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作文

2021-03-03 小年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年作文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年作文 篇1

  从小年这天开始,春节进入了倒计时。过完了这一天,人们就开始大张旗鼓地置办年货了。而说起小年,我就不得不提起每年我们家总会过的“两个小年”。

  “二十三,过小年;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割块肉……”和大多数我们本地的家庭一样,姥姥家的小年也是腊月二十三。和往年一样,一大早我和妈妈一起去姥姥家。路上妈妈还给我讲了一个关于过小年的传说。

  我还在津津有味地回味着妈妈给我讲的故事中,就已经到了姥姥家。姥姥的火烧饼已经烙好了。金黄金黄的火烧是那么诱人,咬上一口,又酥又香。可是我嘴里吃着火烧,脑子里却闪出一个问题,就禁不住问姥姥:“为什么小年要吃火烧呢?”姥姥笑着说:“灶边炕火烧,祭祀灶王爷!”哦,原来是这么回事。我们正说着,晚饭就做好了,“噼里啪啦”的炮声响了起来,热腾腾的汤圆盛出来,代表着团团圆圆,如意万年!温馨的气氛充满了整个房间。

  和姥姥家不同,奶奶家的小年是腊月二十四。听奶奶说,爷爷一家是早先从湖北搬来的,所以至今保留着南方的习俗——“二十四过小年”。吃完午饭,我和妈妈、奶奶就一起包起了饺子。奶奶擀皮,她擀得真熟练呀,圆圆的像十五的月亮,大小一致,厚薄均匀。妈妈包饺子,一经她的手,圆圆的面皮和香喷喷的肉馅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天衣无缝,变成了弯弯的月牙。我在旁边看得手痒痒,就试着包了起来,可是不是这个破皮了,就是那个馅多了……

  刚包好饺子,伯伯一家就来了。爸爸炸鱼,奶奶下饺子,伯伯做菜,我和哥哥在一旁边说边笑。不一会儿,热气腾腾的饺子就上了桌。爷爷说:“吃饺子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每逢佳节人们就会把饺子端上餐桌,表示幸福安康,吉祥美满!”浓浓的年味溢满了整个小屋。

  两个小年,一个是姥姥家的,一个是奶奶家的;一个是南方的,一个是北方的,却同属于一个大中国。归根结底,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这多么有趣呀!

小年作文 篇2

  还是这一天,还是这几个人,无趣!无趣!

  也不知哪来的闲趣,竟想去村里,叫上哥哥,出了大门。

  街坊邻舍,灯笼高挂,喜气腾腾,回头望一眼老屋,悲凉!又听人家哈哈哈,回头却闻不见家哼哈。哎!罢了罢了,本以为这么样了,看来我又错了。

  “多儿,回来了哈,好久不见了哟。”

  “哟,小老叔,过年好啊!”

  “贺群哦,啥时候回来的,去大姑家玩啊

  我矛盾了,其实是心融化了,睡醒了,原来,这才是情。一声声简单的问候,让心中人味顿时而生,原来,心还是暖的,突然又感到一阵阵气息扑面而来,年儿气!年儿味!

  小小的村子半小时一圈,暖暖的路,多长时间一步?

  回到了家里,心中大快,吃了一小盆饺子,静候新年。

  时间就是这么快,几小时悄然而逝,年来了。

  手中拿着电话,播着号码,兴奋的走出门外,屋外爆竹声震耳欲聋,大家欢呼声也相比不差。小村沸腾了。

  “多儿,过年好。“邻家大嫂冲我喊道。

  “嫂儿,你也好。”

  哈哈,我又一次沉寂在了新年的喜悦中。而依稀的听到,话筒中还在嘟嘟的响着,我这才恍然大悟。

  天堂的电话怎么打得通?傻傻的我。泪流双颊。

小年作文 篇3

  今年的立春便是小年,我和父亲母亲,因为天气原因,这次的小年在马村过了。

  下午五点钟左右,父亲母亲一起去了超市,把我留在了家里。过不多久,父亲母亲就拎了一大兜食物,我忙打开一看,苹果、徐福记糖果、瓜子、饼干、青椒、鸡蛋、小西红柿、星球杯、果冻,最后我看见了芝麻糖。

  我和母亲刚要撕开吃,父亲忙拦住我们,说:“先要祭一下灶王爷,让灶王爷上天光讲好话,不说坏的事情。”说罢,就把芝麻糖放在了祭灶的地方。过了一会儿,父亲把芝麻糖拿了下来。这下我可以开怀大吃了。

  七点钟,新闻联播开始了。到了新春走基层,便讲到了过小年。河南博爱小屯村的村民们便比起了自家做的芝麻糖。最后,一位叔叔取得了这次比芝麻糖大小的冠军。我想这位叔叔的心里一定比吃了蜜还甜。

  在这里,我也祝愿全天下的人们生活甜甜蜜蜜,幸福美满。

小年作文 篇4

  农历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在家乡,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都有送灶的传统。

  至今在乡下还流传着这样的童谣:“腊月二十三,过年将七天;腊月二十三,打发灶爷上青天。”

  祭灶也称“祀灶”,它起源于汉唐时代。清朝后期北方地区大多在腊月二十三送灶,我国南方也有二十四祭灶的习俗,南宋著名诗人范成大的《祭灶词》中有“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的说法。

  在我们清水,灶君尊神被称为“灶王爷”,俗称“灶爷”,在家乡当地,送灶的传统习俗和程序主要有三项:一是“烙灶饼”。灶神又称本家司命,祭灶节当天晚饭后,家里的女主人要烙灶饼12张,寓意一年12个月。要是是闰年,就烙13张。灶饼献上之后十分钟左右,要将每张灶饼掐出一点,放入盛有茶和酒水的碗中,抛在厨房的屋顶上,意味恭献灶爷受用,剩余的就可以自己吃了。二是杀献“灶鸡”。送灶这一天,家乡的习俗必须杀鸡献灶,“灶鸡”又称作“神马”。祭祀的主持人一般都是家长,礼拜时身后跪一个孩子,双手抱一只雄鸡,由家长向灶神祈祷几句之后,把灶鸡的头向草料内推三下,一只手把凉水向灶鸡头上倾撒,便认为灶爷将神马接受。三是进献灶糖和果品。在灶台上献上香甜可口的灶糖和香蕉、苹果、梨子等新鲜果品。灶糖的用意是为黏住灶爷的嘴让他“上天言好事”,在玉帝面前不说本家的过错,腊月三十晚上接回来时“下界降吉祥”。另外,这天晚上还有放鞭炮和大炮的习俗,意在祝贺小年的到来。

  祭祀仪式结束之后,将贴在灶墙上的灶神神像虔诚地揭下来,随着香蜡黄纸一起点燃焚烧,待叩头焚香之后在鞭炮声中送灶爷上天,随后又将焚烧的纸灰用干净的盘子装盛,按照习俗要将纸灰送至“天河”——当地的大河里,显示对灶爷的尊重。

小年作文 篇5

  小年是指农历腊月是29天的年份,而节日,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旧俗在这天祭灶、吃饺子。

  ‘‘祭灶’’

  据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

  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得有“接灶”、“接神”的仪式。等到家家户户烧轿马,洒酒三杯,送走灶神以后,便轮到祭拜祖宗。这不,下午,姥姥让妹妹到楼下拔草,我问妹妹为什么拔草。他说要‘‘喂马’’。我便又问:‘‘你家养马啦?’’妹妹答:“没呀”我又问:“那喂什么马呀?”“我也不知道”妹妹答曰。我晕。她上来时给了我一些草,让我放到灶王爷的旁边。原来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到了晚上,我们(我、姥姥、妹妹)先下去给灶王爷“钱”,但钱烧完后,要放鞭炮。姥姥妹妹和我都不敢放。就在这时,哥哥大包小提的来了这可真是巧呀!哥哥走过来,我和妹妹掉头就跑,我本来胆子就小,而且,这鞭炮声又大,便到楼上去看。可惜的是,一等我们跑到楼上,鞭也放完了,真是不巧呀!一放完,姥姥他们也都上来了。

  “吃水饺”

  爸爸和姥姥到楼上包的饺子,所以情况也不怎么知道,那就说吃水饺吧!

  一包完,姥姥便放进了锅里,而爸爸却要从楼上慢悠悠地端下包子来,所以比姥姥慢一步,再加上还要等我哥哥吃饭,所以吃得更完了,现在哥哥来了,我们就开动了。姥姥说妹妹在楼上才吃了几个包子,我吃惊不小,她7岁了。几个包子可是我三四岁时的饭量。于是爸爸叫妹妹再吃几个,妹妹一坐下便开口吃,用了5分钟才吃了1个包子,那是我已经快饱了。我们两个坐在一起吃饭,是鲜明的对比!

  小年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日子,不过还有更好的日子呢(过年)。别到时候乐疯了。

小年作文 篇6

  昨天是小年,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放鞭炮,我们来到鞭炮专营店,这里的鞭炮真是五花八门,有烟花、魔术弹、二踢脚、花炮、划炮鞭炮的名字也很多,含有浓厚的年味儿,让人感到无比的喜庆,有福星高照、开门红、好运来、喜庆炮、金玉满堂我们买了一挂大地红,它长长的一串,用红纸包起来,打开后就看到一串小鞭,好像一个个红红的辣椒。爸爸点上一支烟,把大地红摆在地上,准备点燃了。我和妈妈赶紧跑到远处捂起了耳朵,随着一阵清脆的噼噼叭叭的声音,一个金光闪亮的火球出现了,火球里还窜出一个个小火星,小火星们拖着长长的红光尾巴,在半空中绽开。

  那声音震耳欲聋,大地好好像也在颤动了。我还放了烟花棒,它就好像是仙女的魔法棒,点燃后就迸发出金色的火花,我们拿着它在空中挥舞,画出一个个美丽的光环,成了描绘夜空的画家,我们玩得好开心啊!

小年作文 篇7

  早上的时候,就不断地有人说,“今天是小年下”,听到的人就不禁追着说,“是吗?可不是嘛,真是到小年啦!这一年就又快过完啦!”一说一和中,悠悠的腔调里竟是意味深长、欲说还休,拖曳着岁月悠长的尾音。

  一到小年,积攒了一冬的思乡情怀就涌上游子的心头,向着家的方向启程。

  夜幕初降,我牵着孩子的手回父母家。正走间,一丝冰凉掠过脸颊,朝着路灯的光束看去,只见星星点点的细雪如精灵般翻飞着。“呵,下雪啦!”我以为我只是在心里默想,不想竟和孩子一起大声地喊了出来,走路的脚步一时间便也有了雪花般的轻盈。这场突然造访的雪,像是上天赐予我们的新年礼物,为我们过年的心情增添了意外的欣喜和快乐。

  雪,起初还略带羞涩、遮遮掩掩,不久就按捺不住舞蹈的快乐,恣意地在天地穹宇间炫舞起来。大朵大朵的雪花轻盈、飘逸,自幽深的夜空缓缓绽放,像徐徐盛开湖面的莲,带给人无数洁白的遐想;高矮不一的树木,枝上缀满厚厚的积雪,顿然有了“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意境;节日里盛装的城市笼罩在一片银装素裹中,与流光溢彩的街景交相辉映,美轮美奂,宛若仙境。大红的灯笼和中国结,在银白的雪中分外显眼,那浓烈的色彩、浓郁的情结,无不在这个雪夜跃动着团圆和喜庆的期盼。

  路上的行人,脚步就匆忙起来,但手足间却洋溢着十分的欢乐。有年轻的情侣相依偎着,在雪地上静静漫步;一个小孩子,被父母包裹得严严实实抱在怀里,却使劲挣脱父母温暖的束缚,手舞足蹈地去捕捉漫天的雪花,一串串清脆的咯咯的笑声洒落四周;街头,是一座极具兰州风情民俗的雕塑——一位弯腰驼背的老爷爷正在卖热冬果,一个憨态可掬的孩童正伸出碗去——古铜色的塑像,在白雪的映衬下显出别样的古朴和韵味来,就有许多的路人兴致盎然地走进这一画面,拍照留念。这时候,若看见街上无论老少与男女,或嬉笑,或叫喊,或纵情的跳着,或随意的笑着,没有人会觉得奇怪,因为你呢,正也时不时地深吸一口清凉的空气,走着走着就在漫飞的雪花中旋两个圈。

  大巴车行驶在城市的街道,收集了许多回家的脚步。车厢里,有人静默地坐着,望着窗外的景致沉思;有人置办年货回来,手里提着各式各样的东西;也有很多人交谈着,感慨眼前的雪和就要到来的年;身后是几名西北师大的外国留学生,不时被城市节日的雪景引得发出“Happy new year”的感叹,他们定是被中国年所深深吸引和打动了;两个小孩子把蒙上水气的车窗玻璃当成了画板,用手指在上面信手涂鸦,一个画了一朵朵窗花,另一个则画了一只可爱的小兔子,拱足抱拳,好像在恭祝大家兔年快乐……

  回到家了,大姐和小妹都在,每人回到家里都是带着大包小包的,像是盛放着鼓鼓囊囊的亲情。母亲照例在厨房忙乎着,我们围在她的身旁,一边帮忙打下手,一边叽叽喳喳地说着,像极了小时候。母亲就感慨,“就是老二没回来。”我们笑着安慰母亲,“回来三个就够忙乱的了,要是四个都在,还不把家里闹翻了天?”客厅里,表兄弟三个正玩得不可开交,父亲在一旁不停地呵斥,可落在孙子身上的话里全是疼爱。

  暮色中,远远近近的爆竹声不断响起,家家户户的窗口透出灯火的光晕,温暖,温馨。倏忽间,在一大家子的吵闹声中,我觉出了一种平凡而简单的幸福。这幸福,来自于家的味道、亲情的温暖和团圆的喜悦。而这,不正是年的真谛么?

小年作文 篇8

  腊月二十三这天,我们家乡的风俗和外地一样,称之为小年。这一天,除了要放鞭炮外,还有一样重要的仪式——祭灶神。

  祭灶神这一风俗早就有了,但各地方法却千差万别,有的是仅用几碗饭菜和点心来祭拜,而我们那里有一样重要的祭品——糖瓜。由于糖太粘,在传统文化中,有灶王爷吃了糖瓜可以粘住嘴,上天之后不说坏话之说。于是,“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爷要上天。”这句民俗就广为流传,也反映了当地的风俗。

  我们家乡早先盛产大麦和小米,因此,就地取材,就用这两种原材料而制作的,制作前要先泡麦芽,即要使大麦生芽。然后则为熬糖稀。将粉碎了的大麦芽和蒸熟的小米拌匀,倒入发酵缸内发酵后生成饴糖,然后添加开水,使经过发酵产生的糖溶于热水之中,饴糖沉入底部,渣子会漂浮上来。然后将澄清的糖浆放入锅中,再溶入一定比例的白糖,用旺火烧开至满锅冒泡,并开始搅拌,防止糊锅,搅拌的过程也叫炒糖。在水分完全蒸发后,把糖舀出。

  然后就可以进行拔糖了。大锅内放水加温,盖好锅盖并留出气孔,出气孔上挂一木钩,待水烧开,出气孔上有蒸汽时,把炒好的糖拔出一块,挂在木钩上,开始用手拔,边拔边在出气。

  口的`蒸汽上蒸,越拔越白,直至松软洁白。然后则将拔好的糖,三个人像拉拉面一样,来回拉几次,形成糖片,再经过合缝吹胀形成糖管子,再用细绳把一个个糖管子截断,用筛子晃动,使其冷却、定型。最后即要粘芝麻。把成型的糖瓜再放到出气孔周围,让成型的糖瓜有粘性,放入炒好的芝麻中,使其粘满芝麻,糖瓜就做成了。

  糖瓜制作在冬季,但在熬糖稀、拔糖过程中,由于炉火旺盛,蒸汽满屋,所以糖瓜作坊里会看到大冬天里穿着短袖衣服拔糖炒糖的场景,也就不足为怪了。糖瓜制作过程需要十多人,投入也相对大,加之季节性强,村民一般采用合伙的方式来经营。

  糖瓜不仅在我的家乡有,在关中大地上也有出产糖瓜的地方。但像我们那,一个村子联合起来制作糖瓜却是难以看见的。

  糖瓜的特点是香、甜、粘。既是祭祖祭宗、馈赠朋友的礼品,又是小孩子爱吃的东西。一个小小的糖瓜在孩子们的眼中甚至是互相炫耀的玩物。糖瓜形状多为圆型,有的个头很大但是重量很轻很薄,有的个头小,却皮厚,拿到手里沉甸甸的。由于糖易于成型,也衍生出了各种糖的品种,糖豆,糖块,麻花糖。虽然没有现在超市的糖制品漂亮,但是这纯粹的手工传统工艺制作的糖瓜,吃到嘴中似乎有着一种纯粹的麦芽的香气,在鼻腔中,蜿蜒萦绕,让每一个鼻毛都畅快。

  糖瓜似乎也是有讲究的,吃时不能将其打碎,一块块的吃,而要一整块的吃,糖瓜似乎有些硬,因此不会在吃时弄碎,但其也有着圆满、幸福的意味。

  糖瓜制作始于清朝同治年间,也距今有了一百多年的历史了,但它既是富有家乡风味的特色小吃,也是家乡的传统文化,其悠久的文化韵味让我们流连忘返、难以忘怀。

小年作文 篇9

  腊月二十三这天是小年,妈妈说:“下午不用写作业,我带你们去超市玩。”那一天,小姨也正好回来了,我对妈妈说;“让小姨也去,好吗?”妈妈说:“好呀!”我一蹦三尺高,高高兴兴地 坐上电动车,妈妈说:“你坐上小姨就坐不下了,要不你骑自行车吧。”我高高兴兴地骑上我的小车出发了。

  到了迎宾广场,“河南油田”这几个大字的上面有许许多多的灯笼,还看见工人叔叔在忙着挂彩灯。我们一进超市就快被挤成肉夹馍了,一想起肉加馍,我就馋得直流口水,我对自己说,别想那么多了,赶快脱身吧。我使劲一挤,我挤了出来,谁知道妹妹和小姨也被挤住了,我鼓起全身力气用力一拉,就把她们拉了出来。我在超市里看见了漂亮的书包,还看见了像小姨一样的旅行包,我和妹妹一会儿上楼,一会儿下楼;一会儿在楼上滑冰,一会儿在楼下玩玩具,我们玩的可开心了。回到家,奶奶和爷爷把过小年的鱼呀,肉呀,还有火烧馍都准备好了,我们放完烟花和鞭炮,吃着火烧馍······过小年可真快乐呀!

小年作文 篇10

  年关已近,四处都是热闹的景象,今天我们一家人驱车前往长沙的医院看望爷爷。

  车如利箭般在路上飞驰,我看着窗外的风景,心里轻松极了!可是一到长沙市区我却变得有些郁闷了!这里车如蚂蚁一样多,我们的车就像蜗牛般在地上爬行,唉!真是苦不堪言啊!想想也难怪,谁让长沙的经济这么繁华呢!

  从医院看望完爷爷,哥哥就领着我准备在长沙玩上两天,这让第一次来长沙玩的我格外的兴奋。长沙不愧是著名的省会大城市,街道上的车辆川流不息,行人络绎不绝,公路纵横交错,各种高大的建筑拔地而起,直插云天。

  俗话说的好,民以食为天,我们这些小屁孩自然也不能免俗,于是哥哥带我玩的第一站就是来到了长沙最富盛名的坡子街找美味小吃!说起小吃,哥哥就如滔滔江水一般连绵不绝的讲起来,从南门口的臭豆腐,到向群的锅饺新华楼的面条,从红梅生津解渴的酸梅汤,再到强民小吃的特色豆皮,说的我口水流了一地!唉,他不去当小吃家实在是太可惜了!吃完了这些特色的小吃,让我对长沙这座城市充满了兴趣!

  填饱了肚子里面的馋虫,现在该出来遛遛自己的腿啦!不一会儿哥哥就到我来到了长沙最繁华的――黄兴路步行街,这条街的一端矗立着黄兴的铜像,铜像前是座人行天桥,而四周则是各种热闹的地方,这里俨然是市中心的繁华之景。来到这里,哥哥首先就告诉我,在陌生的地方要记住各种标志性建筑和路名以防迷路,我却对此不以为意,心想,不是还有哥哥这个活地图吗,我要记路做什么!

  哥哥随后又订好了晚上住的酒店,等我们前往酒店安置好行李哥哥又带我出来玩了。我高兴的走在前头,走着走着就发现身后空荡荡的,回头一看,哥哥不走了!我很是疑惑的走上前,还没等我开口,哥哥就一脸坏笑道:“哎呀,我突然不知道怎么走了,你带我去刚才那条街吧。”啊!他怎么这样啊?但随即又明白了:“敢情他这是在考验我的社会实践能力啊!难怪刚才死命的让我记这记那的。看来是早有预谋的啦!”

  “好吧,我认栽了!”看着赖皮不肯走的哥哥,我只好硬着头皮打起了前锋。一开始凭借模模糊糊的记忆去寻找位置,可是江边上黑灯瞎火的,怎么找都找不到方向!事实总是这么的残酷,好几次远离目的地我自己都不知道,在实在找不到时,我就可怜兮兮的望着哥哥,哥哥还是一副臭脸的看着我,表情上写着“我不知道”四个字。好吧,看来哥哥是靠不成了。对了,不能靠哥哥我干嘛不去问别人?我太笨了!自己真该打!哥哥一开始不就告诉我要多多问路的吗?回头不好意思的看了看哥哥,发现他用鼓励的眼神看着我,好吧,想到就要去做,这次我学乖了,遇到不知道往哪去就找人问,不一会儿我发现周围的建筑开始熟悉起来,慢慢的我看见了那座人行天桥,后面显然就是我们要找的黄兴路!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都要高兴的跳起来了!“啊!总算是到了,不容易啊不容易!”哥哥长吁了口气。“虽然找了那么久,但是你还是找到了,有进步啊!”“嘿嘿”我不好意思的摸了摸头。“你要学会自己找路,不然就多问人!”哥哥语重心长的说道,我重重的点了点头。吃了这次的亏以后不会走一定要多多问路才对。夜幕渐深,我们穿过繁华的街道,回到酒店,明天又将是新的一天。

  第二天,哥哥一早告诉我今天要去湖南省博物馆和长沙市一中,去之前先顺便在贾谊故居转一转。去一中是因为这里是哥哥的母校,他对母校的培养十分感谢。另外去贾谊故居,也可以了解一下这位长沙王的功劳与地位,对我的历史知识增长有很大的帮助。

  “我失忆了,我什么都不记得了,我现在需要你带我去贾谊故居。”又开始了!天哪,哥哥你都快赶上奥斯卡影帝了!他说着还双手抱头摇了一下,不了解他的看上去还真像是那么回事。还好我有了昨天的经历,今天这事就是小菜一碟。

  我带着“失忆”的哥哥很快便找到了能去贾谊故居的公交车站,但事与愿违,贾谊故居闭馆了,真是乘兴而至败兴而归。还好哥哥安慰我说,一中和省博会比这里更精彩。随后哥哥又带我去了一中,哦,说错了,应该是我带他。长沙市一中不愧是湖南省的四大名校,即使我从来没有来过长沙也早对这所闻名遐迩的名校耳闻已久。迈进朴实无华的白色校门之后,呈现在眼前的是崭新的球场,郁郁葱葱的树木,即使已入严冬,但是松柏依旧常青。穿过校园,就像在读一本厚厚的史书,它写着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在此求学的精彩历程。从毛主席的《商鞅徙木立信论》到朱总理的清廉执政,从谭盾的音乐才华横溢到李湘的主持天赋横空。每一个人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发现自己,展翅高飞。

  在领略完名校风采之后,随后哥哥说要去省博物馆了,我们便沿着路走过去,虽然我没有来过,但是一路的询问让我们让顺利的来到了省博物馆。

  博物馆里为我们义务讲解的是一位和蔼可亲老爷爷,虽然老爷子已经78岁高龄了,但却显得老当益壮,精神干练。他为我们在省博物馆带着激情详细讲解了马王堆的有关事件、文物。他渊博的学识和似火的热情,与这份讲解工作的激情,让我们受益匪浅并感动,而在听说他已经义务从事这项工作八年,八年如一日,无怨无悔,这种精神让我和哥哥都为之折服,真是太不容易了!

  通过这次长沙的游玩,我不仅品尝到了长沙美味的小吃,见识到了都市的繁华,还了解到了长沙古代悠久文明和劳动人民的智慧,最重要的是提高了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以后让我走遍天下都不怕了!感谢长沙,谢谢哥哥,让我不虚此行!

【【精选】小年作文合集10篇】相关文章:

1.精选小年作文合集九篇

2.【精选】小年作文合集5篇

3.精选小年作文合集八篇

4.精选小年作文合集四篇

5.精选小年作文合集五篇

6.精选小年作文合集9篇

7.精选小年作文合集7篇

8.精选小年作文合集8篇

9.【精选】小年作文合集五篇

上一篇:小年作文 下一篇:小年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