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课堂经典细节》读后感

2021-01-29 读后感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名师课堂经典细节》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名师课堂经典细节》读后感1

  寒假期间有幸阅读了于永正老师主编的《名师课堂经典细节 品读名师课堂119个经典魅力(小学语文卷)》这本书。这本书聚焦了名师课堂上的最亮点,品读名师课堂上的细节,从课前交流、精彩导入、课堂精彩展开、课堂精彩提问、课堂精彩生成、课堂拓展、课堂精彩评价、课堂精彩结课等几个方面进行细致品读,了解名师课堂的魅力。

  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章节是课堂精彩评价。课堂上适当的评价语言,不仅能使课堂气氛活跃,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知道自己的优点与不足,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加高效地学习知识。那么怎样的评价语言才是恰当的呢?本章节中,选取了窦桂梅、孙双金、孙建锋等老师的课堂精彩评价。通过品读这些老师的精彩,我认为课堂上要做出适当的课堂评价,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 善于倾听。

  通过阅读名师课堂精彩评价片段发现,精彩的评价语都是建立在细心倾听学生回答的前提下的。只有认真倾听了学生的回答,老师才能够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评价。回想自身的教学经验,发现自己在课堂上有时会为了顺利将教学目标和教学流程完成,在倾听学生回答时没有那么的细心与认真。所以,有时无法对学生作出恰当的评价。

  二、 如实评价。

  在了解了学生的课堂表现后,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找出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和不足,作出如实的评价。老师作出的评价应该是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的,而不是提前所设计好的评价语文,脱离了学生课堂的实际表现。

  三、 鼓励学生。

  本书中,名师们在评价学生的时候,除了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之外,更重要的是通过评价对学生进行鼓励。比如“真是太精彩了!”“孩子,我理解你。”“好孩子!真勇敢!”“非常有见解!非常有个性!”等等。相信学生们在听到老师的肯定与鼓励之后,在课堂上学习的积极性一定更加高涨,对于学习语文的兴趣一定会更加浓厚。

  四、 丰富语言。

  适当的评价语一定是具有语言丰富的特点的。比如孙建锋老师在评价学生朗读《最大的麦穗》这一课的时候就用到了“你读得准确、流利。”“真为你高兴,因为你一遍比一遍读得好!”“看起来,你是严肃派的苏格拉底。”“你的朗读如春雨,润心无声,看来你是温柔派的.苏格拉底”等等丰富的评价语言,既肯定了学生的朗读,也指出了学生存在的不足。让学生爱上朗读。

  读完此书后,回想自己的课堂评价发现还存在许多的问题,其中存在的最大的问题就是课堂评价语言单一,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只是“很好!”“很棒!”等单一的语言,无法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符合实际的评价,同时没有明确指出学生需要改进的地方,帮助学生进步。今后,在课堂评价方面还需多下功夫,作出既能帮助学生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精彩评价。

  《名师课堂经典细节》读后感2

  暑假里,再次手捧《透视名师课堂管理》这本书,让因炎热的天气略有躁动的心渐渐平静了下来。起初是被封底的特级教师对此本书的评价所吸引。著名特级教师嵇明海如是说:《透视名师课堂管理》汇集了名师课堂管理的66个经典细节,展现名师敏锐地发现、挖掘和捕捉课堂的每一个细节,并智慧地处理好每一个课堂细节的卓越能力。著名特级教师詹明道如是说:《透视名师课堂管理》的.每一个细节都折射出名师共同的智慧:善于用特有的教学机智去捕捉课堂中的每一个教学细节,从小事入手、以小见大、见微知著、机智管理,创造出精彩的课堂;著名特级教师宋运来如是说:《透视名师课堂管理》的每一个细节都闪烁着名师智慧的火花,宛若沙滩上的贝壳串起了每一节课堂上的教学亮点,值得我们去咀嚼、品味和启迪。著名特级教师徐德兰如是说:《透视名师课堂管理为透射出名师课堂管理的大智慧:名师通过课堂细节化管理,旨在对学生进行有效地监督、控制、引导和激励,以促使学生遵守课堂秩序,并在积极的课堂环境中激发与促进其主动、快乐地学习。

  诚如书中所言,关注教学细节是提升教学智慧的必经之路;关注教学细节,需要我们用新的教学理念去反思“过去”的教学细节,改造“惯常”的教学细节,创造崭新的教学细节。关注教学细节,就是关注学生的生活、知识、情感、体验和生命发展的过程,就是舒展智慧、落实理念、改变行为、提升教育品质的过程。雕琢课堂细节,必定是成功的教学;善于雕琢课堂细节的教师,必定是成功的教师。关注并雕琢教学细节,教师要永远对课堂中的“人”充满真切关注和终极关怀,要让教学细节回归“生命关怀”的教育本质,有效触动学生心灵,让灵动的智慧和人文的光辉盈溢课堂。细细品味,《透视名师课堂管理——名师课堂管理的66个经典细节》这本书涵盖了名师在日常课堂管理中关注的66个经典细节,如“用心记住每一个学生的名字”,“提前三分钟进教室”,“让学生在幽默和笑声中学习”,“让你的眼睛会说话”,“老师,请注意您的语调”,“让学生在课堂上有‘问题”’以及“将游戏引入课堂”等等。书中的每一个经典细节都呈现出名师高超的课堂教学技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课堂魅力,值得我们一线的教师品味、学习和借鉴。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用一辈子的时间准备一节课。只有精心雕琢每一个课堂细节,方能成就精彩课堂。

  在经典细节1中用心记住每一个学生的名字中,书中提到:教师上课的时候,如果能熟记并且随时叫出学生的名字,同时投以鼓励、赞许的目光,学生往往首先是惊喜,随即兴奋、自信,觉得老师了解自己、重视自己、关心自己,这样师生间的距离一下子就缩短了,学生在感到获得尊重的同时,对教师也产生了信任感、亲切感,“亲其师,信其道”,在这样的情况下进行教育教学,自然能起到较好的效果。相反,如果教师很少叫自己的名字,他们很容易产生失落感,最终很可能导致他们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进而产生诸多问题行为,这样不但“寒”了学生的心,而且“冻”了我们的课堂。由此,我想到去年9月,当我第一次面对这41个天使,在暑期学前培训的两天半里,记住了41个名字,当9月1日正式开学那天,我毫不费力地叫出了这些小家伙的名字,他们的小脸展开了一朵朵小花,课后,小家伙们一个个围在我身边,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是呀,名字就像是一个魔瓶,它作为记忆的核心部件,构成我们情感的来源,当我们能准确地叫出每一位学生的名字或叫不出学生的名字时,所产生的教学效应的差别是难以想象的。

  这本书彰显着名师的风采,它仿佛徐徐微风吹入我的心田,我从名师的课堂中搜寻到了美妙的细节,汲取着细节背后的精神营养,从细节中领悟着课堂教学的真谛。我将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继续揣摩着课堂教学的一招一式,感悟着课堂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与精彩!

  《名师课堂经典细节》读后感3

  告别三年的培训学校,初次走进小学数学课堂,总觉得在课上找不到感觉,上不出精彩,总感觉像演戏一般,教案就犹如剧本一般,每节课按照固定的程序演,还老忘词儿。本该圆润无缝的课堂,被我分割成一个个独立的个体,让我倍感突兀,孩子们也往往不知所措。一学期教研课下来,听师傅和同事们建议最多的就是细节的处理亟待加强。但是缺乏阅读习惯的我,在茫茫教育书刊中,不知何去何从,直到在教职工大会中,听到李主任推荐的《名师课堂经典细节》一书时,觉得比较对口,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在寒假之余,补补精神食粮。

  本书分8个章节介绍了名师的100个经典细节:课前交流、精彩导入、精彩展开、精彩提问、精彩生成、智慧拓展、精彩评价和精彩结课。下面我就其中的“课堂精彩评价”谈谈我的感想。

  回想自己上期教研课后,李主任委婉的提出我教学评价问题到后来唐校长单刀直入的点出我的课堂“零评价”的问题后,我对此书“课堂精彩评价”感触尤为深刻。面对教学前辈的建议,我起初还不甚理解,因为以前的工作经历告诉自己,只要孩子最终结果进步了,过程中的手段不是最主要的,加之以前的面对对象往往都是问题学生较多,所以沟通交流都比较粗放一点,没有想得那么细腻,特别在补差环节中,以题代练用的比较多。求着孩子们能按时完成作业就谢天谢地了,对孩子们说的最多的话就是“好了,就这样吧!”几年下来,自己都觉得异常压抑。这也是我选择离开的原因之一。

  上学期,在师傅与学科组长的积极争取和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数学组有幸到重庆第一实验小学,参加现场观摩全国大师的“同课异构,和美课堂” 活动,在吴正宪老师的课堂中,她不做作的上课风格,倍感温暖的聆听和真挚的点评,让我如痴如醉。我举个例子来讲诉,这种感觉的由来。在听吴正宪老师课时,她的评价让我印象深刻,言必有物。其中 ,“你们还有问题吗”这句话太有味儿了,爱因斯坦说: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这不仅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而且一遍遍的“你们还有问题吗”,一遍遍的“谢谢,我听明白了”。学生们在这样的情境中会产生了强烈地提出问题的兴趣和欲望,在解答的过程中,使得数学的本质浮出水面,让学生能有透过现象触摸本质的思考。

  鉴于此,在寒假期间,我对“课堂精彩评价”章节反复品读,也做了摘录,就其中经典一二与大伙儿分享:

  詹明道老师《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中,抓住了学生的发言,给予了及时的评价:“潘玉佳的这种说法和书上的相同吗?可以这样定义吗?”“太有创造性了,我们称这样的定义为”玉佳定义“好吗?教师虽话不多,却充满了智慧,充满了激情,给学生留下了难以忘怀的鼓励。教师不仅鼓励了潘玉佳,更鼓励了其他同学的创造性与开放性,更好的引导学生发展思维,激活思维,创新思考,体现了詹老师独特的课堂教学魅力。这也让我想到了我的课堂,有时会夸张的称赞,有时也会生硬的表扬,这些廉价的评价就会如李玲校长所说的那样,将对孩子不起任何作用,甚至是不屑一顾。评价要做到:对富于创新思维的学生要大力表扬;对困难生要看到并重视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大胆肯定,及时表扬,并提出努力的方向。而对于答错的学生,我们切记也不应该直截了当的提出否定,要听听他的想法,如果教师根本不了解学生答错的原因,就无法促进学生的数学思考和情感态度方面的发展。

  上学期的点滴收获和沉淀,在这本书的催化下,也同时改变了我的心态,也许孩子们的缺点在你的眼中,像天上的星星一般多,那么他们身上的优点,就像太阳,太阳一出来,星星就都不见了。在这样的心态下,我相信今后,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我能努力做到善于发现细节,处理细节,研究细节,从细处入手,学会反思,学会合作。揣摩课堂教学的一言一语,一招一式,从而来充实和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


【《名师课堂经典细节》读后感】相关文章:

1.父母课堂读后感6篇

2.市级名师申报材料

3.《细节决定成败》初中读后感(通用10篇)

4.《经典诵读》读后感

5.名师工程赴京考察报告

6.名师年度工作计划

7.父爱细节作文

8.名师工作计划范文8篇

9.细节决定成败

上一篇:《小岛经济学》的读后感 下一篇:《简单教数学》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