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的作文

2021-03-04 秋分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秋分的作文9篇,欢迎大家分享。

秋分的作文 篇1

  在每年的秋分那一天,世界各地都会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在做“竖蛋”试验。这一被称之为“中国习俗”的玩艺儿,何以成为“世界游戏”,其玩法简单易行且富有趣味:选择一个光滑匀称、刚生下四五天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虽然失败者颇多,但成功者也不少。秋分成了竖蛋游戏的最佳时光,故有“秋分到,蛋儿俏”的说法。竖立起来的蛋儿好不风光。

  秋分吃秋菜

  在岭南地区,四邑(今加上鹤山为五邑)的开平苍城镇的谢姓,有个不成节的习俗,叫做“秋分吃秋菜”。“秋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秋碧蒿”。逢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秋菜。在田野中搜寻时,多见是嫩绿的,细细棵,约有巴掌那样长短。采回的秋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秋汤”。有顺口溜道:“秋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自秋,人们祈求的还是家宅安宁,身壮力健。

  拜神习俗

  秋分前后的民俗节日有二月十五日开漳圣王诞辰:开漳圣王又称"陈圣王",为唐代武进士陈元光,对漳洲有功,死后成为漳洲守护神。二月十九日观世音菩萨诞辰,每逢诞辰,信徒多茹素齐,前往各观音寺庙祭拜。二月二十五日三山国王祭日:三山国王是指广东省潮州府揭阳县的独山、明山、巾山三座山的山神,早年由潮州客家移民秋为守护神,因此信徒以客籍人士为主。

秋分的作文 篇2

  秋分是一把剪刀,将秋天分成两半。“乾坤能静肃,寒暑喜均平。”夏末的热烈和中秋的凄凉被太阳的视线平分成一种清淡。古籍《春秋繁露》中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我国古代将秋分分为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由于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开始藏入穴中,并且用细土将洞口封起来以防寒气侵入。此时降雨量开始减少,由于天气干燥,水汽蒸发快,所以湖泊与河流中的水量变少,一些沼泽及水洼处便处于干涸之中。

  秋分曾是祭月节。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说。现在的中秋节就是由传统的“祭月节”来的。史载,最初的“祭月节”是定在秋分这一天的。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不过由于这一天在农历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圆月。而祭月无月则会大煞风景。所以,后来就将“祭月节”由“秋分”调至中秋。

  俗语云:稻黄一月,麦黄一夜。阵阵秋风,飘来田野间稻谷与泥土的芳香气息,把成熟和秋气传送到远方,仿佛在催促那些在外奔波的农家兄弟回家收割。乡谣里唱道:“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应时。”农谚也说:“秋分无生田,准备动刀镰。”我国很早就以秋分作为耕种的标志了。秋分是抢种冬小麦的时节。

  玉米、稻子、谷子、棉花成熟了,等待着收获。在家乡的河滩,这个时节该刨花生了。秋分收花生,晚了落果叶落空。依然记得小时的情景,田野里的花生布满了大地,抖掉上面的泥土,一嘟噜一嘟噜白生生的花生,垂挂在黄绿色的枝秧下面。大人们敛堆儿、装车,马车将花生运到打谷场上,丰收的喜悦在秋分的节气里弥漫。

  秋分时节,天空蔚蓝,秋阳灿烂,既有瑟瑟的风,也有辽阔的云。一丛秋草,揭秘秋的底蕴。枯枝的藤蔓,萧瑟的天空,和一尾目光留恋。“庭前丹桂香,篱外菊花黄。昼夜平分后,月光如水凉。”风在这个时候是凉爽宜人的,吹来了梨枣、大豆、月饼、小鸡炖蘑菇的味道。落叶无怨无悔地选择了飘落,把满腹的心思和话语,尽情地告诉了风中的云。秋之味,在秋分的原野上飘散。

  秋分过了,后面便是寒露,藏在草丛里的蛐蛐、蚂蚱的啼叫声凄清缠绵鸣奏着生命的挽歌。喜欢在秋分这天仰望天空的淡云,看黄叶枯枝形成的风景。晨光辗转,开启一天的清凉宁静。清晨,推窗远望,西边的天空上还悬着明月,与阳光相映生辉。秋水长天,看远山绵延。在我的眼里,一切都是诗意。秋草,枯枝,枯叶,枯黄的生命。凝思的脚步,落进泥土里,宛如一粒种子。

  秋天是四季当中的第三个驿站,万物至此,免不了要停顿一下,或补充一下养分,或检视一下得失。秋分,恰如中年的人生滋味,是“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还是“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无论满载而归还是两手空空,都到了省悟的时候。修身养德,含蓄内敛,使自己的人生更加丰富而华美。

  秋分,秋高气爽,秋水沁凉,落花随意,叶染疏黄。斟一盏清茶,品一味心香,默数漫延时光。

秋分的作文 篇3

  古人认为,一年四季变换,寒暑交替,是因为天地间有着阴阳二气。《黄帝内经》上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秋分这一天,正是阴阳交接、分割寒暑的日子。秋分的“分”是“半”的意思,秋天刚好过了一半。过了秋分,就不打雷了,小虫子也钻进了泥土,开始筑自己冬眠的窝。

  天地改由太阴星君月神掌管。所以秋分之夜,要祭月。《太常记》上说:秋分祭夜明于夕月坛。

  夜明就是月亮。

  秋分之夜,在院子里月光最好的地方,供上香案,案上摆上瓜果和月饼。月饼形式多样,口味不一。我家乡的月饼有两种,一种是买的,小小的,外面是一层层脆皮,里面是甜得厉害的冰糖杏仁馅子。一种是自家做的,由发酵的面粉,在圆底的大锅里,用小火烘成。做成的饼,有脸盆大小。外表金黄香脆,里面甜软而有韧性。

  祭品摆好之后,在香炉里点好香,对月跪拜。“羞花闭月”,是人们对美貌女子的形容。所以女孩子在拜月之时,都希望有一片云彩会从月亮的面前飘过,证明自己的美丽。

  但是月亮不能躲在云层里太久,太久了,上了年纪的人就会惊慌,认为是天狗吃了月亮,不祥。他们会拿了铜锣边走边使劲地敲打,来惊吓天狗,让它吐出来。

  拜月之后,一家人围坐在桌旁,开始分吃月饼。

  家中几人,就把月饼切成几份,要是有人远在外地,未能赶回,也要给他留上一份。边吃月饼边听老人讲“嫦娥奔月”的故事:嫦娥偷吃了西王母送给后界的灵药,身子轻了,慢慢地飞了起来……“常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孩子们对月宫里多愁寂寞的嫦娥没有太多兴趣,倒是对那只捣药的.玉兔十分喜欢。因为他们手里都有一只照玉兔的样子、用泥做成的“兔儿爷”。“兔儿爷”,长着两只长耳朵,粉白的脸,戴着金盔,身披战袍,左手拿着盛药的臼,右手拿着捣药的柞,背上插着小旗,胯下骑着老虎,威风凛凛。

  故事讲到深夜,大人们终于要睡了。可是祭品却不能收回,要一直摆放在院子里,直到月亮消失。然而这是危险的,因为四周潜伏着许多的顽童,他们就等着大人们睡去,好偷去桌上的月饼。孩子们在中秋之夜的偷盗行为,是不被指责的。

  于是,皎皎月光下,孩子们毫无睡意,拎着“兔儿灯”,在一家一家的门前游荡着。一不小心,就听到大声的呼喊与杂沓的脚步—又是哪一个得手了。

  这一晚,大部分孩子都有收获。他们会带着自己的战利品喜悦地进入梦乡。“偷月饼”只是为了暗示“嫦娥盗药”的一个游戏。事实上,第二天一早,妈妈就会按照月饼上不同的记号,笑容可掬地送还。

  因为秋分在农历八月里,每年日期不同,有时看不到最好的月亮,慢慢地,人们就把祭月,固定在八月十五中秋节。秋分与中秋的关系也有讲究。如果秋分在中秋之前,就会五谷丰登,如果秋分在中秋之后呢,庄稼会歉收。

  在母亲送还月饼的同时,对方会回赠桂花糕、桂花栗子,或者桂花糖芋苏。秋分桂花开。《清嘉录》上说:秋分节开者曰早桂,寒露节开者曰晚桂。人们喜欢桂花的味道,几乎在秋分时的每一种食品中,都掺进了桂花。据说香桂的种子,就来自月宫那棵五百丈高的桂树。所以人们用摘得“桂冠”,表示获得了第一;用“折桂”比喻考试得中。林黛玉听说贾宝玉要上学了,就笑道:“好,这一去,可定是要蟾宫折桂去了。”

  秋分食桂花,又是一种含蓄的祝福。

秋分的作文 篇4

  今天是阳历9月22日,农历八月初六。也是一个特殊的节气——秋分。

  从字面意思便可知道,今天便是秋天的“中场休息”,过了今天,秋天就开始了“下半场”的赛程。

  古人对秋分的感情不亚于其他任何一个节气,因为,截至到今天,南方、北方大部分地区的农作物大都成熟了,这对于古代的农业社会甚至现在也是至关重要的。

  “金气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这句词写出了“秋分”作为秋天分水岭的意义。从此以后气温下降,还会出现霜降。同样,杜甫的“秋分客尚在,竹露夕微微”也说明了这一点。

  “金陵山色里,蝉急向秋分。”秋分之时,夏天的一些特征仿佛还未消除,气温虽有些热,但俨然没有盛夏那么毒,那清凉的风中少了一些燥热,反而多了一些丰收的气息。

  “屋头明月上,今夕又秋分”。秋分的到来,意味着中秋的脚步也逐渐近了。月朗星稀,一轮明月挂于黑夜之上,虽然不是真正的圆月,但仍透露出了团圆的气息。

  元稹在《永廿四气诗·秋分八月中》曾这样写道:“琴弹南吕调,风色已高清。云散飘颻颖,雷收震怒声。乾坤能静肃,寒暑喜均平。忽见新来燕,人心怎不惊?”这首诗将秋分的自然现象描写的很生动,将一个真实的秋分展示给了我们。此后,我们听不到雷声,只能看见大雁,好一派优美的风景。

  秋分,将90天的秋季平均分,也让人民得到了丰收。我希望秋分不仅给我们带来丰收,还要带给我们快乐与希望!

秋分的作文 篇5

  每年的9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80度时,进入“秋分”节气。“秋分”与“春分”一样,都是古人最早确立的节气。按《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云:“秋分者,阴阳相伴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秋分”的意思有二:

  一是按我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开始划分四季,秋分日居于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

  二是此时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此日同“春分”日一样,“秋分”日,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此日后,阳光直射位置南移,北半球昼短夜长。

  我国古代将秋分分为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第二候中的“坯”字是细土的意思,就是说由于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开始藏人穴中,并且用细土将洞口封起来以防寒气侵入。“水始涸”是说此时降雨量开始减少,由于天气干燥,水气蒸发快,所以湖泊与河流中的水量变少,一些沼泽及水洼处便处于干涸之中。

  秋分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凉爽的秋季,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产生一次次的降水,气温也一次次地下降。正如人们常所说的那样,到了“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时候,但秋分之后的日降水量不会很大。此时,南、北方的田间耕作各有不同。在我国的华北地区有农谚说:“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谚语中明确规定了该地区播种冬小麦的时间;而“秋分天气白云来,处处好歌好稻栽”则反映出江南地区播种水稻的时间。此外,劳动人民对秋分节气的禁忌也总结成谚语,如“秋分只怕雷电闪,多来米价贵如何”。

  在这时期,全国许多地区都开始进入了降水少的时段。秋分之后,我国大部分地区,包括江南、华南地区(热带气旋带来暴雨除外)的降雨日数和雨量进入了降水减少的时段,河湖的水位开始下降,有些季节性河湖甚至会逐渐干涸。在此期间,还有可能出现个别的热带气旋,但影响位置偏南,大多影响华南沿海、海南岛,这时的台风除了大风灾害外,带来的雨水,往往对当地的土壤保墒有利,因为10月以后这些地区先后转入干季。

  秋季降温快的特点使秋收、秋耕、秋种的“三秋”大忙显得格外紧张。据考证,我国很早就以“秋分”作为耕种的标志了。汉末崔寔在《四民月令》中写到:“凡种大小麦得白露节可中薄田,秋分中中田,后十日中美田。”秋分,正是收获的大好时节。农民朋友们要及时抢收秋收作物,免遭受早霜冻和连阴雨的危害;还要适时早播冬作物,为来年丰产奠定基础。

秋分的作文 篇6

  秋分艾灸的好处:

  1、调和阴阳。人体阴阳的平衡是疾病发生和发展的根本。运用艾灸疗法的补泻作用,达到调和阴阳之功效。

  2、温通经络,驱散寒邪。艾叶性温加之点燃熏灸,使热力深达肌层,温气行血。艾灸具有温通经络,散寒除湿、调理气血、宣痹止痛之功效。

  3、行气活血,消瘀散结。气见热则行,见寒则凝,气温则血行。艾灸为温热刺激,可使气血协调、营卫和畅、血脉和利而行气活血,消瘀散结。

  4、温阳补虚,补中益气。

  5、回阳救逆。

  6、防病保健,强身益寿。

  以下是一些秋冬常见虚证的秋分灸法,老人可以自己在家操作。

  1、灸足三里

  适合于脾胃虚寒的患者,包括免疫功能低下、虚寒性胃肠病等,灸法一般以温补脾胃为主,兼温肾阳、助肺气。先点燃两根艾条,在两侧足三里灸,保持与皮肤的距离不超过2厘米,但又不会烫,如此持续3至5分钟。每天灸1次,可以增强体质,预防秋冬脾胃虚寒性疾病的发作。

  2、灸膻中

  适合于肺虚的患者,包括寒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寒性哮喘、过敏性鼻炎,还有反复呼吸道感染,灸法一般是疏通经气、温肺。操作时,选取胸口的膻中、脖子后面的大椎作为施灸的部位。用艾条先灸膻中,后灸大椎,方法同上。此法在睡前进行比较好,时间可稍长,灸上10至15分钟后,能暖和身体、帮助睡眠、预防秋冬呼吸道疾病的发作。

  3、灸涌泉

  适合于肾内积寒证者,包括虚寒性腰腿痛、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还有冻疮等。均是由于肾阳亏虚、寒湿内侵,致使筋骨、肌肉受累,一般灸两脚底涌泉穴。晚上热水洗完脚后,擦干,点燃艾条,悬在两脚心前1/3处涌泉穴,来回移动艾条,使脚心有热感但不觉得烫。每只脚灸3至4分钟。

  温馨提醒:秋分灸也不是人人都适合。如果有以下情况,如咳嗽时痰黄、尿少、大便干涩,多数属于热症不适合做;发烧、猛烈咳嗽甚至咳出血来,也不宜做。糖尿病患者易留疤,应慎施灸。孕妇的腹部腧穴禁止施灸。

秋分的作文 篇7

  今天是公历9月23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秋分。

  秋分是象征季节变化的节气。太阳运行至黄经180度,太阳光几乎直射赤道,这就是“秋分”到了。当天早晨6:00日出,黄昏18:00日落。秋分后,气温下降速度加快,农谚有“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的说法。秋分和春分遥相对应,这两天“昼夜均而寒暑平”。

  一大早,我和爸爸去医科大学去游泳,走在马路上,我感到非常冷,爸爸说:“今天是秋分”。听爸爸一说我忽然想起一首诗,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作的,诗名叫《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说巴山夜雨时。

  秋分是一颗信号弹,告诉我们天气冷了,该多穿衣服了;秋分是一张小纸条,告诉我们秋天到了;秋天是一句悄悄话,你要是不仔细听,就听不到它在说什么。

秋分的作文 篇8

  从昨天连着打了一串喷嚏开始,我就知道秋天越来越深了,再过几天就要秋分了,深秋也就来了,我们也都得添上厚衣服厚被子了。

  秋天里,快到秋分的日子是最舒服的日子。在这种天儿里边,不用再开电扇了,空调更是可以把插头都给拔了,遥控器取下电池收进抽屉了。晚上睡得早的话,早上也起得早,秋天的早晨是躺在床上赖床也不担心睡回笼觉的天儿,舒服的程度正好是可以清醒的躺在那里思考今天一天的计划,而不会像冬天那样让人不愿意离开温暖的被窝继而回笼觉到上学迟到,也不会像夏天早晨那样被热醒继而在到底要不要一大早就开空调的犹豫里浪费早晨的美好时光。

  快到秋分的天儿还特别的适合散步。如果你和我一样是个散步爱好者,那你也可以像我一样放学了在小路上散步回家。之所以不走大路,是因为大路上车多人多,天也静不下来似的。小路上就不一样了,小路上只有你和零散的几个同学拉着手走着,偶尔有辆单车从你们身边经过罢了,摇着清脆又不吵的铃,谁都不觉厌烦,天也自然更像深秋的天儿,带着些微风,还带着些微凉。要是自己一个人回家也不会觉得孤单,塞一只耳机在小路上走着,一边听歌一边往家走,路边的植物准备着冬眠,也比春夏显得要寂寥,你走着不会觉得生机太过盎然,不同的担心它们过分地抢走了你散步的注意力。

  这种惬意的天儿也只有这一小会儿了。等过了秋分,秋越来越深的话,我们就得添上厚衣服裹上厚围巾出门了。在家也得盖厚的被子睡觉,这厚被子一盖上就是要往冬天去了。

秋分的作文 篇9

  晚上吃饭的时候,爸爸告诉我们:“明天秋分。”“秋分?秋分是什么意思?”我问爸爸。爸爸说:“秋分是一个节气,具体的嘛,我也不是太清楚,我们还是去电脑上查查吧!”

  我和爸爸在百度上打上“秋分的意思”,电脑上立刻出现了许多有关的文章。我认真地读了几篇,大概知道了一些关于秋分的知识:秋分是农历中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是秋季时节的第四个节气。时间一般为每年的9月22日或23日,今年的秋分时间是9月23日凌晨4点44分零8秒。秋分之后,天气开始真正的转凉,降温也总是在下雨后最为明显,所以有“一场秋雨一场寒”的说法。秋分以后,白天逐渐变短,黑夜变长,昼夜温差逐渐加大,气温逐日下降,一天比一天冷,逐渐步入深秋季节。

  看了这些知识,我想:秋天是真的来了,因为今天早上上学时,我都穿上了两件衣服了,感觉还有点冷。

【有关秋分的作文汇编9篇】相关文章:

1.有关秋分的作文汇编5篇

2.有关秋分的作文汇编8篇

3.有关秋分的作文汇编九篇

4.有关秋分的作文汇编6篇

5.有关秋分的作文汇编八篇

6.有关秋分的作文汇编7篇

7.有关秋分的作文汇编六篇

8.有关秋分的作文汇编五篇

上一篇:秋分的作文 下一篇:秋分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