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一本名著以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书笔记吧。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创业史》读书笔记(精选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创业史》读书笔记1
《创业史》看完,对于书中塑造的“主人公”梁生宝却并没有太多的想法,很多人之前也谈论过这个问题,似乎在整部小说中梁生宝这一形象并没有怎样的出彩之处,在我个人看来,主要是因为梁生宝这个人物塑造的过于完美,可能作者是为了表达党的完美性,毕竟在这部小说里梁生宝就是代表着党,是党这一权威的个人表现。
老师之前在课上也提到过其实整部小说的主角应该是农业合作化的历史,通篇读完,不难发现,作者通过一个乡村的互助组的兴起和建设诠释着农业的合作化,梁生宝在这场社会主义的运动中扮演了一个领头人的角色,但正是由于身份的特殊性,因为他是党员,所以被赋予了太多的神性,他本是个农村的庄稼人,却对党的指导理论领会得极其透彻,对于“私有财产”、“小农经济的局限性”这些他也竟能深有体会,虽然他是来自农村,是一个庄稼人,但是理论与实际不是那么一致的,而一个致力于实际工作的人,没有太大文化素养的人,竟也能将理论和实际结合的如此之好,这不免让人有怀疑之心,认为作者是有意吹嘘梁生宝这一人物的伟大性,特别是文中谈到他去找王书记,正好碰到杨书记在跟他谈话,在这一个谈话过程中梁生宝思想的变化让我们感觉党的力量无限大,竟可以将一个人改造的对未来如此明了。
再有欣赏文学的时候我们总会希望看到一些故事情节,其中大部分就是关于爱情的向往,这部小说中也有爱情,但是这里表现出的爱情又会让我们觉得不可思议,梁生宝和徐改霞都是新型的农村人,他们已不具有旧农村的落后想法,两个人真心互相喜欢着对方,也懂得反抗旧社会给他们的婚姻安排,既然如此我们想他们本应该在一起的,但是梁生宝在这时又表现出了共产党的英雄主义,为了建设祖国,我可以牺牲爱情,特别是改霞在决定了要问问他的时候,因一时不知说啥先把想进工厂的事情说出来了。“西安新修起国棉三厂,我想进厂去,你看怎样?”她说着,仍然低着头,对着她的辫梢笑着。她等待着生宝激烈地反对。她本想着只要生宝一反对,任谁鼓动,她也不去工厂了。“但是当她抬起头来的时候,她惊呆了。生宝的态度完全变了——面部发灰、带有讽刺意味的笑容。”当有万劝生宝另找对象时,生宝对有万说的话也表明了这一点。“怕分心,耽搁了互助组的事,闹不成丰产,咱丢脸事小,党的影响弄坏了,旁人以后也难闹。”梁生宝在这里又成了一个事事为党考虑,毫无缺陷的完美人物。
纵观全篇我们会发现梁生宝被刻画成了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英雄形象,在他的身上人性并没有完全地体现出来,这难道就是当时农民的形象吗?我能肯定地回答肯定不是,农民并不是党的几句号召就能一下改变的,这样看来作为中间人物的几个角色倒是很好地为我们展现了当时农民的形象,首先是中间派郭振山,他是村里面的主任,梁生宝是经过他推荐进入党组织的,照理说他应该比梁生宝的思想境界更高,可是现实生活却不是如此,他变成了一个中农,他生病的那段作者运用自由间接引语将文学语言与他的内心独白杂糅,更好地表现了作为一个徘徊在个人与党之间的农民的形象,是该为了庄稼人郭振山而活,还是共产党人郭振山而活呢,他一直在两者犹豫不决。其实郭振山并不是坏人,他有着自己家庭的艰辛,虽然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但是农民的落后性也会随之而来,不满足和更好的追求都会使人越活越纠结,这正是人性的最好体现之一。
文中另一个鲜明的人物就是梁三老汉了,梁三老汉从祖父辈两代人身上看到农民的悲剧,所以在他心中拥有三合院就是人生的最大满足,创业是他毕生追求的事业,并且他也为了这个目标一直奋斗努力着,他有着勤劳、朴素善良的品质,但也有着小农的自私保守性,他面对着生宝建立的互助组感到迷茫和无奈,这正是当时中国农村农民的心理,接受一样新的事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他们也会对党不信任,对党有怀疑,毕竟要一个人脱离他以前几十年习惯的生活模式这也是会让人感到害怕和彷徨的,但他却在暗地里默默地关心着继子的活动,生怕他会出问题,他对梁生宝以及童养媳的态度上是让人感动的,一个是没有血缘的儿子,一个是视为女儿的媳妇,这更体现农民的质朴和敦厚吧,文章的最后他去打油的时候“庄严地走过庄稼人群,一辈子生活的奴隶,现在终于带着生活主人的神气了。”
这一幕不难让我们想到经历了农业改造的农民正式地有了自己未来的人生,有了新的活法,他们可以昂首挺胸走在路上,证明自己真的已经是主人了。我觉得这是让人感动的,这也更贴近人的真正生活,这是体现真正的人性之美的,在中国的农业改革中我们并不都是梁生宝这种人物,更多地是梁三老汉这种受尽苦难却不敢尝鲜的农民,所以党更多地是该从这些普通的平民入手,虽然在这部小说中是靠梁生宝这样的人物改造了这些农民,但我们是否该反思现实生活中农民真是这样一种情形吗?这里不做过多评价。
总之,在我看来,这些人物虽不及梁生宝的人物完美理想,但他们却是一个个鲜活的形象,在这部小说中熠熠发光,令这部小说增色不少。人性本就该从小市民中发掘,这样才是最自然,最纯真的美。
《创业史》读书笔记2
并不是每个作家都敢以写作长篇史诗为文学抱负,更不是每个作家都能以完成煌煌巨著为此生作结。陕西作家群却不乏胸怀如此大志的作家,黄土作家群更是集结了一批发愤著书、至死不渝的作家。这种追求与气度,当首推柳青为写完《创业史》而洒下的汗、为写不完《创业史》而流下的泪。而同样以农村乡土为写作资源、以现实主义为写作手法的陕西作家王汶石,处在与柳青相近的年代、相似的环境,占据他创作主体的却是中、短篇小说,长篇仅有二十余万字的小说《黑凤》(1963年)出版。以此对比,用这种追求与气度浇灌日常写作并且结出硕果,黄土文学流派成员何止需要魄力,更需要毅力与耐力。
诚如众多文学评论者所概括的那样,作家前期的中、短篇及至小型长篇创作,往往都是在做后期长篇巨制的铺垫工作。柳青本人对此也发表过类似的看法:“作家所有的作品,从广义上来说,都是为他后来的作品做准备——思想上的准备,艺术上的准备。”
从不曾离开过“生活的学校”、并不断进修于“政治的学校”和“艺术的学校”中,彼时柳青对于《创业史》的构思可谓“蓄谋已久”——包括由生活过程中作者自己思想感情发生变化和创作过程中作品中人物思想感情发生变化这两部分所构成的完整的构思过程,因此他做出了分四部写的长远规划。在认定作品的主题越单纯越好的基础上,柳青将前两部的主题设定为农民如何放弃私有制、接受公有制,而将后两部的主题预定为农民如何习惯公有制、捍卫公有制,前后一致围绕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革命的发生和发展。
正如柳青所言,每一部作品都是对一个作家的考验:不单单在考验他劳动的坚韧性,也在考验他的生活基础、文学才能和思想修养。而柳青的经验就是自我克制与忍耐,还有坚持工作。正是以每日反复锤炼、不过千八百字的谨严态度,柳青硬是用六年的时间完成了三十余万字的《创业史》第一部(初稿),又用十余年的精力改定了十二万字的《创业史》第二部的上卷,后在《延河》连载了下卷的前四章。作品前后四部,笔触所聚焦的下堡村已从几个互助生产组发展到一个初级合作社,再将出现另一初级社作为竞争对象,而后二合一联合为高级合作社。这一变迁历程,从个体层面来讲,涉及人们思想的、感情的变化过渡;从整体局面而言,也遍及社会的、历史的、政治的、经济的变化过程。这不能不说具备史诗的品格——为了探索中国农民的历史命运和生活道路,揭示新旧事物的矛盾、反映新旧力量的斗争,以新事物获得肯定从而否定旧事物、新力量获得胜利从而击败旧力量,来最终表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柳青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党员作家,他忠诚于党的文学事业,由衷热爱基层工作,并在多种场合坦言自己的忠诚之心和热爱之情。他在为时代所鼓舞、感奋于新生活的同时,怀此宏愿在胸,便致力用文学语言将它广布于世,可仔细思量,这何其艰巨!然而,柳青凭着无比的热情——“一个对人冷淡无情和对社会事业漠不关心的人,无论他怎么善于观察人,也不可能成为真正的作家”——承受住了“文革”期间的身心摧残,并在病体垂危的状态下为《创业史》第一部的再版和第二部(上、下卷)的出版、连载做了最后的努力,随之带着毕生心血未尽的遗恨与世长辞。“如果这后十年不是这样历史地不幸,那他《创业史》的三四部是完全可以写完的。”作品以乡谚“创业难……”开启小说天地,作家竟因“创业难……”告别艺术世界。终究无人续此鸿篇,空有生者临文嗟叹!
柳青的个人遗憾与文坛的群体痛惜掣动着陕西作家的创作神经,此种敏感以黄土作家尤甚——路遥只怕不能在被疾病拖累至死前为至爱的作品收尾,陈忠实惟恐没法用长篇向迫近“知天命”年岁的自己交待。正是他们与生命赛跑、甚至和死神较量的勇气,才用一部部舍生忘死著就的史诗一笔笔为黄土文学流派涂抹上了生命无限的浑圆金边。
《创业史》读书笔记3
在涉及人生道路选择的时候,我们都会提到这样一句话:"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这句话就出自柳青的长篇小说《创业史》,读完这本书,我知道了,这句话出现在这部小说的第15章,背景是,喜欢梁生宝(小说的主角)的改霞,准备离开蛤蟆滩,投身到大城市西安的工厂里,这样的一个选择,使得这两个情投意合的恋人最终没能结合到一起。
好多年前的初中语文里,也有一篇《梁生宝卖稻种》的文章,那时候知道,这篇文章选自柳青的长篇小说《创业史》,文章中对梁生宝去郭县卖稻种,在火车站过夜,省吃俭用的描写,让人过目难忘。
读完了《创业史》,我也终于知道,这个情节出现在小说的第5章,可以说,这一情节,应该是《创业史》这部小说写的最精彩的章节之一了。我是用了一个多月的零散时间,才断续读完这部35万5千字的长篇小说的。作家柳青原名刘蕴华,陕西吴堡人,1936年发表处女作《待车》,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种谷记》《铜墙铁壁》(小时候,我看过这部小说的连环画),代表作就是我刚读过的《创业史》第一部。《创业史》第一部的故事,始于1953年的春天,止于这一年的冬天,写合作化的互助组时期,蛤蟆滩的形形色色的人物和社会情况,小说塑造了梁三老汉、郭世富、郭振山、改霞、素芳、王二直杠、高增福、栓柱、欢喜、任老四、姚士杰、孙水嘴等一大批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读完这部小说,我印象最深的是,小说景物描写非常出色,这种细腻的景物描写随处可见。作家用细腻的笔触,深情地讴歌赞美自己所生活的时代,写景的同时,不忘为烘托人物服务的宗旨,比如,在第21章,素芳被自己的堂姑父的时候,作家写道:"这时候,母马继续曳着磨子,很认真很严肃地在走着。榆树、椿树和楸树枝头的小鸟们,继续在歌唱着。在这崇高的世界上,二十三岁的素芳,不幸的女人,受到她出生以来第二次打击。她的堂姑父,无论在神气上还是动作上,一下子变成另外一种人,他怎么还不如在场的禽兽呢?"这一场景描写,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让人读后深受感染和教育。总之,读完柳青的《创业史》,真的是受益匪浅,同时也终于了却读这部伟大作品的愿望了。
创业选择……学会选择。
《创业史》读书笔记4
1929年,陕西大旱,饿殍遍野的关中地区依然不断地有灾民涌来。这些灾民何去何从?一部探索中国农民历史命运和生活道路的《创业史》将告诉我们答案……——题记
他——小说的主人公梁生宝,是一个英雄,是中国50年代的农村社会主义创造者!我之所以这么开门见山地说是因为他那自强不息、勇于奋进的精神的确震撼人心。
梁生宝是一个世代贫农的儿子,他年幼丧父,后来在一个灾荒严重的年头随母亲流浪到渭河南侧的下堡村。缘份使该村村民梁三老汉成了他的继父,之后,他们父子二人在渭河平原上开始了他们艰苦的创业。
人常说:古今中外成大事者必有远见,而梁生宝就是这么一个人。他十三岁就给吕二财主家打长工,两年后便用五块大洋买了吕老二家半死的牛犊,回家后他母亲和梁三老汉都责备他太冲动,可他却说:“爹,你那是个没出息的想法,今辈子也创不起业……”后来,小牛犊果然长成了壮牛,生宝也种出了好庄稼。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祸福旦夕。又过了两年,动荡的社会使生宝没福气安心种庄稼,不幸被拉去当了壮丁。梁三老汉用卖了牛犊的钱把他赎回来后,生宝又一头钻进了终南山——一干就是二十年,伐薪、烧炭,还要忍受着不能和家人家团聚的苦难,苦苦地熬着。尽管如此,可他没有被穷苦的命运压倒,而是从父辈创业失败的事实和自己穷苦的生活经历中执着地走着自己的路。
有执着的`信念在心,梁生宝一路走来,自然的也好,社会的也罢,他都能从容应对。姚士杰可谓是蛤蟆滩最刁钻的一个人了,在那个灾荒的年头,富得流油的他偏偏希望那些困难户来找他,因为他把缺粮人的愁苦当作世界上最有意思的享受!然而在这样的艰难时刻,梁生宝依然没有向姚士杰低头,仍然把他的创业工作进行得有条不紊。
有执着的信念在胸,梁生宝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为了能使村民们早日过上好日子,他主动外出去买稻种、推广新法育秧、进山砍竹子……所有的这一切他从来都不在众人面前显功。执着的信念使他变得更热情:吸收白占魁加入农业社组,耐心帮助梁三老汉,正确处理和郭正山的矛盾……这份追求执着的精神造就了梁生宝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品质。听党的话、跟着党走,他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为农业社的成功创办立下了汗马功劳!
我们是新时代的青年,时代并不要求我们非得去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但是,虽然我们平凡,可也应当拥有像梁生宝那样执着追求的品格,因为我们拥有年轻这笔人生最大的财富!
追求执着——只为心中那个最圣洁的目标。
《创业史》读书笔记5
柳青的长篇小说《创业史》以梁三老汉父辈创业的故事开篇,又以梁三老汉解放后经历互助合作的风风雨雨终于走上集体化道路,遵循起承转合的路数。
《创业史》描述了1953年春秋之间,陕西农村下保乡蛤蟆滩农民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经历。故事发生的背景正是农村所有制发生重大变革的历史时期,贫苦的农民在土改中分得土地,经过战后的休养生息,农村出现新的贫富分化的苗头,同时也出现了农业生产互助组形式。实际上,作为一个农村生产组织形式,互助组并不是解放后才有,历史上农民就有自发的互耕、共耕和犁牛互助等合作形式,共产党在根据地吸取这种来自民间的互助生产方式或经济组织形式,这是农民业合作化运动的最初阶段。《创业史》的叙述从这里开始,它讲述的不仅是一个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早期故事,还揭示了合作化的未来——将土地转向公有的集体化趋势,并由此构成作品矛盾的聚焦点。
梁三老汉一家三代人的创业经历,发生在20世纪农业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陕西渭河流域。梁三老汉的父亲是地主“最讲信用”的佃户,他凭着力气,在他们落脚的草棚屋旁盖起了三间房,给梁三娶了媳妇。父亲把创业的希望留给了儿子,但时运不济,梁三经几番创业未成。解放后,梁三老汉分得土地,创业的目标有可能实现了,但他也老了,只好把创业的希望寄托给儿子梁生宝身上,一心要有属于自己的“三合头”瓦房院。然而,在依旧生活在原有方寸之间的老农看来,生活的现实如此差强人意,创业的梦想不断的加剧他与儿子的矛盾。让梁三老汉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儿子为什么不和他一条心?难道这就是当年收养梁生宝母子的结果吗?
梁三老汉虽然不属于正面英雄形象之列,但却具有巨大的社会意义和特有的艺术价值。作品对土改后农村阶级斗争和生活面貌揭示的广度和深度,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这个形象的完成。而从艺术上来说,梁三老汉也正是第一部中充分地完成了的,具有完整独立意义的形象。
梁三老汉那些发家有望的农民,单门独院地坐着发家梦,毕竟底子太薄,很难逃脱破产命运。这就为小说中的合作化运动何以得到农民的支持埋下伏笔。由这些生活化的情景连缀下来,作品结局便显得水到渠成,顺理成章,而不像宣传手册一般枯燥无味。小说的描写与故事情节同时展开,梁生宝的互助与农村各种自发势力的矛盾构成小说的主要线索,这条线索连带出对不同人物和事件的描写。作品的结局也是邪不压正,大团圆式的,无论姚世杰的美人计,还是郭世富与互助组的公开竞争,他们在与梁生宝、欢喜等农村积极分子的较量中终于败北。经过将近一年的奋斗,梁生宝的互助组成功了,粮食平均亩产是单干户产量的一倍,除留足口粮外,还向国家出售余粮五十石,这是单干时人们无法想象的。在事实面前梁三老汉也不得不承认儿子的事业,积极支持他的工作。这时,梁生宝已成为全区第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灯塔农业社的社长。作品结尾写道:“梁三老汉提了一斤豆油,庄严地走庄稼人群。一辈子生活的奴隶,现在终于带着生活主人的神气了。他知道蛤蟆滩以后的事儿不会少的,但最替儿子担心害怕时期已经过去了。”
世代受人欺辱的农民,终于在农业合作运动中感受到人的尊严。梁三老汉的命运给作品主题以最合乎人性化的证明。
《创业史》读书笔记6
《创业史》在某种程度上,和《白鹿原》《红高粱》《平凡的世界》很像,是一部深深扎根于土地里的小说。但是在很多方面又不一样。《白鹿原》所反映的,是民国时代白鹿原上乡民,面对历史大潮,或随波逐流或逐梦浪尖的故事;《平凡的世界》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孙少安、孙少平等人,面对自然灾害、社会变迁,追求生活幸福和个人解放的故事。可以说《白鹿原》和《平凡的世界》都是大作,是历史画卷的展开。相比较而言,《创业史》和《红高粱》显得更为微观、更为具体、更为细节化。
《创业史》的时间设定,是在新中国刚刚成立的五十年代。作者柳青把视角放在了农村的土地改革、农村合作社创建的这一特定阶段。他通过对蛤蟆滩土地改革的进程描写,以小见大,重现了整个中国土改时期的写照。
应该说,《创业史》里人物性格相当鲜明,好就是好坏就是坏,不像《白鹿原》如此复杂。郭世富、姚士杰一心破坏土改;郭振山虽是共产党员却思想落后,只顾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生宝和有万则是一腔热血。人物的简单使得整部作品的线索相对清晰。所以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庄稼人在面对变革的时候,那种好奇、跃跃欲试却又害怕出头、害怕失败的态度。我们也能够看到,作者所说的“所有的庄稼人,对历史来说,都推动社会前进”的真实含义。
非常可惜的是,柳青先生没有来得及写完《创业史》全篇,四卷只写完了两卷。所以我们并不知道后面生宝的互助组会遇到什么困难,最终会走向何方。但是就目前的两卷来看,似乎显得有些波澜不惊。梁生宝似乎没有鹿兆鹏、孙少平他们那样吸引读者的魅力和令人赞叹的魄力。当然这并不是说他不值得称赞,作为一个互助组的组织者,能够在那样一个历史时代担当起领路人,的确需要超前的眼光、全面的指挥力和领导力,但是真的缺乏了一点全面的思维。也许作者只是想写一部关于土地改革的历史作品,不想做到那么宏大。可是对于我来说,已经被《白鹿原》和《平凡的世界》那种宏观的视角所吸引,很难再被《创业史》的微观视角所折服。
总而言之,也许我把《创业史》与其他几部作品做比较是不太合适的,但是每当我想起梁生宝,我总是不由自主地想起鹿兆鹏和孙少平。我更喜欢后者的复杂性,总觉得梁生宝太过简单,不大具体。但这真的是一部研究新中国土地改革所绕不过去的作品,它对农村各类人物的描写,对土改中各环节的描写,对农村各种环境的描写,都具有极强的参考作用。
【《创业史》读书笔记(精选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