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懂课堂》读后感(通用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读懂课堂》读后感1
钟启泉先生撰写的《读懂课堂》这本书,给我们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她告诉我们,教师的教育生涯就是不断倾听教育呼唤的生涯。“呼唤”,是一种内在的灵性的声音。教师倾听三种声音的呼唤,承受来自三方的诉求:来自学生的呼唤、来自教育内容的呼唤和来自制度的呼唤。
那么教师的工作也应作出三种回应:回应学生呼唤的教育生涯导向爱;回应教育内容呼唤的教育生涯导向真理;回应制度呼唤的教育生涯导向正义。”
我们教师在课堂中应当追求的,并不是“教学技术”,而是如何保障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权”,实现每一个学生的真正的学习与成长。课堂是课程的“实践版”,也是教师的“培养基”。一个好的教师应当是双料的专家——研究学问的“学科专家”和研究学生的“发展专家”。不仅要读懂教材、读懂学生,而且要读懂课堂。读懂课堂,是每一个教师成长的标识。
课堂,是师生互动、知识习得的主阵地,是实施新课程的主战场。课堂,是一个平常、普通而又神秘的地方,是一个赋予没有生命的知识以生命活力、给予不太成熟的学生以成熟魅力、让学生动起来,让知识活起来、让生命放光彩的场所。无论课程改革如何进行,构建有效的语文课堂应该成为教师永恒的工作追求。
什么样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焕发出生命活力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30多年来,我一直行走在教育的理想与现实之间,一直在求索,一直在努力。究竟什么样的课堂才是符合新课标的课堂,才能算是一堂好课呢?对此,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以及对新课程的理解,我心目中理想的课堂就是:新意盎然,情绪高涨。
国际教育界一直重视微观改革,即课堂层面的变革。“课堂不变,教师不会变;教师不变,学校不会变”——这就是学校改革的定律。
所谓课堂革命,说穿了,就是实现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型——从灌输式教学转型为建构式教学。灌输式教学基于客观主义理论,以为只要学生经由听、看、读的练习,就能习得教师传输的微言大义,于是衍生出一套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方法。灌输式教学认为,知识是客观存在的,如课本中的知识,是万古不变的,教学的目的就在于让学生熟记这些真理。建构主义并不认为知识是独立于学习者之外的客观的东西,而是认为,知识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起来的。要使得课本中的文字符号本身具有意义,就必须借助教师的讲解或者经由学习者凭借个人的经验去领悟。所以,建构式教学认为,学习者必须有假设、预测、操作、提出问题、追寻答案、想象、发现和发明等经验,借以产生新的知识建构。这意味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造:从被动接受现成知识的方式转型为主动建构知识的学习方式。教师“一言堂”的时代过去了。
《读懂课堂》读后感2
“反思性实践”对教育工作者来说就是指在课堂中有“技术性实践”的同时,还需要对技术性实践进行思考研究,以提升课堂。正如钟启泉先生提到,中国课堂危机并非危言耸听。我们要排除万难,除去课堂转型焦虑,实实在在应对挑战,踏踏实实的做好课堂改革,对改革不断反思总结,谱写中国教育新篇章。所以如何让自己走向“反思性实践”,首先必须热衷于课堂改革,勇敢面对挑战,不逃避,不退缩!钟启泉先生教我们教师要懂得“学习集体”编制原理,课堂着眼于“小组协作学习”,以实现全员参与的积极对话教学。另外课堂“做中学”也是课堂改革一大转型。“探索”是人类的天性。所以我们课堂让学生“动”起来势在必行。钟启泉先生在《读懂课堂》中教会我们许多课堂技能方法,对我们课堂转型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次,教师在参与课堂改革转型过程,要让自己走向“学的专家”。钟启泉先生说“教师的人生是持续学习的人生:学习儿童,学习教材,学习同事,学习社区,从自己的经验中持续地迈出学习的步伐。”呼吁教师学会“学”。其实更确切的说是“反思总结”。在课堂中,遇到每一个问题都可以变成课题去研究,查阅资料,征询骨干教师意见,课堂实践,再反思总结,并做好相关笔录。然后便达到了“学”的效果。
总之,做个教学中的“有心人”,常常反思,不仅对提升自身业务水平,还是提高教学效果都有很大的帮助!
《读懂课堂》读后感3
课堂的内涵太丰富,就如读《红楼梦》一般,同样的内容,却有千百个红楼梦。当然,课堂不是梦境,而是真实存在的每一分钟,怎样让每一分钟都能对学生负责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我想也许我做到以下一些改变将是对他们更负责的第一步吧!
一、不再无谓地感慨
看了《读懂课堂》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不再感慨学生。佐藤学提到的“不在任何场合说任何一个学生的坏话”确实值得我借鉴。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沉浸在了“这些学生真糟糕,对他们努力很多,却收效甚少”的心理状态上,平时总忍不住要抱怨几句某某学生不行之类的话。这样多说之后给自己产生的更多的消极影响。而面对学生的生源,我无力改变,与其让消极情绪主导未来,不如积极面对。
最近看了很多身边发生的人和事,越来越相信“上帝给你关了门,必然会为你打开窗”这句话,我相信这些孩子也是一样。他们在学习上是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给自己一个持续为他们努力的机会,寻找到触动他们的心灵开关,改变或许就在下一刻。
二、不再孤独地直立
还记得自己刚开始工作时特别喜欢看日本的《麻辣教师》,心中想着自己也可以成为这样一个让学生疯狂的老师。可是,在真正的工作中却总是放不开、放不下,所以,很多时候的课堂上总是自己孤独地讲着,导致身心俱疲。无论是鬼冢还是克拉克,他们的课堂是热闹的,让学生动起来的,这曾经是多年前的自己努力的目标。反思近10年,我却渐渐地迷茫了。
也许,这本书?去年的际遇?让我重拾了这个梦想,虽然我年龄增长,但是,我的心还是可以做到。是该让自己的心疯狂起来,让课堂疯狂起来,让学生们跟着我疯狂起来,而不再是孤独地站着。
在课堂上给每个学生思考的时间,给每个学生关爱,弯下腰走到他们中间去,现场指导点拨,在课后与他们交流,或者答疑或者闲聊课上的感受,或者语言或者文字,真正地让他们在心中愿意接纳你,爱你,让自己不再是孤独地直立。
也许,这种感觉会很美妙。无谓多想,在于行动,希望自己能在未来的日子里坚持做到。
《读懂课堂》读后感4
钟教授的《读懂课堂》针对两个关键字,说说我的理解——把握学习权利,对话高效课堂。
第一、“学习权”
文中指出要保证我们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权”。他认为“学习权”是每个人天生就有阅读、写作的.权利,提问、深思的权利,想象、创造的权利,读懂自身世界、书写历史的权利,活用教育资源的权利,发展个人及集体力量的权利。钟教授把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上升到作为一种权利而受到尊重的层面。
我们的常态课堂应该是以学生活动为主体,在活动中教学生享受到学习知识的快乐。我们做到了吗?做到了多少?激励孩子们行使自己的学习权应该是我们当前课堂上要关注的。课堂是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同时获得向善向上的情感体验和心灵感悟,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精神成长,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为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我们要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情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把竞争带进课堂;把幽默带进课堂。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里开始知识的旅程。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敢说、敢做。哪怕是错的,与教师的想法不一致的,让学生把话说完,教师不要无故打断学生或者代替孩子说。
尊重每个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真正的主人,让他们充分活动,自由发言。教师的眼睛要时刻关注到教室的每一个角落、每个学生的细微反应,努力营造宽松和谐,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学生在课堂生活中有了灵动与热情,就不再觉得学习是对一种“苦差事”,就会变“苦学”为“乐学”。其次就是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让学生会“问”会“学”。
在选用教学方法的时候要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知识基础等实际情况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重在指导,通过一个个有效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通过质疑、实践、合作、讨论、验证等过程找到解决的方法和答案。
这样不但可以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还可以让学生慢慢掌握学习的方法并养成质疑的习惯。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培养孩子的质疑能力。
第二、“对话式教学”
我们知道,“对话式教学”远比“灌输式教学”更有效率。“灌输式教学”的效率是牺牲了学习困难学生、失落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效率。可是我们每一个教师有没有意识去成为“反思性实践家”?我们每天上课,备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甚至是学习,最终为了什么?学生们是否达到了我们所期望的程度?为什么我们在课堂上卖力地讲授新知识,而我们的孩子们却兴趣缺失?是否我们敢于尝试新的教学模式?我们知道采用“对话式教学”会耽误我们的教学进度,采用“对话式教学”比之以教师为中心操控课堂的效率要低得多。
但是,“对话式教学”的采用或许有损于教师上课的效率,却无损于学生学习的效率。为什么“对话式教学”的采用苦口良药有损于教师上课的效率,却无损于学生学习的效率?教师上课的目的是为什么,不正是要学生学习有效率吗?那么教师上课的效率应该和学生学习的效率是一致的。难道说教师上课效率高,而学生学习效率低吗?课堂就应该成为一个对话的场所。对于学生来说,这种“对话”包括与客观世界的对话,与他人的对话,与自身的对话。我们的教育,就是要为学生提供“对话”的条件、机会和空间,让他们在对话中实现有效的学习。我们是否反思自己,为了学生,为什么不去改变一下教学的观念?
有心就有爱,爱我们的事业,爱我们的学生,爱学生就会想出教育学生的办法来,我们要用心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多发现其闪光点,多鼓励、多指导,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对自己的学习负责。
《读懂课堂》读后感5
教学十多年,对教育教学思考了很多,实践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一直遵循着读懂教材、读懂学生、读懂课堂的教学原则,既能读懂自己的课堂,又能读懂他人的课堂。
今日手捧钟启泉教授的《读懂课堂》,心中又升腾起曾经的思考——作为教师的我们,真的读懂课堂了吗?仔细阅读这本书,发现里头有很多有悖于过去甚至现在教育观点的主张,惊讶现在的教育研究者敢于发出如此不同的声音,惊讶之余心中油然而生对钟老的钦佩之情!
真的,有些观念我们要改变了!
很多教师对“分层教学”情有独钟,并且将其作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以倡导,诸如“分层教学的好处”、“分层教学实施方案”、“分层教学优秀案例”……我们经常能读到这样的教学论文。书中明确指出,早在上世纪70—80年代,国际教育界就表明了“分层教学”的无效性与危险性。教学上采取分层,实质上压低了“中位”组、“下位”组的学习层次,扩大了学历的落差,从而导致整个学校的学力提升。那么为什么教师、乃至家长仍然对“分层教学”乐此不疲呢?这是因为,“分层教学”是作为“优等生“和作为“困难学生”的实感而形成的。如何改变?既不粗暴又行之有效!钟教授提供了一些策略,并强调:儿童学习价值的追求已从单纯“量”的追求,更多地转向注重“质”的追求,即如何丰富而深刻地获得真情实感的体验。
和教师朋友们共勉:关注每一个学生的需要,保障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权”,正是“教育公平”的本意所在。“分层教学”是同“教育公平”背道而驰的。替代“分层教学”的学习方式不是基于划一教学的学习,而是每一个人的多样性得以交流的“协同学习”。
真的,早该有些不同的声音了!
这几年,“慕课”、“微课”、“云课堂”、“翻转课堂”之类的说辞漫天飞舞。自己也积极投身于此,曾在全国微课制作中荣获奖项。但是尽管积极实践着,心中还是有不少困惑的。
比如:微视频中出现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上是否需要再次出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有效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但是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于学习资优生和中等生是一种福利,他们可以提高学习速度,提升学习品质。但对于学困生,由于不良学习习惯的影响,没有倾听的习惯,毕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学生首先是一个善于倾听的人,然后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最后是一个善于实践的人。我曾经做个一个实验,没有提出任何预习要求或任务,走进课堂的学生已经存在差异。学习资优生初步具备了触类旁通的能力,他们可以通过类比,猜想并验证新的学习内容,课上稍加引导,就能提升认识。现在实践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我隐隐地感觉到在学困生辅导上有难点。微视频中出现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上是否需要再次出现?如果出现,可能削弱了“翻转”的价值;如果不出现,可能对学困生的发展不利。所以个人在思考“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到底适合哪个年龄层次的学生?
又比如:信息技术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技术支持。针对上述困惑,我在想,以上问题是否可以转化为:信息技术到底在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供怎样的技术支持?离开信息技术支持的“翻转课堂”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翻转课堂”。课前教师录制教学微视频,并通过学习平台与学生互动;但是课堂上学生无法自带数字化学习设备,也就无法开展“个性化学习”。“翻转课堂”到底“翻”的是什么,其本质是为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务,教师在其中起到指导、引领的作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必要前提是学生能熟练地运用信息技术,如果没有信息技术的大力支持,不就与“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雷同。他们的教育理念是想通的,但是在实施的方式、手段上是不同的。
这是我实践该项目最初的声音,是我内心真实的声音!但共鸣者甚少。今日翻开钟老一书,其中的一篇《“微课”的诱惑与反诱惑》吸引了我。钟老言辞犀利地说道:“扎根于应试教育的实践经验的慕课、云课堂、微课,只问技术,无视教育的质性分析、不辨教育的是非曲直,到头来唯一的作用是把应试教育的现实推向极端,扩大应试教育的再生产。”“试看发达国家的教育数据库建设,尽管大大领先于我国,但他们的中小学有这么着迷于慕课、微课、云课堂,以至于似乎可以替代作为人的教师的角色吗?”“在这些思想土壤中开发出来的那些微课,说穿了不过是用金光灿灿的信息化的外衣把废铜烂铁重新加以包装而已,是经不起教育理论的推敲与教育实践的验证的。”
很赞同这个朴素的观点:学科内容不是直接地灌输给儿童,而是借助“对话”来逼近学科内容的。学科内容的把握必须靠学生自身自主的能动的知性活动。
这本书中很多观点值得我们不断比较、不断反思,读罢此书,再问自己:作为教师的我们,真的读懂课堂了吗?想想真的很难回答!
真的,有些观念我们要改变了!真的,早该有些不同的声音了!感谢钟启泉教授,引领我们敢想、敢做、敢说……
《读懂课堂》读后感6
不断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增强自身的专业水平,是对一个人民教师能保障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也是肩负起培育祖国花朵重任的必要前提。
华东师范大学的钟启泉教授所著《读懂课堂》,丰富了我的寒假生活。“读懂课堂”是教师成长的标志。钟老师在引言中提纲挈领地提出了这个中心思想,包含着对中国教育和教师向上发展的无限期望。
该书共分五辑,从课堂革命的挑战到课堂研究的理论视野,系统地论述了如何才能“懂”课堂,并重点要求教学优秀传统的传承和新形势下对课堂教学的创新。整本书醍醐灌顶、振聋发聩。其中第二部分——倾听儿童的声音尤其重要,也弥补了我日常教学工作中的欠缺。
儿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储备军,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如何倾听儿童的声音,和他们进行情感和心灵的沟通,是培育好新一代祖国花朵的必要前提。
儿童也有情感思维和萌芽阶段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然而在我国的教育实践中,儿童并没有发言权,儿童的声音是被遮蔽和忽视的。所以,倾听儿童的声音正在成为学校和教育界的共同诉求。
文章首先提到人类的幼儿期相对其他动物很漫长,但同时也造成了人类幼儿期的可塑性相当之强。但从中世纪至今,儿童教育从开放的社会自然交际逐步演变为封闭式的在学校中被动学习,原本被视为伙伴的教师,也被逐渐拉开了距离。要解除这个危机,首先还要从儿童权利说起。
“学生”是儿童在学校的一种身份,他们负有学习的责任、义务和权利。但在现代学校制度的规训下,只体现出了学习的责任和义务,而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发展的权利被抹杀掉了。“学校和教师的责任并不在于上好课,而在于实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权,提供学生挑战高水准学习的机会。”佐藤学在《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中如是说。
要实现儿童学习的权利,就必然要面对“发展优先”和“教育优先”的二元对立的问题。其实无论是发展优先还是教育优先,都不能全面地回答和解决整个问题。首先要认清学生是教育和发展的主体,那么就意味着教育本身不能强加性地直接提升儿童的发展,而儿童的主体性发展还是起着重要作用。
要保障儿童的学习权,就要培养他们的创造性和实践能力。无论是语言、逻辑优秀,还是音乐、运动优秀,学生的智能没有尊卑贵贱之分,它们是等价的,不能说体育好、艺术类成绩好而其他成绩不好的学生是差生。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本来就是两种不同的教育价值取向。每一个儿童都拥有潜在的创造能力,“淘气包”脑袋也是可以向积极的方向激发和引导的。
激发和引导每一位儿童,儿童语言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儿童语言是儿童潜在的内心世界的表露。通过这个途径,我们便可以很好地倾听儿童的声音,要站在儿童的立场上去体会他们的心情和情绪表达,从而对儿童的问题可以做出仔细的分析和正确的引导。
【《读懂课堂》读后感(通用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