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读书作文

2021-09-10 关于读书的作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谈读书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谈读书作文1

  “唯文有色,艳于西子;唯文有华,秀于百卉”。书是知识的源泉;书是智慧的钥匙;书是进步的阶梯;书是我们时代的生命!

  持一本好书如乘一叶扁舟,弄潮于知识之浪,纵然惊、险、奇、难,仍纵横于天地。不断在书中攀登方能铸成一把金闪闪的钥匙,一一开启智慧之门。是的,打开书页,开卷有益,搏击浪花,激起智慧的水珠,映出七彩的霞光。读《水浒传》叹武松的豪爽;阅《红楼梦》感宝黛的才情;看《冰岛樵夫》赞渔人的坚强。读古文,感叹勾践亡国后,壮心不已,卧薪尝胆,终于把吴国打败;孔子周游列国,四处拜访学习,才成为一代圣人。

  大义的文天祥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无畏的鲁迅说:“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视死如归的谭嗣同说:“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书如同我人生路上的一盏明灯,告诉了我太多太多……

  在我因失败而痛苦迷惘之时,书对我说:“真正的光明并不是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远不被黑暗所掩盖,真正的英雄并不是没有卑下的情操而是永远不被它所左右。”

  在我为一点成就而骄傲自满之时,书对我说:“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强中自有强中手,一山更比一山高。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再创辉煌,更上一层楼”。

  在我因受挫折而胆怯之时,书对我说:“人生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常常是充满崎岖。不畏雷电,克服一切困难、阻碍,总有一天会见到彩虹”。

  在我自卑之时,书对我说:“自卑者害怕失败,却永远不会成功。殊不知,雄鹰可以比鸡飞得低,但鸡却永远飞不了雄鹰那么高,成功的机会总会青睐于自信者”。

  书伴着我已八年,两岁那年,当我还依偎在妈妈的怀里撒娇时,母亲讲的一个个童话故事在不经意间将我带到它的身边,那美丽动人却楚楚可怜的公主,英俊潇洒有不乏绅士风度的王子,狠毒阴险的继母,可爱的仙女,张牙舞爪的妖怪……。我被里面的字字句句深深地吸引了,陶醉了。从此,我来到了一个别样的世界,从童话故事,寓言故事,到十万个为什么,再到古今名著,我读的书由浅至深,由淡至雅。漫步在字里行间就像漫步在百花盛开的花园里,我贪婪的吮吸着它的芬芳。沐浴在这种芬芳中,我健康而快乐的成长着。

  书是时代的生命,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书不但陶冶我们情操,更让我们分享了高科技给我们生活带来的点点滴滴,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没有它人类会枯萎。

  读书,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成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在我成长的旅程中,总少不了我最好的伴侣——书,有了书在,我的精神世界充实无比。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

谈读书作文2

  近几年来,各种媒体都在宣传要多读书,读好书。人们读书的意识开始有了,但是人们,尤其是学生们总喜欢陶渊明读书的方法——不求甚解。这种方法是对的,因为可以领悟到更多的作者的思想,但是做法是错的。因为读书其实不止有一种方法!

  很多人总是说:“要读多方面、多种类的书”。从而开始同时读很多书,放下这本,拿起那本,不亦乐乎。自认为自己领悟了书中精华,可是那些甚至连皮毛都不能算。

  所以,首先我要向大家介绍第一个读书的方法——读书不二法。

  读书不二法的意思是:读书要专心致志,一段时间内,只读一本书,这本书不读完,决不读第二本书。

  清朝著名政治家曾国藩就说过:“诸子百家,汗牛充栋,或欲阅之,但当读一人之专集,不当东翻西阅,如读《昌黎集》,则目之所见,耳之所闻,无非昌黎,以为天地间除《昌黎集》而外,更无别书也。此一集未读完,断断不换他集,亦专字决也。”著名学者梁实秋曾也有这样一句名言:“桌上永远只放一本书!”这种读书方法,最适合那些想练好基本功,打下扎实治学功底的读书人。

  就我自己的亲身经历而言,对于《水浒》这一本大家再熟悉不过的书籍,我每一次阅读都有新的感悟。

  我第一次读《水浒》时,我眼中看到的全是“忠义和替天行道”。我第二次读《水浒》时,我发现很多人是不愿上梁山的,如朱仝、杨志等人。

  当我现在读《水浒》时,我看到的是一个僵死的梁山体制,一个个追求安逸的好汉,一些只为自己着想的“领导人”。

  所以一本好书一定要反复去读,才会有新的收获。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一次读一本书,但不用一气呵成,过一段时间再读,原来读起来无味的地方也会产生新感觉来。毛泽东谈读《红楼梦》,少年读来,只看到“爱在缠绵中,情在悱恻里”。老年读来,就读到了“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所以当自己时间不充足或读些大部头时,不妨采取这种——波浪渐进法的读书方法。

  因此读好书一定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如果说读书是一道丰盛的菜肴,那么好书就是一份华丽的正餐,而读书的方法便是一道可口的前菜。因为前菜的美味,你的胃口才会好,才会品味更好的正餐。同样,当你面对一本好书时,千万要掌握好的方法,这样读起书来才会真正有所领会而事半功倍!

谈读书作文3

  很多人都认为,书本里的知识就一定是真理,神圣不可侵犯,所以他们在学问面前甘拜下风,只是一眛地追求更多的精华,把知识背得滚瓜烂熟,却忽略了去思考,科学实践。因此往往张冠李戴,适得其反。由此看来,掌握一门读书技巧是很重要的。那么,怎样读书才是正确的呢?我觉得我们可以用“尽信书,不如无书”来作为我们的指南针。

  “尽信书,不如无书”是千年前孟子提出来的,其本意正是告诫我们读书时要加以分析,以求真的态度去探索,科学正确的认识事物本身,懂得“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而不应该盲目地迷信于课本,拘泥于书本。

  回顾历史,我们看到了“纸上谈兵”的悲剧。赵括从小熟读兵书,理论知识深厚,连他父亲也要逊色几分,但是在与秦军作战时,却因为不能很好地运用学过的知识,结果输得一败涂地,不仅自己战死,手下四十多万赵国军兵也惨遭活埋。

  但是历史的警钟不能长鸣,学习上像这种“高分低能”的事例比比皆是。著名物理家丁肇中就曾讲过关于他的经历。原来丁肇中教授最先是受中国的传统教育长大的,后来到美国留学时还是照传统方法念书,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一定可以一帆风顺。但是却总是事与愿违。在理论上,他算是佼佼者,但对于实际的运用,却总是摸不着头脑,学业受到严重的阻碍。为此他总结说,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是毫无帮助的。这也就是陆游说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了。

  除此之外,丁肇中教授还说:“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定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这让我想到了爱因斯坦和他的相对论。

  在相对论还没问世前,大家都对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深信不疑,一致认为时间和空间是永远不变的。但是经过200多年后,爱因斯坦求真的科学态度,超脱世俗,冲破了2世纪来人们对科学狭隘的认识,揭开了时间和空间并非不变的真理,也进一步引领了世界的发展。

  所以,前人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读书不能只为了读书而读书,更要理论联系实际,“行万里路”,在实践中得出真正的道理,在真理面前作出科学的判断,而不是一昧地迷信于过去认定的真理。“尽信书,不如无书”,我们祖先早在千年前就认识到这一点,对于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我们更应该做到这一点。

谈读书作文4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些名言,我耳熟能详,而且也深刻体会到读书的至关重要。

  我认为,读书使人成长,使人了解人世间的冷暖。

  读书使人坚强。人生起起落落,也都难免遭遇挫折,而我们依然要坚强地生活。徜徉在书籍里的字里行间,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一个个鲜活的形象,足以激励我们,使我们勇敢坚强。司马迁在《报任安书》写到,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读了这些,谁又能不为之动容?谁又有理由不坚强起来呢?读书告诉了我们,痛苦和挫折都不可怕!

  读书可以是我们不断的提升自己,让我们更有文采。生活中我们或许有这样的经历:,一群人一起去郊游,看到秋天的湖水轻轻荡漾,晚霞照耀在湖水上,几只水鸟飞过了,胸中了无积累的人人只能感叹道,真美啊!但是一个读过很多书并且有很多积累的人就可以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不是给人的感觉就截然不同了呢?看来,多读书,多积累,自然就会让我们的谈吐与气质光彩夺人了。苏轼在《和董传留别》说的“腹有诗书气自华”说得就是如此吧!

  读书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让我们了解不一样的生活方式,不一样的人生经历不,不一样的思想感情。在小的时候,我只知道,想念就是我很久没有见到妈妈了,我想见到她,但是在逐渐成长的过程中,通过读书,我又知道了许多:想念还可以是生活在凤凰城的翠翠想念那一晚对岸的歌声;想念可以是史铁生的想念,在那一个开满菊花的秋天,母亲曾经说过的那句话:‘我们俩在一块,要好好的活。’想念对于终老望乡的洛夫来说,是故国的泥土,伸手可及,可我抓回来的仍是一掌冷雾。小时候,我知道等待就是我站在马路边,等着妈妈从马路对面带回一只我爱吃的糖葫芦,在我渐渐成长的过程中,通过读书,我知道了别人的等待。“长亭外,古道边,问君此去几时还”,这是英子和小伙伴们在等待中成长;“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是五十岁的孟郊写下的诗句,而也在这一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游子等来了和母亲的团圆。如果不读书,我们只能知道自己所经历过的事情,不会了解别人,不会知晓历史,不会真正的看清楚这个世界的冷暖。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优乐每相亲”,书籍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读书让这个世界更有温度,开阔了我们的眼界,让我们更好的了解这个世界,在悠悠墨香里健康成长。

谈读书作文5

  “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这是冰心奶奶对自己一生的读书生活作出了总结。我十分赞同,用我自己的话来说:书,真是一个好东西。

  小时候,我对书的认识很模糊,那是粗识文字的我读书仅仅只限于对连环画的钟爱,其中的精美图画,勾起了我对大千世界的向往与期待。而书的名字早已淡忘。

  上了小学三、四年级时,我深深地迷上了书。我不再是牙牙学语的小朋友,而成为了一颗急需知识来满足自身成长的小幼苗。

  当时的我,较为喜欢的是一些故事和被人们津津乐道的文学巨著。《三国演义》是我当时最中意的一本文学名著,它在书中所写道的人情世故,刀光剑影,金戈铁马[注: 戈闪耀着金光,马配备了铁甲。比喻战争。也形容战士持枪驰马的雄姿。]让我一个小男孩无限神往,里面描绘的有情有义,爱恨分明的人物让我敬仰,看后,总有一种激烈的感受,一腔热血在沸腾,我好像成了三国英豪的一员!

  书,好在让人穿越古今,无数次再现让人神往的故事,好在让我充盈脑瓜里的知识,了解了我国古代的历史!

  现在的我,爱上了书。开始博览群书,扩大自己窄小的知识面,同时,在各种条件的影响下,我从不同的地方得到了很多有趣的书籍,并让我认识了许许多多有情有意的人物,是他们充盈,丰富了我的知识和能力,更让我通情达理,知道了为人处事的妙法,在学校这个微缩的社会中拥有一块立足之地。

  读书的方法,会在博览群众中一一显现。对于一些名言或书籍,我发现,时间就是最好的理解。

  “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就拿《三国演义》这本书来说吧,知道现在,我仍然对它津津乐道。可是,我对它的理解却天地之别。

  现在的我以一个五年级小学生的角度来看《三国演义》,则认为“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是这本书最出彩的地方。我不再向往金戈铁马,不再迷恋刀光剑影,而关心百姓的安危,佩服三绝,叹服王朝的变幻,我不再为出生在和平盛世而遗憾,则是庆幸没有在那寸草不生的年代存活,一将功臣万骨枯,更别说一个王朝了,百姓的生命成为统治者手中的权利……

  从不同的角度读书,就会有更大的收获,不同的理解!

  不知以后,我又会怎样读书,读怎样的书?未来是未知,但不可否认的是,我读过的书像一颗又一颗钻石,在我心中永远闪耀!

谈读书作文6

  有人以书为心,有人以心为书。读书者,一曰解心灵之饥渴,二曰解知识之饥渴。饥渴者,求知也,求智也。

  ——题记

  以书为心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应是以书为心者所言。所谓以书为心,即探求,求知。心中对这个奇妙异幻的世界有无限的好奇,以得到答案为乐。方程式、定律、未解之谜、奇异现象……一个个吸引人的标题,一段段大自然给予的真理,造就一位位给人类作出伟大贡献的数学家、科学家。他们不仅以书为心,而且在许多书中寻找更多未解的问题,于是又有更多的真理公布于世。

  读书要有“勤”,能“苦”。勤,勤者多得,因为他能接触比平常人更多的书籍,这意味着他能获得更多真谛;苦,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这些人,称之为学者。

  以心为书

  心,是个奇幻莫测的无底洞。它能创造出许多情感, “哭笑不得”、“又恨又爱”、“乡愁情愁”这类比比皆是。这就是人类和动物的最大区别。

  这类人,与其说他们是读书,不如说是读心。读心灵中的悲愤、喜悦、仇恨、爱情、仰慕、妒忌……其快乐决不逊于知识方面的满足。这是一种感觉,不同的心说着不一样的感情,但是语言是一样的。

  一汪清泉,一片芳草,一川崎岖。

  我也是个读心者。

  我需要得到更真实的情感:“《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教会我勇敢地面对人生的每一次挑战,而且只要相信自己,便无过不去的障碍;《名人传》以三个世纪伟人的生平经历,让我了解了文豪、大家们的内心;《简·爱》说,精神上的坚强比身体上的高大更强悍;《做人·立身·处世》用苍老而不失威严的口吻教育我该是个怎样的人,怎样才能成为堂堂男子汉屹立在这个世界上,怎样问心无愧……

  心灵上的充实,才能对知识有“勤”,有“苦”,才可以更上一台阶。

  这些人,称之为智者。

  探幽

  幽静的角落,往往涵藏着更大的真理。——因为喧闹的地方已经被搜罗一空且为世人所知了。黑暗远比光明更富有吸引力。

  所以才有了“蛀书虫”(著书虫)……世界上不能没有他们,他们才能推动历史的'巨轮向前行。因为旧的书“蛀”光了,必然会有更新更好的书面世。这就是文化的进步。

  不管是以书为心,还是以心为书,写书者为读书者开辟道路,而读书者读书多了也会变成写书者,就这样读读写写,写写读读,一代换一代,书海无涯。——我是一个乘船者,也是一个划船者——这就是我的水手日记。

谈读书作文7

  谈读书读书主要靠自己。读书有一个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这就是听—看—用的发展过程。一个学生,通过听课,学到了一些基本的知识,掌握了一些基本方法,就可以自己去钻研。一本书从头到尾循序地看下去总可以看懂。个人的记忆力有限,总不能把自己变成一个会走路的图书馆。这个时候,要学会查书,一旦要用的时候就可以去查。需要某种知识,就到某部书中去查;遇到不懂的地方,再往前面翻。很显然,查书的基础在于博览群书。如果能“闭上眼睛”“看到”某本书在某个部分都讲到什么,到要用时能够“信手拈来”,那就不必预先去精读它,死背它了。你正在阅读的书,对于你的意义,只有你自己才是最好的裁判。每个人的看法都不会与别人相同,最多只有某种程度的相似而已。如果认为某些对我具有重大意义的书,也该丝毫不差地对你具有同样的意义,那真毫无道理。如果你读了某些书以后,学得它们不合胃口,那么,请就此搁下,除非你真正能享受它们,否则毫无用处。没有人必须尽义务地去读诗、小说或其它可归入纯文学之类的各种文学作品。他只能为乐趣而读,试问谁能要求那使某人快乐的事物一定也要使别人觉得能快乐呢?当你捧着一本好书的时候,你应扪心自问:“我该不该像澳大利亚矿工那样工作呢?我们的尖镐和利铲都带好了吗?我们的准备工作都无懈可击吗……”请你永远保持这种英勇无畏的矿工精神吧,尽管这意味着艰难困苦,但工夫不负苦心人。你梦寐以求的黄金,就是作者在书中表达的那种深刻的思想和他那渊博的知识,他书中的词语就是含金的矿石,你只有将它们打碎并加以溶炼,才有可能化石为金。你的尖镐利铲则代表着严谨、勤奋和钻研。而你的熔炉就是你那立善于思考的大脑。

  在此,我介绍一位名人读书的方法:爱因斯坦的读书方法:一总、二方、三合。一总:先浏览书的前言、后记、简介等总述性部分,然后认真地读目录,以便概括地了解全书的结构、内容、要点和体系等,这样便可对全书有个总体印象。二分:在读了目录后,先略读正文,这不需要逐字读,要着重对那些大大小小的标题、画线、加点、墨体字或有特殊标记的句段进行阅读,这些往往是每节关键所在。你可以根据这些来选择自己所需的内容来细读。三合:就是在翻阅略读全书的基础上,对这本书有个具体印象,这样再回过头来细读一番目录和全书内容,并加以思考、综合,使其条理化、系统化,以弄清其内在联系,达到深化、提高的目的,进一步深入领会初读时所不能领会的许多东西。好一个:“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谈读书作文8

  俗话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让我受益匪浅,心寄书香。

  自打我记事起,我便认识了书这个朋友。当大灰狼那凶神恶煞的面孔出现在我面前的时候,我看到了它那锋利的牙齿咬断小羊的脖子。我的感觉告诉我:这太恐怖了!于是,我嚎啕大哭,不再看关于大灰狼的书,那时我从中知道了惊恐的感觉。

  到了学校,常常听老师讲故事,我知道了世界上不仅仅只有大灰狼一样残忍的人,也有惩恶扬善的英雄。于是,我的书包里便出现了灰姑娘、白雪公主……一有空,我就抚摸着这些图画里可敬可爱的人儿,梦想着能和她们成为好朋友。灰姑娘和白雪公主都有恶毒的继母,我为她们的遭受所垂泪,为狠毒的后母所气愤。在美与丑,善与恶的识别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我要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

  少年时期,我读的书逐渐多了起来,特别是有关于我们国家的历史。通过阅读它们,使我懂得了是黄河水哺育了我们,是昆仑山撑起了中华巨人的脊梁,是千百年灿烂文化孕育了我们伟大的民族。我知道了林则徐的虎门销烟,点燃的是中国人不甘受辱的怒火;也知道清政府的“准则”“条约”,给我们中华民族带来了奇耻大辱;帝国主义的疯狂,给人民带来了不尽的血与泪……在这些书的启发下,我的爱国情愫油然而生,是书开启了我的爱国意识。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思想也逐渐变得成熟起来,而自然科学的神奇,也让我愈发着迷。我逐渐知道了祖冲之、袁隆平、居里夫人和比尔·盖茨……又好奇的读了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看世界之谜……是这些书教我做一个有科学精神、高尚的人。

  如今,我虽然读的只是职中,但我依旧不忘与书相伴。我沉迷于老舍笔下的车夫——祥子。原本勤劳朴实、善良正直、富有责任感与同情心的祥子,由于当时社会的黑暗,便失去了往日的精神与顽强,自暴自弃,日渐堕落。他的下场,其实与他自己也有关系。他目光短浅,狭隘自私,不管他人只顾自己的生活。像他这样盲目的奋斗,最后也只能“竹篮打水一场空”。是书让我明白:奋斗要找准方向,方法要正确,如果盲目奋斗,那么就算付出的再多换来的也许只是一败涂地而已。

  从记事到成年,是书一直陪着我。高兴时,书便合不拢嘴,陪我一起傻乐;烦恼时,书便静静的躺在一边,仿佛在聆听我的心事。只有书与我不离不弃,我们将一起携手走完今后的春夏秋冬。因为有书,我才更加充实。

  只有知识,才能充实自己,只有读书,才能丰富生活。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是我生命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谈读书作文9

  最近,关于“中国人不读书”的话题引起国人的关注。一名印度工程师写的《令人忧虑,不阅读的中国人》,据说在网上非常的走红。文中说“据媒体报道:中国人年均读书0.7本,韩国人7本,日本人40本,俄国人55本”。暂不说这些数字从何而来?什么媒体报道?,也不质疑统计的科学性,权威性,以及引用这些数字的目的性。我们再往下看,日本管理大师大前研一的著作《低智商的社会》一书中说“中国人每天读书不足15分钟,人均读书量只有日本人的几十分一,中国是典型的“低智商国家”,未来毫无希望成为发达国家。”哦,好啊!看到这里作者胡编乱造这些数字的目的就一目了然了。他们打着貌似关心中国,替中国人担心的幌子,行侮辱,损害中国人,挫伤中国人自尊心之事实,不是昭然若揭了吗?

  我们再来看看这些数字。读书量与一个民族的智商有必然联系吗?与一个民族成为发达国家有必然联系吗?文章举例了以色列和匈牙利两个国家,所列“事实”需要时间查证,我不去分辨真假。我们知道这两个国家都不是当今世界强国,尤其匈牙利从哪个方面看,连一个二流的国家都算不上。再说以色列,都说犹太人聪明,我认同,但是,就是这个被文章人推崇的爱读书的民族,几十年来连一个被普通人都看明白的“土地换和平”问题都解决不了,我有点怀疑犹太人智商极限了。试想,一旦世界有变,美国老大地位不保,阿拉伯人重新崛起,如一叶扁舟的以色列还能在沙漠里晃荡多久?再说日本,这个读书量是中国人几十倍的民族,难道没有看破美国人玩的“一桃杀两士”的把戏,甘愿为美国人利用,与浴火重生,正在崛起的中国对抗,与世界大势抗衡,不也可悲?真的验证了中国古人所说:“书呆子,死读书,读死书”。中国人几千年就看破了这个问题,书读的多不一定有用,甚至有害,鲁迅笔下的“孔乙己”,不可谓读书不多,有用吗?

  再者读书多少怎么界定?这里的“书”,指什么?纸质书?电子书?及其他书?如果单说纸质书,可能国人读书量的确有待提高,说上电子书,那是他国望尘莫及了。看看中国人手机普及率,网民增产率,看看地铁高铁,广场商场,年轻人看书不理人比比皆是,两者相加国人读书比他人就没有那么大差距了。

  我也给那些“关心”中国的外国人说上两句。中国的事不用你们糟心了。我们知道我们的问题所在,我们是有许多不足,我们需要补的课很多,我们需要学习。但是我们是在上山,有时我们不得不低下头去看路,而我们走上几步,抬起头会看到不同的风景,我们会调整好姿态。因为我们知道前面会有更好的风景等着我们。而你们看清自己了吗,是在上山还是在下山?中国古人说“上山容易下山难,你要听劝哦”!

谈读书作文10

  凡古今之大学者多从书中获取,也将本人才学著之于书。读书者,无非两条。多读收,精读书。

  杜甫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强调的即是读书数量。古人有头悬梁锥刺骨,有凿壁偷光,宣扬赞赏的就是抓紧一切时间读书的精神,韩愈告诫学生业精于勤,也是这个主张。但善读书者,无之而非书,慧能大师目不识丁,却于其修行中读出“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的佛学境地,渐开出“南宗禅”;岳飞读书很多,但他更多的是从书中读出“国破山河在”、“遗民泪尽胡尘里”的亡国之情,于是立大志,终成一代名将。可见书不局限于书本本身,万物皆书,惟善读者可用。

  古今中外各种书籍无穷无尽,诸子百家无所不包。于是便需要择其精华而读。

  龚自珍所谓:“读书过万卷,胸中无适主”,所指即是读书之精。读过很多书后,佛家、道家、法家、阴阳家全部都接受,容易造成思维的混乱,在各种思想的冲击下,自己的主见反倒容易丢失,终于只能被称为文人墨客,抬手张口子曰诗云,恰恰没有自己的主张和见解,最终被可悲的称为“书橱”。读书目的在于用书,而不只是机械的记忆和套用,这便是尽信书不如无书。从《诗经》到《四库全书》,从《荷马史诗》到《战争与和平》,无一不是当时社会精英用血汗所书的极品。从中可以深化精神,提高修养,感悟人生,寻找真理。其余像琼瑶、古龙等等的言情武打则不读也罢。

  读书并非为读书而读书,也并非为在人前显示资本。只停留在此的人至少是肤浅的。读书是基础,而它后面还有学书和用书两个部分。只有俱全者才是真正的学者,读书人。

  何谓“善读书者”?通常文人不是善读书者。他们在乎的是风花雪月,活得狭隘。只在乎文章的格式和语言华美的读书人也并非真人才,充其量是支写文章比较突出的笔。真的读书人从任何角度都能读到整个社会。他们敢于痛社会弊端,忧国忧民,惟有如此,方显书生本色。苏轼文章绝伦,惜乎他的才华没能完全发挥,最终并没倾向几件值得赞颂流传的事迹;范仲淹就好一些,因为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至少他是努力过的;而文天祥、史可法是真正值得称赞、值得敬佩的,他们读书,而且从书中读出了真理。这才是真正的善读书人。

  善读书者,无之而非书。山水亦书也,棋酒亦书也,花月亦书也。

  真读书人,不只咏风花,不只诵雪月,亦忧国也,亦怀博爱也。

谈读书作文11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类的精神粮食,是学习的一种载体,对人的一生起着关键的作用。

  读书开启心智

  韦应物浪子回头发奋苦读成为格调淡雅的杰出诗人;王国维饱览诗书,谙熟儒道成为一代国学大师;于敏最好读书,勤读善思,被誉为“中国氢弹之父”。开卷有益,书里的知识无穷无尽,在书中可以和高尚的心灵为伴,与杰出的思想共舞,体会字里行间的奥秘,了解事物的真相,探索那些肉眼不可见的精神世界。一个人的阅历总是有限的,而书恰好能弥补知识的不足,打开我们的心智之窗,使我们走向成熟。

  读书塑造灵魂

  身体和灵魂,要么旅行,要么读书,总有一个在路上。人生就像一条长长的路,在书中,不仅有眼前,还有诗和远方。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我们读书就像是在雕塑一件工艺品,擦亮它的眼睛,扩大它的步伐,装点它的灵魂。“已识乾坤大,尤怜草木青”应是最好的解释,当你的知识积累得足够多时,不骄不奢,还能怜惜那不起眼的草木的长势,这便是人性的完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多了,那些平凡无奇的事物也有了蕴味,达到“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的境地。

  读书代表人生

  字如其人,读书代表人生亦为不可。看什么样的书,看多少书就决定了人生的走向、人生的高度。所谓“读书无用论”就是针对读书所带来的回报有多大提出的。可是读书本是“无用”的,因为它永远不可能等价于物质财富,它的收获是内在的、隐形的、无功利性的,如同宇宙一样看似空旷却丰富灿烂而无边无际。朱子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从字面上看自然给予我们的感悟比书纯粹得多,但离开书本,光靠时间的沧桑获得的感悟,这样的感悟实在是微乎其微。当你逐渐了解自己,拓展视野,放下名利,或者说读书到了一定程度,书中的理趣便如泉涌一般参悟人生。淡泊、宁静,人生如同读书,勤奋不懈,人生才没有遗憾。

  静下心来读一本书就像喝不解渴的酒,吃不能饱的点心一样,看似无用的装点,其实是人生的必需品。以功利读书的不过是生活的奴隶,以淡泊之心读书,也许这一漫长过程无法给你带来物质上的财富,但你丰厚的心灵足以成为你最宝贵的财富。当然勤奋刻苦的人还是有回报的,而且现在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础,读书已成为多数人的追求。

  多读书,读好书。

【谈读书作文11篇】相关文章:

1.谈读书作文

2.谈读书作文

3.读书话题作文:谈读书

4.谈读书

5.谈读书

6.谈读书

7.谈读书作文范文

8.谈读书的作文

9.读书活动谈读书

上一篇:我读书的故事作文 下一篇:享受读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