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读后感

2016-11-23 读后感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读后感1

这本书是一位年轻人向一位垂死的老人家学习生死之道的书.

曾经,他是老师眼中的希望.大学毕业后,他进入社会的浮沉,在幻灭的理想与人生中挣扎.直到十六年后,才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和老师重逢.而他的老师,只剩下生命中最后几个月的时间.于是,他又上了14堂他老师的星期二的课.这次,课上的学生只有他一个…….
读完这本书后,我领悟了[死亡]是人生中必经的过程.也许人不愿意也不想接受这个事实,但试问你有没有想过人死后,又有一个喜悦的生命诞生,然而这个新的生命是你,你又再活过了一次.“人生”就是这么一回事,“人生”会不停的轮回下去.只有你去接受与去爱他人,那你就真真地活过了一次!勇敢的遨翔吧!!去寻找你人生的意义.

《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读后感2

  一个大学时很被老师看重的学生,毕业之后浮沉于社会的洪流之中,昔日的理想则幻灭远去。毕业时曾说过要和老教授墨瑞保持联络,却是十六年未通音信。然后有一天在电视“夜线”节目上看到只剩没多少生命的老教授。于是他们再度重逢,教授重新给他上了14堂课,而教材就是老教授自己。

  很难想象如果我像墨瑞一样,不能外出、不能自在走动、毫无隐私权时,心里所想的、所做的、所说的,会不会和他一样的乐观面对死亡以及接受死亡呢?书中他们讨论很多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主题,里面的每一篇故事,都令我感触良多。

  第一堂课,他们谈论这个世界,墨瑞说:“生命中最要紧的是学着付出爱,以及接受爱。”我们很少去向别人表达自己的爱和关心,或是认为只要接受了爱,就会变的懦弱,这种想法造成人与人之间的疏离,你越是不接受别人,别人也离你越远;其实接受爱并不可耻:智者李文曾说:“爱是唯一理智的行为。”那为什么不多做些理智的行为呢?

  第四堂课最令我印象深刻,尤其是刚看到标题时那种很震撼的感觉仍记忆犹新:“学会死亡,才能学会活着。”从以前我就认为死亡是一件很恐怖的事,几乎是不会特别去探讨个中意义,而这位墨瑞却说:如果你接受你随时会死去的'事实,那你可能就不会像现在这么争强好胜,薪水以及职位的高低也不再重要,你可能会比较想把时间花在心灵上。如果我只剩十四个星期可活,那我是不会去和别人计较太多,反而是去做有意义的事、使我快乐的事,我会积极的做每一件事,去享受每一天;如果每天都以这种心态在生活,那很快就会功成名就了。

  在读这本书时,我以前的记忆不断浮现,像影片似的不断播放,在我看到“感情与执着”这一章时,以前所发生的事就显的历历在目;在我读到“宽恕”这一篇时,我就会想到以前一个只要见面就会因小事而吵的朋友,其实在那个时候是有很多机会可以让我们言归于好,但我不愿意退一步。

  看完这本书后,我才知道我以前犯的错可真谓罄竹难书,我的缺点也真是不少。我有幸能旁听到这门课程,知道自己的不良之处,也希望你来听听。

【《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读后感】相关文章:

高中毕业前最后一堂课作文09-07

生动的一堂课10-20

有趣的一堂课08-17

有趣的一堂课08-05

有趣的一堂课07-31

难忘的一堂课06-13

《最后一课》的初中读后感(通用12篇)07-07

我喜欢的一堂课05-13

相约星期二的读后感(精选7篇)12-19

我最喜欢的一堂课05-28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 听故事谈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