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读书笔记1
从”母爱“着一个真实的故事里大家一定觉得是讲人的,可你错了这里的主人公是牛。
这里的故事是发生在青海省,一个极度缺水的沙漠地区,这里的水每天只能用三斤水。谁都是从驻军从很远的地方运过来的。有一头人们认为忠厚的老牛渴急了,把缰跳弄断了,冲向公路把送水的车拦下了。不管谁呵斥驱赶也不走。牛的主人来了用长鞭狠狠地打在老牛身上,直到老牛的血染红了黄沙,染红了夕阳。也不动一下。司机哭了。他拿着盘子打出三斤水给老牛,老牛一叫从后面的小牛上来了,大口的喝着水。老牛舔了舔爱子的身子,小牛也舔了舔母亲的眼睛,回家了!
我从文章中里的”牛母亲“给了我一个伟大的母亲的爱。让自己承担疼痛,也不让小牛喝不到水。
母爱读书笔记2
今天中午,我在家里看了一篇关于“母爱”的文章,这篇文章印象深刻。
在路上,在水路中间,一头渴了,口渴的奶牛在路中间被堵住了。无论人们如何不打他,他都无法动弹。一个人说:“这只牛肯定没有,给他一些水喝。 ”的然后人们去喝点水,但是这头牛只看着电话,突然一头小牛来到这里一步一步地喝水,但是牛没有喝酒。这是来自死亡并且不喝酒的水。我只想给孩子喝一杯。这种希望是给孩子的。我不给自己一滴水。我感动了
我想到了这一点,我想起了我的母亲,没有人拥有自己的母亲,只要我听妈妈说,我就会面对它。有一次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商店,父亲为我买了东西给我们买了。妈妈不一样,妈妈知道我喜欢吃喝,并为我买。我的母亲只是触动了别人而忽略了我的行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我长大后,我必须自己赚钱并支持我的家人。做一个尊重老人,爱和热心的人。
母爱读书笔记3
看着梁小生的“母亲”。我看到这位母亲伟大而勤奋。每天早上,我都不愿意乘公共汽车去一家遥远的工厂。为了微薄的工资和孩子的幸福,卖一个女人的体力很小,每天回家吃完晚餐,舔孩子们砸碎衣服。每当我回家时,母亲的身体都会被热水划伤和烧伤。虽然孩子们的衣服上满是补丁,但母亲会保存布头并修补孩子。母亲仍然想念她的家乡,为什么她经常告诉她以前的故事呢?这些举动都是为了错过家乡的表现,即使它只是站在门口,透过窗户也是愿意的。
梁小生的工作表示感谢。他感谢他母亲的善意。为了孩子,母亲被迫返回家乡。为什么?许多人会问这样的问题,因为她爱孩子,她觉得孩子比他更重要。笔者也意识到母亲的善意,会写出这样一篇文章,梁小生的情绪非常高涨。
母爱读书笔记4
如果你读过《母爱》这篇文章的话,一定会为那头老牛伤心的:
故事发生在西部一个极度缺水的沙漠地区。在有些季节里,这里每人每天的用水量只有几斤。饮用、洗漱、洗菜、洗衣,包括喂牲口,全都依赖这几斤珍贵的水。这些水还得靠驻军从很远的地方运来。
终于有一天,一头老牛闯上了运水车必经的公路上。任凭司机怎么吆喝都不管用。
后来,牛的主人来了。拿起长鞭,狠狠的抽打瘦骨嶙峋的老牛。老牛被打的哀哀叫唤,但还是不肯让开。后来云水战士被感动了,从车上拿出半盆水放在老牛面前。
出人意料的是,老牛没有喝水,而是对着夕阳,仰天长眸,似乎在呼唤什么。不远的沙堆背后跑来一头小牛。老牛慈爱的看着小牛贪婪的喝完水,伸出舌头舔舔小牛的眼睛,小牛也舔舔老牛的眼睛。静默中,人们看到了母子眼中的泪水。还没等主人吆喝,他们掉转头,在一片寂静中慢慢往回走去。
这是个感人真实的故事。表达了老牛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喝到水,吃了那么多苦。可见父母平时为我们下了多少辛苦。
母爱读书笔记5
“世上有一本永远写不完书——就是母亲。”这句话出自《母亲》。这篇散文是肖复兴写的。
这一篇感人文的写作顺序是从始到终,一个“我”从母亲死后,对父亲带来的后母从反感到好感;从讨厌到喜爱。
文章一开始,“我”的母亲重病走了,父亲从乡下带来一个后母和她的女儿。“我”从那一个刻开始非常讨厌她们母女。
后来,因为“我”把“我”的亲生母亲生前照挂在我家最显眼的地方,后母居然没有嫌弃它反而很“照料”它。所以我有一点点认可她,但是,我也没有从此喜欢她。
文章最后,写了父亲因病去世,后母为了维持我们的生活,居然将自己的女儿嫁入新疆。还因为一次突如其来的自行车车祸,她坚持背着我赶了很远的路,又把我从远远的医院背回来。因这一切的一切,我感觉到了母爱。
这使我觉得,其实,“后母”在现实生活中,并非只有像《白雪公主》中的后母般恐怖,她们之中,也有好和坏的之分。
母爱读书笔记6
前些日子读了一篇充满真情的文章《小巷深处》,整篇文章用平实的语言为我们呈现了一位平凡、真挚而无比伟大的盲人母亲的深深挚爱。为我们演绎了一段人间大爱,也诠释了母爱的真谛。
“母亲将我捡回来后,就搬离了破布棚子,住进了小巷深处的一间小屋里,为我取名为莉,这花光了她所有的积蓄。”读到这里一位伟大母亲的形象耀然纸上,为了给一个捡到的孩子好的生活环境,她选择了搬家,并花光了全部的积蓄。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能让这位母亲这么做呢?应该是母爱的光辉吧!
“夏天,娘靠卖冰棍维持这个家,令我疑惑的是,每次我家冰棍都卖的最好。我问母亲有什么窍门,母亲笑着说:‘就是站在阳光最毒的地方’。”读到这里我流泪了,泪眼朦胧处,依稀看见一位身负残疾的母亲正站在夏日毒辣的阳光下,汗水顺着她苍老的脸颊不停地流下来,强烈的阳光近乎要将她烤干了,可她心中只有一个信念要把冰棍卖完,家里需要钱,家中还有莉在等着她……。母亲这么做是痛苦的,对自己是残忍的,但她心中明白,只有这样才能让她的女儿莉过上好日子。这是一位多么伟大的母亲。
“日子一天天过去,我越来越厌恶这个家,厌恶这个瞎眼母亲,我考上了县重点学校。以后,我尽量不回家,母亲带着钱来看我,我却叫母亲以后不要来了,母亲什么也没说,以后一直是一个亲戚定期送东西来。学期结束,我去感谢那位亲戚,却得知,原来是母亲每个礼拜摸着上公车把东西交给亲戚再一个人摸回去,我哭了……。”读到这里我心中真的无法平静了,心中有了一丝哀伤,无法想象这位母亲承受了多大的心灵上的痛苦。年少无知的孩子,为了自己的那份虚荣心,竟然嫌弃自己贫穷的家,嫌弃自己残疾的养母。
通过整篇文章可以看到,幼年时,母亲在莉的心目中是的伟大的,但渐渐长大了,她发现外面的世界原来是如此光鲜亮丽,母亲在她心中与日俱降,直至后来竟开始厌恶这位每天在小巷深处等候自己归来的母亲了。上中学后为了躲避母亲,竟然让母亲不要来了,并且一个学期没有回家。而母亲的爱没有停止,为了养女母亲一个人拄着盲棍,一点一点地摸索着,又哀求公车司机带她一程,再摸去亲戚家,最后在凄厉的寒风中,一个人迈着蹒跚的步履原路返回。这一幕是多么的凄清又哀凉。值得欣慰的是,最后莉哭了,悔恨的泪水浇醒自己那颗已经冷漠的心。
文章中的母亲虽然身有残疾,但她那份爱却是许多健全的人所无法比拟的,她用自己朴实的爱,不求回报的举动,打动了人们的心,书写了平凡而感人的大爱篇章。其实,在生活中,我们的父母何尝不是这样的,她们默默的奉献,不求回报,为家庭,为子女,日夜操劳。
母爱读书笔记7
初衷:
野狼特战队一周一次的思维导图训练,本周的训练主题是“三八妇女节”。
这次我选择了一本书《母爱的羁绊》。
原因是:
1、这书里涵盖了“妇女”的两个角色,就是妈妈和女儿。
2、我又是妈妈,又是女儿。可能妈妈的使命感会更强。也想看看自己给到的母爱是不是羁绊的。
看了书评,有些人哭了,有些人很有感触,有些人希望自己能够重新正视自己与母亲的关系,有些人后悔自己没有在20几岁的时候看了这本书。
内容分享:
《母爱的羁绊》,主要讲述的是“自恋型的妈妈”
自恋型的妈妈,有2大特征:一是情感匮乏,她整天关注的都是自己的感受。二是强烈的自我关注,做任何事情的考虑角度都是从自己出发,很少关注别人,她会控制女儿按照她的方式去生活。
自恋型的妈妈,有9个特质,我进行了归类:
1、从自身定位开始。她总觉得自己是高人一等的,总觉得自己做什么都是最好的。她觉得自己享有特权,做什么事情都不能让她等。她相信她自己是独一无二的,只能被其他特别的人、地位高的.人或社会名流所理解。
2、从需求而言,她需要过度的崇拜,她对为你做的每件事情她都需要得到你的赞美、感激和恭维,比如做的饭很美味、挑选的衣服很有品味等等。她专注于无止境的成功、名利、美貌、才华的幻想。比如疯狂的骑着电动车、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学习班,一天能带着孩子五六个班的跑下来。
3、从人际关系而言,她喜欢利用别人来帮自己实现目标,她觉得这很正常。她缺少同情心,当女儿难过的时候,她总会说,你应该坚强一点,而不会安慰她、理解她。她嫉妒别人,甚至有时会嫉妒自己的女儿。她傲慢、目中无人。
自恋型妈妈的女儿,她要按照妈妈的想法生活,又会是怎样的呢?
一、为什么我总觉得没人爱我?
二、为什么我总觉得我做的不够好?
三、为什么我经常觉得空虚?
四、为什么我总不自信?
在这样的心里环境下生存的两个人中间,有十根毒刺:
第一根:女儿总想得到爱和嘉许,但是却永远无法取悦母亲。“为什么我怎么做你都不满意!”
第二根:母亲更在意事情看上去好不好,而不是你感觉怎么样。出门前会把你收拾的漂漂亮亮,而不考虑你是否舒服;找男朋友要找个什么样的男朋友才有面子、才门当户对,而不是这个人爱不爱你。
第三根:母亲会嫉妒女儿。在西方会比较多见。但在中国,在家庭会议中也可以看到一点。
第四根:不支持女儿的自我表述。有时妈妈会用哭来做逃避的通道,当女儿试图去讲清楚事情时,妈妈总会拒绝。
第五根:家里所有的事情都是围着母亲转。甚至家里的父亲也不得不围着母亲转。
第六根:母亲没有同情心。这是自恋型妈妈的标志性特点。
第七根:母亲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有情绪就会摔门、摔东西。能够发泄出来的情绪也只剩下了愤怒、抱怨,所以有些女儿会表述“妈妈像石头一样冰冷”。
第八根:母亲爱挑毛病,指责别人。
第九根:和女儿成为闺蜜,穿相似的,做类似的事情。其实这也是一种容易让孩子对母女关系界定不清晰的方式。甚至随着年纪增长,女儿充当起了妈妈的角色。
第十根:女儿和妈妈之间没有隐私,她不尊重女儿。
自恋型妈妈如何识别?共有6张面孔,而且也会影响出女儿身上的一些特点:
一、浮夸外向型妈妈。
二、成就导向型妈妈。
要求女儿做任何事必须成功,所以会为了成功不惜任何代价。她给予的评价多半是外在的,而不是内在。比如“孩子是个成绩很好的人”、“孩子是个表现很棒的人”就是外在因素决定的评价;而“孩子是个心地很善良的人”等等等就是是孩子的内在表扬。
三、心身疾病型妈妈。
动不动就会说自己身体哪儿哪儿不舒服,经常要孩子带去医院检查。其实检查也没有什么大问题。其实这个可能是由于她自己在小的时候就很缺爱,所以在自己的孩子长大了之后,就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家里人围着她转,来获得爱。
四、成瘾型妈妈。
五、不怀好意型妈妈。
经常“泼冷水”的妈妈,爱挑事。
六、情感饥渴型妈妈。
女儿会呈现出的特点是:
1、过度在意形象。
总觉得自己长得不好,不够完美。
2、自我加压。
永远是通过不断的努力,当下的是不满意的,幸福永远在下一刻。
3、寻找外在的补偿。
找老公一定是找特别宠她的,获得想要的爱。
那如何解决这样的“母爱的羁绊”呢?
一、感受比外表更重要。
和孩子相处时,一定要感受对方的感受,重视她舒不舒服,重视她的男朋友爱不爱她,而不是外在的东西。
二、试着独立出来。
从空间上,可以搬出来。从情感上,交流上,可以不按照她的方式,也可以和她表明你的底线。
三、在改变的期间和谐相处。
不指责她,而是要感谢她。因为所有的妈妈都是爱自己的孩子,只不过她以她的方式来爱你。
四、建立自己的爱的体系。
很多时候,这种传承是一代接着一代,有时我们最不想成为的那个人,很有可能你最后就成了他那样的人。如果想让自己的下一代让自己的女儿不走相同的路,那就建立自己的爱的体系。重品格,培养孩子有爱人的能力。这样才会结束这样的“遗传”。
感悟:
我也是妈妈,也是女儿。很庆幸自己没有这样的“自恋型”妈妈。但是我相信这本书并不是专门给自恋型妈妈看的。更多的我们,是要在这本书中找到我当下或许也有相同的一些些问题,进行改善,更注重内在,注重爱人的能力。女儿是一个单纯的个体,给她赞美、嘉许,幸福就在当下,而不是下一秒。
母爱读书笔记8
看完了《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中的《伟大的母爱》,如纤纤细手拂过平息的琴弦,心久久不能平静。此时此刻我多想高呼一声:人生真情莫过于母爱。
《伟大的母爱》一文中,内容真挚感人,语言通俗易懂。海伦那夫人——千百万人中的一员,却别写得伟大、善良。天底下母爱是最细致、最无私、最易体会到的。但海伦那夫人并不是玛丽·格兰特和罗伯尔·格兰特的亲母亲,并且非亲非故,她以博大的母爱去帮助他们姐弟,真是让人敬佩。
我不禁想起我们的老师的爱犹如母亲般的爱。也许是职业的缘故,他们对我们一向十分严格。因为我年少无知、轻浮、猖狂使我对这种母爱不屑一顾,还时常与他们作对。天天都抱怨上天的不公平:为什么不赐予我一个了解我、理解我的“母爱”——老师。
可是,随着时间的飞逝,我渐渐明白,发现我错了。还能再写什么呢?还需要再写什么吗?在别人的眼里,老师的这种“母爱”实在太平凡了、太普通了。可在我心中,老师的这种“母爱”永远是伟大、温馨的。这种爱将是我勤奋学习的最大鞭策,将是我工作上进的动力和源泉。
老师的爱是我们头顶上的一片天,让我们茁壮成长!在前进的路上,让我们心中永远带着那份“母爱”!愿我们永远对得起那份“母爱”。
母爱读书笔记9
这是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一座森林公园里。这座公园因为一位游客乱扔烟头而引发了大火。熊熊的火焰烧毁了公园的所有树木。由于火势太猛,消防队员根本无法靠近,他们只好等大火熄灭后再进去看看有没有人受伤。火灭后,消防人员走进了公园,他们在一棵烧焦的树下发现了一只死鸟,这只鸟直挺挺的站在地上,保持着临死前的姿态。消防人员感到很好奇,便用一根枯枝轻轻的拨开了鸟儿,令他们惊奇的是:有几只蹦蹦跳跳的小鸟从这只死去的鸟妈妈翅膀下跳了出来。
当我读完这篇文章后,不由得对这只鸟儿肃然起敬。这就是母爱的力量,伟大的力量!鸟妈妈用自己的身体保护了小鸟。当大火烧到它身上时,她承受着几乎人类都不能承受的痛苦。我知道其实它完全可以飞走的,但无私的母爱使它留了下来,用自己的生命延续了它的孩子们的生命。这,就是伟大的母爱啊!
从这篇文章中,我了解了什么是爱。体会到了伟大的母爱。我以前从来没感受到:原来母爱是那么的伟大啊!
母爱读书笔记10
读这本书的初衷,是被它的名字吸引——我不想自己的爱成为女儿的羁绊。以为这是一本育儿书。翻开才知道,这是一本讲述母爱也会带来伤害,以及如何与伤害和解,从而疗愈自己的书。
我推荐三类人来读这本书:认为跟母亲关系处得不好的,有女儿的妈妈们,以及想要了解自己的人。我常常听到有朋友说她又跟自己母亲吵架了,有人总是觉得自己不够好,不够快乐,却不知道为什么。当然,所有在寻找幸福的人,都可以读一读这本书。阿格尼丝˙里普利厄在《百宝箱》里说,在自己身上找到幸福并不容易,但在别的地方找到幸福则是根本不可能的。而我特别同意《母爱的羁绊》这本书作者“只有自己才能治愈自己”的观点。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一次次地找到共鸣。作者那些求助者的感受,就像是我自己心里的声音一样。“我有个窍门,能在不自信的时候让自己看上去很有能力。我总是担心有人会发现其实我并不擅长自己的工作。我只会做表面文章。这让我很烦心,我知道总有一天会有人发现真相,管我叫骗子。”“我永远不能为了纯粹的乐趣去做一件事,于是从一件事跳到另一件事,终究一事无成。”
我不能说这本书治愈了我,因为在读这本书之前,我早就开始了跟过去和解的征程。作者认为治疗是一项持续终身的事,不能一蹴而就。谁说不是呢?
曾经我也很迷茫,不知道自己身上那些甩都甩不掉的自卑,总认为自己做得不够好的念头,是哪里来的。这本书给出了一种可能----自恋母亲会带来伤害和导致其女儿们的问题。我很难把我的母亲归类为自恋型。但她不是我理想型的母亲。我想不仅仅是自恋型的母亲,自卑的,内心充满恐惧的,那些没有办法活出真正自我的母亲,都有可能会带来伤害和导致女儿们的问题。
弗洛姆在《爱的艺术》里说,母爱就其本质是:“我什么也不做就可以得到母亲的爱,因为母亲是无条件的,我只需要是母亲的孩子。”但是我需要做一个很努力很乖的孩子,需要考第一名,必须考上最好的高中,必须比其他的孩子都优秀,才能讨得妈妈欢心。我母亲经常会把好的东西给“比我们重要得多”的亲戚,这个重要我猜是因为我们经常接受他们经济上的救济。比如,有一次我生日,但是那天最重要的人是舅妈,所以最好的鸡肉最好的菜都要舅妈先吃;比如,有一次她做了很好吃的红盐姜,藏在柜子里好久都不许我和弟弟吃,但是表妹来了家里之后她就全部给了表妹。
而我羡慕表妹有舅妈那样无条件爱她的妈妈。有一次,是冬天的周末,舅妈让我来洗菜,她对我说,表妹来大姨妈了这个时候我们不能让她碰冷水,她的语气和眼神里溢满了对表妹的关爱。在冬天的冰水里洗着青菜,我的心比冰水更冷。我也来大姨妈了,但是我不敢说。当时的我,像极了我那个讨好型人格的母亲。她肯定也是不会说,也只会默默地在冰冷的水里洗着青菜。我羡慕表妹有舅妈那样无条件爱她的妈妈,如果表妹受到任何委屈,她都可以依赖舅妈。
我曾经渴望过,幻想过母亲能是我坚强的后盾,现在我早已经接受,这不可能。在我还是一个小孩子的时候,我需要那样一个会处理情感问题,内心坚强的母亲。每一个小孩子都需要一个这样的母亲。我的这种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在成长的过程中给我造成了不好的影响,比如上面提到的认为自己不重要,不够好,等等等等。而接纳母亲没有达到理想中的母亲这一点,并不是说去责怪母亲,更不代表不爱她。
接纳这样的事实,是开始自我疗愈的第一步。从此,你成为一个走出伤害的人,“你会成为一个既能待在母亲身边,又能跟她保持距离的人,而在这两种情况下,你都能保持自身的独立性。有了这种能力,你就能和某人既亲近又独立,同时保持者一种完整的自我意识”。
过年的时候,二姨说我命真好,嫁了个还不错的老公。我鼓足勇气用开玩笑的口吻说:“我也总归需要有一点好的吧,要是连婚姻也不好,我又指望不上回来依靠家里。”“那是那是,还不是你指望家里,你家里还要指望你呢”,二姨回应。这些年我的长进之一,就是能够尝试着跟曾经“仰视”的亲戚们开展平等对话,所谓平等,就是不害怕把心里的话说出来,用一种平和的语气。
我爱我的母亲,即使她不是我理想型的母亲,即使因为这样,在我成年后,需要格外辛苦地去面对和疗愈那些伤害。但是我相信,这也是成长的意义,谁不是在伤痕累累里努力构建自己的生活?如果说现在还有什么让我十分痛苦的话,那便是在反哺过程中遭遇的挫败感,这样的挫败感常常猝不及防地让我又陷入“是我不够优秀”的深渊。这本书里有一段话,很好地将我从这种挫败感中拉出来——即便你女儿已经长大成人,你还是应该有母亲的样子。你得继续担负起父母的责任,继续提供指导、同情(共情:我个人觉得用共情更好,避免歧义)和理解。你女儿却没有义务向你提供这些东西。
我不知是否完全认同这段话,但是我确信,你不能给别人你自己没有的东西。埃利希?弗洛姆说:“如果一个人能富有成效地去爱别人,他也会爱他自己;如果一个人只爱别人,他就根本没有爱的能力”。飞机上的安全须知里面也写着,在帮助别人之前,请自己先戴好氧气罩。
有一句祷文----使我摆脱所有无用的幻想和徒然的妄念。有一次祈祷之后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是徒然的妄念?恰好冯唐在《奇葩大会》帮我解答了:妄念就是一己之力无法做到,需要依赖别人才能完成的事情。
我想我们终其一生,都是在朝着这句祷文的方向努力。我很喜欢现在的自己,并且祝福所有人都能自由地做自己。
【母爱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母爱,母爱作文04-01
母爱06-15
母爱随笔11-18
母爱无私10-17
慈母爱05-11
母爱伟大07-26
感悟母爱07-21
母爱如山05-10
动物的“母爱”05-10
描写母爱谚语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