卷;总是在路上数石块数或步数。

【心理适应的本质与机制的自我评价范文】相关文章:

心理素质的自我评价范文07-31

心理素质自我评价范文08-18

最新心理素质自我评价范文06-09

心理素质自我评价01-08

高中生心理素质的自我评价05-28

高中的自我评价范文06-09

员工的自我评价范文05-21

演讲的本质05-06

关于心理素质自我评价08-18

高三心理素质自我评价03-13

好自我评价的三个关键点 怎么写自我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