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尉的女儿读后感

2021-02-16 读后感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上尉的女儿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上尉的女儿读后感1

  《上尉的女儿》是普希金的一部重要且篇幅最长的小说,书描写了一对恋人,在普加乔夫领导下的哥萨克革命的烽烟中,悲欢离合的故事。

  书中主人公玛莎是塞司令官的独生女儿,温柔美丽的外表下,有一颗坚毅果断的心。双亲被起义军所杀,她坚强的活了下来。为救情人彼得卢沙,更鼓起勇气面奏凯瑟琳女皇,终于使女皇赦免了他。两人从此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

  玛莎的双亲被起义军所杀,她仍然坚强的活了下来,她与命运作斗争的的顽强不屈的精神令人钦佩。

  普希金用他那支笔,把书中人物描写得非常形象:玛莎坚强温柔,彼得卢沙正直热情,萨威里其忠实尽心,普加乔夫顽强起义,士伐勃林聪明阴险……

  这本书教我学会坚强,与命运作斗争。只要有一丝希望都要努力坚持,要为人忠诚,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不能轻信别人,学会分辨真话和假话,做事要大胆……

  如果有时间,我会把这本书多读几遍,真正理解其中的含义。相信读每一遍都有不同的发现和收获。

  上尉的女儿读后感2

  《上尉的女儿》在普希金的全部作品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作者以同情的笔调叙述了18世纪俄国普加乔夫领导的农民起义的故事,它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反映农民斗争的现实主义作品,也是最早介绍到我国来的俄国文学作品。果戈理说它是“俄罗斯最优秀的一部叙事作品”。

  我读完这本书,深深的被普加乔夫行为和人格深深感动,我认为他在这几方面令我佩服。

  一、普加乔夫是一位知恩图报的的人。

  格里涅夫到白山要塞就职,中途为暴风雪所阻,巧遇落难的普加乔夫并与他结识,最后分别时格里涅夫送给普加乔夫一件兔皮袄。后来,普加乔夫率领农民起义军,攻破白山要塞,当普加乔夫下令要绞杀格里涅夫时,萨威里奇前求救。普加乔夫这才认出格里涅夫,是那个在旅店送兔皮袄给他的年轻军官,普加乔夫很重旧情,把他释放,并成全他与玛丽娅的婚事。

  二、酷爱自由、宁折不弯的英雄本色。

  当格里涅夫好意劝普加乔夫及早去央求女皇的赦免时,普加乔夫给他讲了乌鸦与老鹰的故事,“与其吃死尸活三百年,不如痛痛快快地喝一次鲜血”,赞扬鹰的自由和勇敢,其实这也表现了普加乔夫渴望自由和献身伟大的事业的理想。

  三、具有正义感和对不公正行为的憎恶。

  当格里涅夫向他揭发他手下有欺辱孤女的行为时,他怒不可竭,声色俱厉的说:“我要他知道,我会怎样收拾那些专横跋扈、任意欺辱百姓的人。”也正因为如此,他才能领导这场农民起义。也正因为如此,起义军所到之处都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和爱戴。

  总之,我认为普加乔夫是一位重友情、具有正义感的农民起义领袖,他领导的这次农民运动对俄国社会民主化进程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为农奴制的废除奠定了基础。

  上尉的女儿读后感3

  懂得感恩是一个人内在素养的体现,感恩是一种生活心态,感恩是一种道德素养,感恩更是一种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学会感恩世界给了我们一个光明的生活空间;感恩父母把我们带到这个多彩的世界感受生活;感恩尊师教会我们用另外一个角度去看待一切……彼得罗维奇与玛丽亚的完美结合又给我们一个思考:这段姻缘有着普加乔夫的感恩,有着普加乔夫的回报给他们的真心。

  《上尉的女儿》是普希金最后一部作品,它被人称为文学史上的《天鹅之歌》。它以主人公彼得罗维奇与玛丽亚的恋爱过程为主线,同时也描述了普加乔夫这个俄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领袖。它讲述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时期的社会状况和矛盾斗争,展示和歌颂了俄罗斯人民的热情善良。彼得罗维奇和玛丽亚的爱情甜美感人,深情而忠心不渝。彼得罗维奇宁可受军法处置,也绝口不提心上人的名字,不让她卷入可怕的军事审判。而玛丽亚则历经磨难,一直为爱人保全,自己做好了随时赴死的准备,最后又英勇无畏地去求救于女皇,使心爱人洗刷了冤屈,得以平反昭雪。

  这部作品写出了俄国专制制度与民众的关系问题;贵族的生活道路问题、农民问题;塑造了有高度概括意义的典型形象:“多余的人”、“金钱骑士”、“小人物”、农民运动领袖。这些问题的提出和文学形象的产生,大大促进了俄国思想的前进,有利于唤醒人民,有利于俄国解放运动的.发展。普希金的创作对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及世界文学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被高尔基称之为“一切开端的开端”。

  小说中最值得思考的形象——普加乔夫,最初只是一个流浪汉,后来竟成为了农村起义领袖。只因当时彼得罗维奇送给他一件兔皮袄子,他回报给彼得罗维奇的却是说不完的。他的确是个很重情义的人,不仅赦免了彼得罗维奇,还促成了彼和玛丽亚的爱情。当彼劝他走回头路时,他却说:“天晓得!我的路子很窄,自由很少。我的人都自作聪明,他们都是贼。我必须提高百倍警惕,只要打了一次败仗,他们就会献出我的脑袋赎回自己的一条狗命。”普加乔夫知道自己走上了这条不归路已经回不了头,但他还要继续向前走去……

  历史的发展让普加乔夫想回头却回不了头,“一切都晚了”,即使起义失败了,但他的精神却是永驻在我们心中。让我们也学会他的这种感恩,去感恩给过我们帮助的人。

  上尉的女儿读后感4

  心满意足地合上《上尉的女儿》,心安理得地接受普希金为我们书写的“王子和公主”幸福美满地生活在一起的结局。主人公安德烈伊奇与米隆诺夫上尉的女儿玛利亚的爱情故事,情节虽可谓是跌宕起伏,一波三折,但最引我深思的却是农民起义的领导人——普加乔夫。

  普加乔夫起义发生于18世纪中后期的俄国,目的是为了反抗封建压迫。正如导读所言,普希金以同情的笔调为我们描绘出了一个果敢机敏、受人民爱戴的农民起义领袖。

  小说中的普加乔夫,重旧情。只因安德烈伊奇曾与他偶然结识,并送给他一件兔皮袄子,所以后来普加乔夫多次赦免了安德烈伊奇,并教训了作恶多端的希瓦卜林,促成了安与玛利亚的婚事。

  然而,除去普加乔夫所有帮助安以及惩罚手下的表现,最让我感到莫名伤感与无奈的,是安德烈伊奇劝降普加乔夫时,普用轻轻的语气,说的一段话:“天晓得!我的路子很窄,自由很少。我的人都自作聪明。他们都是贼。我必须提高百倍警惕:只要打了一次败仗,他们就会献出我的脑袋赎回自己的一条狗命。”普加乔夫很清醒,自己一开始选择的就是一条不归路。

  既然早知此路无法回头,那为何还要阔步前行呢?

  或许,历史的发展就应如此吧——物极必反。回顾当时的历史背景,俄国封建农奴制即将崩溃,资本主义关系日趋形成。贵族和专制国家不断加强对农奴主压迫,才会激起人民群众强烈反抗。谁人不希望能够宁静祥和地过自己的生活呢?谁人不在战火纷飞的时代渴望和平呢?谁人会无端的决心舍弃生命去争取解放呢?我们假设:普加乔夫如果不起义,也没有别人去起义,那么他们只能被压榨剥削,成为刀俎下的鱼肉。而他们也正是因为不想再如此任人宰割,才会愤然而起,抱着“或许能成事”的心态,一干到底。

  普加乔夫在整个起义的过程中,就一定没有想过回头吗?不是,至少从普希金的文字中,我们读到了想要回头的那个普加乔夫。普加乔夫有着很好很高的思想觉悟,他不是不想回头,只是他看清“忏悔已经晚了”,明白自己是不会被饶恕的。

  同时,他不能回头。他自己选择了不归路的义无反顾推着他;农民等底层阶级渴望推翻封建农奴制的强烈愿望推着他;历史长河发展中的滚滚激流推着他……乱世出英雄,他应是明确地感受到了肩负的责任。

  有道是浪子回头金不换。虽然普加乔夫无法回头,但他也不需要回头。还有,我想:他不是浪子,是个英雄。

【上尉的女儿读后感】相关文章:

1.《女儿的故事》读后感700字

2.《海的女儿》读后感6篇

3.海的女儿读后感5篇

4.《海的女儿》读后感600字

5.海的女儿读后感15篇

6.《海的女儿》读后感合集15篇

7.女儿的故事读后感600字10篇

8.最新海的女儿读后感(通用8篇)

9.最新海的女儿读后感(通用6篇)

上一篇:《我爱小黑猫》读后感 下一篇:《堂吉诃德》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