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老是天下有生命的物种必不可少的阶段,自少年到中年,日子忙碌充实些,没有过多时间去思索衰老的现实意义.在一个冬日的午后,斜倚在沙发上读阿袁的《苏黎红小姐》,这是一个从女儿的角度以第一人称描述母亲苏黎红和父亲老朱渐渐老去与自己感情的细微变化,同时又从书中人物的各自角度体现了人们对衰老恐惧与思考,引起读者的共鸣,不可避免地父母会衰老,赡养老人是义务,是责任,父母是否做到公平,儿女心里都有杆秤,自会评价,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细比较起来,还是爱比不爱容易些。
主人公苏黎红是非常有个性的人,文章用大量的笔墨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她的人物形象,以至于儿女不叫她妈,直呼其名——苏黎红。她表现出不与世俗为伍,她六十多岁,是个退休的老知识分子,但她与其他同龄的老妇们不同,她紧跟时代步伐,坚持瑜伽,注重保养,“从后面看,身材还和少妇一样,是十分窈窕的”,当然她却不再是少妇,“而是老妇的窈窕”了。但苏黎红却从不承认自己是老妇,她甚至和小区里面的老妇们划清了界限。所有老妇们喜欢做的娱乐活动,她统统不参与。她却更喜欢“自个儿绕着湖散步”,喜欢沉浸在《红楼梦》的意境,在“诗意的环境里”看看谈恋爱的年轻人。甚至对于他的老伴儿老朱喜欢坐在小区看“老妇们跳扇子舞”,她也批评老朱“不爱看花开,却爱看花败”。苏黎红是漂亮美丽的,而且她对自己的美丽自知,所以她不希望像其他老太太一样流于衰老,她一直拒绝变老的可能。甚至她不喜欢孟周(“我”的丈夫)叫他“妈”,把她叫老了。
苏黎红与老朱的婚姻,门不当户不对,老朱出身农村,却把大城市的工程师的女儿追到手,虽离不开老朱的志存高远孜孜以求锲而不舍,但对比苏黎红前后谈的几个恋人来讲,最适合的莫过于老朱了。老朱能在寒冬的深夜来回穿梭十几里路从东城到西城地买点心,能一直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着“他负责养花做饭她负责赏花吃饭”的分工,书中有许多他们的生活细节片段,如数家珍,总之,苏黎红一直是养尊处优地如做女儿似的被老朱宠着,十指不沾阳春水的面红肤白,同样地,一对儿女里面,她更喜欢和她极相似的花容月貌的儿子,不喜欢长相普通更象老朱的女儿“我”,因此,她的爱的天平就会发生倾斜,尽管女儿有出息学习好,是个大学老师,儿子只在当地读了个专科学技术。而敏感的'“我”自小就读懂了母亲的表情,一直生活在自卑当中,把她与这个肤白胜雪的母亲格格分开,当然学习成绩骄人的她是很受老朱宠爱的,老朱是个很经典的形象,他温和大度,体恤他人,对家中亲人的爱可谓至深,因为这种对苏黎红的宠溺,以致于以至于六十多岁的妻子心理还像个少女似的浪漫虚荣,好多矛盾处理起来,都是老朱帮衬着苏黎红完成的。
因为这种母爱,她在儿子婚后也是频繁地出入儿子家,和儿子喝茶聊天,引发儿子家庭动荡,这些她是无察觉的,儿子先后找了三个媳妇,离了两次婚,第一次婚变,儿子把与妻子马丽前后的过程都和苏黎红详详细细地沟通了;第二次,是悄悄地惨淡分手后,苏黎红偶遇第二个前儿媳菡萏挽着身边的男子才知道再次婚变,这是儿子的第一次嬗变,这让她很是伤心,而儿子找的第三个妻子米宝,则是彻底地让她感觉到失去了对儿子的控制,儿子对她不再言听计从,开始倾向妻子,替她说话做事,直到后来,儿子买房,她倾其所有,拿出二十万,却不料儿媳妇却把娘家母亲接来同住,这样,让她一直在心里盘算的老了去儿子家养老的如意算盘落了空,也让老朱慌了手脚,老了,让人养着?几次试探女儿“我”,却因自小就结下的罅隙难以启齿,女儿就是不说“有我呢”三个字,顺顺溜溜地把养老的问题在口头上承诺下来,所以,在面对将来要和苏黎红一起生活的情况上,“我”一直是抗拒的。这是一种情感和理智的碰撞。理智上应该拒绝,但父母与子女的情感也一直牵绊着“我”。其实并不是对家里面的事情不上心,只是装作不上心的样子,也会在春节没能回去陪父母一起过春节的时候难过,在想到将来要和苏黎红一起生活的时候,不悦却又有那么一丝高兴。
这时候,外人孟周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作为女婿,他与苏黎红和老朱的关系都相处得非常融洽,正是他指出了我“不会做人子”,当然最后,“我”还是买了叠墅,同时也是那个苏黎红更喜欢的“闲情偶寄”高档小区,这是亲情战胜了理智的大团圆结局,也正是孟舟教会“我”一个道理“爱比不爱更容易”。
【关于《苏黎红小姐》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我和小姐姐克拉拉读书笔记15篇02-26
《红奶羊》读书笔记范文(精选11篇)04-03
我和小姐姐克拉拉的读书笔记(通用8篇)01-22
来闍黎新亭作06-21
苏溪亭02-22
雨过苏端06-20
金门答苏秀才03-29
苏台览古05-29
赠苏四徯06-20
金门答苏秀才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