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作文

2021-02-28 小年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年作文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年作文 篇1

  都说过了小年是大年,腊月二十三这天是中国节日的小年,这天也是很有讲究的,老人都说是送灶王爷上天的日子。家家在这一天都开始扫房,也做一些好吃的,而且最主要的还要吃麻糖,粘灶王爷的嘴,让他到天庭说说人间的好事,不说人间的坏事。听起来是不是很有趣?

  我们家也不例外!今天早上妈妈很早就叫我起床了,也准备把自家的墙壁打扫打扫。于是我和妈妈一人拿把鸡毛掸子开始扫房,我也不会扫,看着妈妈干什么我就干什么,还把自己的手给麽破了,真是干点活还要工钱。

  到了晚上妈妈回家时也买了一些麻糖而且我们也包了饺子一家人欢欢喜喜的过小年,虽然干活很累,但是我很开心,终于能帮帮妈妈干些家务活了。也希望我们家人在这一年开开心心,身体健健康康的。我们送走了小年,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

小年作文 篇2

  从小年这天开始,春节进入了倒计时。过完了这一天,人们就开始大张旗鼓地置办年货了。而说起小年,我就不得不提起每年我们家总会过的“两个小年”。

  “二十三,过小年;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割块肉……”和大多数我们本地的家庭一样,姥姥家的小年也是腊月二十三。和往年一样,一大早我和妈妈一起去姥姥家。路上妈妈还给我讲了一个关于过小年的传说。

  我还在津津有味地回味着妈妈给我讲的故事中,就已经到了姥姥家。姥姥的火烧饼已经烙好了。金黄金黄的火烧是那么诱人,咬上一口,又酥又香。可是我嘴里吃着火烧,脑子里却闪出一个问题,就禁不住问姥姥:“为什么小年要吃火烧呢?”姥姥笑着说:“灶边炕火烧,祭祀灶王爷!”哦,原来是这么回事。我们正说着,晚饭就做好了,“噼里啪啦”的炮声响了起来,热腾腾的汤圆盛出来,代表着团团圆圆,如意万年!温馨的气氛充满了整个房间。

  和姥姥家不同,奶奶家的小年是腊月二十四。听奶奶说,爷爷一家是早先从湖北搬来的,所以至今保留着南方的习俗——“二十四过小年”。吃完午饭,我和妈妈、奶奶就一起包起了饺子。奶奶擀皮,她擀得真熟练呀,圆圆的像十五的月亮,大小一致,厚薄均匀。妈妈包饺子,一经她的手,圆圆的面皮和香喷喷的肉馅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天衣无缝,变成了弯弯的月牙。我在旁边看得手痒痒,就试着包了起来,可是不是这个破皮了,就是那个馅多了……

  刚包好饺子,伯伯一家就来了。爸爸炸鱼,奶奶下饺子,伯伯做菜,我和哥哥在一旁边说边笑。不一会儿,热气腾腾的饺子就上了桌。爷爷说:“吃饺子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每逢佳节人们就会把饺子端上餐桌,表示幸福安康,吉祥美满!”浓浓的年味溢满了整个小屋。

  两个小年,一个是姥姥家的,一个是奶奶家的;一个是南方的,一个是北方的,却同属于一个大中国。归根结底,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这多么有趣呀!

小年作文 篇3

  我就像被雷电一下子霹伤了一样,心里非常不舒服,我回想起以前,那一次,我考了全班第一,同学们非常羡慕,老师也特别高兴,父母还给我买我喜欢的零食、玩具?要不是鸡妈妈领鸡宝宝赶快跑进了房子里,恐怕就要遭殃了。小年祭灶习俗于是他回到王宫,对公主说:。可是有谁真正为我想过呢!

  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得有"接灶"、"接神"的仪式。等到家家户户烧轿马,洒酒三杯,送走灶神以后,便轮到祭拜祖宗。

  ”小胖子嘿嘿地笑着:“我的初中、高中就是这么读的?有时候我的手练的都肿了起来,但是我还是坚持了下来。小年祭灶习俗事实上,无论在农村还是城市,。每当我开心的时候,我也碰一碰她的小肚子,她那“咯咯咯”的笑声,好像在说:“这就对了?冬天,都是冰雪,我和同学玩起了打雪仗、堆雪人、溜冰。

小年作文 篇4

  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也是民间祭灶的日子,小年过后的第七天就到年三十了。

  [祭灶]

  据说,每年的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糖(或蜜)融化,涂抹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曰为:上天言好事。民间传说,灶王爷上天专门告人间善恶,一旦那家被告有恶行,大罪要减寿三百天,小罪要减寿一百天。此说法流传的比较广泛。

  同时,在某些地方还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不过笔者对此却持怀疑态度,因为,古代男子在家中几乎是不下橱的,灶王爷天天在看着女士们下橱做饭,男士们几乎也见不到,上天后又怎么言男人的好呢?因此,此是否是特指饭店之类的场所呢?

  小年送灶王,大年三十的晚上接灶王回人间过年,因而,年三十哪天先接灶、接神的仪式后,才能轮到祭拜祖宗。

  灶王爷的由来:据一些史料记叙,在我国的民间诸神中,灶神的资格算是很老的,在夏朝就已经成了民间尊崇的一位大神。《论语》中,就有与其媚舆奥,宁媚与灶的话。先秦时期,祭灶位列五祀之一(五祀为祀灶、门、行、户、中雷五神。中雷即土神。另一说为门、井、户、灶、中雷;或说是行、井、户、灶、中雷)。祭灶时要设立神主,用丰盛的酒食作为祭品。要陈列鼎俎,设置笾豆,迎尸等等,此有着很明显的原始拜物教的痕迹。《淮南子》说,黄帝、炎帝死作灶神,职司人间善恶。据古籍《礼记礼器》孔颖达疏:颛顼氏有子日黎,为祝融,祀为灶神。《庄子.达生》记载:灶有髻。司马彪注释说:髻,灶神,着赤衣,状如美女。《抱朴子.微旨》中又记载: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这些记载,大概是祭灶神的来源吧。还有,或说灶神是钻木取火的燧人氏或说是神农氏的火官或说是黄帝作灶的苏吉利或说灶神姓张,名单,字子郭;众说不一。

  据说灶君本人是炎帝、祝融的化身,后来我国道教的《经说》上将灶神说成是一位女性老母,管人住宅,十二时辰,善知人间之事。每月朔旦,记人造诸善恶及其功德,录其轻重,夜半奏上天曹,定其簿书。后来就发展成了既有灶君爷爷,又有灶君奶奶之说。

  山西晋东南地区民间流传着两首歌谣,一是:二十三 ,打发老爷上了天;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蒸团子;二十六,割下肉;二十七,擦锡器;二十八,沤邋遢;二十九,洗脚手;三十日,门神、对联一齐贴。

  其二是:二十三,祭罢灶,小孩拍手哈哈笑。再过五,六天,大年就来到。辟邪盒,耍核桃,滴滴点点两声炮。五子登科乒乓响,起火升得比天高。反映了儿童盼望过年的欢乐。

  晋北地区流传的歌谣是:腊月二十三 、灶君爷爷您上天 ,嘴里吃了糖饧板,玉皇面前免开言,回到咱家过大年,有米有面有衣穿。

  北京地区的歌谣则是: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人们认为灶王爷上天在玉皇大帝面前美言几句,便会给家里带来幸福,可保佑来年一家平安。因此,每年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都要祭祀灶神,请求他上天后多说好话、吉利话。这种送灶神的仪式叫做送灶或辞灶。

  送灶时,为了让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人们就用各种办法对付他。有的用胶牙糖敬它,好把灶王爷的牙齿粘住,使它不能乱说话;有的用酒糟涂抹灶门,这叫醉司令,醉得灶神不能乱说话。

  灶神受到人们的特殊招待,吃了人家的嘴短,当然就不好讲坏话了,这实际上是民间一种伦理道德的自律。

  7天之后,也就是在除夕夜,还要把灶神再接回来。因为,年三十的晚上,灶王爷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有接灶接神的仪式。按一般地方的风俗,接送灶王爷都由男主人主持,女眷不参加,古时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

  送走灶神以后,便轮到祭拜祖宗,民间称挂影。天津市民俗专家林希介绍说,小年这天要把祖宗的画像或照片挂在墙上,备好酒水、贡品,接受族人的祭拜,一直到大年三十。

  为了除旧迎新,我国民间还有在小年扫尘的习俗。林希介绍说,扫尘主要是将所有的房间彻底清扫一遍,老百姓称之为扫尘掸尘。主妇们通常先把屋里的家具用被单等遮盖起来,用头巾或毛巾将头包好,然后用扫帚将墙壁上下扫干净。扫完之后,擦洗桌椅、冲洗地面,用干净、整洁、亮堂来迎接新年的到来。

  过小年除祭灶习俗外,还有扫尘、吃灶糖的习俗,有的地方还要吃火烧、吃糖糕、油饼,喝豆腐汤。

  [扫尘]

  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我国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大江南北,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

  有趣的是,古时有关扫尘的由来,却有一个颇为诡异的故事。传说,古人认为人的身上都附有一个三尸神,他像影子一样,跟随着人的行踪,形影不离。三尸神是个喜欢阿谀奉承、爱搬弄是非的家伙,他经常在玉帝面前造谣生事,把人间描述得丑陋不堪。久而久之,在玉皇大帝的印象中,人间简直是个充满罪恶的肮脏世界。一次。三尸神密报,人间在诅咒天帝,想谋反天庭。玉皇大帝大怒,降旨迅速察明人间犯乱之事,凡怨忿诸神、亵读神灵的.人家,将其罪行书于屋檐下。再让蜘蛛张网遮掩以作记号。玉皇太帝又命王灵官于除夕之夜下界,凡遇作有记号的人家,满门斩杀,一个不留。三尸神见此计即将得逞,乘隙飞下凡界,不管青红皂白,恶狠狠地在每户人家的屋檐墙角做上记号,好让王灵宫来个斩尽杀绝。正当三尸神在作恶时,灶君发觉了他的行踪,大惊失色,急忙找来各家灶王爷商量对策。于是,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于腊月二十三日送灶之日起,到除夕接灶前,每户人家必须把房屋打扫得干干净净,哪户不清洁,灶王爷就拒不进宅。大家遵照灶王爷升天前的嘱咐,清扫尘土,掸去蛛网,擦净门窗,把自家的宅院打扫得焕然一新。等到王灵官除夕奉旨下界查看时,发现家家户户窗明几净,灯火辉煌,人们团聚欢乐,人间美好无比。王灵官找不到表明劣迹的记号,心中十分奇怪,便赶回天上,将人间祥和安乐、祈求新年如意的情况禀告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听后大为震动,降旨拘押三尸神,下令掌嘴三百,永拘天牢。这次人间劫难多亏灶神搭救,才得幸免。为了感激灶王爷为人们除难消灾、赐福张祥,所以民间扫尘总在送灶后开始,直忙到大年夜。

小年作文 篇5

  今天是腊月二十三,也就是小年。到了小年,就证明离春节不远了。所以到了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饺子。

  早上我刚起床,爸爸就在准备鞭炮了,我赶紧起床穿衣服,到厨房找了一根香,急匆匆的跑到爸爸面前,摆出一副点鞭炮的架势,爸爸急忙说:“别点,咱们找一个爱响的。”找了半天,找到了两个礼炮和一挂鞭。爸爸把礼炮放到最佳位置,又把鞭挂到绳子上,让我去点,我急忙把两个礼炮点燃起来,咚咚的声音可真响。我又去点,可我一碰它就转,点不着,爸爸让我用手抓着引线,我偏不干,万一炸着我怎么办,爸爸走过来抓住引线,我刚点着,爸爸就把手松开,我俩转身就跑,身后的鞭炮啪啪作响,真让人开心。

  中午,包饺子了,由妈妈和姐姐负责包,我还是放炮竹,饺子熟了,炮仗也随之响起。

  今天,可真高兴,因为我过了一把炮仗瘾。

小年作文 篇6

  今天已经是腊月二十三,也是叫小年,我问妈妈,那新年就是大年喽!晚上奶奶还祭灶神了,奶奶说今天灶神要上天向玉皇大帝报告一年来我们家的收获!还有祈求来年平平安安!在新的一年学习更上一层楼!快过年了,真开心!

小年作文 篇7

  今天是小年,爸爸从学校接我回来去上写作课,我兴奋的走时了教室。我坐下的时候,心想:“今天老师发灶糖,真开心。”上课了,教师给我们讲了小年的来历,传说小年,即每年农历腊月廿三或廿四,是祭祀灶王爷的节日。它是整个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和伏笔,其主要活动有两项:扫年和祭灶。除此之外,还有吃灶糖的习俗。

  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这大概是模仿人间夫妇的形象。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

  有的地方,还将糖涂在灶王爷嘴的四周,边涂边说:“好话多说,不好话别说。”这是用糖塞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别说坏话。老师给我们讲完了小年吃灶糖的习俗之后给我们每人发了一根灶糖,可是刘禹延拿了两根粘在一起的,我很羡慕。灶糖上有粘满了白芝麻,密密麻麻的。灶糖粘粘的,是乳白色的,闻起来香香的。我心想,要是现在能吃的话该多好呀。没想到老师让我们先吃,看到同学们有的细嚼慢咽、有的狼吞虎咽,不一会就都吃完了,同学们的手都很粘,就去洗手,因为人很多,所以只能排队。过小年真开心。

小年作文 篇8

  今天是小年,俗话说“过了小年是大年”。同学们,你们知道小年的来历吗?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谈谈小年的来历吧!

  小年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也被称为谢灶、祭灶节、灶王节、祭灶。在不同的地方,小年的日期也不同,在农历腊月23、24或25。小年被视为过年的开端。

  我家是这样过小年的:

  我们家和姑姑家一起去奶奶家过的小年。我们做了一大桌子的饭菜。以前,爷爷是我们家的大厨,现在,爷爷老了,做饭的“重任”中自然落到妈妈和姑姑的肩上。。

  晚上,我们一起坐在电视机前一边包饺子,一边聊天,一幅其乐融融的景象。

  就在我们一大家子一起吃饺子的时候,奶奶说:“过去的习俗是出了嫁的姑娘是不能回娘家过小年的。”听奶奶这么说,妈妈笑着说:“这都是迷信,现在一家一两个孩子,好不容易团员在一起,多好呀!”我心里想:要不是姑夫出差不在家,姐姐的奶奶也不在家,我们拿了有这么好的机会团圆呀!

  听爷爷奶奶说今天吃的这么丰盛是因为什么灶君今天要上玉帝拿里……我和姐姐异口同声的喊:“这都是迷信!妈妈听了笑嘻嘻地说:“这虽说是迷信,可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生活的信念。还是不能够丢的!”

  在一片欢笑中,我们吃忘了这顿晚餐,现在涨到了的我渐渐的对节日有了新的认识,虽然我们的传统中还残留着一些迷信,诞生记更重要的是,这个节日传递了更多的亲情,传递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我们的节日过得更有意义吧!

小年作文 篇9

  今天是腊月二十三,父亲不在家 ,我和母亲一起过小年 。

  今天是祭灶的日子,一年以来灶王爷“住”在我家观察我们的家庭是不是和睦相处,人们是不是勤劳。这一天,灶王爷就要向 玉皇大帝汇报每家的善行和恶行,送灶王爷的仪式叫辞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把家家户户吉凶祸福的命运交向灶王爷手中。

  我张贴上新的灶王爷图画,把灶王爷的旧容貌焕然一新。接下来就该做好吃的了,先把安琪酵母撕开,用30度的热水搅拌开,洒到面粉上和温水一起揉成面团,然后让面团“睡一会觉”。再炒两份油酥(一份甜的,一份咸的),把面团搓成长条,并用擀面杖把切好的小面团擀成片状,再把油酥抹上去,用刀把面团边缘割开,我小心翼翼地做着这一切,体验到了劳动的无穷乐趣。十五分后,我就闻到了香味。然后我和母亲烧一炷香,放点糖果巧克力,好让灶王爷到玉皇大帝那里说点好话。在鞭炮声中,我们高高兴兴地送走了他。

  这个小年让我们充满无尽的欢乐!

小年作文 篇10

  小年夜。随着欢快的风铃声,爷爷、奶奶、大姑姑、大哥哥、大姑父、小姑姑、小哥哥、小姑夫都来到了我家。

  没过多久,奶奶把我拉到一边,对我说:“明年继续努力,祝你获得更好的成绩。”然后塞给我一个鼓囊囊的红包。我估摸了一下,里面的钱还不少呢,我高兴得跳了起来,嘴边哼着小曲。大人的脸上都挂着满意的笑容,喝着茶,交谈着自家孩子获得的成绩。哥哥和我抢着吃巧克力。

  “开饭喽。”听到这句话,我们不约而同地奔向餐桌。哇!妈妈准备的菜好丰盛。有清蒸甲鱼、螃蟹、蚕豆、猪蹄炖黄豆、肉圆、咸鸡、八宝饭、胡萝卜丝……看得我们直流口水,胃口大开。饭桌上大家相互祝福,空中飘荡着食物的香味,增添了新年的欢乐。

  欢聚小年夜的十一个人,“酒足饭饱”之后,分成了三个帮:电视帮、扑克帮、游戏帮。那天夜里,三帮笑声阵阵:有被电视节目逗笑的;为打牌的胜利所欢笑的;被为游戏的有趣而不由自主笑起来的。

  龙年的小年夜,是团圆的,是满足的,是欢乐的,是充满笑声的。

【小年作文十篇】相关文章:

1.小年作文合集十篇

2.【推荐】小年作文十篇

3.【精品】小年作文十篇

4.【实用】小年作文十篇

5.【精华】小年作文十篇

6.关于小年作文十篇

7.精选小年作文十篇

8.【热门】小年作文十篇

上一篇:小年作文 下一篇:小年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