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杜甫作文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杜甫作文 篇1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两句诗出自于诗圣杜甫草堂写的绝句和春夜喜雨。在成都,我来到了杜甫草堂。
杜甫草堂坐落于成都高浣花溪畔,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在成都时的故居,听说是为避“安史之乱”而和家人来到了这里。
草堂位于整个景点的中间靠前一点,屋子里十分简陋。它是用竹篾交叉搭建而成,外面敷上一些泥巴,这就成了墙壁。屋顶上盖着茅草,这就成了个房子。茅草房里有客厅、卧室、厨房和书房。真是麻雀虽小,却五脏俱全啊!但是房子的面积不大,可能就和我家的客厅差不多。可见,杜甫的住宿条件比较差,因为那个时期已经有砖头房了。而茅草屋经不走风吹雨打,很容易倒塌。但杜甫在如此艰苦的生活下,却写出了两百多首诗。
这里环境优美,是写诗的好地方。周围全是高大的树木,挡着八月毒辣的太阳,花儿尽情地绽放,蝉儿也高声地歌唱。偶尔一只蝴蝶从你身边飞过,颜色也依然那么漂亮。最让我惊奇的是:有一只小鸟嘴里叼着条虫子站在小路上呢!
在草堂博物馆中,我还认识了其它的十二位著名诗人:屈原、陈子昂、王维、苏轼、白居易、李白、李清照、辛弃疾、陆游、黄庭坚、陶渊明、李商隐。
“桃花一簇无开主,可爱深红爱浅红?”杜甫在草堂如此简陋的环境下,坚持自己的信念与理想,创作了这么多诗,与现在舒适而优越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相比,我们应该感动多么的幸福!而古人这种在人生逆境中奋发向上的精神值得我们好好思考和学习!所以,如今这里,已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块圣地!供五湖四海的人们来参观和学习!
杜甫作文 篇2
唐诗里少不了说李白杜甫。“诗仙”李白的咏月诗相当多,比如脍炙人口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但是我更喜欢他的《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满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影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渺云汉。”在这首诗里,李白的豪放不羁,潇洒超脱的个性一面跃然纸上,而他奇妙的想象力构织的意境也让人陶醉。
诗歌作品更具有现实主义的“诗圣”杜甫的诗篇就更苍凉和沉重,比如他的咏月诗名篇《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在月色下是特别容易怀念故人的,何况远在边塞的诗人,于是思乡和想念弟弟之情都油然而生,只是在杜甫凝重的笔触下这些又混杂着对国家的忧思,显得格外苍凉。
相比而言,从鉴赏角度,唐代另一位大诗人王维的诗体现的“诗中有画”更值得细细品味。我特别喜欢他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深涧中。”在这首诗里,一幅月下山涧的幽静、安宁的山水画展现在读者面前,在这里飞起的鸟的叫声更映衬出空荡的山涧的安静。在这个与世隔绝的意境里,多少可以感受到诗人忘却尘世、怡然自得的心性,用现在的话说,有点儿“小资”。
白居易《与元九书》论道:“又诗之豪者,世称李、杜,李之作才矣奇矣,人不逮矣,索其风雅比兴,十无一焉。杜诗最多,可传者千余篇,至于贯穿今古,尔见缕格律,尽工尽善,又过于李。”天宝三年,这一仙一圣携手同游洛阳,把酒论诗成为文学史上的佳话。仰视着两位诗文巅峰的俊豪,吟咏着他们留给后人的诗章,细细咀嚼,足以体味出那字里行间蕴藏的无穷奥妙。
李、杜都很善“画”诗。李白的《送友人》和杜甫的《绝句》就是两首充满诗情画意的诗。《送友人》跳出了一般的儿女情长与秋风萧瑟,用优美动人的景色来反衬出离别的伤情。“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青翠的山岭,透亮的流水,红红的落日,洁白的浮云,互映互衬,气韵生动,绚丽华美。再看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寒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诚然就是一幅山水画:青翠黄白,色彩璀璨,千秋雪,万里船,又将尺方画布延入了无限的时空,给人一种野云孤飞,言近而思无穷的潇洒之感。
有人说,杜诗多泪,李诗溢酒。以雄奇浪漫见称的李白和以精练现实著称的杜甫,形成了鲜明的风格对比。前者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梦游天姥吟留别》,吴越古地,山雄水淼,作者踏碧波,寻仙尘。一会儿半壁海日,天鸡啼鸣,一会儿熊咆龙吟;有忽而霓衣风马,虎瑟鸾车。入梦出梦,肆意汪洋,想象夸张似云中神龙,极现遒劲盘曲的整体。那傲岸独立的气质,那不摧眉折腰的宣言,让人读来为之倾倒。再读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破屋》,茅飞,秋风掠堂,夜里轻迫,彻夜无眠。面对此情此景,读者也要落泪而泣之,然而杜甫之“圣”就“圣”在以切身的苦难,推及“天下寒士”,愿以“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代价,换取“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让人真正领略到了一个圣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让人看到了“穷亦兼善天下”的品格。
“仙”也好“圣”也好,都难脱世事的愁苦。李白《将进酒》“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抒愁入黄河之水,忽一句“天生我才必有用”,竟将抒愁转成言志。李白的诗总体感觉痛而不伤,这与他的性格和经历有关。而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尽是对沧桑世事的深沉感谓。老友相逢,既对往日眷恋,又充满无奈的苦笑。
由此观之,李诗妙境在虚处,而杜诗妙境在实处。虚则以气韵见长,浑雅而暗蕴空灵;实则以意境见佳,精干而深析透辟;李诗美在情辞,所以比较丰腴;杜诗美贯平实,所以较为遒劲。读李白诗像啖荔枝,一颗二口则甘芳盈颊;读杜甫诗像初尝橄榄,初觉生涩,回味则满嘴甜津。
李白,杜甫,是诗史上独立的磁极,将永远吸引后世爱诗爱美的人们。
杜甫作文 篇3
文化名人的名号前,往往被习惯性冠以“著名”或“伟大”二字,却少有用“不朽”一词的。这个抽象的概念多少显得过于沉重,然而,杜甫却必然担得起这二字的重量。他的命运恰是整个唐代由盛转衰的写照,他的诗句,亦是人民苦难的缩影。
杜甫的肩上扛着的,是积蕴深厚的文学界在唐朝由盛及衰时期的波澜壮阔,是国家、人民的命运之忧。于是,他的生命便被赋予了历史一般的厚重,自然,亦如历史那般不朽。
七月盛夏,再访草堂。
顺着石铺小路,穿行于阵阵竹林的阴翳。天色微微阴沉,偶有几丝小雨绵绵,小道确也不宽,便平添了一分曲径通幽之感。有些闷热的夏日,连绵的绿荫和泠泠的碧水,足以掩遮四周的喧闹。却不能得知,在乱世的喧嚣下,杜甫的心境是否也能如此宁静?曾有人质疑,那时的杜甫寄人篱下,栖于茅屋,这偌大的竹林,精致的小亭或有画蛇添足之嫌。然而我想,杜甫的心中,其实永远存着这一片竹林与那一份正直和淡泊啊!所以,这佳木吐秀,泠泠碧潭,本不在茅屋周围,却必在杜甫心中。
偶然注意到在路旁石碑上,冯至的一句话:“提到杜甫,人们尽可以忽略他的生地与死地,却忘不了成都的草堂。”
忘不了的,自然也不仅仅是那座小小的草堂。来游的人,大多是熟背着那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而来,无奈与苦难中自然是杜甫的气节,也自有那个时代的最强音。
杜甫作为诗圣,梁启超更称其为“情圣”,源于他情感的深沉与真实。在众人安乐于太平盛世的虚幻时,他的眼睛,却将下层百姓一点一滴的痛楚与叹息看得清清楚楚,毛笔饱蘸着浓墨,纸上的一笔一划,皆是异常沉重。那份沉痛的悲哀,一定是真诚的,并且亦是真实的。“朱门洒肉臭,路有冻死骨”、“郑公纵得归,老病不识路”,杜甫的深刻,源于他能看见他人难以发觉的事物。而若无清醒的认识,正直的品格,要做到如此自然决不可能。在他的“三吏”“三别”里,便有《垂老别》的“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孰知是死别,且复伤其寒。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新安吏》的“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虽是以第三者角度写,却仿若是写自己之情。心中若是不能深刻地感受到他人的情绪,又怎能为他人之苦之乐而悲而喜呢?杜甫为何能做到?正因为,他原本是所有人中的一员,原本便将心灵深深地融汇于民众之间,所以,这个命运悲苦却不朽的大家,才能清楚而深刻地触摸到一个时代的悲哀。
“圣”是赞美工部的同情心之高,然而又并非所有具有同情之心的人皆为“圣”。为何?杜甫乃是将自己命运放入了所有人的命运,而绝非从旁视者的角度悯惜、施舍甚至于俯视,于是,他的视角便开阔,也清楚得多。自然,唯有将心与人民、与国家、与时代融为一体的人,才会与他们同存亡,共命运。所以,当我们想起“忧国忧民”、“晚唐”等等,便会立即联想起他。他,便是不朽的杜甫。
回过头,先看杜甫草堂。
不禁要再提起那千苦流传的名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初读时,尚觉与前文基调对比,稍显得有些突兀,也不乏学者质疑杜甫所言甚过。然而,再品时,才发觉杜子美确有如此胸襟——他对于下层社会的悲哀看得真切,于是,便能将他们的悲哀看作自己的悲哀了。
沿路再行,便途径三尊塑像。
三尊杜甫的雕像,便是三种各异的姿态,然而脸上的表情却又相互吻合——但凡雕刻的杜甫像,无一不是两道紧锁的眉,一脸悲苦却又凛然的神态。杜甫是位多情的诗人,但他的情,建立在朋友亲故、国家民众的身上,于是他的诗作,写悲情的极多,感叹时事政局的也多,以致于少有流连景物的。不过在我看来,这份永恒不变的“悲”却也恰为其“情”之精髓。
其中之一的铜像,身躯似成一钩弯月,杜甫双膝跪地,眼睛远望前方,恍若眼前,便是山河破碎,便是悲苦民生。是的,杜甫何时而乐?唯有国家安宁,百姓和乐之时啊!杜甫的喜与悲,应该说皆是尤为真切的。无论是“剑外忽闻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的喜极而泣,还是对友人李白“死别已吞声,生别常侧侧”的担忧,或是对百姓“势异邺城下,纵死时犹宽”命运的叹惜,都源于其亲身之历。他的忠君爱国,想必早已不必赘述,也可见,杜甫的文笔大多牵着时代的沉重与国民之命运。这样沉重的笔下,又怎可能时时流露出喜悦与轻松呢?
也许这正如范仲淹所描述的古仁人一样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杜甫的一生,大概为官的日子亦不足几个月,然而处于“江湖之远”,他却为天下“忧”尽了他的整个人生。
从这个角度看,其实,杜甫的“忧”,正是他内心有担当、有责任感的最好证明。
在那个人皆乐于盛世的年代,一位没有担当,缺乏抱负之人,怎么可能为国家,为下层人民而苦而悲呢?是的,杜工部是那个时代唯一清醒,亦是唯一一位敢于担当的智者和贤士啊!
是的,杜甫的不朽,在于他诗文的不朽,更在于其诗文内质的不朽。
中国的语言文字无疑是常青而不衰的,而杜甫亦与中国的语言同寿命。因为,杜甫的诗,是中国的史实,是文字的精髓,是中华文化的.浓缩。
杜甫作文 篇4
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
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地有千秋,南来寻丞相祠堂,一样大名垂宇宙;
桥通万里,东去问襄阳耆旧,几人相忆在江楼。
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
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
一枝笔挺起马班间,允矣三长才学识;
百年事感怀开宝后,申之孤愤去来今。
——杜甫草堂
李白斗酒诗百篇,八十多篇在炫富,可没人见过他的父亲;杜甫可是实实在在的官三代,父亲是县长,爷爷是初唐诗坛一把手,可万万没有想到,他的后半辈子不是在逃亡,就是过着“布衾冷似铁”的生活。
杜甫他自小好学,七岁能作诗,“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有志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可是他生来就不是当官的料。
23岁时,参加进士考试落第,他也不气馁,继续游览祖国大好河山,在泰山上树立了自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宏伟抱负。结果第二次皇帝却听信了小人的谗言,36岁的杜甫再一次名落孙山。这下子杜甫学聪明了,科举不行,就学偶像李白走后门。趁着皇室祭春大典,给唐玄宗写了3封拍马屁的贺词,唐玄宗看完后心花怒放,谁知小人还是下手了,再一次抢跑了杜甫的金饭碗。
杜甫在感情上是十分艰难的。在友情方面,杜甫曾给李白写了不知道多少首诗,李白不知道是故意的还是什么,还是“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在亲情方面,杜甫则经历了多个孩子的离世,心理学讲曾做过一个研究,发现孩子的离世是最令人悲痛的事情。难怪杜甫在自己的诗中称自己的孩子为“娇儿”。
不久,安史之乱爆发,次年,杜甫从洛阳返回华州的途中,见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暮投石壕村却“有吏夜捉人”;“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的景象不禁让人深思。公元759年夏,杜甫辗转几次,来到成都,在故人严武的帮助下,修建了一所草堂,杜甫终于在逃亡中得以歇息。
那是一个秋天,风呼呼的刮着。突然,屋顶上的茅草被风吹跑了,杜甫冲出自己的茅草屋,看见一些上了树梢,一些沉到池底。就前去捡茅草,就当茅草近如咫尺的时候,一群南村的小孩子从树林里跑出来,抢走了地上的茅草,溜之大吉。杜甫一愣,跟在后面边走边叫:“臭小子们,把……把我的茅草还我!”无奈追不上、叫不响,只能失落地回去了。
杜甫又如此风风雨雨9个春秋,最后在潭州前往岳阳的小船上逝世。
杜甫是富家子弟,是疼爱孩子的父亲,是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诗人,是伟大的书法家,是流落异乡的游子,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失志不移的爱国人士,是饮酒者。
杜甫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对战争的思考,是他那深刻的思想,这才是万古不朽的。
杜甫作文 篇5
杜甫草堂,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故居。春日里,这里弥漫着平和与清扬……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览亭隐于竹林之中,我一眼便瞧见了它。
一览亭,灰白的瓦片齐齐地铺在深红的亭面上。没有阳光,显得灰蒙蒙的,亭边柳枝摇曳。我不禁笑道:“阴森森的,不会是用来锁妖的吧?”同学们也一边跟着我笑,一边胡编乱造这亭的历史。也是,如此灰暗之景,难免让人有些不正经的联想。
我们进到“锁妖塔”下,里面依然是灰蒙蒙的,我又想说笑,怎想到所有人都沉默着。我看向同学,怎知他们也紧闭着嘴,面色庄严,不肯开口。我将话咽下,静静地参观起来。在我看来,里头不过是些无聊的文物,我却一直莫名沉默着不敢打闹。
过了一会儿,终于出来了,我跳出来长吸一口气,好象脖子里一直卡着的鱼刺终于咽下了。我回望一览亭,心中叹道:又不是活物,为何有这样不可侵犯的庄重之气?或是它自有的高贵,或是人们心中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珍重爱惜……
太阳出来了,洒在一览亭上,那一刹,仿佛放大镜聚焦一般,亮得有些刺眼。我睁开眼,亭面的深红变为大红,瓦片洁白得发亮,一切都缓和下来,空气里漫着平和的暖风!
我望向亭尖,针一般的亭尖明亮得耀眼,那一刻真的——好美!
一览亭的灰暗源于它的冷漠,而那一刹的光亮,却又让它美丽。清明草堂踏春,我发现了一览亭的美,在灰暗的反衬下,它也许更美!
杜甫作文 篇6
今天,我将要带你们走进杜甫草堂,杜甫草堂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西门外的浣花溪畔,是中国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公元759年冬天,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家入蜀,在成都营建茅屋而居,称“成都草堂”。 便是他诗中提到的“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的成都草堂。他在这里先后居住了将近四年,因曾被授“检校工部员外郎”之衔,而又被称做杜工部。留下诗作240余首,如《春夜喜雨》、《蜀相》等名篇,其中《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更是千古绝唱。杜甫在成都寓居交游,赋诗题画,精彩之作层出不穷。“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绝句四首(其三)》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在草堂所见的勃一家子春色。
杜甫先后在此居住近四年,创作诗歌流传至今的有240余首。其中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现已成为不少地区学生必学课。草堂故居被视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圣地”。
杜甫草堂总面积近300亩,分为:文物景点游览区、园林景点游览区和服务区。杜甫草堂里环境幽雅,繁花盛开,绿树茂盛,是我国重要的文物景物遗产。
杜甫草堂真是富有中华文化!
杜甫作文 篇7
杜甫草堂游记双流县实验小学六年级二班刘书博今天,阳光明媚,我和妈妈一同来到了风景秀丽的杜甫草堂,来参观这“诗圣”在成都的故居。走进草堂,一股清新的凉风拂面而来,不觉让人精神一振。红墙黑瓦的房屋在茂密的树丛中若隐若现。步入前门的杜甫博物馆,杜甫的各种作品在这里陈列,这里静静的,来这的每一个人都十分肃穆,都不忍将这份宁静所破坏。沿着幽深的鹅卵石小径往里走,放眼望去,满圆青翠欲滴的树木将草堂围成了一个世外桃源,古树参天,绿树成荫,巨大的树影将我们笼罩,小径边的小溪静静地流着,穿过竹林,跨过山坡,径过小桥,奔流向远方。
抬头仰望,宽大茂密的树叶,将阳光分成了斑斑点点撒在地上,像一块并不完整的黄金地毯。清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仿佛欢迎着来自远方的客人……跨进“诗史堂”,杜甫那瘦长的身驱映入眼帘,杜甫那张脸上显出庄重严肃的表情,一双不大的眼睛炯炯有神,似乎在感叹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杜甫那庄重的表情让我仿佛看到他在埋头思索怎样写出优美的诗章来同情百姓。离开了“诗史堂”,我不禁回眸凝视他那消瘦的背影,这位忧国忧民的诗人显得那样的高大。接着,我走入被复原的杜甫故居——一座简陋的草屋,看到这里,我不禁感慨万千。杜甫那忧国忧民的感情我永远不会忘记,也让我更加喜爱草堂了,它让我感受到了,那样的,从来没有感受过的安谧……指导老师:钟先刚
杜甫作文 篇8
今天我们学校五年级举行了一次踏青活动,目的地是杜甫故里,并且这次邀请了八位家长和我们一起踏青。
我们提前在教室里把八位家长分到了八组,并互相介绍认识,我爸爸正好被分到了我们组。下午1点时,我们五年级在操场上排好队,这时从校外开进了6辆公交车,每班一辆坐车,我们井然有序上车,然后向杜甫故里出发,一路上我们在车上欢歌笑语,同学们争先恐后的领唱诗歌,车上的气氛格外活跃。到达目的地后,我们陆陆续续跑到车外站好,我们来到杜甫故里内,只见我们正前方耸立着杜甫的雕像,在雕像两旁许许多多的历代名人雕刻。学校给我们每两个班安排了一个导游,给我们讲述杜甫的生平事迹。我们和五四班一块跟随着导游沿路行进。
首先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来到一块儿碑前,我看到上面写着:“唐工部杜甫故居”几个大字,但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就在这时导游开始用详细给我们讲解这几个字的意思,原来是说的杜甫在唐朝时的官位。
接下来我们来到杜甫小时候学习的地方,一进院子你就会看见两旁的皂角树,接下来正前方的房子内描绘的是杜甫小时候在姨妈家玩耍的情景。而左右两边的房子则分别描绘了“七岁咏凤”“九岁习字”这两个情景。导游的讲解让我的脑海中浮现出来杜甫小时候的各种场景。
然后,我们来到了杜甫诞生窑,我们一进到窑内凉风扑面,正好和窑外那烈日炎炎产生了鲜明对比,让人留恋。
最后我们来到了诗圣堂,诗圣堂又分为“穷年忧黎元”“不眠忧战伐”“推己及人”“润物无声”“诗圣堂”,并且每个诗歌厅都有杜甫当时创作的诗,比如“穷年忧黎元”的“三吏”“三别”。其后我们来到“诗圣堂”前并合影留念。
参观完毕后有段短暂的自由活动时间,我们每个小组都和带领自己小组的家长合影留念。
快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的快,到了回学校的时间了,我们依依不舍的排队走出,坐车返回校园,一路上依旧欢歌笑语,大家都很兴奋,没有一丝的疲惫。
回到了教室后,老师对今天的活动进行了总结,表扬了今天表现好的同学。家长们也分别对我们的这次活动做了完美的总结。
放学了,走在路上老爸突然问我今天的感受,我想了想告诉爸爸:我感受到了杜甫的伟大,我还要学习他的求知若渴,慈悲善良,忧国忧民的高尚精神和品质,为国家,后代留下一笔宝贵的“财富”。
【有关杜甫作文8篇】相关文章:
有关杜甫作文五篇01-12
有关杜甫作文3篇12-20
有关杜甫作文4篇05-02
有关杜甫作文四篇03-31
有关杜甫作文三篇03-14
与杜甫对话作文-杜甫12-22
有关杜甫作文十篇11-19
有关杜甫作文合集八篇03-14
杜甫草堂作文800字-杜甫12-22
有关杜甫作文300字8篇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