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读后感

2021-01-05 诗人

  读完某一作品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诗人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诗人读后感1

  这本书看了两周左右,是阅读比较慢的一本,和一切长篇小说一样,看的时候吐槽说这里节奏太慢了,这里完全没必要,但是到了结局,还是觉得空落落的,怎么就结束了呢。

  看的慢是有原因的,这本书的开局并不新,很清晰的讲述了双胞胎兄弟,身为警探的哥哥被自杀,身为记者的弟弟偏不信,想尽办法继续调查真相。不是一个抓人的设定,甚至双胞胎梗还让人有些许的想要嘲讽一下,还玩儿这一套呢,有没有点新的?甚至到最后,我也觉得这个双胞胎设定没有必要,除了在抓捕幌子凶手时,男主刮了胡子想要凶手想起自己杀了这么个警探之外,且不说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毕竟这个不是真凶啊!也可能双胞胎兄弟的亲密情感更容易让人理解男主为什么执着的认为哥哥不是自杀而是他杀。罢了,这个设定是作者喜好。

  随着故事的发展,作者开始以凶手的视角讲述的时候,我明显加快的阅读速度,虽然以进度条来看这个凶手应该不是最终的真凶,但是明显是给了读者更多的线索,一个解谜游戏构建起来,线索一点点抛给你,看你怎么梳理,怎么联系,怎么破解。女警探的加入,并且煞有介事的展开一条感情线,就有点牵着读者走的意思的,作者OS:你们一定觉得这个女的有故事吧,这毕竟是女主啊,她和男主还有床戏呢嘿嘿。尽管怀疑她吧。

  对女警探的怀疑是中后部分很强力的一个钩子,勾着读者往下看,悬疑感也明显强烈很多。就我个人的阅读体验而言,首先,译者很加分,这个小说读起来虽然有时会觉得冗长,但总是有那么几句话戳中我,比如(大概)“一个冬日,他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想办法杀死自己。”以及男主讲起青春时期和喜欢女孩子的琐事,那个看台上的自己,以及走到今天这一步的自己,很多细碎但有用的`描述,将人物逐渐丰满,将读者也更有共情感。另外,如果最后不再反转一次,我也会觉得很精彩了。因为之前的铺排,已经让我对书中的人物有了很多的理解和自己的认知。不反转的结局我也是接受的,虽然会吐槽作者直男哀怨,但是那是比较顺的,逻辑和情理都是能说圆的。也许,加一层反转,这个小说加了更多几项奖吧。

诗人读后感2

  我知道“是光”还蛮早。20xx年就碰到了她们那句厉害的Slogan:“会写诗的孩子不砸窗玻璃”。这句话瞬间打动我,作为一个曾经关注乡村教育10多年的人,能读到它背后的千言万语和诸多故事。

  “是光”今年出了一本书,《大山里的小诗人》,收录了120首“是光”做工作的学校中,小孩子写的诗,配上30多位志愿者为这些诗画的插画,纸张精美,装帧得宜,是一本漂亮的书。

  里面的大部分诗,以前都在“是光”的公众号读过了,但是我依旧高高兴兴的又读了一遍,当初笑出声的地方依然会笑出声,当初闪过一丝难过的地方依旧会难过一下。当然,其中的多数文字都是幼稚的,可同样的,其中的多数诗歌都有让人惊叹的想象力。

  “是光”的很多孩子都会写到爸爸妈妈,因为他们中间有很多留守儿童,对父母最多的感情,就是想念。他们中间也会有比城市同龄人更高比例的孤儿或单亲家庭,所以诗里有很多思念。孩子写出的思念是何等深重,让成年人都默默叹息。

  还有独孤。他们有很多独自一人的时间,有人被欺凌之后躲藏起来,很多人写到夜晚的寂静,星星和月亮,风吹过树叶,幼小的灵魂敏感又纤细,大自然的风吹草动,都在他们心中留下痕迹。让我突然想起,自己好像曾经也有过那个独孤的童年,常常无助地,忧伤地独自幻想,幻想奇迹发生,我就可以上天入地。我以为自己统统忘记了,好像生下来就已经成年。

  当然,小孩子的诗还是有很多明亮的、幻想的、调皮的句子。这本书合适同年龄的小朋友读,合适有小娃的老父亲老母亲,也合适像我一样撕咬一天,回家脱下“社畜”之皮,缩在沙发上把自己拼凑回人形的“中老年”。翻开一本书,想象在远远的,现代社会的“边疆”,有个孩子有一盏细细的灯火。因为这一盏灯火,她的心被从粗粝的生活中打捞起来,留出一个角落给书本、文学、温柔和美。愿她的一生,都能保守住这个小小的角落,就像我现在一样,试图从成年人的荒谬丛林里,找到一条出路。

【诗人读后感】相关文章:

1.月球与诗人

2.诗人李白的古诗

3.诗人描写秋天诗句

4.边塞诗人王之涣

5.爱国诗人的古诗

6.山水诗人指的是谁

7.诗人描写山水的诗句

8.诗人王维的送别诗

9.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句

写李白的作文 刘禹锡《陋室铭》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