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

2021-02-07 读后感

  读完一本书以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1

  21世纪是心理学的世纪,但有许多人心智不成熟。如果说以前中国人最大的问题是一温一饱问题,那么这天中国人最大的问题就是心理问题。我认为任何人都该读一读《少有人走的路》,在M·斯科特·派克的淡淡叙说中感受这本畅销20余年的心理书的真正魅力。

  一、先苦后甜还是先甜后苦

  “自律”被作者分为几大类,但其中令我感受最深的是由一个实例引发的思考。一个女财务分析师因经常拖延工作而去向心理医生求助,但他们始终找不到原因,直到作者无意当中的一个问题解开谜底“你喜欢吃蛋糕吗?”因为这位分析师喜欢将工作像吃蛋糕先吃奶油一样,先完成容易的再去完成困难的事,导致她整体速度极慢。这不得不引起我们注意,先苦后甜固然比先甜后苦更有利,但人们止不住先尝甜头的用功,往往事倍功半。这种习惯如果不在童年时养成,长大便无法改善。所以导致拖拉,中国的许多学生会产生这种行为,往往是因为贪图一时安逸而造成的。

  二、家庭教育成就孩子一生

  父母的教育对孩子们至关重要,家是人们的第一所学习,也几乎决定了孩子未来生活的发展趋势。有许多父母习惯用严厉的体罚教训孩子,本质上不上教育,而是发泄怨气和不满。这样的家庭中出生的孩子往往会成为问题少年。所以,父母应当学会关爱孩子,善于倾听孩子的心声,能对症下药地解决孩子的疑惑。让孩子得以健康快乐地成长。当然忙于工作无心照顾孩子的家长也会使孩子不懂自律,无法无天。毋庸置疑,父母的爱,决定了家庭教育质量的优劣。充满爱的教育带来幸运,缺乏爱的教育只能导致不幸。只有孩子在童年时能得到父母的爱和照顾,长大后内心才会拥有安全感。

  三、必不可少第认真倾听

  在我们六年级之前,常会拉着父母不断地说话,没完没了,滔滔不绝,往往父母会不理睬或假装倾听,实际忙自己的事以及有选取性第倾听。但应对青春期的孩子,这些方法明显不适宜。因为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开始有个人思想便更加需要父母的关注和倾听。用心倾听,是一种爱的行为,能从孩子口齿不清,语句不通中品味更伟大的不同,从他们幼小的心灵中发掘不平凡之处,将个人想法放在一旁,尽可能低体会说话者的感受,使彼此得到自我完善、

  为什么人人都爱逃避问题?是因为我们心智还未成熟,本书作者点明了一个人们从来不敢说的,也不愿承认的话:几乎人们都有心理疾病,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几乎人人都有程度不同的心理疾病,只是得病的时间不同而已。但我们不能逃避它们,而就应勇敢滴应对自己的问题,踏上心智成熟的旅程。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2

  重新拿出《少有人走的路》,我想推荐给朋友们,给那些渴望走向成熟、有自觉期望改变心理现状的人。其实这本书很浅显,很多道理甚至都是身边的一些小纠结的学术解读而已,你我都懂。刚开始看我也就睡前随便翻翻,但此刻看完整本书,却起了期望再认真看一遍的念头。回头想想,其实很诧异,原先这本书真有种魔力,让你不自觉在看的时候跟着内化了它所述的一些心理学知识,似乎真有那么点被治疗了一番的感觉。所以,与其说这是一本治愈心理的书籍,不如说它是一本能够引发你自己与自己对话的向导书。

  书中的一个理论是,几乎每一个人都或多或少有些心理疾病。这是作者的观点,我保留看法,因为是否就应将常人所经历的七情六欲、内心痛苦挣扎看做是一种病,是我比较疑问的。但在看的过程中,我确实将自己的一些问题根据作者的理论进行了一番分析,也把自己当做一名心理疾病患者进行自我治愈,我觉得还是比较有意思的一个过程。若是你平日读以经验主义为基础的书,比如此刻市面上畅销的心灵鸡汤类的书籍,你能够在阅读的时候体验一种用心的指导情绪,但整个过程不会有一种体验类似望闻问切的治疗的感觉。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心理学者,而且是一位从事一线医疗的心理治疗师。他透过超多的心理疾病患者的病理分析,给我们呈现出神经官能症、人格失调症患者的症状以及治理方法。我自认自己没有十分严重的心理疾病,至少我并未呈现出明显的消极对待偶尔自身存在的内疚、不信任或不负职责的问题。但仍然在这个看的过程中,我觉得自己在跟随着作者做了一次对自己心理的大体检,虽然没有X光、没有超声波,但这种自检的效果并不比医生检测得出的结果差,至少我自己是这么认为的。作者认为人都有病,而我们需要的是承认自己内心有某些方面的麻烦,应对这些纠结与痛苦,自觉地思考,经历痛苦的自律,去选取自由、选取尊重事实、选取重新学习爱的潜力······

  书的第二部分花了超多篇幅论述“爱”,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是我看的比较快的,也是觉得可能多多少少这部分与中国的大多数人需要思考的成长环境有所不同吧。但第二部分的“爱”这一章是值得再认真看的。大多数人不懂得什么是爱,那里的爱当然不是只男女情长的爱,而是自律的原动力,按作者的定义,是为了促进自我和他人心智成熟,而具有的一种自我完善的意愿。它包括自我成熟、也包括帮忙他人进步,它是完善自我和他人的持续的过程。

  同时,作者也提到很多患有心理疾病的患者深究其患病原因,都是由小时候父母错误的爱或忽视的爱而导致的。家庭环境的成长对个人的心里影响极大,父母对子女正确的爱是保证其健康心理的关键。而父母如何学会爱以及它的重要性也是作者论述的重点。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3

  很少有书,我看了之后会写读书笔记的。偶然的机会看到这本书,读了之后感觉很有道理,有的地方写得很好,对将来会有所帮助,因此写下读书笔记,算是加深一下理解。

  首先这是一本心理医生写的,教你如何使“心智成熟”的书,其中有详细的逻辑分析,也举了很多病例解释它

  心智成熟即“精神”的成熟。

  要想心智成熟,必须要有“自律”,遇到问题时能直面问题并解决它。我身边就有一个人,天天过得浑浑噩噩的,放纵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尽情享乐。她也知道这样不好,但是一直改不了,就是因为她缺少自律。而自律的原动力是"爱",真正懂得爱的人,懂得爱自己和周围的人的人,必然懂得自我约束,以此促进周围的人的成长,促进他们心智的成熟。

  随着自律的不断加强,爱和人生经验一并增长,我们会越来越了解自身成长的世界,以及我们在世界中的位置,形成我们自己的世界观。很多人从未有过大规模跳跃,也就无法实现真正意义的成长。这里要指出的是,生活中确实有很多人很不“成熟”,尤其是那些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他们将要承担很多的责任,但内心还是很幼稚,这对他们的下一代都会有很大的影响。或者一些上级领导,心智同样需要成熟,这对下级的发展是必需的。

  要建立与现实相适应的世界观,我们必须不断学习,增进对世界的认识。

  阻碍心智成熟的障碍是“懒惰”,即自律的反面。而懒惰的特殊形式“邪恶”则是指主动捍卫自己的懒惰,它们在人类进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存在着。(这下知道“邪恶”的另一种定义和本质。)书中同时提出“潜意识”这个概念,及如何利用病人不经意流露出的“潜意识”解决病人遇到的问题_因为心理疾病就是由于我们自己的意识抗拒潜意识而产生。这是一个独特的理念,对于很多人包括心理有问题的人都有帮助。我们要善于发现和倾听自己的潜意识,虽然很多时候它深深藏在你心底。

  最后,心智成熟的最终意义何在?我们在心智逐渐成熟的旅程中,需要不断自我纠正和自我调整,最终我们了解人生的真谛,清楚我们在想什么、在做什么,我们将拥有驾驭人生的强大力量,我们就会感觉舒适而愉快。这种幸福快乐的感觉在其他方面是很难体会到的,而那些不了解这些真谛不清楚自己在做什么的人也是很难体会到的。当然,我们走了“少有人走的路”_通向心智成熟的路,我们到达了顶峰,周围有很少人和我们在一起,前面也没人带路,我们不知道前面的路接着怎么走,这时我们可能会难以采取行动,同时我们会产生孤独感。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4

  同事推荐我读一本书《少有人走的路》,当第一次听到这个标题时,我便被他吸引住了,带着好奇心我,我走上了少有人走的路。

  这是一本美国心理医生斯科特-派克写的关于心理学的书,里面讨论了我们心理现象中一些比较本质性的问题。书中提出,当我们能够自己做自己的心理医生,解决自己所有的心理问题时候,我们也许不再需要宗教,至少,能够比较正确的看待宗教,把它当做一种真正实际的生活方式而不仅仅仅是精神寄托或理论。

  书中提到,在西方一些神学家的眼中,佛教不算真正的宗教因为佛教不承认永久的“神”的实在性,而缺少这种第一因的`宗教不是真正的宗教。但作者却不这么看,并非所有的宗教都务必要有一个神存在,比如科学本身就是一种“宗教”,只是特殊的地方在于这种宗教不承认“神”的存在,或者说即使承认“神”的存在,也是务必透过实验来验证的。

  从这个角度上来讲,佛教倒是真的相比于其他宗教来讲更接近于现代科学一些。

  作者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宗教,只是也许自己不明白而已。当你坦然应对自身的问题而且每时每刻都在不断改善自己的时候,你就离“神”越来越近,甚至于,你可能会发现,自己是可能到达“神”的境界的。很感叹作为一名西方学者,能够提出这样的观点并且在长时间的行医生涯中能够去践行它。是的,离开了现实的土壤的学说是没有好处的,即使崇高如哲学或者宗教,也务必如此。此刻这个社会,人们很多已没有明确的宗教信仰,人们转而信仰科学,这是社会的进步。心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科学,正在某种程度上代替传统宗教所起到的作用。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自然科学,生命科学和心理学的发展,人们对宗教的认识会越来越清楚,宗教中的正面成分会越来越展现,而负面的东西自然而言得以消弭。但愿大自然能够给人以足够的时间,来完成这种提升。

  所以看看吧,心智成熟有多么难,让心灵成长有多么难,我们如何才能勉力克服自身的种种局限?或许我们会排斥宗教,或许我们会认为科学深奥难懂,或许我们会认为艺术过于高雅我们无法涉及,再加上由于此刻分工极细的因素,我们往往只局限于自己的行业中,似乎掌握更多的知识成为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我们往往安居狭小的心灵一隅而自娱――到很难进入须臾纳芥子的境界;事实上“对于别人教给我们的一切,包括通常的文化观念以及一切陈规旧习,采取冷静和怀疑的态度,才是使心智成熟不可或缺的元素”,而怀疑、自省、反思、进取、追求,的确是那么难。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5

  21世纪是心理学的世纪,但有许多人心智不成熟。如果说以前中国人最大的问题是温饱问题,那么今日中国人最大的问题就是心理问题。我认为任何人都该读一读《少有人走的路》,在M.斯科特。派克的淡淡叙说中感受这本畅销20余年的心理书的真正魅力。

  一、先苦后甜还是先甜后苦

  “自律”被作者分为几大类,但其中令我感受最深的是由一个实例引发的思考。一个女财务分析师因经常拖延工作而去向心理医生求助,但他们始终找不到原因,直到作者无意当中的一个问题解开谜底“你喜欢吃蛋糕吗”因为这位分析师喜欢将工作像吃蛋糕先吃奶油一样,先完成容易的再去完成困难的事,导致她整体速度极慢。这不得不引起我们注意,先苦后甜固然比先甜后苦更有利,但人们止不住先尝甜头的用功,往往事倍功半。这种习惯如果不在童年时养成,长大便无法改善。所以导致拖拉,中国的许多学生会产生这种行为,往往是因为贪图一时安逸而造成的。

  二、家庭教育成就孩子一生

  父母的教育对孩子们至关重要,家是人们的第一所学习,也几乎决定了孩子未来生活的发展趋势。有许多父母习惯用严厉的体罚教训孩子,本质上不上教育,而是发泄怨气和不满。这样的家庭中出生的孩子往往会成为问题少年。所以,父母应当学会关爱孩子,善于倾听孩子的心声,能对症下药地解决孩子的疑惑。让孩子得以健康欢乐地成长。当然忙于工作无心照顾孩子的家长也会使孩子不懂自律,无法无天。毋庸置疑,父母的爱,决定了家庭教育质量的优劣。充满爱的教育带来幸运,缺乏爱的教育只能导致不幸。仅有孩子在童年时能得到父母的爱和照顾,长大后内心才会拥有安全感。

  三、必不可少第认真倾听

  在我们六年级之前,常会拉着父母不断地说话,没完没了,滔滔不绝,往往父母会不理睬或假装倾听,实际忙自我的事以及有选择性第倾听。但应对青春期的孩子,这些方法明显不适宜。因为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开始有个人思想便更加需要父母的关注和倾听。用心倾听,是一种爱的行为,能从孩子口齿不清,语句不通中品味更伟大的不一样,从他们幼小的心灵中发掘不平凡之处,将个人想法放在一旁,尽可能低体会说话者的感受,使彼此得到自我完善、

  为什么人人都爱逃避问题是因为我们心智还未成熟,本书作者点明了一个人们从来不敢说的,也不愿承认的话:几乎人们都有心理疾病,只是程度不一样而已,几乎人人都有程度不一样的心理疾病,只是得病的时间不一样而已。但我们不能逃避它们,而应当勇敢滴应对自我的问题,踏上心智成熟的旅程。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6

  很多书籍热销排行里靠前的都是心灵鸡汤、心理著作、名人传记。今天我给大家推荐的这本书《少有人走的路:真诚是生命的药》就是一碗美国知名心理学家(斯科特派克)的心理学鸡汤。

  所谓心灵鸡汤在我看来分两部分说。首先如果你不相信有什么励志的事会发生在平凡的自己身上,那么这一生再好喝的“鸡汤”对于你都是毒药;另外一方面,如果你是一个经历过生活的一切还满脸微笑去迎接新生活的人,那么这份“鸡汤”我推荐给你。

  看完这本书的第一印象让我想起了那首《夜空中最亮的星》“夜空中最亮的星,能否听清。那仰望的人,心底的孤独和叹息。夜空中最亮的星,能否记起曾与我同行,消失在风里的身影。我祈祷拥有一颗透明的心灵和会流泪的眼睛,给我再去相信的勇气”

  在这样一个纷繁复杂的社会,很多人一直在强调你要去适应社会,不要让社会来适应你;你做任何事要讲情商,智商只是决定了这个事对不对,情商才决定这个事情做的成不成功。确实很久很久没有人说过真诚这个说法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灰色地带变成了上台面的秘密。

  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礼仪必不可少,但如果滥用,反而会钳制住良知,成为捆绑生命的绞索,让人们之间充满了虚伪和情商。因此,人与人之间交往最重要的不是礼仪而是真诚。

  现代社会中无论工作、生活、爱情、婚姻、社交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当然,问题总会给人带来烦恼和痛苦,也正因如此,很多人选择无视问题的存在。这样的做法可以让人暂时逃避,但最终却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引发更强力的痛苦。著名哲学家尼采曾经说过:凡不能摧毁我的,必将使我更加强大。逃避痛苦,就犹如麻木的人感觉不到疼痛一样,会使心灵变得不堪一击,最终走向畸形。保持真诚,就意味着我们必须勇敢地去面对,必须经历痛苦,承担责任,而不是对问题视而不见,或者用虚假的东西加以掩盖。

  还记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刚刚提出来的时候,每天反复的学习始终感觉体会不到这个精神的真正意义。通过阅读这本书突然大彻大悟,这不就是在提醒每个中国人要直面问题,拒绝逃避,敢于解决,勇于担当。

  真诚必然会带来诚实的痛苦,而这样的痛苦必将得到回报,那就是能让我们的心智成熟,内心更加的坚韧不屈。是的,真诚,你就像夜空中最亮的那颗星笑着在黑夜里飞奔。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7

  同事推荐我读一本书《少有人走的路》,当第一次听到这个标题时,我便被他吸引住了,带着好奇心我,我走上了少有人走的路。

  这是一本美国心理医生斯科特—派克写的关于心理学的书,里面讨论了我们心理现象中一些比较本质性的问题。书中提出,当我们能够自己做自己的心理医生,解决自己所有的心理问题时候,我们也许不再需要宗教,至少,能够比较正确的看待宗教,把它当做一种真正实际的生活方式而不仅仅是精神寄托或理论。

  书中提到,在西方一些神学家的眼中,佛教不算真正的宗教因为佛教不承认永久的“神”的实在性,而缺少这种第一因的宗教不是真正的宗教。但作者却不这么看,并非所有的宗教都必须要有一个神存在,比如科学本身就是一种“宗教”,只是特殊的地方在于这种宗教不承认“神”的存在,或者说即使承认“神”的存在,也是必须通过实验来验证的。

  从这个角度上来讲,佛教倒是真的相比于其他宗教来讲更接近于现代科学一些。

  作者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宗教,只是也许自己不知道而已。当你坦然面对自身的问题而且每时每刻都在不断改善自己的时候,你就离“神”越来越近,甚至于,你可能会发现,自己是可能达到“神”的境界的。很感叹作为一名西方学者,能够提出这样的观点并且在长时间的行医生涯中能够去践行它。是的,离开了现实的土壤的学说是没有意义的,即使崇高如哲学或者宗教,也必须如此。现在这个社会,人们很多已没有明确的宗教信仰,人们转而信仰科学,这是社会的进步。心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科学,正在某种程度上代替传统宗教所起到的作用。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自然科学,生命科学和心理学的发展,人们对宗教的认识会越来越清楚,宗教中的正面成分会越来越展现,而负面的东西自然而言得以消弭。但愿大自然能够给人以足够的时间,来完成这种提升。

  所以看看吧,心智成熟有多么难,让心灵成长有多么难,我们如何才能勉力克服自身的种种局限?或许我们会排斥宗教,或许我们会认为科学深奥难懂,或许我们会认为艺术过于高雅我们无法涉及,再加上由于现在分工极细的因素,我们往往只局限于自己的行业中,似乎掌握更多的知识成为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我们往往安居狭小的心灵一隅而自娱——到很难进入须臾纳芥子的境界;事实上“对于别人教给我们的一切,包括通常的文化观念以及一切陈规旧习,采取冷静和怀疑的态度,才是使心智成熟不可或缺的元素”,而怀疑、自省、反思、进取、追求,的确是那么难。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8

  我想我恐怕患了拖沓症,买了很多的书,下载了很多的资料,可是时间和精力都没有完全用在书上,我想也算是一种心理疾病吧,只是有这种毛病的人多些罢了,所以在20xx即将来临的时刻,好好的整理了自己的思路,一年来哪些习惯是值得坚持发扬的,哪些习惯是必须摒弃改变的。我想在一年间把买的书收集的资料好好的消化掉是最应该做的事情,20xx年我读了很多书进步很大,后来就差劲很多,这个读书还是要坚持好的。

  《少有人走的路》是08年买的书,也是看了很多遍都没有看完的书,主观原因是做事情缺乏坚持,虎头蛇尾,浅尝辄止。客观原因是因为心理学的著作读到后面,难免枯燥,学术词过多,抑制阅读乐趣,然而就如同偏食不利于身体成长,偏学也不利于一个人整个知识体系的建立,所以第一本必须拿下的书就是《少有人走的路》。

  之前我读了《金字塔原理》学习了金字塔写作逻辑,也希望用这种思维逻辑去写写读后感,看看效果如何。

  “问题与痛苦”这个话题作为该书之作多少让人有些诧异,毕竟在这个世界中,大部分宣扬的都是美好的积极的向上的,给读者带来美好的憧憬,催人上进,诸如什么伟大的复兴之类的,而这种反其道而行之的却是不多的,然而细细读来却是茅塞顿开,有种醍醐灌顶的大悟。

  当今国人处于一种迷茫的状态中,人人都渴望成功,却又找不到成功的真谛,相反一些所谓中国特色式的成功经验却被人们传颂,却不知这些所谓的经验与普世价值相距深远,格格不入。这本书最大的意义就在于给我们指出一条成功的正确的方向--自律。

  人生中两点之间直线未必最短,同样人生中不可能靠投机取得一切,面对人生的问题和痛苦,唯一可以依赖的方法就是自律,自己去管理自己,自己带领自己走向未来。

  做管理的三年中,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就是想成长的不用你去管理,不想成长的你管理也用处不大,一切都看自己,看自律。自我成长也看自律,别人终究是外人,如果内心深处不去改变,则一切外力都是徒劳的,甚至还会产生逆反心理,坏了大事。

  曾经的我非常的痛恨源源不断的问题,就比如工作,一个问题去掉后一个又接踵而至,让人心烦不已,所以我经常自嘲,男人也总有那么几天不舒服,心情烦躁,食欲下降。自律可以让我们对问题有新的认识,看问题的眼界与众不同,我们可以发发牢骚,但是我们知道那只是让我们发泄的一种小手段,不会因为问题和痛苦让我们沉沦,不会破罐子破摔,去乐观面对问题和痛苦,拥有一颗强大的心。

  现在看来既然人生苦难重重,所以心态也就顺了很多,自己管理自己,自己一切都会不错!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9

  七点一起床就看到初中的心理老师昨晚十点多发给我的微信:周泫,最近好吗?我在武志红老师的文章里看到《少有人走的路》,就想起了之前你说过你在看这本书,也就想起了你。

  我坐在床上,望着窗外,是的我是看完了中文版本的《少有人走的路》,那段时间里我在学习与感情上都不顺利,消极情绪缠绕我全身以至于让我难以呼吸,我偶然看到《少有人走的路》对消极情绪有很大的帮助。那段时间里,也在打电话给心理老师。上了高中之后,我有时候放假回去会先回到她家吃了晚饭再回去,我也会在学校附近的地摊买一些廉价的书籍带回去给她,那个时候虽然我们没有到无话不说的关系,但是学生与老师能够那样去交流学习与生活已经是很少见的了。

  我是在初一认识我们学校的心理老师,那时候她刚从广州读完心理学拿了文凭回来已经工作了几年的中学。而那么巧的,我们初一的英语老师因为身体不适而停止教我们,所以很幸运的,刚回来的心理老师也就先教我们英语,我们就那样认识了。由于我当时是班长,与她也就走得比较近,主要是她会交给我许多事情,例如她要开会考试什么的,就会把自己抽屉的钥匙给我,让我去她抽屉拿试卷负责班上的单元测试。在初一期间,她教会我许多事情,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自己的梦想以及不断追求更好的前程。最重要的是,我开始认识了心理学那样一种奇特的新事物。

  初一结束后,她就不再教的英语,而专门在初二初三开展心理课程以及在一个办公室给有需要的学生开导,我会常常跑到她办公室坐着,听她讲一些事情,讲一下她的导师提及的“变态心理学”、讲她读师范时候的生活、讲她家里的事情,讲讲李清照“少年强说愁”……但几乎都是她在讲,虽然她很多次都在暗示我该讲讲我的事情,因为她总是觉得我常常显露出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而我只是愿意说起我的双胞胎弟弟以及一些比较有趣的事情,不是我不信任她,而是觉得我和她会是一辈子的朋友式的师生,我们之间还有很多时间,但更重点的是,我不知道怎么说起我亲人与我,我很难说出口因为我与他们其实真的并不亲近。

  那四五年里,虽然我们联系不频繁,但我会主动告诉她我的一些事情以及回去的时候叫她去车站接我,或者新年和几个同学一起到她家里聚聚。那时我们的距离可以说是有地理距离,但心与心却是一走近就彼此会意。可是慢慢地,我还是在淡化了联系,我忙于自己的学业,更重要的是真的是在时间与空间上产生了距离。

  而这两天通过微信上的联系,我知道那拉开的距离可以弥补回来,因为她陪我走过许多路。距离的远近,与联系有着很重要的关系。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10

  我终于看完了《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感觉作者派克先生还真是很了不起啊,这个系列写得很深刻透彻,也很有趣,竟然可以让人在觉得释怀的同时又感觉到压力。就好像派克所说的,精神的追求大家知道是相似的,可是个人却可能以为自己的心灵旅程是独一无二的,而派克告诉我们,其实这依然是雷同的,自我所感受到的,其实他人亦然;没有绝对幸福的童年,把一切归咎于童年受到的伤害其实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所谓人性,并不是指一成不变的某种特质,其实是在不断的调整和变化的;人们会觉得始终保持思考太累人,因此往往更容易追求精神而忽视心灵;而当心灵被忽视压抑得太久,就会通过别的症候表现出来.人生苦难重重,人生错综复杂,几乎所有人的心理都会出现问题,或者说我们的心灵总会面对天性中的弱点,比如只顾当下,比如懒惰。让我觉得释怀的是,知道人类都是如此,都面对着如此的命运,这让我知道自己的问题是不足为奇的了。这也解释了我之前的迷惑,就是看到某些众人所谓的优秀成功人士,为何我却总觉得他们有所欠缺。之前我以为这是和人格的高尚是否有关,现在我觉得说人格这样的格调太高了,事实上绝大多数人未必能追求高尚的人格(当然包括我),就好像当年金大侠对人类寄予厚望的结果多半是失望。其实我们未必需要拥有那样高尚的人格,就好像孙未说“英雄和暴君一样,都是把自己看得太重要的人”,我们所应该做的,其实是追求我们心灵的开阔和富足。然而,“少有人走的路”,从书名可以看出思考、反思、追求心灵的健全的人是很少的,我当然没权利做出这样的结论,不过派克就比我有资格多了吧,呵呵。因为这条路很难,需要克服自身的惰性,需要不断地学习,如此种种也让我感觉到压力,而且因为多数人都不走,所以走的人就会感觉到寂寞。

  我觉得派克很了不起的原因之一,是觉得他非常睿智豁达,也非常平和包容,他说过其实人未必一定要去找心理医生,某些心理医生其实只是把你改造成社会所接受的模式,而让你彻底失去了自己——这个例子在亦舒的一部小说中已经表现过了——“现代心理治疗目标是让患者恢复‘正常’,用统一标准规范人们的生活,结果只能令个性萎缩,变得浅薄而苍白。”而且心理健康也并非总是阳光活泼,毫无阴影。事实上,“抑郁造成的空虚,乃是思绪和情感的温床;年龄的增长和衰老,可以促使我们关注心灵;死亡让人更强烈的了解到生命的意义;深刻体会眼前生活的空虚,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让我们失去一部分的纯真,这对心灵也是有好处的。”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11

  《少有人走的路》是一本心理学著作,作者认为,人生苦难悲喜参半,我们应该以足够的勇气,责任、爱去面对,而不是逃避。只有面对,才有解决问题的可能,才能够在势力范围内超越自己,从而变得更加成熟、完整。

  因为人生的问题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勇气去面对它,去解决它。而现实却是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个体,遇见问题必须自己去面对。家人、朋友甚至爱人能给予的都只是建议,只有自己,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可自己在没有强大起来,势力却是势单力薄的,如果这个时候,你选择了推脱、懒惰、趋利避害的处事方式,这就会形成与人而愿背道而驰的性格特点。

  其实问题、困境、麻烦这个东西,本质对我们来说不是一个问题,而是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一笔成功跨越就非常难得的精神财富。如果你想要成长为一个心灵健全的人,遇见问题就绝对不可以去选择逃避,或者抱怨,总是找借口,而是积极主动面对,敢于突破,才是最佳捷径。

  可现实中的很多人,因为得意于自己的经验与资历,做事纯凭感觉和经验,遇到麻烦,不是积极面对,而是推卸责任,不主动解决,而是止于难于对付,长此以往自己变得越来越消极,越来越被动,精神状态也不好了。其实对于这样的人,未来数不胜数的碰壁对他而言必然会成为寻常之事。

  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勤于努力,不断地更新和调整自己观察世界的角度,对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不会漠然,而是以一种积极、好奇的心态对面对,去接受新挑战,那么他一定不是在原地踏步,而是以飞跃式的速度在成长,他一定在群体中也是耀眼的,因为他积极、乐观,有感染力,是个正能量爆棚的人,谁会不喜欢呢?

  其实人生是一个面对问题而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能启发我们的智慧,激发我们的勇气;让我们战胜恐惧,克服懒惰,逐步走向积极、乐观、成熟。书中说,“人可以拒绝任何东西,但绝不可以拒绝成熟,拒绝成熟实际上就是在规避问题,逃避痛苦。规避问题和逃避痛苦的趋向,是人类心里疾病的根源。”

  《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就是从自律、爱、成长与宗教、神奇的力量四部分激励我们要勇敢地面对自己的问题,不要逃避。所有逃避者,都是阻碍自己心智的成熟;而开始接受挑战,我们就踏上了心智成熟的旅程,愿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踏上走这条能让自己变得成熟的路,越来越强大!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12

  这本书就讲了2件事情:自律和爱。没读之前,我的理解:“自律”,从字面上就是自己很好的把控自己,自我约束;“爱”,从心底,由衷的,全身心的;

  读了以后,知道了原来自律还可以这样衍生;然后开始考虑什么是真正的爱。所以,有输入真的是好事情,让我原来不懂的东西有了合理的解释,也注入了新的知识,还可以引导自己变得更好。书本的原话就不重复了,听的时候我很认真的做了些笔记,而且想把听后的感想尽快的写下来。以下是我的一些收获。

  书中的“自律”,包含了:延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忠于事实和保持平衡。我收益最大的是明白了何为”延迟满足感“。心扉是在我婚姻的第8个年头才出生的。之前,我从不觉得有孩子是件快乐的事情。相反,我更享受2个人无拘无束,想干什么就可以干什么的愉悦。甚至觉得丁克非常好,有孩子很烦,责任太大。常常潜意识的告诉自己,我不喜欢孩子,我不会是个合格的妈妈,我喜欢现在的生活。这就如书中比喻的,吃蛋糕会先把奶油部分吃完,只想享受最简单最容易的部分。每次和心扉举例子讲道理,也很希望自己一次把道理讲透,让她从此明白!现在知道了,原来我不懂得要推迟满足感。我应该耐心陪伴孩子面对困难,让她觉得经历的事情都是可以忍受的;当爱和照顾给到了孩子,让她感受到自身价值,不轻易浪费自己的时间;体会到困境也可以挨过去,能面对苦难的时候,书中说,这就是自律的起点。

  承担责任、忠于事实和保持平衡会比较好理解一些。即不过分把一些东西加注在自己身上,让自己活得很痛苦;也不事事都把责任推向对方,让别人很痛苦。要承认所处的环境带来的一切,不要沉浸在自己的假想世界,甚至移情。承担该承担的,不能把所有的责任压在自己身上。

  书中的“爱”,也是全新的解读,至少对我而言。什么是真正的爱?爱,是一个动词。不能把感觉当成了爱。但我们以为的一些爱,喜欢也好,精神灌注也好,是培养爱的基础。然后不断的努力,滋生出真正的爱。会倾听,能承担风险,尊重对方的独立性。对于女儿,我不要把自己的感受投射在她的身上,而听不到她真正的声音。

  最后我很喜欢书中说的2句话:“懒惰的背后是恐惧”;“当我们懂得更多以后,我们会更加的谦逊和快乐”。我想成为这样的人,做些自律的事,用行动来表达爱,逐渐走上这条少有人走的路。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13

  像书名一样,如果是二十岁的我看这本书,大概会摔书,大概也切合这本书的书名《少有人走的路》,因为要读完这本书本身需要一定的自制力和延迟自我满足的能力。

  书中大部分内容描述的是是什么的概念,很少描述为什么或者对其一笔带过,案例的主要作用是对是什么的解释,而不是为什么活着怎么样的解读。

  读者如果缺乏对进步的强烈愿望,很难从这些抽象的文字中建立坚定的自律和自我约束意志,不具体的比喻又进一步加强了这种抽离感。

  我经常有的一个感觉是,很多道理我们都懂,要做到却很困难,就像我们总因自己乱发脾气责怪自己,却无法控制自己下一次的歇斯底里。究其原因,我想,是因为我们不知道自己脾气暴躁的深层原因,只想想办法把脾气压制住,却往往适得其反,更添痛苦。了解自己的缺陷来自于原生家庭,并对了解某些行为对与错相对来说是容易的,了解自己性格的形成复杂得多,却很有必要。只有把问题的症结打开,才不会一再发生类似的事件,身心俱疲又对自己一次次失望。

  描述应该怎么样和不应该怎么样,对大多数人来说,更像是说教,让人很容易产生抗拒感甚至不信任感。具体的行动和事例的支撑对观念的形成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就像现实和理想之间的桥梁,让人看见可以实现的可能性,才有动力作出改变。

  与此同时,作者提出“真正的爱”的概念,当我们拥有真正的爱时,就愿意推迟满足感,做到自律和自我约束,不任由自己的情绪控制自己,爱是心智成熟的前提。

  去理解对方,站在他们的立场体会他们的感受,对之表示理解,而不是站在自己的立场去理解对方,对患者很重要。这一点,和现代心理学的观念也是十分一致。

  因为某些原因,我一直在和自己作斗争,但是越是斗争,越恐惧,越想逃避,结果越陷越深。一边希望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走出来,早日“做个正常人”,一边又不停受挫,对现实越来越失望。直到这几年,接触了一些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才慢慢对自己有了了解,也慢慢放松了心态,接受自己的缺陷,不再和自己作对,对外界的看法也更宽容。

  书籍真是个好东西,人与人的理解是很难做到的,但是从书籍里,我找到了多年不曾体验过的被理解和鼓励,也找到了面对人生的勇气。不敢想象如果没有书的陪伴,我现在会过得怎么样。

  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书,从书里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14

  最近在读《少有人走的路》,推荐是本不错的心理学书籍,目前读到第四本,每一本都有它的特色。

  从第一本开头的“人生苦难重重”,告诉我们生活就是由各种困难组成的,我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又会遇到新的问题,问题可以开启我们的智慧,激发我们的勇气,为解决问题而努力,我们的思想和心灵就会不断的成长,我们的心智得以成熟。

  第二本书“让我们勇于面对自己的不足,并且远离谎言与伪善”,当别人指出我们的错误、揭我们短的时候往往产生怨恨,并且进行报复以逃避承认自己的错误,尤其是在面对教育子女过程中,孩子是社会中最弱势、最容易受伤的群体,又完全没有自主权的生命体,父母对他们享有绝对的专制与权威。家长一方面对子女要求苛刻,另一方面自己却不够自律。以自己的特权及谎言给自己树立良好的形象,而对孩子独立的思想进行压制。

  因此需要建立在爱的基础上,帮助别人进步和独立成长,同时拓展自己的心灵。

  第三本书“成熟不在于你是否西装革履、谈吐文雅,而在于你是否面对问题和痛苦而不回避”。对我感触比较深的是对于死亡的认识,你有没有跟死亡对话过?我初中的时候一个夏天得了伤寒,就是体温会在不同时间段呈现发热或者低温的状态,由于第一个医生的误诊,吃了一个多月的药一直没见好转,有一天夜晚高烧的我躺在屋顶的竹床上看星星的时候,突然非常害怕,我抱着身旁的母亲问“妈妈,我会不会死?”那是我第一意识到死亡,并且给自己想象了各种死亡的过程及死后的场景。

  学会坦然面对死亡,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活着,爱自己、保持独立思考、具备做出改变的能力。

  第四本书本来是告诫我们如何克服现代生活的焦虑,我更喜欢的是作者对深度思考的阐述。纵观我们身边的同事、朋友、亲人,哪些人能让你由衷的佩服?是那些思虑周全又能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的人。从小时侯到现在,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在很多时候都会立刻对一些人、事进行评判。浅薄的思考甚至不经思考就得到的结论通常都是个人的偏见。相反,经过深度思考的东西,虽然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阻碍,但是每一次的思考都会让自己获益匪浅,最后的成果也更突出。

  以前总是希望把自己陷于忙碌中,觉得只要是动起来就会产生价值,当发现自己清闲下来,其他人忙碌时会担心自身成长会停滞。现在的我更需要花更长的时间思考,在行动与思考间进行平衡,减少因考虑不周而带来的低效。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15

  我们永远在成长的路上,不管现在年龄有多大,心理建设,学习爱,学习独立一直是每个人必修的课程。

  偶然在一个公众号的推荐下买了这套心理学的丛书,开始读第一本已经被其中的内容深深吸引,没有生涩难懂的心理学术语,没有刻板僵化的做人道理。作者用一个个生动、真实存在的不同人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分析我们为什么会是现在的自己,告诉大家怎样去面对自己,怎样解开心结,怎样对待自己的生活,对自己的快乐负责。

  "先苦后甜、承担责任、忠于事实、保持平衡"作者给我们讲了如何应用这4条规矩来承受痛苦和解决问题。看似很简单的几条规矩,我们也从小就懂的东西,但是真正在生活和学习中运用起来却不容易做到。

  学会"先苦后甜"其实可以成为我们在工作中解决拖延症的办法,首先,面对问题并感受痛苦,然后,解决问题并享受快乐。如果总觉得一天的时间不够完成工作,也许就该尝试先把棘手的工作排在前面,先解决了困难的事儿,这样的结果就是前面比较痛苦,后面就是幸福,快乐的时间大大多于痛苦的时间,这样的一天工作效率会有所提升。

  "承担责任"和"忠于事实"是每个人都要勇敢面对的,人是本能性的趋利避害的,有时候我们会为了减少痛苦回避责任,逃避事实,以得到暂时的安宁。可是问题不因为回避就能消失,只有当我们能忠于事实,承担责任我,才能真的去解决问题。我们的人生就是不断的在接受新的信息、新的事物,修订人生的地图,使我们的人生观、世界观更加完整。生活中、工作中总有这样那样的困难在我们面前,挑剔的领导,难写的报告,没完没了的琐事,但我们只要能调整自己,让自己认识到事实存在的必然性,然后承担起责任,不找借口,更加努力的去解决困难,所有的事情都没有我们想的那么难。

  "保持平衡"是我们心理建设上最重要的环节。不寄望与别人来规划指导我们的人生轨迹,有舍有得,找到一个平衡点。唯有如此才能让我们能既能勇敢的承担责任又能拒绝不合理的要求,让我们能为了提高效率学会承受痛苦,又能让人生的快乐多于痛苦。学习保持平衡也就是逐渐心智成熟的过程。其中最重要的是我们能判断,什么是可以放弃的东西,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要不断地修正自己,完善自己,逐渐成为一个自律而快乐的人。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15篇】相关文章:

1.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1000字

2.走自己的路

3.走自己的路作文

4.自己的路自己走作文

5.路,静静的走作文

6.走适合自己的路作文

7.走自己的路_800字

8.走自己的路小学作文

9.路要自己走作文

上一篇:《青铜葵花》读后感 下一篇:《戴小桥和他的哥们儿》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