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家乡的民俗作文600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家乡的民俗作文600字1
踩高跷是传统文化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在热闹的东北二人转,绚丽的舞狮,甚至东北特有的大秧歌中,都多多少少会有高跷的影子。
记得很小的时候,学校里有一个房间铺了一层垫子,就像拼图一样的,在那里我最早接触到的高跷。
我们看着老师踩着高跷后,仿佛跳一下就能触碰到天花板。心中便按耐不住,纷纷想玩儿高跷。老师分给每一个同学,一个高跷。想到舞台上的演员踩着一人高的高跷。在普通的木地板上,行云流水的走来走去,来去自如。好像步子再大一点,不就可以从舞台一边一直迈到另一头,便迫不及待地迈开步子。
虽说高跷但也差不多只有三十公分,可是对于我们来说也够困难的了。手抓住上面的把手,脚在下面走,感觉步子沉重了许多。如果手与脚配合不好,就会失去平衡;如果左边和右边配合不好,双脚就会拌在一起;如果同学之间配合不好,两个人的高跷碰在一起,两个人就会同时摔在软垫上,可是我们仍然玩得不亦乐乎。
而舞台上的演员就不一样了。几个踩高跷的人走在舞台,各式各样的衣着各有不同。高跷高矮不同,但都只有一个特点——很高,简直无法估计。如果像我们那样总摔倒,那就会摔得很惨吧,然而他们走起来却毫不费力。人们抬头看他们,他们有的走的很滑稽,有的很严肃,有的走起来很沉重,有的带着轻快的步伐,清了清嗓子,每一个演员都唱出了自己的台词。他们配合的也很默契,完全没有瑕疵。那些踩着高跷的人,从高跷上向台下看,会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吗?
但是现在会踩高跷的人也并不多了,高跷渐渐退出了舞台,不再受人们的欢迎,却永远都是我的家乡的民俗。
家乡的民俗作文600字2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们中国是一个大家庭,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少数民族的泼水节、火把节,热热闹闹的春节等等。当然在我的第二家乡:茂名也有自己的节日和风俗,那是茂名的节日,渔民的节日,也是大海的节日——开渔节。
茂名市,广东省辖地级市,地处广东省西南部,鉴江中游,东毗阳江,西临湛江,北连云浮,南临南海。由于靠着南海,许多人都靠打鱼为生。但是,为了让海洋中的鱼类有充足的繁殖和生长时间,每年在规定的时间内,禁止任何人在规定的海域内捕鱼。这样做,对鱼类的生长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这就叫“休渔期”。每年各海区的休渔期时间长短不定。
现在国家实行“休渔期”。“休渔”结束为“开渔”。博贺的政府和旅游部将原来民间的祭海活动组织成节庆活动,称之为:“开渔节”。在开渔节前一天,庆祝活动其实就已经开始了:在码头舞台上表演。而且,所有的船都会被停放的很整齐,每条船上都会装上彩灯和大红灯笼。码头也会好好布置一番。
在开渔节当天,上午会有隆重的游行和祭海活动。其中“祭海”是渔民出海捕鱼时,为求平安、丰收的一种仪式。在下午,渔民们会在码头摆开酒席,其实是老板请家人和员工们吃饭,为的是让员工们在开渔后好好工作。
开渔节时候,原本风平浪静的海面瞬间成为汽笛长鸣的活跃场景。送别的码头人头涌动,鼓乐喧天,大家都希望渔船能平安归来。晚上,爆竹齐鸣,烟花怒放,一派壮观的景象!
啊!这是多么隆重的盛典,多么壮观的景象啊!相信你也很想亲身体验一下。我爱我的家乡,我爱我家乡的这个独一无二的风俗!
家乡的民俗作文600字3
艾饺是我们绍兴当地清明节前后家中常吃的美食,清明食艾饺,能驱邪排毒,越谚有“清明吃艾饺,不怕阵雨浇”之说。
清明未到,我和妈妈也在家里做了一些鲜美的艾饺。我们在田间地头采来一些艾叶,挑去老叶、艾梗,清洗干净。接着是煮艾叶,待锅中的水沸腾后,倒入这鲜嫩碧绿的艾叶,煮艾叶时不能盖锅,还要拿筷子不停地搅拌,防止它颜色发黄。煮到艾叶软嫩,汤水碧绿,就关火,等到水有些凉了,就来和粉。先准备一个盆子,将米粉和少量的糯米粉一起倒在盆子里,再舀上煮好的艾叶和汤水,周围顿时清香四溢,一边用手使劲和着面粉,一边根据面团的湿软程度添加汤水或面粉。
妈妈双手不停地和着面粉,最后揉成了一个均匀的绿色团子,软乎乎如气球,绿莹莹如翠玉,还散着一阵淡淡的幽香。开始包艾饺了,我洗净手从面团上扯下一个小团子来,,把它揉成一个小圆团,再用手一压,变成了一块小圆饼,然后双手拇指和食指轻捏四周,小圆饼成了一个碗状大小的圆片,中间厚四周薄。接着把馅料裹进去,我加的是炒熟的芝麻糖粉和葡萄干,当然根据个人的喜好,也可以加其他的馅料,如咸菜竹笋等,最后小心翼翼地把它四边开口捏紧,这样一只艾饺就包好了。
我和妈妈忙碌了两小时,包了四十多只艾饺,看着这一只只千姿百态的艾饺:有的像枝头未成熟的柿子,有的如海面跃动的海豚,有的似林间觅食的小兔,心里美滋滋的。妈妈把这些可爱的的艾饺被放进了锅中蒸,二十分钟后,当锅盖被掀开时,香味扑鼻而来,口水在我的嘴里不觉地流了下来……
家乡的民俗作文600字4
“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蒸枣花;二十九,去打酒;三十儿,捏鼻儿(饺子);初一儿,撅着屁股乱作揖儿......”这首过年的谣,反映了河南过年的大事记。
在河南过年虽大同小异,但每个城市也有自己独特的习俗。在我家乡信阳过大年,腊肉成一绝。
信阳淮南各地民间都有腌制腊肉的习惯。对于爱吃、会吃的信阳人来说,腊鱼、腊肉就成了必不可少的年货。信阳腊肉跟其他地方烟熏火燎的腊肉不同,这里的腊肉纯属自然风干,没有一点烟熏味。四五个月以后,味道极佳,人们会用腊肉做各种美味佳肴,如:腊肉膳片、腊肉炖萝卜。
我到了家乡,吃的腊肉就没有以前的好吃。因为现在的人很懒,有的人简简单单搞一两下就好了;有的人在外面买现成的腊肉;还有的人是用不好吃的猪肉或者有病的猪做腊肉,吃了一点也不健康。春节到了,家家户户都在买年货,有的人很早起来去街上玩牌,有的人在家里看电视;还有的人在贴对联。而我和爸爸去买做腊肉的材料。有的人看到我们说:“你们去干什么?”我和爸爸异口同声地说:“去买做腊肉的材料。”他说:“还要做腊肉,现在这个地方都有的卖,你买就行了。”最后我们没有理会他,因为他不懂个中的滋味。我们买完材料回到家开始腌制腊肉。三四天就腌好了,爸爸炒给我吃,那滋味让我回味无穷。
又到了春节,谁还会去做腊肉,全都去买腊肉了,一个“买”字让人们失去了美好的东西啊!
家乡的民俗作文600字5
我家住在西南一个偏远的农村,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山清水秀,四面环山的小山村里。这里的人们朴实、善良,过着幸福快乐无比的生活。
这里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山乡田园生活,有着山里人宽宏、热情。生活虽然艰苦,但是也有滋有味,累了就会有一些风俗节日让大家欢声笑语、心情舒畅。
我生长在山野里,喜欢农村,喜欢山里的生活,更喜欢家乡的风俗节日。我庆幸生在这山清水秀的小山村,家乡的习俗让我快乐、童趣无限。
我就拿两个不同的例子给大家讲讲家乡的民风习俗吧!
去年我们家办了一场喜事-------哥哥结婚。这天天气特别好,一大早太阳从云缝里探出了脑袋,好像也来看热闹,家里也来了很多客人,是来喝喜酒的,我也格外高兴哼着小调东瞧瞧西看看。我听长辈们跟我说,你去给哥哥打洗脸水,他会给我红包的。我想这怎么回事呢?但我没有这样做,觉得都是自家人了,没必要吧。现在才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原来是家乡的风俗。
我屁颠屁颠地跟着大人们快活地忙碌了一上午,到下午了,我又跟着哥哥嫂嫂背了一块肉到嫂嫂的娘家去,听长辈们说这叫做“回门”。哥哥看我忙活了大半天,怕我累着了,就找来了一辆摩托车,带着我和嫂嫂“回门”去了,来到嫂的娘家我左等右等,天快要黑了,已经“虚着了眼”哥嫂们才办完事,哥又带我和嫂嫂回家去。这天我过得即高兴又劳累。
家乡的习俗除了婚娶,还有丧葬出殡独具风味。记得前几天我们村子有人过世了,人们也来悼丧。死去的人停放在堂屋的中央的棺材里,我当时状着胆子去看了一眼呢。
到了出殡那天下午,“灵人”上山抬出去了,走了以后有人在堂屋里放了一串鞭炮,据说这样做就是把死人的“灵魂”赶出去。路上还要一边洒灵纸一边放鞭炮。把尸体抬上山盖好棺木,儿子们要跪在棺盖上用锄头挖三锄土,以表示亲手把亲人埋葬了。
这就是我们家乡的风俗习惯,唉!多有趣呀!欢迎到我家乡来欣赏吧!
家乡的民俗作文600字6
在我眼中,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国的文化历久弥香。而在我的心中,家乡的民俗文化也同样博大精深!
说起我的家乡——段村,真有一点儿自豪!它被国家评为“历史文化名村。”而段村名字的由来也是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的。段村始建于西汉文帝元年,初名印驹城,隶属晋阳县。交城素产良马,为朝廷所严管。印驹城专为进入交城牧苑之马匹打印火记。后汾水泛滥,汾河出岸穿城而过,将城冲为二段,东日东城,西日西城。汉代之后城废遂为民居,得名段村。
在我的记忆中,给我印象最深,经常萦绕在梦里的是家乡正月十五闹“红火”的场景。我的家乡是个大村子,三千多人,文化活动也是轰轰烈烈。正月十五闹“红火”是我最盼望、最高兴、最自豪的事。无论是抬铁棍、扭秧歌还是放焰火,都能够吸引相邻几十里的人前来观看。
看那于人头攒动之上挥袖起舞的,是最具吸引力的铁棍表演。铁棍是富有地方特色并别具一格的杂耍之一,只有我们满溢着乡土气息的农村才有。它需要十二名年轻力壮并有丰富经验的汉子才能抬好。铁棍上站着四个小孩子扮演的人物。有的是各种古代名人,有的是各种戏剧人物。随着各自的配合,倒也别有一番风味。
等到夜幕降临时,便见烟花满天,争相绽放。家乡段村的焰火表演久负盛名,每逢正月十五都要放焰火助兴。这些焰火其实也蕴含着传统,是寓意吉祥的。有“金钱落地”“满天星”“鸿运当头”等等,真是让人眼花缭乱!
在我家乡,若说起其它民俗文化,就要数每年四月初十的古会活动了。传说它是人们为了祈求下雨而产生的。而这种活动人们也将继续传承下去。他们组织市场交易,并会唱戏助兴,而对于我们这些懵懂少年来说,其实也就是一场有各种好吃,好玩的东西的“盛会”罢了,但在我们心底,也悄悄埋下了一颗热爱家乡民俗文化的种子。
家乡的民俗文化真是丰富多彩!我们都应该竭尽全力来保护这些美好的民俗文化,让它们能够永久地被传承下去,不断地滋润我们的文化生活!
家乡的民俗作文600字7
我的家乡是枞阳县,这里是铜陵市偏远的一个小县城,但在这里的文化习俗却也不少。
在枞阳县,最有特色的是黄梅戏。黄梅戏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这足以说明它的重要地位。黄梅戏流行于长江中下游的地区,其中我们枞阳算是黄梅戏的发源地之一。
在我们这里,傍晚时分,在广场经常有老人在广场上运动,腰间总是带着小音响,一边走一边听,就好像青年沉浸在音乐里一样的回味。也有人在广场上架起一个幕布投影着给大家放黄梅戏看,没过多久周围就有许多老人来看黄梅戏,也有小孩子在周围玩耍大人们在聚精会神的看着,偶尔也有路人经过,有兴趣的人也就在周围停下来看一看,有急事的人也听一听,然后,又赶路去了。
除了黄梅戏,枞阳的武术,也是名不虚传的。东乡武术在安徽很有名气,过去的枞阳县周潭镇,就是东乡武术的发源地,东乡武术主要是两方面:一是拳术套路,二是械术套路。所有的拳械套路基本上都有谱诀,东乡武术可以结合生活中的用品哪怕是毛巾都可以成为武器,在中国是一门很好的武术。现在这些文化遗产,主要是用于自卫、健身,也用于现代反恐擒拿,武装侦查,让这些武术都得到传承,并使其重放光芒!
除了精彩的武术,在我们这里,节日的仪式也丰富多彩丰富,很有特色的。在春节的时候,我们在家里过年,吃年夜饭,晚上看联欢晚会用来守岁;元宵节的时候我们会在家里吃着元宵;端午节的时候,我们会吃着粽子,鸭蛋,还有豆子,只可是我们老家山里那边没有龙舟,只能在电视上看划龙舟比赛呀!
家乡的民俗作文600字8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地方过年都有不同的民俗。
我的外公、外婆是张金人,在他们那里过年可热闹了,放鞭炮、吃鱼糕、吃卤肉,特别是外婆做的炸肉丸子、卤肉最好吃。每年的这个时候,我就会守在外婆的蒸笼旁,等待着外婆新鲜出炉的鱼糕,还没等外婆把鱼糕摆放好,我就会迫不及待地用小手去偷吃,那刚出笼的鱼糕烫的我“嗷嗷”直叫,那鲜美的香味,让我顾不得鱼糕的烫,一口全放进嘴里,“好吃!”我不禁赞叹到。
过年每家每户贴对联也是必不可少的,那红红的对联上写满了祝福的话语,听大人们说过去人们把桃木做成个“符”字挂在门前,每到新年的时候就更换新的,后来慢慢演变成对联这一喜闻乐见的形式。
一天清晨,舅舅和外公把我从睡梦中叫醒,让我和他们下去帮忙贴对联,外公拿着梯子,我拿着剪刀和胶布,舅舅拿着对联,我们一起下楼了。到楼下后,外公把梯子架上,我拿着剪刀和胶布在一旁把胶布剪成一段一段,舅舅拿着对联整理着递给外公,上下左右对齐了,对联贴好了“财源滚滚随春到,喜气羊羊伴福来”对联上的几个大字引人注目,外公站在对联前一个劲的笑,仿佛看见了羊年一家人。这是,灯笼也挂上了,搞定收拾东西上楼去,一上楼,桌子上早已摆放好满满的鱼糕、卤肉、炸肉丸子,我的口水直往外冒,哥哥和我硬是把每个碗里的东西都尝个遍,吃的同时也不忘夸奖外婆做的美味,外婆的嘴都笑的合不拢了。
过年真是一个好日子,为了家人的团员,我们要更加勤奋、努力的学习,让家人们开心,这才叫真正的过年。
家乡的民俗作文600字9
按照我们家乡的老规矩,春节从腊月二十三就开始了。每到这时,大街上总会挂满红红的灯笼,大街小巷喜气洋洋,红红火火。
在我们的家乡,春节有这样独特的风俗,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腊月二十四,扫尘房,腊月二十六,蒸枣饽饽。除夕夜,吃团圆饭,正月十五过元宵。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要数蒸枣饽饽了。每年我都会参与。蒸枣饽饽的面,需要提前一天的晚上准备好,放在温暖的地方。第二天一早醒来,面就已经发得白白胖胖,轻轻用手一戳,面软软的,像一块橡皮泥。
把做枣饽饽的材料,便可以开始做枣饽饽了。先揉好一块儿面,再找到它的中央,开始插第一颗枣,再顺次把枣插在第一个枣的上下左右,每一边为四颗。
看着妈妈手上那娴熟的动作,一个又一个的枣饽饽从她手中诞生了。我看着这些挺简单的,于是便想尝试一下。先揉面,我好像是没有劲儿怎么的,面揉了好长的时间,却一直没有变的光滑,只好求助于妈妈,妈妈帮我揉好了面,我又犯难了,我不会插枣儿,刚把面提起来,还没来得及插枣儿面便瘫了下去,这时姥姥就会对我说:“阿俺妮儿手小,不是干活的命,一定要轻轻松松享一辈子的福哦。”
蒸大枣饽饽剩下的面,我们用来做小猪,小猪的耳朵和鼻子,我们用了红糖面,把红糖放进面里揉,便成了红糖面,用大豆做小猪的眼睛,那样子,还真是可爱。
做完大枣饽饽剩下的面,我们还做了元宝,并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恭喜发财。
一个个白胖的枣饽饽出锅了,这些可爱的饽饽里包含着对家人的祝福。
这就是我们家乡的风俗,传承,却包含着每一个人的爱,我想将来我一定要传承家乡的传统风俗。
家乡的民俗作文600字10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题记
在中国,春节是一个传统的节日。但各个地区过同一个春节,风俗便不同。我们新疆的春节,便别有一番风味。
新疆的春节大约,是从腊月三十开始的,在这之前的几天,人们要准备年货。
好在这一天为儿女们,准备上一桌好菜,无论如何,儿女们都会回家,即使回不来,儿女们的心也是在家里的。
在腊月三十一这天晚上,大部分家人会坐在桌前吃着团圆饭,看着春晚,享受这难得的时光。
“5、4、3、2、1……”没错,这就是最激动人心的时刻——跨年。每当这个时候,人们便会倒数,迎接新年。父母们还会给小孩发红包。
大年初一,本来一个宁静的早晨,却被一阵阵鞭炮,吵醒。人们纷纷起床,准备吃饭。一般情况下,大年初一,这天早晨是要吃汤圆的,寓意着:在新的一年里,家庭团圆汤圆圆的。饭后父母开始把干果拿出来,摆放好。然后开始做饭,这一做便要到下午的三四点钟才能吃饭。
饭菜可丰盛了,有香肠和红烧鱼,海鲜,丸子等等,除了这些吃的真的他还有个特点——热闹。一般是男人或者长辈们开始互相敬酒;女人和孩子们开始吃饭,聊天,谈天说地。时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
在后来的十几天我们俗称“走亲戚、拜年等”。相互串门,孩子们时不时还能拿到红包,我们到别人家去的时候,他们总是摆上好酒好菜迎接客人,若是别人到我们家来时,自然也不例外。
院子里布满了初一放的鞭炮,是不可以扫掉的,必须要在正月十五之后后扫掉,提前扫掉会把一年的好运扫走的,这是习俗。
正月十五这一天是元宵节,以前的人们会放孔明灯,看花灯,而现在我们一般吃元宵,接下来:低头看手机,成为手机的奴隶。
如今的春节虽少了几分,代代相传的“年味儿”,却多了几分当今社会的气息,冷了身边的人。
这是新疆的春节。地区不同,人不同,“年味儿”自然也不同,你们家乡的“年味”呢?
家乡的民俗作文600字11
“五月五,龙船下水打烂鼓。”这是道州龙船的特色之一。我听爷爷说:我们家乡很
久以前就有了划龙船的风俗。
每年的端午节,民间赛事参赛龙船在100艘以上,龙船的造型多,地方色彩浓郁,龙、凤、虎、麒麟等,根据形态各不相同,龙头颜色也各有讲究,根据各村特征颜色各异,传统礼仪来讲究。来自乡村的运动员超过了3000人,围观者更是高达20多万人,成了道州
人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
比赛那天,波光粼粼的河面上荡漾着百来只龙船,选手们身着整齐、鲜艳的服装,分两排端坐在龙舟上,船头架一面大鼓,鼓手手拿鼓槌威风凛凛地站在船头。只听一声炮响,鼓手鼓槌落下,选手们就像发了疯似的伴着鼓点节奏使劲划,拼命划,快速划。顿时,场面热闹起来,河面上鼓声震天,河岸上围观的群众纷纷鼓起了掌,有的欢呼雀跃,有的拼命喊加油,个个兴奋不已。随着鼓声的强劲,选手们更是专心致志地划,有节奏地划,大起大落地划。口号声更是如洪钟:“一、二、三!嘿呦。”声音、时间、和速度震撼了你我、大家。
河面上,一只只龙舟犹如一条条发怒的蛟龙直往前腾飞,水面上掀起一片白浪,晶莹的水珠和着汗水打湿了他们的头发和脸颊,浸湿了他们的衣裳。但是选手们并没有停下,反而更有利地划着,一丝不苟地完成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动作都充满力量,每一个动作都如同蛟龙飞跃,每一个动作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化,使人沉浸在浓厚的艺术享受中,令人叹为观止。
比赛结束了,我依依不舍地凝视着渐渐趋于平静的河面,心潮起伏,对家乡发出由衷的赞叹:啊!道县,我美丽而可爱的家乡,感谢您赐予了我们这些民俗风情,更感谢您哺育了我。
家乡的民俗作文600字12
说实话,我的家乡民风挺淳朴的。而且,人都挺实在,也没有太多的勾心斗角。多的是人与人的信任,也有自己要遵守的风俗。
乡里乡亲们的原则就是不太会计较。也不占小便宜,别人有错都会直说。自己有错就会改。
比如说:有个老太太买鱼,卖鱼人一般都会自动便宜些价钱 。他已经看到了,老太太的没办法了的样了啊,他是会能便宜一点就便宜一点,更有把鱼切好的老板呢。看到这一幕,我着实的感动了一把。这,不是一种民风吗?这,不是一种乡情吗?这,又何尝不是民俗呢?
又或者暖心的在你冷的`瑟瑟发抖之时给你送上一杯热水。
又或者是邻居家的小孩子生病了他爸妈又不在怎么办?放心,只要你家旁边有人,你的邻居肯定会帮你送到医院。还会慰问你更多的甚至还会买牛奶,棒棒糖什么的。虽然这只是小小的一点心意却是足以温暖人心,甚至有些人看着孩子是留守儿童,直接说:不需要还药费了。这又是多么温暖的一件事啊!
关于风俗,家乡人则是很谨慎。新婚包糖一定要放九个糖。寓意天长地久,长长久久。等新娘来了。一大堆孩童会赢,用方言说着:“添丁添丁!”然后新娘就会给你红包。做房子,做房子吃完酒席后晚必定一张张叠起来,代表着更上一层楼,还有就是碗不能过夜,所以每天晚上都要洗完碗,大家都这么遵守着风俗是为什么呢?其一:它是习惯了。其二:民风,民风实在。不勾心斗角,所以风俗,也变成了民风之一。因民风所致,大家都很本分遵守。有时,我看着家乡蔚蓝的天空,我会觉得很自由,有时,我看着家乡的绿地,我会觉得很平静,我看着我的家乡,我会觉得世界很美好。可能家乡……就是有这样的魔力吧!
家,生我养我。乡,则是育我的家的地方,家乡!我爱你,同时也爱你那淳朴的民风!
家乡的民俗作文600字13
我的家乡──兴义,有一种风俗习惯:在每年的八月十五夜晚,大人小孩都去摸秋,分享一年辛勤劳动的成果。
我和小伙伴最喜欢这一天。早在几天前,我们就盼望着……这一天终于到了。晚霞姐姐刚和我招手再见,我就背起小背筐,提着小灯笼去找小丽、玲玲、祝梅。我们大家手拉着手,一蹦一跳地朝地里走去。
今夜是这般宁静,远远望去千盏灯笼闪闪发光,萤火虫也亮着小灯笼来凑热闹了,星星和月亮都把眼睛睁得大大的为我们照亮。不知不觉,已到了地里。我们按传统方法,先拔一些葱、蒜、白菜和青莱。听老人说,你拔了这些东西,新的一年中你就会变得聪明,会算,还很清白。
我们最感兴趣的当然是去摘蚕豆,“我家的蚕豆最好,又嫩又大还很甜。走,去摘我家的。”祝梅先发出邀请。“我家的才好。”小丽也不甘示弱。望着她们,我想了想说:“这好办,我们一家里摘点,吃着一比,不就行了吗”这主意大家都同意了。
于是我们一会儿在这家地里,一会儿又蹿到那家地里、不大工夫,就摘了大半筐。走出菜地,坐在一块干净的草坪上。这时我的肚子“咕咕”地提意见了,我想出个好主意,就说:“咱们把蚕豆煮熟了吃。”我的话刚出口,玲玲马上拍手赞成。小丽和玲玲挖坑、剥,祝梅回家找锅、柴,我去提水大家齐动手,很快就把蚕豆煮上了。
蚕豆很快就煮熟了。我着又软又甜的蚕豆,心里有说不出的快乐。大概小星星也闻到了香味,都从云层中钻了出来。一大锅蚕豆很快就被消灭了。“真好吃!”小涛说。“谁家的最好吃?”小丽问。祝梅、小丽两家蚕豆我都摘了,分不清哪家的好吃,哪家的不好吃,只好说:“两家样好吃。”
月亮姐姐照着我们踏上了归途。今年真有意思,大人摸回一年的成果,我们呢?摸到了欢乐。
家乡的民俗作文600字14
一年一度的春节又来到了,大街小巷热闹非凡,而每个地方的过节习俗都各具特色。现在,我就来介绍一下我们十堰过春节的习俗。
每到过春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春联多用红纸书写,代表着吉祥、幸福。
每到过春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有除夕守岁的习惯。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而孩子们则耐不住性子,索性跑出去在外面一起玩。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之际,整个城市的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在这一刻,有的人家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在熊熊燃烧的旺火周围,孩子们放爆竹,欢乐地活蹦乱跳。这时,屋内是通明的灯火,庭前是灿烂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
每到过春节的时候,也正是主妇们在厨房里最忙碌的时刻,年菜都在前几天做好了,而年夜饭总要在年三十当天由掌厨的做出来,而且大年初一的饺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来。这时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此时,砧板声、爆竹声,再夹杂着人们的说笑声,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织成除夕欢快的乐章。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合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我们这里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最后多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这天,即使不会喝酒的,也要多少喝一点。
一时间,十堰的过节习俗说也说不完,等你到了这里,你就能亲身感受到它的魅力。
家乡的民俗作文600字15
朋友,您看过大秧歌吗?如果您正月十五能够到我们家乡做客,您一定会被那粗狂豪放的场面所吸引,在流连忘返中,说不定您也会情不自禁地加入这狂欢的行列,身不由己地扭起来。
你听,锣鼓声声,鞭炮齐呜,唢呐响了起来,大街上一拨儿秧歌开始打圆场了。领头的是“沙公子”,他头戴小生帽,身穿鹤氅,手持大折扇。后面紧跟的是乔装打扮的大姑娘和小伙子。“七咚锵,七咚锵,七八弄咚锵……”随着这铿锵的锣鼓,秧歌队在“沙公子”的指挥下踏丁字,迈十字,彩绸飞舞,虎步生风,自然排成两行,穿花打场。看秧歌的人们见到这雄浑的气势自然却步。走场两圈后,只见“沙公子”跃步跳入场心,双手抱拳做个“罗圈揖”,唱个贺年的大喏,热闹的小戏便开始了。这时唢呐换调,锣鼓的韵律,也变得更加昂扬,一队队旱船如同在水上漂,手持“船桨”的老汉在前面像醉翁一样扭来舞去,那水灵灵的“姑娘”(大多男扮的)扭泥作态。正扭到高潮处,后面却冲出几个“刁老婆”。她们手拿棒椎,身穿青色布衫,耳朵上还挂着一红一绿的大辣椒,头上梳着“浓篱把”,脸上还有一个黄豆大的“黑痣”,黄脸朱唇,气势汹汹,大有“樟打鸳鸯”之势,三蹿两跳来到了旱船眼前,与“老汉”开始周旋。“棒”“桨”相撞,乒乒乓乓,丑脸相对互不相让,他们似撕似打,似挑似逗,似舞似扭,真叫人啼笑皆非。正在难解难分之时,高跷队冲了上来,这才冲散了这对丑冤家……
这一拨儿秧歌刚过,那一拨又接了上来。耍龙灯、舞狮子、天女散花;丰收锣鼓……满街的人目不暇接价震耳欲聋。人们沸腾了,拥着秧歌队说呀笑呀,指指点点地议论着。孩子骑在爸爸的脖子上追看秧歌队叫,儿女们搀着跟着秧歌队跑。人们忘记了寒冷。被这催人奋进的锣鼓带进春潮涌动的世界。
朋友,百闻不如一见,还是请你亲自来看看我们家乡的大秧歌吧!亲眼瞧一瞧那如醉如狂的场面,亲耳听一听那昂扬的韵律……
【家乡的民俗作文600字】相关文章:
1.家乡的民俗作文
4.家乡民俗的作文
5.家乡民俗作文
8.家乡民风民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