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杜甫作文4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杜甫作文 篇1
成都杜甫草堂,举世闻名。我早已听说了这个古迹。所以趁这次考察的机会去看看。杜甫草堂真的是名不虚传啊!每一个地方总是那么吸引人。在草堂的南门两排娇艳的兰花排在了门的两旁。在大门的斜前方摆放着一个大大的马车,红彤彤的像花轿一样,这个马车在吸引人也没有草堂中历史悠久的古迹有吸引力。沿着东边的小道走去,映入眼帘的便是以座雄雄屹立的塔,走上塔,玻璃下游很多井,大的小的都有,塔内立了几个石碑,石碑上刻着许多不是很明显的字,瞧了瞧!不会认几个繁体字的我,还真的是不知道这些内容是什么!来到“唐代遗址”的发源地,我走进去,大大小小的蝶子碗呈现了出来,最显眼的便是中间大大的坑,里面有很多灌子,各有各的奇特之处。伴着鸟的鸣叫声我们一家来到了杜甫的住处,因为杜甫所居住的房被后人修建过,所以外表还是很完善。
走进了里面,有些挤,我大概的看了一下,和我们现在住的房一样,有厨房、卧室、房屋等。不过没有我们现在的放那么精致。走出了杜甫的住处,妈妈告诉我:“杜甫最早到这时,曾经得到过邻居的帮助,农人无性的质朴和善良,对于饱经忧患的漂泊者而言是一剂最受用良药,因此,在与这些身处不层的普通百姓的交往中,杜甫找到了自己的创作诗歌的灵感,然后在此创了很多诗歌。”“哦!原来杜甫创作灵感还是老百姓给来的呀!”我说到。在妈妈的催促下我依依不舍的离开了这里。来了一趟杜甫草堂收获很大,虽然是匆匆的离开了,但是我还是永远也忘不了它的样子。也永远忘不了这位伟大的“诗圣”杜甫。
杜甫作文 篇2
人人听说过杜甫,他的诗词天下闻名,可是很少有人知道杜甫当年流落到成都的故事,更不知道那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讲哪里的故事。这次,我便来到了成都的杜甫草堂,一探杜甫生活的遗迹。
走进景区,放眼一看,这哪里是杜甫草堂?分明是一座美丽的公园。两旁的花儿开得姹紫嫣红,阳光被枝叶分散,星星点点地落在地面上,像是夜晚的星星悄悄地在白天跑出来了。
绿茵丛中,便是杜甫的遗迹。瞧,那块石碑,上面刻着“杜甫草堂”四个大字,是清朝皇室果郡王亲笔提写的。我怀着好奇和崇敬的心情,上前细细地察看了一番,旁边那个方方正正的小房子,别看它不起眼,里面却可以看到用世界各国文字印成的杜甫诗集,很多都已经是孤本。走上去,慢慢寻味一番,就会发现杜甫的诗,是全球人民的精神盛宴。
穿过一条条小径,走过一片片草地,就来到一个稍稍大点的平台,这里似乎没什么风景,可这里有杜甫千诗的石碑。来往的行人都会在这块石碑前照个相。千年之前,杜甫就是在这写下无数精彩诗歌的吗?
终于到了“草堂”,这里有泥土和茅草混和而成的墙壁,走在里面,冷风直嗖嗖地穿过窗户,让人感到丝丝的冷意。啊!这就是当年杜甫写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地方吗?当年的屋顶,真的被秋风所刮破吗?这精彩的诗句,不断地在我眼前浮现。啊!小小的茅屋,你居然是那么多优秀诗歌的诞生地,我仰望着你,也仰望着我们心中的诗圣。
再往前走,忽然冒出来一座白白方方的房子。这是唐代老百姓的房屋遗址。里面仅有唯数不多的几个瓦罐,一个井,一个土灶,面积不足二十平方米,是老百姓生活的场所。这么小的地方,也许就有四五口人居住。杜甫当年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创作诗歌的吗?我不禁敬佩起杜甫来,他的毅力是那么顽强,居然在这种环境下写下那么多流传千古的诗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噢,在杜甫的故居,吟诵杜甫的诗歌,我似乎穿越了时空,回到千百年前那个扑朔迷离的唐代,在窗内写下笔笔惆怅!
杜甫作文 篇3
黄鹤楼中……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太白站在黄鹤楼中,远眺着故人的西去,无数惜别情怀从胸中涌起,集中在他那向长江望去的双目中。远处是孟浩然远去的身影,他站在船尾,依旧望着李白在狂风中舞动的长袖,顿时,两双深情的眼睛互相凝望,好久,好久……直到故人消失,李白离开黄鹤楼……
情就这样被抒发——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月夜下……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戍楼上的.更鼓咚咚敲响,月光皎洁,就像水一样,杜甫,一个被当今世人遗忘了的人,伫立在月光下,独自徘徊,等待着弟弟的回信,那是亲情的传递,那是,思念的月光,他久久地望着月空,有一轮弯月,几颗星星镶嵌在天空中。他不禁长叹——唉……
泪落……
泪就这样流下了,湿了衣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庐山瀑布上……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阳光的照耀下,香炉峰升腾出了紫色的烟雾,远远看去,瀑布好像从香炉峰一直垂挂下来。在山顶,在瀑布之上,那是李白的身影,那是李白神秘的双眼,他在庐山上背靠着一颗青松,享受着大自然的抚摸,陶醉在这个无斗争,无欲望,无黑暗的自然中,他立在了风中,狂风扯着他的衣袖,他任其抚摸,水珠低落溅在了他的身上,他拥抱这个美丽的自然……
他高呼——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草堂里……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空空如也的草堂里,他依旧吟诗,贫穷并未磨碎他忧国忧民之心,冬季的寒冷,他已经习惯,不能遮风避雨的日子,他已经度过了几个春秋,但他依旧。虽然自己已经十分困苦,但他的理想仍然没有消减,他反而能看到最底层的人,他的梦更广了,不仅是对自己,而且是对天下所有的寒士,是对天下所有的黎民百姓。虽无力去完成,但他的梦想,他的泪还在!
他低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泪落……
看到了吗?那片瑰丽的月空,那句句深情地话语,那滴滴真挚的泪水……
李白——哈……
杜甫——唉……
杜甫作文 篇4
从蜀南竹海到成都市,一路上的山都是绿树葱茏的,与宁夏的、甘肃的以及青海的那些山相比,好得多了。
下午6点多钟,便顺利地到达了成都市区。找到了预约的旅馆,安顿好之后,天已经全黑了。接着,几个人便在旅馆附近的大街上随意地散步,既是看看街景,也要寻找合适的饭馆吃晚饭。
走了一段路之后,看见那个街心广场上的成都大妈们在跳着广场舞,真是卖力啊!
又走了一段路,看见了一个“中华老字号”的店面,便走了进去,坐了下来。那里的每双筷子的纸套上,都印着早年郭沫若在此用餐时写的诗句:“三洞桥边春水深,带江草堂万花明,烹鱼斟满延龄酒,共祝东风万里程。”足见它是老字辈的店了。不过,设备还是一般,例如天气很热,却没有冷气供应,只用个落地风扇来纳凉。后来才知道,好像当地的餐馆大都是这样纳凉的。
第二天早晨,在入住旅馆的餐厅里吃着早餐,看见也在那里就餐的一家四口,大概是从北京来旅游的,一儿一女,好像是龙凤胎,看起来挺理想的。儿子身上穿着一件清华附中的校服,似乎是我家小外孙的榜样了。
一吃完早餐,便立即出发,朝着杜甫草堂景点奔去。
杜甫草堂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也是四川省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之一。景区内翠竹香楠遮天蔽日,亭台池榭古朴典雅,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的著名园林。
杜甫草堂位于成都市西门外的浣花溪畔,是唐代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据说杜甫先后在这里度过了4年的时光。该景点在五代,以及宋元明清等各个历史时期曾经修整过多次。
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时候,我曾经到成都去出差过几次,印象中的杜甫草堂比现在的要简单得多,记得比较清楚的只有“少陵草堂碑亭”一项。那时没有看见过“杜甫茅屋故居”,也没有看见过“大雅堂”等等建筑。那时景点外围的环境也比现在的要荒僻得多,似乎是在城市的郊区地段,游客也很少。这次去看了之后,感觉景点里面的内容挺丰富的,景点外围的环境也变成了“市内”的样子了,游客也是熙熙攘攘地一派兴旺景象。回来之后查了查百度,确实的,“茅屋故居”与“大雅堂”等等项目都是在那时之后才发生的事情。二十多年过去了,一切都在发展变化啊!
据说,“少陵”本是地名,因为杜甫在诗中曾经称自己为“杜陵野老”和“少陵野客”,因此人们也就称他为“杜少陵”,于是也就有了“少陵草堂”的提法。
另外,杜甫草堂正门匾额上的“草堂”两个字是清代康熙皇帝第十七子爱新觉罗·允礼书写的。“茅屋故居”是依据杜诗的描写、明代的格局以及借鉴川西民居的特点,于97年时恢复重建的。
再则,在“大雅堂”内陈列着的大型彩釉壁画是迄今为止国内最大面积的,有64平方米大。在“大雅堂”内还树立有12尊历代著名诗人,包括白居易、李清照等人的大型雕塑,展示了杜甫生平和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史,文化氛围很浓。
那一天,站在“少陵草堂碑亭”前看着那些抢镜拍照的游客们,想起了老公曾经在那里照过的那张照片,一时间触景生情。那时,他很精干。可如今,他已经驾鹤西去了。一阵心酸涌上心头……
【【实用】杜甫作文四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