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作文

2021-03-06 小年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年作文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年作文 篇1

  过小年,怎么可以少了饺子呢?这似乎就是我们家乡的一个风俗,每家每户这一天一早就开始包饺子了,我们家也不例外。

  今天,我们全家一起行动,包小年饺子。我负责擀皮儿,姥姥和妈妈负责包,爸爸则在一旁“监工”。

  我穿上一身“行头”,还真像那么回事儿。开始擀皮儿了!由于我还不太熟悉,擀出的饺子皮有大有小,有薄有厚,如果把它们都放在一起,还真是别具一格。还好妈妈和姥姥的技术过硬,把我饺子皮的缺陷都给补充了。

  看她们包得那么有劲儿,我也忍不住跃跃欲试了。我拿了几张皮,试着包了几个饺子。可我的饺子也是一副“疲倦”的样子,站都站不稳,多亏妈妈又帮我“塑了型”。

  一家人一边包,一边聊天,在一边的爸爸看着我们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就给我们拍了几张照片,定名为“快乐劳动”。我们说着,笑着,一盖帘饺子都包好了。看着这么些饺子,我觉得:劳动实在是一件快乐的事儿,虽然刚刚才被擀面杖砸了脚趾……

  饺子刚下了锅,忽然,家里一片漆黑,望望外面,同样一片漆黑,就连大街上的路灯也休息了——原来是停电了。家人便立刻翻找一切能照亮的东西——蜡烛、手电、打火机、火柴……没有了电,我们的生活实在是有点乱了套——下了锅的饺子煮露了馅儿;一家人又为点蜡烛忙活了一阵子。没多久,家里便充满了温馨的烛光和明亮的手电光。在这样的光芒下吃晚餐真是别有一番韵味呀。

  不过,我还是小声地唱着:“我在遥望,楼房之上,有多少人家在黑暗中祈祷。在四周黑暗中,盼望来电,希望那电工,快快抢修……”不料,爸爸却插嘴了:“盼望来电?你倒是觉得停电蛮好玩的呀?呵呵……”我们也都笑了起来,家人的眼睛在烛光的映衬下充满了跳动的光芒,他们的脸也变得像一朵朵花……

  大约七点半的时候,电终于来了,一家人也如释重负般又开始了平常的生活……

  这一个小年夜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情,让我们每个人都印象深刻,不过没关系,这一点都没有影响我们过小年的心情,明天又是快乐的一天,我们依然可以开心地迎接新年的到来!

小年作文 篇2

  还在睡梦中,就听到外面的炮声劈劈啪啪此起彼伏的响个不停。哦,今天是腊月二十三的小年,人们是在送灶神。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各地与各地又有不同的祭法,关于灶王爷的版本也有很多种传说。我们现代人很多都是省略的过,尤其是年轻人也包括我在内。只是从父辈那里继承了点习俗的皮毛,究竟是什么内容,咋得个过法真是一问三不知。好在现在网络发达,被问后好学者还可以一查个究竟。不好学者还是一副不求上进的姿态:"他咋走我咋扭就是了"。于是传统习俗也就成了道听途说的游戏——不再是原滋原味了。

  想起小时候过小年的情景,父亲会早早起来把院子打扫的干干净净,小年这一天一定要吃糕和麻糖的。母亲蒸了糕会把一小快扔到灶火里,还要把一小块放到外面房屋正墙上 的天地窑窑里。天地窑窑就是在墙的中部掏个小洞,再用泥土打磨光滑,这一设置可能是专供祭灶用的,家家户户都有,但平时都是鸡下蛋的好地方。人们还要吃麻糖。那时候我问过大人为什么要吃糕吃麻糖?大人告诉我的是:“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升天,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 吃糕是糊灶王爷的嘴,吃糖是给灶王爷点甜头,让他见了玉帝后,只说好话不说坏话。灶王爷是谁?没文化的母亲只知道是管人间烟火的神,倒是读过《封神演义》的父亲知道一些。父亲说:“灶神爷是商朝镇守渑池城 的张奎和高兰英夫妇,忠义有节,死后被姜太公封神榜上封为灶王爷爷和灶王奶奶”。民间百姓大都认同这种说法,大概是因为《封神演义》深得人心或是人们喜欢张奎和高兰英夫妇的行为吧。

  关于灶王爷的传说有很多。如:传说,玉皇大帝派王母娘娘到人间视察民情,玉皇大帝的小女儿在天上呆久了觉得闷,也跟随母亲下到了凡间。她看到民间百姓的疾苦,非常同情。同时看到人间有那么多的恩爱夫妻,她也很向往真挚的爱情。后来她看上了一个给人烧火帮灶的小伙子,她觉得这个人心地善良、勤劳朴实,于是决定留在凡间和他一起生活。玉皇大帝闻听后非常生气,把小女儿打下凡间,不许她再回天庭。王母娘娘心疼女儿,百般求情,玉帝才勉强答应给那个烧火的穷小子一个灶王的职位。从此,人们就称那个“穷烧火的”为“灶王爷”,而玉帝的'小女儿就是“灶王奶奶”了。还有传说是元朝统治黑暗无比,为了防止汉族人造反,每五家汉族人才能有一把菜刀,而且这把菜刀是放在蒙古人家里的,只有蒙古人同意,汉族人才能生火开灶,所以汉族人习惯的把这家蒙古人男人叫“老灶爷”,女的叫“老灶奶”,还画了图贴在厨房,每到新年,这家蒙古人要到县城汇报整个村子的情况,为了让“老灶爷”“上天言好事”,到腊月二十三,每家每户都会把好吃的送到蒙古人家里,谓之“祭灶”。如果你有机会到农村看到“老灶爷”和“老灶奶”的图象,你会发现图中的人物穿着打扮都是蒙古装。

  现在很多人虽然仍还过小年,但对于小年的习俗已经知之甚少了。 他们大多数就知道送灶神,即使是送灶神也不知道个时间,以为早上就是送灶神的时间,其实按照习俗应该是晚上,习俗中还有很多迎神和送神的仪式。不管是怎样过人们是对灶神给予美好愿望的,古代是现在也是。只是现代人比古代人富裕幸福日子大都过的红火,新时代的人们认识到科学发展胜过一切过去时代,渐渐淡忘了很多传统的习俗,身在飞速发展社会的当代人,世界观的视野再也不局限与传统和寄情迷信。我倒觉得习俗中灶王爷很像如今的人大代表,人们寄情与他们,给与他们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很多美好心愿。

小年作文 篇3

  今天是小年,在今天的忙碌中我没有一点的感觉年味已近。但是家乡的年味却走过了我的眼眸里,它闪动着欢乐和喜庆!我似乎看到了那热腾腾的白气从豆腐花里冒出来,满屋子的清香,我们姐妹都在那伸长脖子往锅里瞅,等着喝豆腐花,吃水豆腐的情景。

  在以前的农村每封过年妈妈总是要做一大筐的豆腐的。因为豆腐的营养很高,当然不是因为这个原因。主要是因为豆腐可以做成很多的种类的菜。可以做成豆腐皮,可以晒成豆腐干,可以做成咸豆腐。价格便宜还可以吃上一个春天。总之,家家户户都在过年的期间做豆腐。妈妈是做豆腐的好手,村里的人有不会做的都让妈妈帮忙。做豆腐的工序首先是先把豆子放在水里泡上一整天,让豆子吃足了水份。

  然后再用电机把豆子磨成豆楂子。再过滤出豆汁,这豆汁又白又嫩的,比鲜奶还鲜呢?再把豆汁放在大锅里用慢火烧开,这时就是一个技术活了,要用一种叫“卤水“的东西按比例的放到里面,不多不小要恰到好处。等豆花形成了就好了。如果要喝豆花现在是最好喝的时候了。记的我小时候同妈妈一起到邻居家里做豆腐,那天我的牙掉了,大家说要扔到房子上好,正好人家帮我扔到房子上了。可谁知他刚扔完我的牙齿就忙着去做豆花,不停的搅拌。一会又忙着要已经结块的豆花再舀到筐里做豆腐。

  做豆腐需要先用布在筐里铺好,再加豆花,一直加满整个筐。再盖上布,再用一块木板盖在上面。再压上一个大盆,要整整压一个多小时才可以的。这样的豆腐软硬合适味道极好了。过了一个小时我邻居家的豆腐做好了。用刀子彻块放到盘里,一块块豆腐方方正正的好诱人呀!不知是什么东西搁了一下牙齿,邻居的大妈一看怎么是个小牙呢?原来是刚来大爷扔牙的时候根本没有扔到房子上,而是掉进了豆腐花里了。太有意思了!大家都笑了。这个事情已过去了十几年了,每当做豆腐时大家人总会说起了这个笑话。儿时又多少的快乐!它不需要掩饰也不需要束装,只需要用心灵去容纳这所有的快乐和满足!

  如今豆腐花的香味离我越来越远了!只有那脑海里的沉浮着记忆却时常飘向我的童年时光。小年,吃铰子,做豆腐,希望人们都能吃出团圆,过上幸福!

小年作文 篇4

  昨天是小年,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放鞭炮,我们来到鞭炮专营店,这里的鞭炮真是五花八门,有烟花、魔术弹、二踢脚、花炮、划炮……

  鞭炮的名字也很多,含有浓厚的年味儿,让人感到无比的喜庆,有福星高照、开门红、好运来、喜庆炮、金玉满堂……我们买了一挂大地红,它长长的一串,用红纸包起来,打开后就看到一串小鞭,像一个个红红的辣椒。爸爸点上一支烟,把大地红摆在地上,准备点燃了。

  我和妈妈赶紧跑到远处捂起了耳朵,随着一阵清脆的噼噼叭叭的声音,一个金光闪亮的火球出现了,火球里还窜出一个个小火星,小火星们拖着长长的红光尾巴,在半空中绽开。

  那声音震耳欲聋,大地好像也在颤动了。我还放了烟花棒,它就像是仙女的魔法棒,点燃后就迸发出金色的火花,我们拿着它在空中挥舞,画出一个个美丽的光环,成了描绘夜空的画家,我们玩得好开心啊

小年作文 篇5

  今天是小年,按照我们老家的习惯,今天是要吃饺子的。妈妈给我播放了“除夕和过年的来历”的故事,同时妈妈还给我讲了她小时候的趣事:以前过小年那天就是祭灶的日子,我姥姥就会把精心准备的菜,每样挑选一点,放在厨房的灶旁边,用来祭祀灶王爷,请灶王爷来品尝,结果,美食全让小猫吃进肚子里了。

  呵呵,真好玩呀!同学们,你的姥姥以前是怎样纪念灶王爷的呀?

小年作文 篇6

  今天太阳公公又偷懒了,我的妈妈却没有偷懒,一大早就从亲市场买了好多菜回来。我赶忙跑过去,问道:“妈妈,今天买了什么好吃的菜呀?”妈妈笑着说:“今天是农历腊月二十四,是小年,有的地方包饺子,有的地方吃糍粑,还有的地方吃年糕……我们今天包饺子吃!”等妈妈把饺子馅儿调好,我们全家开始包饺子。

  一开始我不会包,包得很难看。后来,妈妈教我:“先拿一块皮放在左手的手心,再取一点馅放中间。馅不能太多,太多了就会露出来,太少了,又不好吃,要自己估量着放。然后,从中间对折,将皮重叠的地方捏紧,在中间对折的地方打两个相对的褶子,最后把旁边剩下的部分捏紧,一个完美的饺子就完成了。”我照着妈妈教我的方法,越包越好看。我还尝试着包了各式各样的饺子。有玫瑰花形状的,有小帽子形状的,还有大元宝形状的。

  饺子包完了,当然就是煮饺子了。妈妈又开始教我煮饺子。饺子有两种吃法:一种是蒸着吃,看着蒸锅里玫瑰花的饺子,越看越好看。一种是水煮着吃,煮开的饺子,像一个个调皮的小娃娃在水里嬉戏。

  妈妈把饺子端上桌,我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要去尝尝这些早已垂涎三尺的饺子。哇,自己包的饺子真是太美味了!比市场上买的好吃一百倍!吃完饺子我又去帮妈妈洗碗。

  过小年真好!我不仅学会了包饺子,而且还学会了煮饺子。祝大家小年快乐!

【精选小年作文合集6篇】相关文章:

1.精选小年作文合集5篇

2.精选小年作文合集九篇

3.【精选】小年作文合集5篇

4.精选小年作文合集八篇

5.精选小年作文合集四篇

6.精选小年作文合集五篇

7.【精选】小年作文合集五篇

8.【精选】小年作文合集7篇

9.【精选】小年作文合集8篇

上一篇:小年作文 下一篇:小年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