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茶经读后感(精选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茶经读后感1
中国是一个千年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崇尚礼节。中国有句民谚:无茶不成礼,中国茶文明传达的是纯,雅,礼和茶道的精神理念,传播的是人与自然的交融,启发人们走向更高的生活境界。
茶艺人士说,喝茶的环境对于喝茶的人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这就在于喝者的心情。
喝绿茶可以消暑,冬喝红茶可以祛寒;大口喝茶可以解渴,小口品茶可以知味。人未改,茶是茶,不同的时节,不同的心情,不同的喝法,也就有了不同的滋味,不同的感悟,因而对于真正的品味者来说喝茶自有喝茶的乐趣在。饮茶,既可以养生又可以治病,茶叶中既有营养的乐趣在。饮茶,既可以养生又能治病,茶叶中既有营养成分又有药理作用。如果能根据自我体质,选用适宜茶疗方,对增进健康,增进体质定会有宜。
“冷水泡茶慢慢浓”这是一句值得人们细细品味的喝茶人的妙语。喝茶人总想说出茶的滋味,却不知道茶的滋味,就在喝茶的过程中,喝茶时,要从中体会“所喝的是什么味道”及其敷衍着生活的滋味,将一份“如何品味”的心思塞在心里,恐怕就全把真正的滋味放过。
平淡的水溶入几片茶叶,就成为茶;似水流年,平常的生活,若是有了一颗自觉他的心,就会充满欢喜,这像宋人杜少山的诗句所写“寒夜客来茶当酒,竹枋汤沸火正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佳茗,是清是醇,是苦中带甘,是超凡脱俗,是不卑不亢,是无声胜有声,更是一种生活态度,我们在品茶中品味人生,品味生活,在生活中体味茶意,才能抚平内心之浮躁,不徐不疾的前进,从容,优雅的生活。人生如茶,茶似人生,只要用心品茗,从容之可得其真味,品茗中,看悠长人生,心宁神静,回味里,天籁之音,缭绕缕缕,属于自己的那一帘幽梦,定会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缠绕在身边。
茶经读后感2
偶尔的机会拜读了茶圣陆羽的《茶经》一书,方知一杯好茶的冲泡需要那么多的工序,更深刻体会了品茶如品人生的意境,对茶文化也产生了兴趣。以前只知唐宋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但是经过了这么多年,我国的茶文化还不如日本。
如今一提到茶,大概很多人会想到日本的茶道吧,而茶文化传播到日本是始于我国宋代。但经过时间的沉淀,日本用茶道发展出了属于自己的茶文化,并发扬光大了。而茶文化的发源地中国,现在又有多少人还了解茶文化呢?这个值得我们深思,为什么我们的文化精髓,外人在发扬,而我们却在慢慢遗忘。
就好比欧洲人喜欢的红茶,我们在17世纪的明朝就开始生产制作了,并远销了欧洲,而如今外国人却认为红茶是原产于印度的,而事实是18世纪红茶才开始在印度种植,如今印度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红茶产销地,一提到红茶人们就会想到印度。造成如今的这个局面应该都是我们不重视传统文化发展的结果吧。
作为一个伟大的民族,我们不应该忘记自己的传统文化,而是要大力发扬我们的传统文化,不要让这个国家民族丢掉自己传统文化的精髓。而传统文化正是我们走向世界的软实力。读了茶经方明白品茶如品人生。
茶经读后感3
茶圣陆羽将茶人修养的最高境界概括为“精行俭德”,一是“精”,即做事专心。无论是茶的制造、还是水的煎煮,饮时的程序等,无不要求精心而作,只有精益求精才能品饮茶的真香。二是“行”,即实际去做的品格、行为、举止。三是“俭”,以勤俭作为茶事的内涵,反对铺张浪费的茶事行为。四是“德”,具有仁爱、善行的道德品行的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茶人。陆羽的《茶经》融合了儒、道、佛三家的思想,儒家的“仁”是中国茶文化的基础,古代对“君子仁人”的正直、清廉、公正等品性极为推崇,这种“君子之风”与茶性融为一体,使得人们在品味茶的色、香、味的过程中,精神与情感得到净化与升华。
同时,茶有利于人的身心,它与道教的养生观相一致,茶只有在宁静的环境下才能品出真滋味,因此,茶文化在“清静无为”上与道教达成高度统一。茶与禅宗的结缘源于禅宗的坐、禅、定。茶道本质是从简单、平凡的生活中品悟出生活本质,参禅也是通过静思,从简凡中领悟人生的大道理。
唐代诗人卢仝在七言古诗《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中,写出了品饮新茶给人的美妙意境。其中的"七碗茶诗"最为脍炙人口:
一碗喉吻润。
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
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一杯清茶,可以让诗人不记世俗,抛却名利,羽化登仙。他将喝茶提高到了一种非凡的境界,茶似乎给他创造了一片广阔的精神世界。
茶经读后感4
从我记事起就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其留下的发明传承感兴趣,于是,我从学校的图书馆借了《茶道·茶经》这本书。《茶道·茶经》富有文化气息的封面吸引了我,当下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这本书能让我能摒除杂念,享受茶道文化带给我的片刻宁静,享受茶道与我的独处时光。《茶道·茶经》这本书包含了茶的历史,茶的艺术,茶的功用及茶的风情四个内容,正所谓:话其史,赏其艺,享其用,悟其道,览其情。而茶贵为“国饮”,是世界三大饮品之一,远至神农,近至今朝,茶香依旧,远播四方,每翻开一页我似乎都能嗅到它的香味。关于茶的起源,众说纷纭,未有定论,但茶带给古代人民的价值却是肯定的。而且茶不仅对我国人民带来了深远影响,还对外国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促进了世界各国人民对茶的消费,增强了茶的影响力,使中外茶业贸易往来不断。
茶叶的种类繁多,茶叶的演变也从不停歇,从散茶到饼茶,再从饼茶到蒸青散茶,最后从蒸青散茶到炒青绿茶,最后的炒清绿茶,制作工艺也已经非常接近现代的炒清绿茶制法了,又翻看到我们的茶道。
书中所讲:我国的茶道,是在纯真自然,朴素谦和的民主特性的土壤上开出的美丽花朵在其技艺,意趣之中,深藏着中庸、俭德、明礼、谦和的思想内涵。我看到这句话时,心中不禁为之一震,是啊,中国的茶道,追求精神的升华,也与我国古代的学派融合在一起,代表了它的精神品质,也代表了每一个学派的文化内涵,而茶也与佛理禅机有关,茶的融入,为其增加了灵魂,赋予了生命。
越是品读这本书,越是为其中的文化内涵所折服,越是能感受到茶文化的深厚底蕴,让我深深的沉醉其中,无法自拔。与此同时,我也参加了学校的茶道社团,去学习茶文化,感受茶的魅力,而我也在学习茶文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体味“不可言说”的茶文化。
茶经读后感5
作为世界上最早的最完整的最全面的介绍茶的著作,《茶经》集结了中国古人对茶文化的详细认知,推动了一代又一代茶文化的发展,正因为它的存在,如今的茶才成为了中国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块儿。诵读茶经,最开始仅仅怀着泛读目录何须细品的心态,然而复杂的文言文给了我机会去细致的品尝,也给了我带来了一个震撼的茶的世界。
从细致解释“茶”的由来,接着简介茶的采集工具,再到茶的采集过程,茶的煮茶用具煮茶方法,最后则是茶的饮用,茶的历史产地等。短短十篇小文章却是记录了整个茶文化的发展过程,从笼统到点滴细微,但是似乎仅仅这样从文字去看待茶经有种亵渎的味道。
茶经里的煮茶和饮茶很是一种启迪,引用原文“凡酌置诸碗,令沫饽均。沫饽,汤之华也。华之薄者曰沫,厚者曰饽,细轻者曰花,如枣花漂漂然于环池之上。又如回潭曲渚,青萍之始生;又如晴天爽朗,有浮云鳞然。其沫者,若绿钱浮于水渭,又如菊英堕于鐏俎之中。饽者以滓煮之。及沸则重华累沫,番番然若积雪耳。《荈赋》所谓“焕如积雪,烨若春艹敷”,有之”。
说实话自己关于茶的知识有限,想到的也仅仅是手中一杯热腾腾的飘雪,沫饽在水面飘然轻舞,别有一番滋味。在我看来,中国式的茶,应该是一种古老悠然的享受:那画卷中的白衣飘飘的女子,一把油纸伞,婉转的踮起脚尖,轻盈的在荷叶间曼舞,不带走一丝涟漪,朦脓的雨丝是天然的细帘,给少女多了一份神秘与期待。这时轻轻端起手中的茶杯,杯盖轻蹭,缓缓吐出一口浊气,闻着鼻尖梦幻般的清香,喝茶,淡淡的苦涩似乎成了人间极乐,生活之美不过如此。
回归正题,仅仅从文字上去看待学习茶经是一种亵渎。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茶经的茶,就是一门学问。茶,史自南方优良树木,其树形像瓜芦,叶形像栀子,花像蔷薇,根像胡桃,生长于向阳山坡,其芽叶可以作为降火提神之用;茶的采集工具各式各样,从蓝,灶,承,到贯,衣,穿;采茶7道工艺,时间始于二三四月为宜;煮茶方面则是山泉水最佳,水煮三沸,沫饽均匀,育华止沸等等。在一个惬意的时间段,悠然的泡上这样一杯茶,我们所品尝的是中华几千年的文化底蕴。
说了这么多,茶经之美不外如此。在这个日益烦躁的社会里,不求能够成为高雅之士,求学品茶看天下,只求在闲时能够饮一杯浊茶缓解工作带来的不安与躁动。最后,引用一句经典的语句:清心明目,心明目清,明目清心,目清心明。此即茶的韵味~
茶经读后感6
《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由中国茶道的奠基人陆羽所著。此书是一部关于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以及饮茶技艺,茶道原理的综合性论著,是一部划时代的茶学专著。它不仅是一部精辟的农学著作又是一本阐述茶文化的书。它将茶由物质形态上升为精神领域的茶文化,将普通茶事升格为一种美妙的文化艺术。它是中国古代专门论述茶叶的一类重要著作,推动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而今,茶已发展成为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地球上有许多国家和民族的白领和贫民都有饮茶的习惯,并以嗜茶为乐,爱茶为荣。
《茶经》,全书共分十章,分别是“一之源”——有关茶叶的起源;“二之具”——有关茶叶的采制工具和使用方法;“三之造”——有关茶叶的采制方法和品质鉴定;“四之器”——有关茶叶的烹饮具用;“五之煮”——有关茶叶的煎煮方法;“六之饮”——有关茶叶的品饮方法;“七之事”——有关茶叶的茶事记录;“八之出”——有关茶叶的产地;“九之略”——有关茶事的省略方法;“十之图”——将以上九章写起来挂好,实际内容只有九章。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这里很难逐一介绍清楚,因此,我谨结合陆羽的生平和他著述《茶经》的所在之处径山及当时所盛行的文化现象,以陆羽、苏轼两个人物为代表,以径山禅茶文化为线索来对《茶经》中所反映的唐宋文化进行简要的分析。
说到《茶经》,要从陆羽泉开始说起,在今浙江天目山的东北有一峰名曰径山,径山茶品质优异,早在唐代就闻名遐迩,自宋至清列为“贡茶”。古书记载:“其味鲜芳,特异他产”,径山下双溪有“陆羽泉”,又名苎翁泉,当地人叫陆家井,井水清澈甘醇,称天下第三泉。唐宝应二年(763年),“茶圣”陆羽第二次登径山考察茶事后,在此泉旁结庐寓居,挹泉品茗著《茶经》,这就是陆羽泉之名的由来。历代关于双溪和陆羽泉的诗文不胜枚举,例如当代陆羽研究家欧阳勋题诗:闻名环宇一茶仙,尝隐双溪品古泉。今苕乡民复胜迹,赤心一片慰先贤。“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径山之名,除其山势、山色、山貌等自然生态环境,还以径山之禅、径山之茶蜚声遐迩。径山文化以禅茶起家,以禅茶为主轴发展开来,故又称禅茶文化。说到径山,就会联想到“禅茶一味”、“诗影佛缘”。茶香缕缕,诗味醇醇,禅意悠悠,竹涛阵阵,令很多儒文雅士神往心醉,魂牵梦萦。
径山自唐以来就是江南的.佛教圣地,至南宋,径山的万寿寺被列为“五山十刹”之首,号称江南第一释寺,高僧大德辈出,他们不仅精通佛教,而且精通儒、道外典,饮誉海内外佛教界。禅与茶在此结缘,由于僧侣坐禅修定,素餐二顿,过午不食。为了消除疲劳,解除瞌睡,补充体液,茶成了僧侣们最适合的饮料。唐代禅侣盛行茶饮,是继承魏晋南北朝名士清谈饮茶的风气,结合坐禅这一特殊形式发展形成的,因此唐以后就有“自古名茶出名寺”
的谚语。饮茶具有清新、雅逸的天然特性,能静心静神、陶冶情操、去除杂念、修炼身心。这与提倡清静、恬淡的东方哲学思想很合拍,符合禅宗的“内省修行”思想。唐宋时期,茶与禅、与诗结缘,在频繁的茶事活动中,文人们对诗作画,佛教徒藉茶静心、悟道、表法、养生。径山自唐天宝初法钦禅师结庵山顶即种茶,采以供佛、自饮及待客。又因地理、气候、环境等良好因素,茶质优良,是地道的高山名茶。陆羽的首次径山游历,就与径山和禅茶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过起参禅品茶的闲适生活。
古人认为,茶能去杂生精,清心陶情,具有三德:一、坐禅时,可以提神,清楚昏沉疲倦;二、可以助消化、益神气;三、可以去杂念,平和相处。所以饮茶最和佛教的道德观念。唐裴汶《茶述》云:“其性精清,其味浩洁,其用涤烦,其力致和;参百品而不混,越众饮而独高。”所以,“茶道”的要义是“和、敬、清、寂”四个字,依附着佛家思想。正如《茶经·一之源》中所说的“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可以说,这也是禅茶与文人雅士、大德高人的契合之处。
陆羽一生坎坷,看破了尘世繁琐,受到禅宗思想影响得到了精神上的解脱。他本是个弃儿,被善于考察茶事的智积禅师捡回,幼年寄养在李儒师家,与儒师之女李季兰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九岁回寺院,智积禅师授予茶艺。十三在戏班子学艺,后被太守李齐物收留,送书院攻读经书,其时与李季兰同窗共读,萌生爱情。李季兰应诏入宫为才女,改名李冶,与陆羽中断音讯。陆羽因李齐物朝廷被害,断绝仕途之念,开始考察茶事,同时寻访李季兰。安禄山反唐,在杭州寻茶与李冶不期而遇。陆羽经余杭镇到达双溪乡将军山,开始写作《茶经》,后到湖州寄宿妙喜寺,与李冶重燃爱火,再定终身。陆羽因茶出名,进攻为代宗帝煮茶,被授予太子文学,陆羽不就,返湖。
建中元年(780年),李冶因触怒德宗帝,被杖死。陆羽伤心欲绝。晚年浪迹东南各省,七十二岁死于湖州。人生中这些不如意的际遇让陆羽清心寡欲,抛弃尘俗的嚣扰烦恼,这正是禅宗所推崇的。这也使茶更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味。陆羽的《茶经》细腻的描写了古人煮茶、饮茶、嗜茶、醉茶等的要旨,中间渗透着茶道、茶宴、茶德、茶禅等各种茶文化形式。同时《茶经》也体现了陆羽崇尚自然的禅宗思想和清静恬淡的精神追求。在整部著作中,无论是多为木质、竹质的制茶工具,采茶的时节、天气讲究,对茶具的五行考究以及煮茶之水以“山水为上”的要求,还是“野寺山园”的产茶之地和对煮茶、饮茶的地点的选择,都表现出以接近自然为上的倾向。可见,《茶经》中表现出的那种超越凡俗、临近自然的境界。
《茶经·七之事》主要讲的是历代名人与茶事,历代出现很多茶人,研究茶事,以养生祛病、陶冶情操。联系到径山的禅茶文化,就不得不提到宋代大茶人苏轼。一生两知杭州的苏轼对品茶、烹茶、茶史等都有深入的研究,他同陆羽一样,人生坎坷、崇尚自然、嗜茶参禅。苏轼常常将茶事与茶友入诗,书字,为后世留下丰富而宝贵的文化遗产。苏轼《试院煎茶》云:“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这与陆羽《茶经·五之煮》中所说的“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已上水老不可食也”可谓异曲同工。苏轼被认为是继陆羽、卢仝之后的又一位大茶人。
他爱余杭更钟情于径山,在此山既有禅道高人,又有上等好茶,曾产生抛却时间的尘俗烦恼,安闲清静地在径山度个“洒扫乐清静”的晚年的念头。苏轼自由生长在一个佛教气氛十分浓郁的家庭,父亲苏洵喜与名僧交游,母亲笃信佛教,仁慈宽厚,虔诚礼佛。家里的佛教氛围引起了苏轼对人生的思考,使他自有产生很大的兴趣。在杭州与高僧的交往使苏轼深感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人生启迪。他有很多诗文记载了自己从佛寺、名僧那里寻得的心灵的安憩与慰藉。其中有一首《宿临安净土寺》的诗,展现了闲适淡雅的禅茶生活:
“鸡鸣发余杭,到寺已亭午。参禅固未暇,饱食良先务。平生睡不足,急扫清风宇。闭门群动息,香篆起烟缕。觉来烹石泉,紫笋发轻乳。晚凉沐浴罢,衰发稀可数。浩歌出门去,暮色入村坞。微月半隐山,圆荷争泻露。相携石桥上,夜与故人语。明朝入山房,石镜炯当路。昔照熊虎姿,今为猿鸟顾。废兴何足吊,万世一仰俯。”
这是一种令人向往的神休闲生活:清风徐徐,炉香幽幽,一觉醒来,品一壶山泉泡的香茗,悠然谛听山林的轻籁;黄昏沐浴后,漫步竹林松畔,欣赏暮色笼罩的村坞;夜静十分,微月若隐若现,亭亭荷叶上露珠晶莹;携一二知己于石桥之上,清谈佛理禅心。难怪苏轼离开杭州后还念念不忘在杭州的生活。
在余杭期间,他常常约上一些文人雅士踏山游湖,以诗谈禅,以诗话茶。禅茶中的思想观念辅助他处置人生忧患,消解烦恼。取其静以养心的态度、顺应自然的观念,以保持达观的处世态度,保持对人生、对美好事物的执着和追求,从而释放出一种人格的魅力。“吟啸徐行应风雨”是他对自己坎坷人生的从容淡定飘逸旷达的态度;“也无风雨也无晴”则是他心底那份超然世外的闲适。苏轼所选择的饮茶的地方往往和《茶经·九之略》中提倡的地点不谋而合,要么“松间石上”、要么“瞰泉临河”甚至可以攀藤附葛或“引絙入洞”,而若在“城邑之中”、“王公之门”则失去了饮茶的雅兴了。我想如果陆羽和苏轼生活在同一个时代,那么他们一定会成为志同道合的好朋友。
唐宋茶事的发展,离不开陆羽的倡导、推动。《新唐书·陆羽传》中说:“羽嗜茶,著《经》三篇,言茶之原、之法、之具尤备,天下益知饮茶矣”。梅尧臣《杂言》诗云:“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当然茶事的发展也离不开当时禅宗文化的盛行。禅宗思想不论是对茶文化还是对当时的士大夫的思想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同时,由于茶文化顺应了禅宗“静心”、“自悟”的修持方法,僧道不仅成了茶德主要饮用者,也成了茶道、茶艺的主要倡导者。杜荀鹤《题德玄上人院》中道“刳得心来忙处闲,闲中方寸阔于天。浮生自是无空性,长寿何曾有百年。罢定磐敲松罅月,解眠茶煮石根泉。我虽未似师被衲,此理同师悟了然”。这首诗道出了禅茶的内在联系,也道出了禅茶对当时士大夫的影响。因此,饮茶礼仪和当时的很多诗词歌赋中都包含着深刻的禅宗思想,使当时人们在精神得到慰藉,使灵魂更加洒脱。可见,陆羽的提倡及禅宗文化对唐宋茶事发展所做的贡献之大,以及《茶经》在中国茶事发展中的地位之重。陆羽一生淡泊处世,执着茶事,他的《茶经》以其简洁明了的笔触,表现出经久不衰的禅茶文化魅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魅力无穷的茶文化世界。
【茶经读后感(精选6篇)】相关文章:
《童年》读后感(精选20篇)11-23
初中读后感(精选15篇)09-17
初中读后感精选15篇06-17
师道的读后感(精选7篇)11-30
活法优秀读后感(精选5篇)11-25
高尔基《童年》读后感(精选16篇)11-23
《伤逝》优秀读后感(精选11篇)10-26
阅读名著读后感(精选10篇)10-10
《城南旧事》读后感(精选15篇)09-20
《舍得》初中读后感(精选6篇)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