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杜甫作文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杜甫作文 篇1
他是诗中的圣人,有着天才诗人的过人天赋,有着伟大诗人的独特魅力,他的诗歌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他是唐诗群体中的核心人物,他是为梦想上下求索而壮志未酬的斗士,他又是孤独的战士。
他,就是杜甫。
望长安星空,梦长安征程。这是一个昌盛繁华的时代,是众多诗人尽情挥洒豪情的时代。长安——一个梦开始的起点,自然成为了无数有志之士向往的地方。
当“放荡齐赵间,裘马颇轻狂”的杜甫满怀着激情踏上这片圣土,充盈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狂想,他似乎看到了自己的未来,一个尽显自己才华的未来。但是那一句“野无遗贤矣”,把他美好的愿望撕裂了。
他孤寂了,一种愤懑,一种道不出的孤寂。
在世间横流中穿梭了几年之后,孤寂的杜甫还是按捺不住自己那一颗赤红之心,他再次踏上了漫漫的征途。究竟现实和他自己所追求的理想到底相差多远呢?“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老夫怕驱走,率府且逍遥”,孤寂的杜甫再一次发出了自己内心中对现实的呐喊。这一次,他又孤寂了。
上天似乎很“垂青”这位伟大的诗人,把一次次的挫折,一次次的苦难抛给他,他就这样在纷争中活着。春去春来春复春,寒暑来频;月生月尽月还新,又被老催人。孤寂的杜甫老了,面对自己的治国理想没有实现,面对现实的离乱与纷争,面对朋友的相继离开,他真的老了,也更孤寂了。“无才日衰老,驻马望千门”,孤寂的杜甫没有被现实的种种挫折压倒,他具有最顽强的生活意志,“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他仍然自鸣得意,“向来皓首惊万人,自倚红颜能骑射”;他放声疾呼,“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他长夜不寐之后,所祈求的不是一个人的幸福,而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孤寂的杜甫,坎坷的一生。离乱之中显现诗人的真性情,世乱飘荡之际显露人间的温情。
身处穷苦之地,心怀弘远之志。他用坚定奏响世纪的最强音,高考满分作文他用呐喊呼唤着美好的未来,他用真挚表达着对国家的丝丝眷恋之情。
一种感慨洋溢在心中,那是他不屈的生命;一个声音在世纪上空呐喊,那是他顽强的精神!
原来,孤寂的杜甫并不孤寂。孤寂,仅仅是他的表象,面对从未有过的事物,他选择了隐忍,其实质却是对梦想的不懈追求!
杜甫作文 篇2
为了让我对杜甫有更加深刻的了解,父母带我去游览了杜甫草堂。
去到目的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小亭子。我走了进去,发现墙壁上题有杜甫的诗以及他的生平写照。当我在小亭子里徘徊时,就会想到我竟然站在了杜甫曾经在这里饮酒作诗的地方,不由得欣喜若狂。我似乎感觉自己也有写诗的灵感了,好像杜甫在同我在一起作诗,我仿佛身临其境。直到妈妈推了我一下,我才顿时醒悟过来,恋恋不舍的离开了小亭子。
接着,我看到了一个用古典牌子雕刻着的“杜甫历史博物馆”。我想:杜甫可是我的偶像,他用过的东西,一定会很高大上吧!可是,现实却并非如此,当我看到一排排、一列列杜甫用过的东西时,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崇拜的大诗人杜甫,竟然用的是非常破旧的东西,这是为什么呢?正当我百思不得其解,是妈妈走过来对我说:“孩子,杜甫用这些破旧的东西,是因为杜甫所处的时代不好,但是他还是有一股劲,他就用这股劲来磨练出自己坚定的意志,所以才成为了众人皆知的大诗人。”我终于明白了:原来像杜甫这样的人才,是靠自己的意志和信念才换来的呀。
最后,我终于来到了本次旅游的最终目的地:杜甫住过的茅屋。因为几个月前远方文学的牟老师刚给我们教了杜甫的诗,介绍了他那悲惨的一生,所以我来到这里便想起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每当我念到这首诗时,便为杜甫的一生感到悲切。再往进去看看,这个茅屋跟别的茅屋不一样,这里富有诗意,焕发着光彩。是他,是杜甫,使这个茅屋富有诗意,是他,用忧国忧民的笔触使它焕发光彩,他创造了茅屋独一无二的闪光点——杜甫真了不起!
我喜欢杜甫草堂,是因为里面有太多值得我学习的东西;我喜欢杜甫草堂,是因为它身上有许多闪光点。总之,杜甫草堂能够给予我对人生的思考。
杜甫作文 篇3
前晚在国家大剧院看中国国家话剧院排演的实验话剧《杜甫》,剧中由导演亲自扮演的“诗人”说,杜甫是“吃了太多烤牛肉,撑死的”。一部以杜甫为题材为题目的话剧,竟然持此无稽之谈,有如此不敬的态度,着实让我大吃一惊!
关于杜甫的死因,历史上先后有过如下五种说法:
一、醉死; 二、饫死,即撑死; 三、淹死; 四、毒死; 五、病死。
提出醉死说的,是唐人郑处晦。他说,杜甫晚年漂泊湘潭间,寓居衡州耒阳县时,当地官员都挺烦他。杜甫写诗给县令,县令只好赠送他“牛炙白酒”,牛炙就是烤牛肉。结果,“甫饮过多,一夕而卒”。(见《明皇杂录补遗》)这个说法,后来为《新唐书》杜甫传作者宋祁所采纳,“大历中……囚客耒阳。游岳祠,大水遽至,涉旬不得食。县令具舟迎之,乃得还。令尝馈牛炙白酒,大醉,一夕卒,年五十九。”
饫死说不是单独提出来的,都跟醉酒连在一起。主张此说者有《旧唐书》杜甫传作者刘昫和宋代学者杜诗整理者王洙。《旧唐书》杜甫传:“……寓居耒阳,甫尝游岳庙,为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耒阳聂令知之,自棹舟迎甫而还。永泰二年,啖牛肉白酒,一夕而卒于耒阳,时年五十九。”王洙《景印宋本<杜工部集>记》:“……寓居耒阳。尝之岳庙,阻暴水,旬日不得食。耒阳聂令知之,自具舟迎还。五年夏,一夕醉饱,卒,年五十九。”
提出淹死说的,是唐人李观。李观《杜拾遗补传》:“江水暴涨,为惊湍漂没,其尸不知落于何处。洎玄宗还南内,思子美,诏天下求之。聂令乃积空土于江上,曰:子美为牛肉白酒胀饫而死,葬于此矣。以此事闻。”
毒死说的提出者是现代著名学者郭沫若。郭氏《李白与杜甫》:“其实死于牛酒,并不是不可能。不过不是‘饫死’,或‘饱饫而死’,而是由于中毒。聂令所送的牛肉一定相当多,杜甫一次没有吃完。时在夏天,冷藏得不好,容易腐化。腐肉是有毒的,以腐化后二十四小时至二十八小时初生之毒最为剧烈,使人神经麻痹,心脏恶化而致死。加以又有白酒促进毒素在血液中的循环,而杜甫的身体本来是在半身不遂的状况中,他还有糖尿病和肺病,腐肉中毒致死不是不可能,而是完全有可能的。”(该书205页)
病死说,是历来大部分杜甫研究专家的意见。著名的编年杜诗集,仇兆鳌的《杜诗详注》,杨伦的《杜诗镜铨》,把《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兼呈湖南亲友》作为杜甫绝笔,都是这个意见的体现,现代学者闻一多(《少陵年谱》)、冯至(《杜甫传》)、萧涤非(《杜甫诗选注》)等,也都是这个意见。
饫死、醉死两种说法,仇兆鳌、闻一多、冯至、萧涤非、郭沫若等人驳斥甚详,主要依据为,如果是饫死、醉死的,杜甫就不可能写出对耒阳县令聂氏馈赠牛酒表示感谢的长篇诗作《聂耒阳以仆阻水,书致酒肉,疗饥荒江,诗得代怀,兴尽本韵。至县,呈聂令。陆路去方田驿四十里,舟行一日,时属江涨,泊于方田》;其次是,写作此诗之后,还写了《暮秋将归秦,留别湖南幕府诸亲友》《长沙送李十一衔》《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等数首诗歌(这一点,郭沫若先生并不同意,他认为赠耒阳聂令的诗就是杜甫绝笔)。淹死说,连唐玄宗死于杜甫之前都不知道,不值得一驳。
郭沫若先生的中毒死亡说,尽管他有“死于牛酒,并不是什么丑事,也不能算作诬蔑”的话(《李白与杜甫》209页),但其用心仍然可疑。众所周知,杜甫自述早年在长安有“卖药都市”(《进三大礼赋表》)的经历,成都草堂期间,有过“乘兴还来看药栏”的诗句(《宾至》)。加上杜甫又是个长期病号,患糖尿病、风痹、肺病的时间很长,自古有言,久病成医。显然,杜甫对医药是有一定研究的,他决不会愚蠢到对腐肉有毒都浑然无知。郭沫若先生在尽情发挥自己想象力的同时,侮辱了伟大诗人杜甫的智商。
从迄今为止的研究看,说杜甫死于疾病,最为靠谱。
杜甫作文 篇4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清明,我们去了诗圣杜甫在成都的住处——杜甫草堂。
一大早,我们便来到如怀抱的草堂大门前。它好似一只大手,想把我们揽入它的怀抱,于是我们也从容地迎了进去,享受历史与知识的温暖。
经过不知多久,我们来到杜甫的草堂寺。它分工部祠、柴门、长廊、诗史堂、大庙、前庭。
我们先从柴门进去,它不高,木头柱,瓦檐,但别有诗意。接着,我们穿过石桥。看着两旁的诗画长廊,徐可不禁感叹道:“这虽只是一条通道,但它却保留了杜甫的辉煌与伟大!”
我说:“是啊,它还弥漫着古代的书香呢!”
说完,我们继续前行。刚到了茅屋,我便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六十多平方米,破烂的墙壁,屋顶是粗糙的茅草。“如此伟大的诗圣,怎么会只住在这破破烂烂的屋子里呢?”我不由地说道。
“那是当然,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写的茅屋还没这么好呢,这是重新建的。”徐可说。
“啊?”我心中一惊,“怎么会这样?”
“因为他在安史之乱时被赶到这儿来的。”
于是我恍然大悟:成功不能只看其外在,而在于精神,但精神往往是最容易被忽视的部分。就如欧洲一位艺术评论家所说:“艺术是狂暴的,它无情地攫取了艺术创作者的灵魂和肉体,让它们在无尽的煎熬和磨难中创造出动人心魄的.艺术作品,而欣赏者却无视艺术家苦难的灵魂……”
光阴如梭,在欢乐而感叹中,我也不断地在成长,而在成长中也忘不了杜甫那深情的双眼和皱纹,因为他饱含了爱国的精神和情怀。
杜甫作文 篇5
漫步在中华民族漫长的文学史中,仰望那一颗颗璀璨的繁星,细细品味他们的作品,回味无穷。而在那繁星点点之中,一个人、一生经历,深深拨动了我的心弦: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秋风萧索,林寒涧肃。枯黄的树叶寂然从枝头落下,长江挟着雪白的浪花滚滚而来。远方的群山中传来凄厉的猿啼,孤独的鸟儿在天空中盘旋。你拄着拐杖,独自来到了白帝城外的高台上,极目远眺。你望着这被战火焚烧过的大地,回忆起你自己那坎坷的人生经历,潸然泪下。
你也曾风光过,在朝为官,受人敬仰,享受俸禄,衣食无忧。你也曾拥有许多志同道合的好友,可世事无常,政治日益腐败,皇帝骄奢无度,朝廷中的野心家蠢蠢欲动,你看着这一切的发生,牵挂着黎明百姓的安居乐业,努力尝试着挽回颓势,可在朝的冷落,让你无能为力……
不久,安史之乱就爆发了,你在从洛阳返回华州的途中,见到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无穷灾难和人民忍辱负重参军参战的爱国行为,感慨万千,便奋笔创作了不朽的史诗——“三吏三别”。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这时,我的眼角已经闪烁着泪光。你另辟蹊径,用那悲苦老妪的口吻,道出了社会的黑暗,戳破了安宁的表象,为底层劳苦人民发声,哪怕自己遭受排挤。你忧国忧民的情怀,拨动了我的心弦。
安史之乱终于结束,你欣喜若狂。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各地军阀在利欲熏心之下,乘时而起,互相争抢地盘。你原希望大家能得到安宁,修养生息,可一系列的变故,他们仍流离失所。你如今病魔缠身,前途无望,又因病断酒,平添哀愁。未来如何,你不得而知。你只能独自在这高台之上,眺望远方,不知何时才能回乡。你的鬓发日渐斑白,看着走向没落的国家,心有余而力不足……
至此,我已读完你的大半履历。暂时放下书本,默默地回味……
你,用那股巨大的心灵力量,震撼了我;你,又用那份忧国忧民的情怀,让我对你充满了尊敬。你,深深拨动了我的心弦。
杜甫作文 篇6
《李白与杜甫》是郭沫若的一部作品,读完这本书,我的心里有很多的感触。李白和杜甫是我们都知道的诗人,郭沫若也是我们很熟悉的一位作家,那么作家眼中的诗人们是什么样的呢?
中国每一朝代几乎都有一种代表性的文体,汉赋、魏晋小品、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唐朝诗歌最胜,李杜又是唐朝诗人中无法超越的双峰,为人赞誉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一个被称为诗仙一个被捧为诗圣,史上研究分析李白杜甫诗文的文章专著是数不胜数。
手中这本《李白与杜甫》是郭沫若1971年就写成的作品,除了一些短诗词,此书可称为是他的封笔之作,而且此书是在郭沫若的两个儿子郭民英、郭世英相继自杀后著成的。人在痛苦时会作情感转移,或寄请于工作,或寄情山水,或寄情与文字,或寄情烟花柳巷,或寄情故纸堆,或寄情政治对于文人来说最有效的方法可能就是寄请于文字古籍学术,当年鲁迅就曾抄古碑排解苦闷彷徨,沈从文解放后研究古代服饰放弃文学创作远离政治。
这本《李白与杜甫》却有别于郭沫若的那些听命文学、口号文学、政治论文,仿佛回复了他早期的部分张扬与反叛的个性,隐含着痛苦的倾诉与反思。
有一种痛苦叫丧子之痛, 有一种解脱叫寄情古籍。我想这本书也许就是郭沫若寄情于李白杜甫的诗歌和古文献来转移丧子之痛的产物。这本书既是诗论又是史论还是诗人传记,再夹杂一些个人感情寓意在里面,所以此书从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广受争议也就不足为奇了。
杜甫作文 篇7
从古自今,古人们都留下了许多让我们惊讶、感叹、钦佩和怀念的遗迹。就如同古代精美的兵马俑、雄伟的长城、神奇的都江堰、壮观的白鹤梁……这些遗迹早已深深地刻在我们的心里。而有一些遗迹,它并不宏伟,也不显赫,但它的文化却和那些华丽的遗迹有着相同的价值,甚至某些方面还超过了它们,它就是唐代诗圣杜甫在成都的故居——杜甫草堂。
今天,我特地来到位于成都浣花溪畔的杜甫草堂,准备和这位唐代大诗人来一场“心灵对话”。一进大门,闻着清新的空气,听到飘来的阵阵古乐,让人瞬间心肺舒畅,我的心顿时安静下来。
在一条笔直的道路上,我看见坐落了几重整齐的建筑,顺路前行看到的第一座是一个宽阔的大厅,大门上面印着两个大字“大廨”。我不解地问同行的爸爸,爸爸告诉我大廨就是古时候官署的意思,杜甫曾经在成都做过一个叫“检校工部员外郎”的小官,人们为了纪念他,就把草堂第一重建筑取名“大廨”。大厅中央有一尊杜甫的雕像,只见他手里拿着一本书,神情凝重地眺望远方,他对民间疾苦的关注和担忧之情溢于言表。
顺路往前走,来到了第二个建筑“诗史堂”,爸爸告诉我这是后人为了纪念杜甫留下2400多首传世千年的诗歌而修建的。这里有很多著名的人士留下了许多对联来表达对杜甫的敬意。其中一副郭沫若的对联我印象最深“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多么伟大的诗人啊,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还为人民着想,这真是值得我们学习啊!
走过诗史堂,经过柴门,我来到了最后一重建筑——工部祠。门前有一副对联引起我的疑问,“锦水春风公占却,草堂人日我归来”。我问爸爸:“人日是什么?”“人日是人类的生日,在正月初七这天,是源于中国神话传说的古老节日,正是因为这幅对联,于是有了每年正月初七人日游草堂的习俗”。进到屋里,我看见三尊塑像,正中央是杜甫,两边分别是陆游和黄庭坚。“咦,为什么两个宋代诗人会和唐代诗人供奉在一起呢?”我暗自问到。这时两边的对联告诉了我答案,“荒江结屋公千古,异代升堂宋两贤”。原来两位宋代诗人深受杜甫的影响,他们和杜甫一样,都在成都生活了很多年,留下了大量动人的诗篇,和杜甫都有类似的经历,所以大家把他们三位供奉在了一起。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游完杜甫草堂,我被杜甫的爱国情怀深深打动,同时也被杜甫不朽的诗篇所震撼,我相信,杜甫的情怀和诗歌将会世世代代流传下去,影响和鼓舞我们不断前行。
杜甫作文 篇8
去年暑假,我和妈妈去了成都杜甫草堂。
从西门进,就来到一片大草坪。草坪上种着许多的花,五彩缤纷,在阳光下显得格外的美丽。旁边有几棵高大的松树,不时有几只小鸟飞到树上,欢迎游览的客人。在阳光的照耀下,游客们显得格外有精神。
往前走,就到了湖边。湖水又清又静,水深四米多,过河可以坐船,小船刚好可以坐四个人,大船可以坐六个人。湖边有几棵柳树,那千百根绿色的枝条,就像小姑娘的长头发。湖中还有很多小鱼游戏水中,看,他们在说着悄悄呢。
从湖边往东北方向走,来到一片树林。周围全是树,树叶把天空挡住,几乎看不见一丝阳光。树旁边还有一些奇形怪状,大小不一样的石头。
继续往前走,就来到了杜甫寺。一进寺庙,就看到了杜甫和李白的雕像。旁边还有一排字,大概意思是:杜甫以前是李白的粉丝,杜甫认识李白后他们便成为了朋友,杜甫47岁来到成都并定居在这里。走进寺庙里面,会看到很多首杜甫写的诗挂在墙上,还给每首诗配上了一副画。那首首诗多么有情感,那幅幅画多么的美丽。这些画和诗挂在单调的灰墙上真是锦上添花。
再往深处走,你会看见桌子上有一本书和一支笔,看起来很古老。书很厚,笔很粗,这就是用来签名的,写上自己的名字,就代表你来过或者非常喜欢杜甫这位诗人。上到二楼,你会看到更多的雕像,做的可真好。走到一半,一丝丝阳光就会暖暖地照在脸上,原来到了观景区。若站在二楼眺望整个杜甫草堂,感觉真不一样。我的心里激动起来,满怀期待向里走。“啊”我大叫起来,多么细致的一副画啊,把杜甫草堂全景都画出来了,真让我佩服不已。最后我们下了楼,离开了杜甫寺。
杜甫草堂景色迷人,你们有机会一定要去看看哦!
【杜甫作文8篇】相关文章:
1.杜甫
2.杜甫
3.杜甫
4.杜甫请客作文
5.遇上杜甫作文
6.遇见杜甫作文
7.走近杜甫作文
8.读懂杜甫作文
9.偶遇杜甫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