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作文

2021-10-12 关于重阳节的作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重阳节作文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重阳节作文 篇1

  这个周末正好赶上重阳节,一提到重阳节,就不由得让人想到烛光,暖茶,总是让人温暖的字眼。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这是一个有着1700多年历史的节日,这一天有很多事情可以做,登山赏菊。为什么要定在九月初九呢,这和我们古老的《易经》有着密切关系,易经之中总是阴阳之说,于是就把六定位阴数,九定位阳数,有着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重阳,有阳字听着就感觉很温暖啊。

  后来我们国家又把重阳定位老人节,敬老爱老的节日。其实九月本来就预示着冬天马上就要来临了,天气渐冷,人们开始取暖,这时就要想到我们的父母,给他们送温暖。其实在古代还流传着一个故事是关于重阳节的,那是在东汉时期,有一个道人费长房,他很神通广大,习道多年,练成长生不老,一个叫桓景的学生很崇拜他,想和他学习道术,于是收他为徒,教他本事,他也潜心学习,刻苦修炼。有一天师傅对徒弟说九月初九这天你家有大难降临,你提早回家准备,于是徒弟连忙跪求师傅教他躲避灾难的办法,师傅告诉他做几个红色布袋,里面放上茱萸缠到胳膊上,再用一些菊花泡酒,携老少登山饮酒可躲避。于是徒弟飞奔回家按照师傅去做在高坡上平安度过了一天,等晚上回家一看,家中牛羊鸡犬都死了。于是人们就流传下来重阳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来驱邪避难。听着是个故事,其实就是让我们心中有一些寄托,不要盲目的过每一天,让日子过得舒服,有仪式感,心情舒畅,留下回忆。

  其实每年农历九月都是秋高气爽的日子,适合一家老小郊游,锻炼,其实也是一种健身,让自己活得更健康,这时我想到一首重阳节的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代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到了重阳节还可以吃重阳糕,我没吃过,但是我吃过类似的糕,这种糕在东汉就开始流行了,当时叫饵,是由谷米粉和粟米粉制作,做九层,看起来像塔一样,寓意就是百事俱高,周末的时候伊伊姥姥送来了切糕,我感觉也是和节日有关吧,很是应景,非常好吃。赏菊花,以前年年可以看到菊花,现在得去公园里,菊花在很早公元前五世纪就有记载了,菊花都是在九月盛开被誉为长寿之花。饮菊花酒没有喝过,不过喝过菊花茶,可以明目降血压,夏天妈妈都会给我带一壶菊花茶上学。茱萸这种植物我还是不太认识,我们很少有人插茱萸。这季节还可以放纸鸢,就是我们说的风筝,我们有时间可以找个空地去锻炼一下。

  重阳节还是一个家庭团聚的节日,只有一家人围炉促膝就是一种美好,我们选择了去葫芦娃吃涮羊肉,爸爸妈妈点了我爱吃的鸡蛋滑牛肉和鲜虾丸,妈妈点了她爱吃的手擀面,爸爸则是肥牛和羊肉片,感觉很美好,爸爸给我买了山海关我们一起举杯庆祝,真的是太幸福了,还有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情,我和妈妈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我们把我小时候的毛绒玩具,学习文具,书包,衣服鞋帽送给了贫困山区,希望他们可以赶快收到,虽然不是新的,但是有很多都是我非常喜欢的,希望他们也能过一个愉快的节日。

  重阳年年有,岁岁不饶人,年年岁岁希望每天都是好日子。

重阳节作文 篇2

  重阳节快要到了,今天,行走班一颗颗火热的心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了洪泽托老院。

  为了让我们托老院之行给爷爷奶奶们带来欢乐,几天前,行走班老师就让我们拿出自己的最擅长的表演本领给爷爷奶奶们看,我们在家里自编自演,练了一遍又一遍,直至练熟了为止。在表演时,有的同学们表演唱歌,有的表演跳舞……我表演的是讲故事——《重阳节的来历》,表演的同学个个神情投入,观看的同学和爷爷奶奶像一家人一样在一边静静观看,现场不时传来爷爷奶奶的笑声,想着我们虽小,也能用自己的力量给爷爷奶奶们带来欢声笑语,我们的心也像吃了蜜一样的甜。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听说,有两位五年级的哥哥姐姐在看望前夕还自己亲手挑选了礼物送给爷爷奶奶,作为我们少先队员,都要以他们为榜样,用自己的实际行为尊敬所有的老人,关爱所有的老人。

重阳节作文 篇3

  九月初九重阳节,老人们的节日。这一天里,人们会对老人百般呵护,也会做对老人有利的事。

  在这一天里,有些单位或公司会对敬老院赠送各种保健用品,他们也不管老人们用不用得上,反正也能为公司赚点名誉。这也是一种浮夸,沽名钓誉可不好。

  我们作为爷爷奶奶的孙子孙女,也要为他(她)们做贡献。有时我们为他们的贡献可以是捶捶背,捏捏腿,也可以是一句问候的话,都能表达对他们的尊重。爷爷奶奶们有好吃的都先给我们,她们没有不准时接我们放学的时候,他们把每个月的养老费都给我们买零食,他们宁可自己不买衣服也要把钱给我们。

  有一次,我回奶奶家,一进门,爷爷就嚷嚷着要给我买零食吃,我再三推辞,最后爷爷还是转身下楼买去了。

  归根结底就是要理解老人,尊敬老人。想想哪个老人不想得到晚辈的重视跟尊重呢?我们可以从身边的老人做起,用自己一点一滴的爱去感动他们。

  我想,我们不能就一天对老人好,要让每一天都象重阳节一样,让老人们生活在快乐幸福的环境里,老人们需要爱,来自我们晚辈的爱。

重阳节作文 篇4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又是一年的九月九日重阳节到来了!

  九九重阳,代表着天长地久,也代表着尊老、敬老、爱老。从爸爸妈妈的身上,我感受到现在的人们,也越来越看重这个中国的老人节了。因为重阳不光登高远眺、吃重阳糕、饮菊花酒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把关爱老人之风传向全国各地,让他们都来尊老、敬老、爱老。然而正值年少的我们,又能为身边的老人么做些什么呢?给老人们捶捶背,推推腰,或者是帮着干点家务,除了这些,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也不会再让我们干些别的什么了。平常,老人们总是最疼我们,有好吃好喝的自己舍不得吃喝都留给我们。我也从没见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经常给自己添件新衣,却拿爸妈穿旧衣服穿。也从没见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很挥霍的买许多贵重的东西,却总给我们买零食。更没见过爷爷奶奶哪一天接我放学误了点,常常就是有病也要挺着,不让我们在校门口干着急。

  说到这儿,我不免有想到了一些不好的情景。天气转冷,奶奶总是问我:“穿那么少,冷不冷?”这时我便会不耐烦地转过头去,烦躁的说上一句:“不冷不冷。”心里还不住的埋怨奶奶。有时还来不及听奶奶说完一句话,就插上一句:“知道了,知道了!”就觉得整天听着一句话,耳朵都快听出茧子来了。

  今天我决心要听爸妈的话:就是要慢慢学会理解老人,尊敬老人。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用自己一点一滴的爱去感动他们。最后,祝所有的老年人,身体健康,长命百岁,儿孙满堂,安享晚年!

重阳节作文 篇5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农历九月初九日的重阳佳节,活动丰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习俗。下面我就来介绍一种“登高”习俗。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相在这一星期天中,我们老师让为自己的长辈洗一次脚或洗一次头等。我突然心血来潮,准备,在星期天给来我家串门的姥姥洗一次脚。

  “凡凡,凡凡……”哦,我姥姥来了,我赶忙把姥姥请进屋里。赶紧把妈妈叫来。趁着妈妈与姥姥交谈这来之不易的机会,赶忙拿来盆子,倒了一些热水,一摸水,呀,烧死了!我又倒了一些凉水,哎,又凉了。此刻,想起了“永不气妥”这个词,顿时提起精神,又倒了一些热水,这会算是差不多了。我又拿起肥皂和擦脚布。摇摇晃晃的端到姥姥面前说:“姥姥,马上就要过重阳节了,我今天特意为您洗一次脚。”姥姥说:“呀,灿灿真的是长大了,懂事了,姥姥为你感到骄傲啊!”我把姥姥的脚放入水中,泡了一会儿。又用肥皂把脚周围搓了一遍,在用清水冲洗。连续重复几次,就差不多OK了!但是,当我摸到姥姥脚跟时,有什么扎了我一下。我一看,原来是一层厚厚的茧子。我想起姥姥操劳日久,每天洗衣,做饭。便更加仔细的去洗脚了!洗完后,望着姥姥干净的脚,喜出望外。姥姥和妈妈都欣慰的笑了!

  这一年的重阳节让我过的很充实,很完美!即使在平时,我也会多多的为长辈做事。为什么呢?因为我是一名初中生!

重阳节作文 篇6

  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登高和观赏菊花是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这是20xx年重阳节记录下的母亲的一组图片,当时 89岁的母亲身体尚好,重阳节那天恰逢国庆长假期间,我和家人用轮椅推着母亲去登高和赏菊。老年人登山秋游,可以开阔视野,交流感情,锻炼身体。

  烈士山公园是城区中的一座纪念性公园,公园总面积37.5万平方米,有纪念区、老年活动区、水景区、儿童活动区4个分区。纪念区以烈士山峰为主景。山峰海拔高度为97.5米,北坡是250级台阶,象征着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咱们推着母亲沿东面的盘山路上山,当轮椅和母亲一起被推上山顶时,吸引了不少羡慕的目光,而此时的母亲更兴奋得像个孩子。在刻有汉白玉浮雕烈士纪念碑前,母亲与一些素不相识的老人们聊起家常,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我用照相机记录下了这其乐融融的一幕。

  上山难下山更难,为防止轮椅失控下滑,采用上面拽下面顶的办法,顺原路下山后又推着母亲经胜利广场去公园赏菊,时逢国庆期间,灿烂的鲜花和游人的笑脸把广场和公园装扮

  得格外美丽。各式花坛营造出一片花团锦簇、欣欣向荣的景象。在亲人的陪伴下,徜徉在花海中,母亲一脸的幸福与快乐。

  又是一年重阳节,景色依旧,物是人非。今年国庆10点钟,93岁的老母亲安详地走到另一个世界里,在那里她还会赏菊登高吗?早晨,我独自登上山顶,一路上寻觅着回忆着,在登山晨练的老人中间寻找母亲的身影,我祝愿天下的老人永远健康快乐。

重阳节作文 篇7

  又是一年一度的九月初九,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老人节。在每年的这一天,我们都会提倡给老人们过一个愉快的节日。今年的九九老人节,我们要到奶奶家过节。

  我的奶奶是一位退休老师,学校在这一天给她祝寿,不仅安排了精彩的节目和庆祝礼仪,还送给她一个精美的大蛋糕呢!晚上,奶奶请全体家人一起到“老家”吃顿团圆饭,也顺带着过重阳节。晚上6点左右,二伯、二伯母,哥哥和我的一家都到齐了,晚餐开始了,奶奶烧了一桌子她拿手的好菜,有红烧鸡肉,糖醋昌鱼,阳澄湖大闸蟹等。餐桌上是色香味具佳,看得我眼花缭乱,口水直流,忍不住不客气的先吃起来了。大家边品尝美味的菜肴,边谈着一些天南地北的三海经,说说笑笑,有多么的亲热又是那么的和谐啊!接着我们举起酒杯,为奶奶庆祝生日。

  大家酒足饭饱后,一起在大厅看起有关重阳节的电视节目,我和哥哥可闲不住了,为了能使爷爷奶奶过一个快乐的节日,我们负责给他们捶捶背。过了一会儿,奶奶把大家又召集在餐着前,猜猜我们要干什么呢?吃蛋糕呀!我把蜡烛先插在蛋糕上,哥哥把灯点关了,然后由二伯把一个莲花式样的蜡烛点着了中心,“啪!”,那朵莲花奇妙的开放了,大家都被吓了一跳,但紧接着美妙的生日歌音乐响起来了,家人个个笑逐颜开的随着音乐唱了起来,奶奶露出了激动的神情,等蜡烛吹灭,二伯母亲手把大蛋糕切成一小份的分给大家吃,甜蜜的奶油香浓的蛋糕,真诱人啊!哥哥一口气吃了三快,还变成了一只名副其实的:“大花猫”当然我也好看不到哪里去。最后妈妈给奶奶和爷爷各做了一碗长寿面,我抢先祝福一声:“祝爷爷奶奶福如东山,寿比南山”。他们笑了,笑的那么满足,那么慈祥,那么快乐。

  今年的老人节过的真开心啊,希望每个老人都能过一个愉快的节日。

重阳节作文 篇8

  重阳节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但只是在帝宫中进行的活动,民间还没有流行。

  在魏晋时期,过重阳节已有了饮酒、赏菊的习俗。到了唐代,才被正式定为传统的节日。明代时,皇宫上下从九月初一就开始了庆祝活动。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赏景,以畅秋志,此习俗一直沿袭到了清代。

  和大多数传统节日一样,重阳节也有古老的传说。相传在东汉时,河南汝南县有个瘟魔,每逢阴历九月初九便出来传播瘟疫祸害百姓,导致好多人病倒,纷纷丧命。有一个叫恒景的青年,得到仙人的指点,在九月初九的早上,召集乡亲们登到山上,给每人带一片茱萸叶,喝一盅菊花酒,瘟魔惧怕茱萸的奇香和菊花酒的味道不敢近身,恒景借机挥舞青龙剑与瘟魔搏斗,最终将瘟魔杀死,为民除了害。自此,阴历九月初九登高辟邪的习俗便流传了下来。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九月初九中的“九九”谐音为“久久”,有长久,长寿之意,所以,20xx年12月28日我国法律确定重阳节为“老人节”、“老年节”,常在该日举行敬老活动。

  今年的重阳节,我陪爷爷看电视,帮妈妈做家务,给爸爸捶背,忙而快乐着。我觉得敬老要从小做起,从小事做起,从时时刻刻做起。尊敬老人、孝敬父母是我们每一个儿女应尽的责任!

【【实用】重阳节作文锦集八篇】相关文章:

1.【实用】重阳节作文锦集7篇

2.【实用】重阳节作文锦集10篇

3.【实用】重阳节作文锦集8篇

4.【实用】重阳节的作文锦集5篇

5.重阳节作文锦集5篇

6.重阳节作文锦集6篇

7.重阳节作文锦集4篇

8.重阳节作文锦集10篇

上一篇:重阳节作文400字 下一篇:重阳节作文