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腊八节作文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腊八节作文 篇1
从我能记事的日子起,我就记得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母亲给我们煮腊八粥。
这腊八粥是用糯米、红糖和十八种干果掺在一起煮成的。干果里大的有红枣、桂圆、核桃、白果、杏仁、栗子、花生、葡萄干等等,小的有各种豆子和芝麻之类,吃起来十分香甜可口。母亲每年都是煮一大锅,不但合家大小都吃到了,有多的还分送给邻居和亲友。
母亲说:这腊八粥本来是佛教寺煮来供佛的——十八种干果象征着十八罗汉,后来这风俗便在民间通行,因为借此机会,清理厨柜,把这些剩余杂果,煮给孩子吃,也是节约的好办法。最后,她叹一口气说:“我的母亲是腊八这一天逝世的,那时我只有十四岁。我伏在她身上痛哭之后,赶忙到厨房去给父亲和哥哥做早饭,还看见灶上摆着一小锅她昨天煮好的腊八粥,现在我每年还煮这腊八粥,不是为了供佛,而是为了纪念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是1930年1月7日逝世的,正巧那天也是农历腊八!那时我已有了自己的家,为了纪念我的母亲,我也每年在这一天煮腊八粥。虽然我凑不上十八种干果,但是孩子们也还是爱吃的。抗战后南北迁徙,有时还在国外,尤其是最近的十年,我们几乎连个“家”都没有,也就把“腊八”这个日子淡忘了。
今年“腊八”这一天早晨,我偶然看见我的第三代几个孩子,围在桌旁边,在洗红枣,剥花生,看见我来了,都抬起头来说:“姥姥,以后我们每年还煮腊八粥吃吧!妈妈说这腊八粥可好吃啦。您从前是每年都煮的。”我笑了,心想这些孩子们真馋。我说:“那是你妈妈们小时候的事情了。在抗战的时候,难得吃到一点甜食,吃腊八粥就成了大典。现在为什么还找这个麻烦?”
他们彼此对看了一下,低下头去,一个孩子轻轻地说:“妈妈和姨妈说,您母亲为了纪念她的母亲,就每年煮腊八粥,您为了纪念您的母亲,也每年煮腊八粥。现在我们为了纪念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周爷爷,我们也要每年煮腊八粥!这些红枣、花生、栗子和我们能凑来的各种豆子,不是代表十八罗汉,而是象征着我们这一代准备走上各条战线的中国少年,大家紧紧地、融洽地、甜甜蜜蜜地团结在一起……”他一面从口袋里掏出一小张叠得很平整的小日历纸,在一九七六年一月八日的下面,印着“农历乙卯年十二月八日”字样。他把这张小纸送到我眼前说:“您看,这是妈妈保留下来的。周爷爷的忌辰,就是腊八!”
我没有说什么,只泫然地低下头去,和他们一同剥起花生来。
腊八节作文 篇2
我小的时候,在腊月的季节里,雪花飞飞扬扬飘飘洒洒。时常村子里,田野上,山林中,总是披着一件白色的外衣。这是一个童话般的世界,阳光洒下,随处都能呈现出美丽而浪漫的画卷。
我童年的学校就坐落在画卷的中央。学校四周是挺拔的白杨树,树杈上有喜鹊搭建的雀巢,它们时常在枝头喳喳叫喜。那时,每年的腊月初七,就是我们学校期末考试的最后一天。在这一天里,我们的心情好是紧张。考试当然有压力,但考试结束后,我们就开心了起来,因为我们放假了!放假自然是高兴的一件事情,不过最开心的还是和伙伴们去打“腊八冰人”了。
这天下午,是我们期末考试的最后一门课程。考试完毕,伙伴们背着书包跑出了教室,不约而同地聚在了一块儿。大家高喊着:“打腊八人儿去喽!”腊八人儿,是过腊八节用来祭奠我们的先人和神灵的。用冰块儿制成高一米左右宽八十厘米,形状为凸字形就可以了。这是最简单的冰雕了,太复杂的冰人儿雕刻我们小孩子也做不出来。
我们各自回到了自己的家里,放下了书包,拎着斧头拿着铁棍,赶着小毛驴车,跟着小狗,带着自制的小冰车,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分几路人马,奔向了野外结冰的池塘和水渠。
打腊八冰人也是有讲究的,一般要选透亮的冰块儿,厚度在十五厘米左右来制作。如果要选这样的冰块儿,是要到池塘和宽阔的井面才能取得到的,但是在这些地方取冰,一般是比较危险。冰块儿下面的水很深,人掉下去就会被水淹死的,很少有伙伴们去尝试,大人们也经常嘱咐我们不要到那样的地方去。不过我们这些不怕死的家伙,为了能取到好的冰块儿还是要到湖面上去取冰。我们也有自己的安全保障措施,在湖面砸冰的伙伴们是要用绳子把腰系起来,然后把绳子的一端系到湖边的小树上。一旦有人落水,在岸边的伙伴们,会拽着绳子往上拉。还好,我们这帮不怕死的小子,就这样在湖面上打腊八人儿,好几年过去了,都没有出过什么事情。
记得那年,还是发生了一件比较后怕的事情。
跟往常一样,我们的安全保障措施也是那样去做的。大家从湖面把各家的冰人儿装车后,正准备收兵回营的时候,发现我们领的小狗掉进了湖水里。也难怪小狗掉到湖水中。取过冰块儿的湖面露出了黑绿色的湖水,湖水在太阳光的反射下看不到底,只是亮晶晶黑黝黝的,随着水波的晃动,只能摇摇晃晃的映出岸边的倒影。小狗在冰面上,看到了湖水中映出了它的身影,贪玩的它以为水里有条狗,于是用爪子试着去抓,一下子滑进了湖水中。我们救狗心切,一急之下,脱下了一件棉衣,扔到了靠近狗的水里。狗看到它身边有一件东西,一下用爪子刨到了自己的肚子底下。刚到水里的棉衣浮力还很大,把狗的身体浮在了水面上。大伙儿用铁棍、木棒使劲儿地去勾棉衣。勾住棉衣后一个劲儿地往水面上拉,这时小狗配合的也很好,紧抓棉衣不放。就这样我们成功地救出了小狗。
狗是获救了,可回想起来还是有点儿后怕。当时,我们只知道去救狗,所有冰面上的人都没有系安全绳。假如当时冰面破裂,我们完全有可能掉进冰水里。不过我想,危险的刺激的东西,给我们的记忆也是特别难忘的。否则,今天我写到打腊八人,冰水救狗就没有这么有味道了。
我们把弄好的腊八人儿运回了家里,然后要笔直地栽到各家的粪堆中间。初八过腊八,初七的这天必须把腊八人儿安放好的。在那个时候,制作腊八人儿的所有工序,一般都是由家里面的孩子们来完成。
过腊八节除了制作腊八人儿,就是吃腊八粥了。在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吃一顿腊八粥就像过一次小年一样美。熬制腊八粥也是很有讲究的。母亲在初七的晚上,就开始忙碌了起来:选枣、泡米,熬粥用的黄米,是要用温水浸泡一个晚上的。(黄米,北方的一种杂粮,颗粒比小米略大一些,颜色为黄色,和南方的糯米一样煮熟时富有黏性)泡过的黄米熬出的粥有精气,吃起来口感也好。熬粥的过程,是在腊八这天早上进行的,在太阳没出来之前必须把粥熬好。为了熬好粥,大人们总是在早晨的四到五点钟开始给炉灶点火。烧一锅水,放红豆、红枣,待红豆红枣快熟时,放泡制好的黄米,然后小火熬制。黄米黏性大,熬制需专人用铲子在锅里不停地搅动。如果稍微掌握不好就会糊锅的,就这样熬熟到出锅为止。
在这一天,我们这些孩子们也要早起。因为出锅的第一碗腊八粥,是要让我们送去供俸神灵。把热乎乎的腊八粥淋到腊八冰人儿的头上,就为上供。据说,以此来供俸祖先和神灵,乞求丰收吉祥。这么虔诚和严肃的事情,对于我们这些小孩子来说,是一点也没有兴趣的。给腊八人儿施完粥后,就是我们这些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候。浇完红粥的冰人儿,在这个时候就可以把它推倒砸烂了。
刚开始,我还以为砸腊八人儿是我们这些孩子们在搞恶作剧,但后来才知道只要浇完红粥的腊八人儿是可以推倒砸烂的,原来,就是这个习俗。不过让自己亲手来砸自己家的还是有点不忍心,我们一般是去砸别人家的,别人家的孩子来砸自己家的。只要腊人儿头上戴了红帽,我们都会把它推倒砸烂。砸腊人儿也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一大早,我们勾结几个要好的伙伴挨家串户,去寻找腊人儿的踪影,就好像日本鬼子进村“扫荡”一样,一家都不肯放过,有的人家院子锁了门,我们就翻墙进去。
记得有一次翻墙,我正好踏进了人家的狗窝。这条“死狗”翻墙的时候它不叫,等我踏到它的狗窝时,一下子咬住我的小腿死死不放。我拼命地挣扎,最终还是让我跑掉了。吓死我了,幸好穿着一条厚的棉裤,人没伤着,只是把棉裤扯了一个大洞。反正,不管怎样艰难,我们一家都不会放过的。在太阳出来之前我们的“扫荡”必须结束,也许这是一直以来的规矩和习俗吧!我们这些孩子们都是这么去做的。
说实话,看到自己与伙伴们制作的`腊八人儿一下子又被我们亲手毁掉,心里很不是味道的,不过,冰人儿的碎片到来年的春天才会融化掉。在这期间,我们每次走到粪堆前,看到散碎在粪堆的冰人儿残片,眼前不由的浮现出母亲那碗馋嘴的腊八粥,还有和伙伴们腊八节开心热闹的场面。
我很回味儿时的腊八节,传统的习俗很有味道,简单的让我们开心快乐。
腊八节作文 篇3
老人都说“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在我们孩子的眼里,对于腊八节的概念就是,吃点八宝粥,就要快过年啦。直到那件事,彻彻底底的改变了我对腊八节的想法。
事情发生在那年的腊八节,外面很冷很冷,飘着雪花,我一个人在家,屋子里还算缓和,父母告诉我,有应酬要出去。得晚点才能回来。我心里想着,老人还说小孩小孩你别馋,什么过了腊八就是年啊,我都没有人在一起过这个腊八,还有什么意思嘛。
就在我心里正不是滋味的时候,独自看着电视的时候,突然听到了一阵开门声。我心里想着是不是爸爸妈妈回来啦。我急急忙忙的下地去给开门,一看到真的是爸爸妈妈回来啦,我高兴的跳了起来,爸爸妈妈对我说,你看看后面还有谁。我定睛一看,原来是奶奶爷爷,叔叔姥姥姥爷全都来了。我问妈妈,他们怎么来啦?妈妈告诉我:“他们一起来陪你过腊八节啊,因为好久没见到你都想你了,趁着腊八节一起过来看看你?”我看到桌子上被爸爸放了好多的好吃的,大家坐到桌子旁边准备开动了,没想到爷爷对我说:“孙子,你是不是现在很高兴啊?是不是刚刚有点难过啊?”我说;”可不是嘛,刚刚我还以为我要自己过腊八节呢,哎,你们真是的,都不提前告诉人家,是不是要给我惊喜啊?”奶奶对我说,你是不是这腊八节是不是过得难忘啊?嘿嘿”我们吃完了饭,有一起喝了八宝粥。
是啊,这个腊八节虽然没有太多那样的节日应该有的礼节,只有一些在饭店拿回来的菜,可是这个惊喜让我很难忘,原来腊八节也可以这么过呀!嘿嘿,我真的好高兴啊。而且可以把全家能都集齐到这,大家团圆在这,真的是太让人高兴啦!!
腊八节作文 篇4
每年的腊月十二月初八,是华夏传统的腊八节,腊月里最重大的日子之一,过了这一天,年喜走进千家万户,离春节团圆的日子不远了。
小时候父母工作忙,家中小节基本不过。每逢这个节气,晚上全家人在一起,外婆做着针线总是说一声,今天是腊月初八了,妈妈在桌子的对面改着本子,抬头应一声:嗯,马上学生要考试了,再对望着她们说话的我催促道:赶快复习!
对于腊八是什么日子很模糊,只知道就要考试了。参加工作后,学到了不少民俗知识。单位里有两姐妹嫁给了兄弟俩,全家都是扬州人,非常讲究时令习惯,做的菜也很好吃,连在河埂上挑来的野菜都能做出好吃的饼。
两家人的孩子都在一个厂,为人实在,结交了很多好工友,平时没什么招待大伙的,在腊八的日子里,节俭了一年的这家人,总是要准备一大锅以豆类为主的八宝粥请单位里的好友,那个时候物资匮乏,什么都凭票证,熬一锅香甜的腊八粥要让主人损失很多糖票。中午下班,许多好友聚集在家里,热热闹闹,家便有了过“年”的喜庆了。
有的小青年吃完后腆着脸伸过碗去再要,女主人不识字,用糯糯的扬州话骂一声:“侬亲妈妈的,尝尝就行了,留点给旁人”,骂是骂了,还是笑嘻嘻又舀一勺过去。在地冻天寒之时,吃一碗香喷喷、热腾腾的腊八粥,在那个年代是一种美的最高享受。有幸吃到这家八宝粥的人,回到车间还舔着嘴唇回味,细数着有多少种材料组成的这一锅粥。从那个时候起对腊八有了认知,知道腊八要喝“腊八粥”。
陆游说:“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原来连神仙也喜欢喝粥啊。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
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同时把“腊八粥”馈赠亲朋好友,这也是一种情感交流吧。除了腊八粥,还有各种的腊八食品,我尝过几种:“腊八蒜”,是用紫皮蒜、正宗的米醋泡出来的,那蒜瓣湛青翠绿,蒜辣醋酸香溶在一起,扑鼻而来,回味的时候还有点甜。北方用面食做成腊八动物造型的面点很好看,一些不产或少产大米的地方,人们通常不喝“腊八粥”,而是吃“腊八面”。腊八这天早晨,先把红豆﹑黄豆放在锅里煮,煮熟后捞出。
然后再用各种蔬菜炒成臊子,把擀好的面条下入锅中,最后倒入臊子和红豆﹑黄豆。等香喷喷的“腊八面”煮熟后,全家人便围在桌子上,一块吃“腊八面”了。在黟县,我还尝过徽州的腊八豆腐,看过制作过程。一种圆形食品,颜色黄润如玉,初看以为是柿子。
制作方法是把老豆腐放在水中捣碎,在一个圆形器物上罩一块纱布,把捣碎的豆腐倒进容器,纱布提起来旋转拧干水份,晒制时加入虾米等配料,抹上盐,放在炭火上烘烤,或晒上一个星期就制作成了。
其味咸中带鲜,鲜中蕴甜,甜中含香,配上各种菜肴有多种吃法。当年黟县商人外出经商创业阶段,生活较为节俭艰苦,每年腊月时制作较多的腊八豆腐,平时用草绳串起来悬挂在通风处晾着,外出经商作为菜肴可以吃上较长的时间。
那土气饱满的五谷杂粮,在火的簇拥、煮沸、蒸熬下,一点点弥漫出家的味道。引领着人们在霓虹灯的照射下,在凌冽的寒风中,渴盼着家里那盏昏黄的灯光。吃过了山珍海味,回家喝上一碗充满亲情的八宝粥。
听着母亲的絮叨,看着妻子的忙碌、孩子的蹦跳,心中别有一番滋味,升腾的一定是对父母的感恩和对家的责任。许多民俗节日犹如植入我们民族传统文化土壤中的种子,经特有风俗、习惯、饮食、礼仪的催化、发酵,自会萌芽、绽叶,长出非同凡响、卓异璀璨的花朵,给人持久恒远的影响。
过了腊八就是年,那一脸欣喜,红衣红裤的“年”,正满载着希望,美滋滋地向我们招手。
腊八节作文 篇5
东西生明,时光速流,又是一个春节即将来临,在春节来临之前,第一个小节便是旧历年腊月初八,按家乡俗称叫做“腊八”。“腊八”在我印象中有着很深记忆。因为“腊八”这天要吃“腊八粥”哦,每逢此时,一股久违了香甜也会萦绕在唇齿之间。
我小时候,家境虽不很富裕,但我母亲仍会把每一个节日都过得丰富甜美。记得腊月初八前一天晚上,母亲安顿我们几个兄妹:明天是“腊八”,要早些起来吃“腊八粥”。母亲说着,像变戏法一样拎出一包红枣,我们高兴得如馋猫一般,在炕上打着滚,嘴中还“噢噢”地叫着,想要几粒打打牙祭,母亲却在这叫闹中把几颗最大红枣悄悄塞给了我,哦,那一瞬间我感到我是世界上最幸福人儿了……母亲准备好了薏米、小米、大米、红豆等东西,为翌日工作做好充分准备,然后再一次叮嘱我们早起,并说否则会变成“红眼睛”。当然这一说法源于何处实在无处考证,因为我第二天还没见过某个人因在“腊八”这天没早起就变成“红眼睛”。“腊八”这天,母亲总是起得很早,当我们还在香甜酣梦中就隐隐听到了那“呼哒,呼哒”拉风箱声音,“呼哒,呼哒……”听来是那么悠扬,那么绵长,那么温馨……天还没有放亮,但红彤彤灶火将屋子映照得灿烂美丽,当浓浓香味在屋子中弥漫开来,母亲便开始喊我们起床。当我们洗漱完毕怀着喜悦心情端坐在炕桌前等待着母亲把那香味扑鼻,色泽鲜艳“腊八粥”盛到碗中时,我们激动心情便再也按捺不住,会敞开腮帮子大嚼大吃,因为粥烫得历害,“吸吸溜溜”声音响成一片。哥一边吃一边还不安分地将碗中粥用力抛向空中,而最让我佩服是那被抛起来如球一样粥竟每一次都准确无误落回到他碗中,简直像耍杂技,而我学了几次不是把粥抛到炕上就是抛到后脑勺,逗得一家人笑不成声。母亲端着碗坐在一边也不管我们,只用那充满了爱目光凝视着我们。这时节,屋外往往是寒风呼啸、冰雪严寒,而屋中我们却沐浴在母亲温暖目光中,津津有味地吃着香喷喷、热腾腾粥,那是一幅多么幸福情景啊!
如今时过境迁,“腊八粥”已不再是孩子们垂涎美食了。虽然现在腊八粥用料已与以前大相径庭,什么桂圆、莲子、枸杞、蜜饯等既营养又保健,十分讲究,但我吃来却总感到少了几样味道……哦,当我在纷繁俗尘生活中一身疲惫时,我多么想沐浴在母亲那温暖目光中再吃她做一碗“腊八粥”哟!
腊八节作文 篇6
腊月最重大节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与神灵,祈求丰收与吉祥。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节日,称为"佛成道节"。
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习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中国各地腊八粥花样,争奇竞巧,品种繁多。其中以北平最为讲究,搀在白米中物品较多,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丝、玫瑰、红豆、花生……总计不下二十种。人们在腊月初七晚上,就开始忙碌起来,洗米、泡果、拨皮、去核、精拣然后在半夜时分开始煮,再用微火炖,一直炖到第二天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
更为讲究人家,还要先将果子雕刻成人形、动物、花样,再放在锅中煮。比较有特色就是在腊八粥中放上"果狮"。果狮是用几种果子做成狮形物,用剔去枣核烤干脆枣作为狮身,半个核桃仁作为狮头,桃仁作为狮脚,甜杏仁用来作狮子尾巴。然后用糖粘在一起,放在粥碗中,活象一头小狮子。如果碗较大,可以摆上双狮或是四头小狮子。更讲究,就是用枣泥、豆沙、山药、山楂糕等具备各种颜色食物,捏成八仙人、老寿星、罗汉像。这种装饰腊八粥,只有在以前大寺庙供桌上才可以见到。
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腊八粥,保存着吃了几天还有剩下来,却是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意义。如果把粥送给穷苦人吃,那更是为自己积德。
腊八粥在民间还有巫术作用。假如院子中种着花卉与果树,也要在枝干上涂抹一些腊八粥,相信来年多结果实。
腊八这一天,除了祭祖敬神外,还有悼念亡国、寄托哀思。
【精选腊八节作文汇编六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